蜻蜓「眼睛」最多的昆蟲,它們更多地依靠,觸覺和嗅覺來辨別方向

2021-01-09 講講大自然的奇妙

昆蟲的頭部一般生有一對複眼,有時還有三隻單眼。它們是昆蟲主要的視覺器官,對昆蟲的取食生長、繁殖等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昆蟲的複眼是由許多六邊形的小眼面構成的,複眼的體積愈大小眼面的數量就愈多,它們的視力愈強;反之,複眼的體積愈小,視力就愈明。

在所有的昆蟲中,蜻蜓的複眼最大,它們鼓鼓地突出在頭部的兩側,佔頭部總面積的23以上,由28000個小眼面組成。蜻蜓的視力很發達,能在飛行中捕捉小昆蟲;它們在草莖上停息時,也能感知人影掠過:蝴蝶的複眼比蝻蜓小,12000~17000個小眼面組成;龍蝨的複眼有9000個小眼面;家蠅的複眼有4000個小眼面。有些昆蟲的複眼,小眼面不到100個,它們可能連物體的輪廓也看不清。生活在土壤中的一些螞蟻,周圍一片黑暗,視力極不發達,它們的複眼只有6個小眼面,只能模糊地辨別光線的來源,它們更多地依靠觸覺和嗅覺。

組成昆蟲複眼的每個小眼面都是一個小型的視覺系統,其中包括一個小小的晶體、一個傳光系統和敏感的視網膜細胞。小眼面互相隔離,每個小眼面各自對準一個方向,吸收一個局部圖像,最後就像用瓷磚精細拼作的畫面那樣,形成一個整體圖像。昆蟲的複眼,就像網版製圖一樣,小眼面愈多,網版愈精細,圖像就愈清晰。

