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全國地圖:170城發了190億

2020-12-21 騰訊網

2020年5月4日,遼寧瀋陽,市民從消費券廣告牌前走過。(IC Photo/圖)

2020年5月8日,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初步統計,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有28個省份、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190多億元的消費券。這意味著,國內超過一半的地級行政區參與發放了消費券,平均每個地市發放金額超1億。

南方周末記者根據各地官媒與政府網站信息整理,截至5月18日,全國發放消費券的省、直轄市、自治區共29個,涉及172個城市,其中由政府發放消費券的城市有170個,62%是以市或區為單位單獨發放的。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本輪消費券的派發並非中央推動,而是先由幾座城市推行,然後被其他城市效仿的。消費券派發的主體以地級市為主,它們對本地經濟更了解,而且「船小好掉頭。」

「還利於民,放水養魚」

派發消費券並不是一個創新模式,早在1999年,日本就曾向國民派發消費券。當時,日本泡沫經濟破裂,為了刺激消費、照顧弱勢群體,日本地方政府發放了名為「地域振興券」的消費券,總額2萬億日元,限半年內用完。

中國最早發放消費券的城市則是成都。2008年12月,成都向城鄉低保戶、農村五保戶、城鄉重點優撫對象三類人員發放了價值3793萬元的消費券。次年1月,杭州市從財政拿出1億元向67萬人發放消費券,用於保障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

那時的消費券有一定的「幫扶性質」,發放對象以困難群體為主。

2009年初,深圳也曾興起一股派發消費券的討論熱潮,並闡述了消費券對拉動GDP的經濟學邏輯。在深圳市社科院向市政府提交的《關於深圳擇機發放消費券的建議》中,稱發消費券是「還利於民,放水養魚」的好辦法。

該文計算,2008年深圳GDP為7800億元,2009年深圳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每增加100億元,會拉動GDP增長0.7565%。如果發放20億元的消費券,對深圳GDP的拉動作用約為0.15%。

雖然這份建議在當時未被採納,但這套邏輯卻在11年後的此次疫情中起了作用。

此次疫情中,山東省濟南市是第一個發放消費券的城市。3月2日,濟南面向景區、旅行社、影院、演藝場所、書店等推出2000萬元消費券,並策劃「濟南人遊濟南」「山東人遊濟南」「萬人鄉村遊」等活動。

隨後,3月11日山東濟寧發了消費券。接著,南京、舟山、杭州、佛山、德陽等地分別在3月發了消費券。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代志新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與此前的幫扶性質相比,本輪消費券刺激消費的意圖更明顯。

「如果一直在強調疫情,大家都不敢出門消費了,只能把錢存起來。」代志新說,「現在各地政府都在講『顯政』,除了消費券外,一些地方政府鼓勵領導帶頭吃飯、帶頭消費,就是在潛移默化地釋放一種消費的信號。」

5月15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發布了《消費券的中國實踐》報告。該報告梳理了4月中旬以前的50億體量消費券使用效果。

結論是,消費券具有快速、小額、大量的特點,有效期短,發放兩周內核銷率可達六至七成。3-4月間,受支持行業的支付筆數反彈程度是未受支持者的3.11倍,金額反彈幅度是後者的5.15倍。該報告對消費券效果給予高度評價。

本輪消費券以電子券為主,使得一些不善於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貧困人群無法享受福利。對此,多地專門準備了給困難群眾發放的消費券,目前分別有鄭州8000萬、宜昌2000萬、杭州1500萬、昆明和長春各1000萬。

誰在發券?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可以直接反映本地的GDP,也是重要的考核標準,地方政府每年都會出臺政策來提升這個數據。」一位地方商務局的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

他說,這個數據主要由商務局來統計。根據公開資料梳理,消費券的派發多由各地商務局主導,資金來源則是地方財政。

不過,也有部分地區由體育局、工會、旅遊局等主導,這些消費券往往都是定向某個行業和群體。如河北和江蘇的省體育局分別發放了1500萬和5000萬消費券。

除政府部門外,企業也廣泛參與了本輪消費券的發放。政府「消費券」與企業「優惠券」一同出現。

4月30日起,佛山市順德區將分期發放約100萬份、預計約1億元的「企業助力劵」,共有30家企業參與,包括美的、格蘭仕等本地知名企業。

格蘭仕方面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企業助力券的資金來源是企業,他們計劃投入1000萬元,用於補貼微波爐、電烤箱等家電品牌,希望引導全國消費者到順德本地實體店消費。同時,企業助力券和政府消費券可以疊加使用。

