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呆手戶」即保護:保護植物,保護綠色,保護自然,保護生命?
MAY BE!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
螳螂清潔觸角
大家都知道昆蟲是沒有鼻子的,很多人好奇:既然昆蟲沒有鼻子,那麼為什麼他們的嗅覺還很靈敏呢?這主要是因為它們有和鼻子一樣功能的觸角!
昆蟲活動的時候,兩根觸角總是不停地擺動,東查西探,像是尋找目標的雷達。這也恰恰說明,昆蟲的觸角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裝飾品,而是具有多重功能的重要器官呢!
+ 各 式 各 樣 的 奇 葩 觸 角 +
其實,除原尾目昆蟲外,昆蟲綱所有的種類均有觸角(antenna)。
昆蟲的觸角是由柄節、梗節和鞭節組成:柄節是基部第一節,梗節是第二節,鞭節由若干鞭小節組成。
彩萬志 繪圖
昆蟲頭部的這兩根「天線」,雖然結構一致,但造型卻不盡相同:
其長短不一、粗細各異,形態也多種多樣。不同種類有不同特色,即便同一物種,雌雄個體的觸角也有差異。
蜻蜓的觸角:細細短短,形似剛毛——剛毛狀觸角。
天牛的觸角:細長細長,有時可達身體的數倍——線狀觸角。
白蟻的觸角:鞭小節的形狀和大小基本一致、好似圓球,像一串串小念珠——念珠狀觸角。
蝴蝶的觸角:好似一根火柴棒(蝴蝶也有線狀觸角)——棒狀觸角。
而雄蛾的觸角好似鳥類的羽毛,細枝上還有細毛——羽狀觸角又叫雙櫛狀觸角。
瓢蟲的觸角:雖然也是末端膨大,卻短小很多,形似小錘——錘狀觸角。
芫菁的觸角是鋸齒狀觸角,雄性芫菁在交配時還能用觸角來把妹兒。
豆象的觸角:鞭小節向一側突出,形如梳子—— 櫛齒狀觸角。
蜜蜂的觸角:在柄節和梗節之間彎曲成膝狀—— 膝狀或肘狀觸角。
雄蚊或搖蚊的觸角:具有一圈細毛,細毛能感覺氣流和聲音——環毛狀觸角。
蠅類的觸角:較短較粗,其上有一剛毛狀或芒狀的觸角芒——具芒狀觸角。
金龜甲的觸角多岔,形似魚鰓,還可開合——鰓狀觸角。飛行時,觸角張開來判斷風向和探測食物,落地時則可將觸角疊合。
+ 功 能 各 異 的 奇 葩 觸 角 +
其實,昆蟲的觸角不僅形態多樣,功能也多樣且強大。
例如:雄性芫菁在交配時用來握住雌蟲;魔蚊幼蟲用觸角來捕捉食物;仰泳蝽的觸角在水中能平衡身體;水龜蟲的觸角在水中來幫助呼吸。。。
芫菁
但,觸角最主要的功能還是感覺,在昆蟲的觸角上有觸覺、嗅覺、味覺等多種感官器,用於尋偶、通訊和取食。
螞蟻在相互碰撞觸角的時候,觸角可以分泌化學物質,而這些化學物質就是它們傳遞信息的方式。
蜜蜂也往往用觸角相互碰觸,通過氣味溝通識別彼此身份;
而且,當蜜蜂建造六角形的蜂房時,也是使用觸角測量蜂房六面牆壁的厚度。
蜜蜂在不同的季節飛行不同的距離去找尋食物:從春季的幾百米增加到夏季的兩千米,然後秋季又縮短到一千米。這些路線的規劃、調整靠的不是眼睛也是觸角!
雄蠶蛾的觸角裡有數萬根嗅覺神經,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尋找心上「人」。
當一隻雌蠶蛾準備交配時,它會從腹部腺體分泌一種液態費洛蒙,費洛蒙能夠刺激雄蛾與雌蛾交配。雄蠶蛾的觸角能夠察覺極其微量的費洛蒙,甚至僅是隨風飄來的一個費洛蒙分子。
斑 蝶
無獨有偶,雌性斑蝶在繁殖期分泌的氣味,雄斑蝶在幾公裡外就可以嗅到,並且會循著氣味尋找到雌斑蝶進行交配繁殖。
「無所不能」的蟑螂,似乎也離不開觸角的幫助。它的觸角極其敏感,對極微小距離的運動都會產生信號。它們憑藉觸角能夠知道哪些同伴已經交配,同時也利用觸角探測氣味、尋找水源和食物。
原來昆蟲不起眼的小小觸角,有如此多功能的作用。難怪,現在流行抓觸角的捕食方式了:
哈哈哈 這樣也行?^_^
🎉🎉🎉
繼續閱讀漲姿勢
看昆蟲各式「大嘴」如何吞天吞地~
蟲蟲美腿大賽,美腿無處不在
你一定想不到昆蟲的翅是如此多樣~
圖片來源:Google 百度圖庫
注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
本期小編:王曉鳳
原創作品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轉載
1.請標註作者、微信名、微信號、二維碼
2.請尊重原創,保留「人呆手戶」名片
3.授權聯繫:zbxb6@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