相關焦點

  • 為何昆蟲沒有鼻子,卻嗅覺靈敏呢?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螳螂清潔觸角大家都知道昆蟲是沒有鼻子的,很多人好奇:既然昆蟲沒有鼻子,那麼為什麼他們的嗅覺還很靈敏呢?這主要是因為它們有和鼻子一樣功能的觸角!昆蟲活動的時候,兩根觸角總是不停地擺動,東查西探,像是尋找目標的雷達。這也恰恰說明,昆蟲的觸角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裝飾品,而是具有多重功能的重要器官呢!
  • 千奇百怪的動物眼睛,它們有各種各樣的奇怪用途,和人眼相差甚遠
    它們可以測量天空中不同的亮度區域。即使烏雲擋住了太陽,時間也可以根據太陽方位的變化來修正。因此,當蜜蜂出去採蜜並返回巢中時,它們永遠不會迷路。在動物中,蜻蜓的眼睛最多。除了頭上的三隻單眼外,還有29000多隻小眼睛。但蜻蜓的視力並不隨眼睛的增加而增加。因為複眼中的每個小眼可以說是獨立的,只能看到整體圖像的一小部分。
  • 【昆蟲攝影】蜻蜓出殼
    天氣暖和了,蜻蜓的幼蟲在水中完成了十多次蛻變後從水裡爬出來,它要變成一隻漂亮的蜻蜓。它找到了一棵植物,用六隻腳牢牢地扒住,把身體固定好,靜靜地不動,等待出殼的偉大時刻。      接著,它猛地向上一翻,用六隻腳緊緊抱住殼,然後拼命地往外拔尾巴。
  • 部編版三年級下語文第4課《昆蟲備忘錄》課時練習(含答案)
    一旦碰上堅硬的石塊或樹根,它們會很快地轉向,繞道而過。那麼,它們是怎麼知道前方有障礙物的呢?有人說,蚯蚓有眼睛,它們是靠兩眼來辨別方向的;也有人說,環節動物比昆蟲低等,它們的組織還沒有分化出眼睛。據動物學家研究,蚯蚓由於長期生活在地下,頭部已經退化,並沒有眼睛。
  • 嗅覺和觸覺記憶比視聽記憶更持久
    這一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嗅覺和觸覺記憶的神奇之處。人主要有五種感官: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和味覺。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感官來感知世界,並留下與之相關的記憶。但是,不同的感官所觸發的記憶持久性各不相同。如果要將它們排名的話,記憶效果最持久的不是視覺,不是聽覺,而是我們的嗅覺:人們對氣味可以形成長期的記憶,而某些特別的氣味幾乎可以瞬間觸發人們對相關往事的回憶。
  • 和孩子一起來畫畫吧,輕鬆易學的卡通簡筆畫(01蜻蜓飛呀飛)
    小朋友們,蜻蜓是夏天才會出現的昆蟲哦!它是一種益蟲,可以捕食大量蚊、蠅和碟、蛾、蜂等害蟲呢。
  • 昆蟲有「智慧」嗎,它們是否能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
    不過,它們也要在短時間內學會很多東西,比如學會辨別每個洞的位置,這樣它們就能在狩獵後準確地把獵物帶回家。科學家們在野外做了一個實驗:泥蜂的巢穴被一圈松果包圍,這樣每當它們打獵回來,它們都會飛到圓圈裡找到巢穴。如果移動圓錐體的位置,泥蜂仍然會到圓錐體的中心去尋找它的巢穴。後來,科學家們用松果做了一個橢圓形和一個正方形的圖案。當泥蜂再次飛回來時,它只會飛到圓形或橢圓形的圖案,而不會飛到方形的圖案。
  • 蝙蝠都是靠超聲波來定位嗎?那麼它們為什麼還要長眼睛呢?
    而蝙蝠則是可以通過揮動兩翼來支撐身體長時間在空中並且還能夠前行,這才是真正的飛翔。 在我們的認知中,蝙蝠判斷方向以及捕獵大都靠的是超聲波,也就是回聲定位的方法,那麼它的眼睛是幹什麼用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課外拓展丨昆蟲的結構特點
    有不少粉絲在後臺留言表示,為什麼蜘蛛和蜈蚣都不是昆蟲,希望了解更多有關昆蟲的知識。今天,周老師就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享。昆蟲是節肢動物門中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同時,在地球現存動物中種類也是最多的,種數約佔動物界的75%。昆蟲的身體明顯地分為頭、胸、腹等3部分,一般都有2對翅膀和3對足。
  • 昆蟲有腦子嗎?會思考嗎?有不變態的昆蟲嗎?昆蟲都有觸角嗎?
    1、昆蟲有腦子。我藉助《昆蟲的生存之道》(美國,羅伯特·埃文斯·斯諾德格拉斯 著)回答第一個問題。書中寫道:昆蟲的神經組織的內部結構和神經中樞的工作機制在本質上與所有動物基本一樣,但是根據一般的身體組織的安排,它們的神經組織塊的形式與排列和神經纖維的分布相差很大;在頭部有一個腦,位於食管之上;昆蟲的腦具有高度複雜的內部結構,但是與脊椎動物的大腦相比
  • 貓咪的嗅覺居然和花色相關?
    >」「觸覺」你可能經常見到貓咪在夜裡肆無忌憚地奔跑,以為貓咪的視力很好。 因為貓咪的眼睛在深夜裡非常強大,可以說專門為黑暗而生的,所以它們對於色彩的認知會差很多,可以識別出綠色和藍色,卻無法識別出紅色。你大概萬萬想不到,不同貓的嗅覺靈敏度是不一樣的,而嗅覺好與差與他們的顏色深淺有關。
  • 動物的眼睛能看到色彩嗎?