《大眾日報》在一篇關於山東省各地市派發消費券的報導中提到,消費券採取的主要模式包括提貨券、抵扣券、免費券、直接補貼等,其中,折扣券由企業發放,政府對企業予以補貼,免費券和直接補貼也以企業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券以電子券為主,引起了支付寶、微信等網絡支付平臺的興趣,多個城市的消費券僅能在其中的一個平臺領取使用。據《消費券的中國實踐》報告,75%的城市選擇了單平臺發放。

如河南洛陽發放5000萬消費券,但適用範圍是支持支付寶付款方式的線下實體店;湖北宜昌興山縣文化和旅遊局聯合阿里巴巴發放消費券,約定使用範圍是開通支付寶支付功能的商家。

支付寶方面向南方周末記者提供的資料稱,支付寶是各地政府消費券發放的主要通道和首選平臺,28個省份的一百多個城市選擇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

微信方面則向南方周記者表示,微信支付月活用戶超8億,絕大部分市民可以低門檻領券和使用,微信的商業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10億,能深入到消費市場的毛細血管。

在《消費券的中國實踐》網上發布會上,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介紹,通過微信發放的電子消費券規模達到了100億,其中花掉消費券的51%是40歲以上人群。他也提到,多平臺發放疊加覆蓋的用戶量要高於單平臺。

(梁淑怡/圖)

財政承壓

雖有企業參與,但消費券重要的資金來源依然是地方政府。一些企業宣稱的「消費券」僅是「優惠券」「促銷券」的一種。

2009年10月,財政部曾下發《關於規範地方政府消費券發放使用管理的指導意見》,對地方政府發放消費券的行為做出明確規定:地方各級政府發放消費券應納入本級政府預算管理,需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的,必須依法上報審批。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地方政府在發放消費券的時候不能「任性」。

「花出去的錢、借來的債,總是要還的。政府在花錢的時候,要考慮到財政的持續性。」代志新說。在他看來,消費券應在財政預算允許範圍內,目前來看,財政並沒有過多的財力進行全覆蓋,更多是起到一個助力「冷啟動」的作用。

2020年,中國經濟遭遇新冠肺炎這個「黑天鵝」事件,使本就緊張的財政更加嚴峻。根據財政部公布的2020年1-4月財政收支情況,從總體來看政府支出比收入多了1.9萬億。

不過,許光建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即便地方財政壓力大,如果想「擠」出一部分來發消費券,並不是太難的事。重要的是,消費券要怎麼發、發給誰、具體扶持哪個行業、如何兼顧公平和效率。

他舉例,受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是旅遊業,各地的旅行社幾乎處於歇業狀態。但如果給旅行社派發消費券,效果可能並不明顯,本地旅行不需要旅行社,去外地旅行熱情卻不高。

「我相信各地在發放消費券的時候,一定仔細斟酌過,如何既符合政策,又能帶動消費,老百姓也不會有太多意見。」

《消費券的中國實踐》報告中有一個結論:地方經濟發展水平高、第三產業佔比高、自身財政實力強的地方政府更傾向於發消費券,計劃發放的金額也較高。

這份報告建議,為了「保企業」,應考慮儘快加大消費券在全國範圍內的發放。對於自身財政實力不足以支撐適量消費券的地方政府,可以允許其負債率上升,或由中央政府增加對這些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

對此,這份報告的牽頭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沈豔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消費券的作用是『四兩撥千斤』」,目前確實各地都要花錢,但花在消費券上的錢,跟數萬億的基建等投入相比,還是太少了。目前需求、供給、投資全面萎縮,如果內需不起來,很多中小企業扛不過三個月,一旦他們倒掉,想再扶起來要困難得多,而消費券靈活、起效快,一個月就能看到成果。

「所以我們認為,兩害相權取其輕,消費券的效果明顯,應該『把錢花在刀刃上』。」

撬動多少消費

餐飲、文化、旅遊、商超是消費券覆蓋的主要領域。這些行業多以小微企業為主,受疫情影響最直接,抗衝擊能力也弱。

佛山的多個商家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得知政府要發消費券時,主動參與了進來,在收銀臺貼上了「本店支持使用佛山消費券」的提示。很多城市有專門向商家開放的渠道,供商家報名參與。

此外,一些經濟實力較強的地方更傾向於照顧汽車行業。3月25日深圳龍華區區長在一場發布會上喊話:「歡迎大家到龍華買汽車,我們會有2000塊到3000塊錢的補貼,以後還會再增加。」五一前後,廣州也發了專門針對汽車行業的消費券。

「乘數效應」,是外界評價消費券積極作用時常用的詞。它是指經濟活動中某一變量的增減對經濟總量帶動的程度。

如鄭州首期發放5000萬元消費券,發放兩日核銷1152.4萬元,帶動消費1.28億元,「乘數效應」11倍;山東東營發放第一期總額1650萬元的消費券,帶動消費4011.7萬元,「乘數效應」8.3倍。

許光建對各地公布的「乘數效應」數據持謹慎態度,他認為在短期內,消費券確能帶動消費,但究竟能起到幾倍的乘數效應,並不易測算。

在他看來,是否發、如何發,都應根據本地經濟的實際情況。他甚至直言,有些地方根本就沒有必要做這件事,不發消費券的城市也不能說政府在刺激消費上沒有作為。

「在促進經濟復甦的過程中,國家已經出臺了很多政策,地方政府如能將這些政策落實好,就已經很好。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財力允許,可以適當發放一些消費券,起到政策導向作用,但不能為了發而發。」

許光建說,政府設計一個政策並不容易,需要評估這項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付出多少成本,給基層政府帶來多少工作量,這是一個體系工作,考驗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

實際上,上海就沒有選擇發消費券,而是聯合眾多企業、平臺舉辦了「五五購物節」「信息消費節」等活動。

受新冠肺炎影響,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採取了不同的刺激消費措施,發消費券之外,有些地方選擇直接向老百姓「發錢」。

代志新說,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如果財政有錢向老百姓發錢是沒問題的,但目前國內不少地方財政緊張,連公務員工資都發不起,發錢相當於「飲鴆止渴」,並且存在能否做到公平的問題。

南方周末記者 王偉凱 南方周末實習生 黃欣然

相關焦點

  • 規模100億,支付寶全國版消費券明早開搶
    從7月1日起,規模100億的支付寶全國版消費券正式開始發放,這是全國多個城市發放地方版消費券後,全國範圍首次發放跨城通用消費券。如何搶券?攻略來了。明天(7月1日)起,每天早上8點、12點,用戶上支付寶搜「717」就可以領取,還可設置開搶提醒。大家快去定好鬧鐘!
  • 發錢啦!整整1.5億!北京消費券發放!錯過就虧大啦!
    想問一下大家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看著不少地區都向老百姓發放了消費券默默的想知道北京到底發不發?就在昨日,西城宣布:發!進入「微信支付城市消費券」領取頁面,定位到「北京市」;:線上、線下(每天兩次機會)領取入口:關注公眾號北京本地寶,關注後在聊天對話框回復【萬達】即可獲取全國320座萬達廣場消費券領取入口!
  • 支付寶將發百億全國通用消費券 最低可滿10元減2元
    網易科技訊6月15日消息,支付寶6月15日透露,從7月1日起連續17天發放全國通用的消費券
  • 今起支付寶發100億消費券昆明7.9萬家小店支持核銷
    7月1日起,規模100億的全國版消費券正式開始發放。每天早上8點、12點,用戶上支付寶搜「717」就可以領取,每次可一鍵領取3張,分別為10-2、30-5、60-10,可以連續領17天,當天領券,當天使用。
  • 助力疫後經濟重啟,發消費券也許比直接打錢更有用
    除了復工復產,從根本上提振消費能力和信心之外,發放消費券成為短期刺激消費的一個良方。中國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疫情發生以來,有28個省份、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消費券達190多億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發布的研究以杭州發放消費券為樣本,研究了消費券的價值。
  • 支付寶發100億全國消費券,717生活節連領17天,不知道的抓緊看看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很多省市都發放了大量的消費券,不過一般都是有區域性的,而支付寶即將發放全國通用的消費券,發放規模高達100億。支付寶推出的活動名為717生活節,從7月1日開始連續發放17天消費券,領取時間為每天早8點、12點,用戶登錄支付寶搜索717就可以領取,消費券額度分別是10-2、30-5、60-10元,可以一次領取三張優惠券,但是此次優惠券是限制當天使用的逾期作廢哦。
  • 別讓消費券被惡意「薅羊毛」
    商家入帳40元,先扣除4元好處費,再將剩餘的36元返還給「消費者」,實現消費券套現……  半月談記者注意到,某地政府剛剛發放消費券,便有商家和消費者研究出了套現手段。與此同時,在二手銷售平臺和QQ群裡,有不少「消費券回收」字樣。不同地域、不同面值,價格也不同:「消費券回收,5折,只收100元、200元、500元的百貨購物券」「回收消費券!
  • 支付寶717全國消費券在哪怎麼領 消費券方法及使用規則介紹
    支付寶在7月1日開啟717生活狂歡節,在此期間大家每日可在支付寶中領取3張消費券,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帶來《支付寶》717消費券領取方法及使用規則。  《支付寶》717消費券領取方法及使用規則  7月1日起,規模100億的全國版消費券正式開始發放。
  • 約80地發百億消費券 熱門券拉動經濟效果顯現
    約80地發百億消費券,熱門券搶手,拉動經濟效果顯現  近期,一線城市北京也開始發消費券了。4月22日,北京市西城區宣布將累計投入1.5億元,以政府出資、企業讓利的形式,用於促進市民消費、穩定企業市場。
  • 武漢發5億消費券,阿里巴巴美團騰訊發放,「消費券」英語怎麼說
    武漢市政府發5億元消費券從4月19日起,武漢市政府將向在漢人員投放5億元的消費券,促進消費,這些消費券將在阿里巴巴、美團點評、騰訊等平臺上分兩期按周投放。第一期為4月19日至5月31日,第二期為6月1日至7月31日。