    而有的動物呢,看到的顏色要比我們人類更多更廣。比如鴿子可以分辨出幾百萬種不同的色彩,是地球上分辨色彩最多的動物。比如我們常見的馬、牛、羊、狗、貓等等,它們幾乎不會分辨顏色,反映到它們眼睛裡的色彩,就只是黑色、白色和灰色。有的小朋友可能會問:牛應該給看到紅色呀?因為在觀看鬥牛表演的時候,勇敢的鬥牛士總是用一塊紅色的鬥篷向公牛挑戰,來激怒公牛。其實呀,激怒公牛的,並不是紅紅的顏色,而是那塊鬥篷在起作用。因為鬥篷在公牛面前不斷地搖晃,使它受到煩擾而發怒,如果換上別的顏色的鬥篷,公牛也照樣會出現同樣的反應。
  • 大自然中的無人機——蜻蜓
    看圖回顧小學學的蜻蜓特徵首先看圖回顧小學科學知識:蜻蜓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部有觸角1對、複眼1對,咀嚼式口器1個。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腹部分節。蜻蜓的複眼與翅大自然的的無人機蜻蜓的複眼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
  • 蜻蜓是如何交配的?
    蜻蜓這種小昆蟲,哦不,大昆蟲,長的還是蠻漂亮。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翅膀。它們可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對於蜻蜓和豆娘來說,它們都是有固定產卵地的。通常是一個池塘,反正是常年有水而且流動性不強的水面就對了。公蜻蜓會提前到產卵地佔好位置,就像聽課佔座一樣,來得晚了可沒地方了。如果你來晚了,你勢必要和早來的同學打一架才行。要知道蜻蜓是很兇殘的,人家可是肉食動物好伐?
  • 嗅覺、味覺和觸覺方面:何為適口性?
    嗅覺、味覺和觸覺方面:指餌料的味型、在水中的擴散能力和魚吸食餌料是否輕鬆提高中魚率,簡單說就是魚喜歡吃,吃起來沒警惕性吸食容易並且這種味型在水中能大面積擴散,做到快速誘魚中魚頻率高。先說嗅覺,前面文章我們已經詳細說過不同魚類在不用季節喜歡的味道,大家可以參考;魚類的視力一般,超出可視範圍那麼要想找到食物就需要靠嗅覺發現,要知道魚類的嗅覺是相當靈敏的,據說比人的嗅覺靈敏數百倍,那麼相較而言視覺只起到輔助作用。
  • 【Sunny姐姐講百科】動物的眼睛能看到顏色嗎?
    而有的動物呢,看到的顏色要比我們人類更多,更廣。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鴿子,他們就可以分辨出幾百萬種不同的色彩,是地球上分辨色彩最多的動物。    在大多數哺乳動物的眼裡呀,一般只有黑、白、灰三種顏色,就像我們看黑白電視一樣單調。比如我們常見的馬、牛、羊還有,小狗、小貓等等,它們幾乎不會分辨顏色,反映到它們眼睛裡的色彩,就只是黑色、白色和灰色。
  • 用這3個技巧,昆蟲也能拍出賞心悅目
    1.注意鏡頭的角度和方向拍攝昆蟲,比較合適的角度是採取平視拍攝,這樣視覺上給人親切、自然的感覺,容易讓觀眾接受。至於拍攝方向,也就是昆蟲的展現方向,我們可以根據昆蟲的特點,採用側面拍攝,即拍攝昆蟲的側面,這樣可以讓觀眾看到昆蟲更多的體型結構和色彩特徵等畫面。不過在畫面合適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打破傳統,不以側面拍攝為主,改用正面拍攝,這樣拍到的昆蟲有時顯得可愛,有時顯得霸氣,是一種很好的利於活躍氣畫面氛的拍攝手法。
  • 兒時的紅蜻蜓越來越少都去哪了?它們還會回來嗎
    城市排汙造成的水體汙染和空氣汙染,更是直接影響蜻蜓賴以生存的環境。汙染一方面不適合蜻蜓生存,另一方面還可能導致其發生基因突變,二者都會導致蜻蜓數量和種類的減少。再者,蜻蜓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其生物、行為學特徵變化與氣候溫度的變化明顯相關。荷蘭蜻蜓學會2008年的研究表明溫度過高時蜻蜓數量會有所減少。城市熱島效應所帶來的溫度和溼度變化,對蜻蜓數量也會造成影響。
  • 慈谿昆蟲記(下)
    圖3  藏雲溪步道這不都是蜻蜓嘛!難道不是?其實這三種昆蟲並不相同,圖1就是我們最熟悉的蜻蜓了,它們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網狀翅脈極為清晰。蜻蜓的複眼  藏雲溪步道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佔據著頭的絕大部分,有三個單眼,複眼約由28000多隻小眼組成,它們的視力極好,而且還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後看而不必轉頭。
  • 生物奇觀:神奇的昆蟲複眼!
    昆蟲的眼與人類的不同,它分為單眼與複眼兩類:單眼位於頭部中央,通常有三個,部分種類完全退化或缺少12個。它的功能只能辨別光線的明暗與物體的遠近,是複眼的輔助器官。大部分的昆蟲還有一對複眼,位於頭部兩側,大小與形狀依種類而異,它是昆蟲的主要視覺器官。昆蟲的複眼是由許多六角形的小眼組成的,每個小眼與單眼的基本構造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