  • 又要發錢了|100億消費券!連發17天,全國通用!附詳細領取攻略
    國家林草局:20年來退耕還林還草5.15億畝6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中國退耕還林還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書顯示,20年來中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5.15億畝,成林面積佔全球同期增綠面積的4%以上。
  • 鄭州人的消費券又來啦!13日起將發放1.3億消費券
    (原標題:再發1.3億元消費券!鄭州市民可連續7天領取億元消費券) 鄭州人的消費券又又又來了!今天,記者從支付寶獲悉,支付寶將聯合鄭州商家共同發放1.3億元消費券。
  • 該發錢還是消費券?趕快發?
    未雨綢繆,2019年我國消費對GDP貢獻高達57.8%,因此國內許多學者如西南財大的甘梨教授,北大國發院的姚洋,光華的劉教授,某券商的李迅雷等建議給國民發錢(只不過數量不等)。林毅夫教授認為要發消費券,前幾天福建省電視臺來我家錄製這個問題。個人覺得第一,馬上發。不管是錢還是消費券馬上發,多多益善。發消費券能夠立馬刺激消費,促進GDP恢復發展。
  • 消費券70%被羊毛黨薅走了,幾天就能賺一套房,錢真的那麼好賺嗎
    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出口肯定是不行了,國外的疫情可是一點沒有緩解,國外的封城封國了,投資這匹馬倒是用得挺順手,各個省新投資的基建項目都好幾十萬億了,最後就剩下消費這一匹馬了,怎麼辦呢,大家收入都受到影響不願意消費了。
  • 全國第三家Costco2年內開業,LV半年內再漲價
    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我國經濟正走向逐步復甦,商務部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已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消費券達到190多億元;另一邊,仍有地區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地時間5月7日,美國奢侈零售商尼曼(Neiman
  • 1.1億!深圳這區終於發消費券了!吃喝玩樂都能用,現在可預約
    要說最近深圳人朋友圈的高頻熱詞「消費券」必定佔據一席之地羅湖、福田、龍華、光明、寶安等區都陸續發了消費券昨天,福田區的第二波消費券都已經發了隨後這個區的呼聲就非常強烈▽今天大件事君就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在大家的期待中深圳龍崗區終於帶著它「1.1個億」的消費券
  • 杭州發了3000萬,老百姓消費了4.5億,逾40地發消費券!李...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系副主任吳斌珍接受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為了減少企業在疫情期間的失血,已經在減稅降負上做了很多努力,今年前2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232億元,同比下降9.9%。相信後期財政壓力還會進一步加劇。因此讓政府用大額的財政支出來啟動消費並不現實。
  • 多地政府聯手美團發消費券:精準回補與數位化升級
    當時沒有網際網路平臺來發消費券,更沒有類似「滿200減30」這樣的拉動消費「乘數效應」的玩法。甚至此次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美國、加拿大都出臺了救助計劃,但也都是直接發錢,沒有類似中國地方政府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發消費券的方式。那麼,地方政府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發消費券的好處是什麼?
  • 今起全國發100億消費券;抖音入全球品牌100強;北京公積金餘額可...
    今日起全國發放100億消費券,支付寶搜「717」即可領取今天起,規模100億的全國版消費券正式開始發放。這是全國200多城市發放地方版消費券後,全國範圍首次發放跨城通用消費券。中國電信牽頭髮布全球首個《5G SA部署指南》由中國電信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5G SA部署指南》正式發布,聚焦SA核心技術、部署演進、終端、測試評估、業務應用等問題,推動全球5G SA產業發展和SA網絡規模部署。
  • 全國第三家Costco2年內開業,LV半年內再漲價|奇扒說0508
    我國經濟正走向逐步復甦,商務部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已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消費券達到190多億元;另一邊,仍有地區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地時間5月7日,美國奢侈零售商尼曼(Neiman Marcus)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一周內申請破產的第二家零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