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what you eat.
盤點明星奇葩節食減肥法
最近,一張泫雅曬出的飯量照在網上引發熱議:
看了照片後很多人都震驚了!
這竟然是泫雅的一頓午餐:
巴掌大小,營養搭配不均衡,令人咋舌。
不少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先不說泫雅是不是突擊減脂才進行了節食,
節食的負面影響可不小,
寶寶們還是不要隨意跟風模仿。
而且竟有人覺得節食就是自律???
簡直顛覆我的三觀!!!
除了泫雅,很多明星為了保持身材,也嘗試過節食減肥。比如因身材問題上過熱搜的馬思純,曾為了電影《左耳》選角,靠喝藿香正氣液續命,半個月節食減肥15斤。
穎兒自爆出演《千山暮雪》進組時體重是120斤被人議論,為了減肥,曾有1個月每天只吃1粒老乾媽,節食減肥30斤,是個狠人......
楊紫為了拍戲多天不吃飯節食減肥,餓到渾身無力但結果卻不盡人意,只瘦了0.1公斤。
《清平樂》最近大家有看嗎?劇中曹皇后的扮演者江疏影曾為了參加時裝周,竟然喝鹽水減肥!
張天愛節食減肥只吃水煮蛋加生黃瓜......但自己也承認節食減肥不健康。
但這樣吃身體哪能受得了?!最後,她還是走上了運動燃脂塑形的路:
節食減肥危害健康
明星們為了事業狠命節食減肥,但是節食減肥的危害肯定不少:
(1)我們的身體機能正常運轉需要食物的熱量來維持,熱量攝入過少,身體缺乏營養會引發很多健康問題,如身體脫水,心慌失眠,脫髮,心情抑鬱等,女性還會出現月經不調等問題。
(2)節食減肥每減掉1磅的體重中(1磅≈0.972斤),約60%都是肌肉,僅有40%為脂肪,且身體的代謝率也會降低,更易復胖反彈。
(3)節食還會影響下丘腦中飢餓激素和瘦素的分泌,極易引發進食障礙症,如厭食症和暴食症等。身體中的飢餓激素可增加食慾,讓人產生過量進食的行為;瘦素會參與脂肪和能量的代謝調節,抑制脂肪細胞的合成,減輕食慾。
大家應該都聽過一首金曲,卡朋特樂隊的《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現》),不幸的是這個兄妹樂隊組合中的妹妹:卡倫·卡朋特為了保持苗條身材長期節食,年僅32歲就因節食減肥死於神經性厭食症。
可能是節食減肥沒有運動減肥帶來的「成本」高,所以很多想躺著就瘦的人都在危險的邊緣試探。但減肥也講究「性價比」,你用極端的方法對待身體,身體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你。
更嚴重的影響來自被盲目追捧畸形審美:體重越低越美,「體重不是2位數的人沒有未來」等標籤凌辱著身材本沒什麼問題的人群,誤導她們用畸形的審美觀念去極度降低體重。
身高164cm的泫雅,體重是86.2斤,BMI為16.0,已經偏瘦,但還在極端減肥,不少網友都開始為她的健康擔憂了。
減肥時怎麼吃減脂又健康
(1)減掉1公斤的體重需要消耗7700大卡的熱量,減肥時每日消耗的熱量要大於攝入的熱量,形成熱量缺口來實現減脂的目的(熱量缺口要控制在500大卡以內)。
(2)每一餐我們要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攝入比例(碳水化合物45-65%,蛋白質10-35%,脂肪20-35%),進食時簡單記錄食物的熱量,避免熱量攝入過多。
(3)如果有嘴巴寂寞總愛吃零食的習慣,可以嘗試少食多餐,但要保持適度原則,多餐≠多量。吃飯要增加咀嚼的次數,不要狼吞虎咽。
(4)相同熱量不同食物,營養不同,飽腹感也不同,我們要吃健康的食物,購買食物時看食物的營養成分和配料,不要被某些食物上「低糖」、「低脂」的標籤迷惑。
錯誤吃法1:
很多寶寶減肥期間不吃正餐,只吃水果,其實這也是一種變相節食,而且放棄食物中任何一個類別都會有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風險。
水果中含有大量果糖碳水化合物較多,不合比例大量吃水果,熱量超標,不僅身體會營養失調,最終還是會發胖。
錯誤吃法2:
也有很多寶寶聽了減脂就要「高蛋白」的說法,每餐只吃蛋白質,碳水和脂肪都不攝入,但是吃大量的蛋白質會加重腎臟、肝臟的代謝負擔,還會導致體內鈣質流失,過多熱量攝入最終的結果也是變胖。
錯誤吃法3:
還有的人會嘗試不攝入碳水(不吃主食,不吃水果等),只吃蛋白質和脂肪,極端一點就變成了「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缺乏碳水化合物,導致身體中缺乏足夠的碳水來代謝脂肪。沒有足夠的碳水行動和思維也會變遲鈍,精神狀態不佳,身體會出現脫水和蛋白質流失等問題。
五分吃五分練
「五分吃五分練」,健康的飲食結合運動才會帶來安全高效的減脂效果。我們可以每周用3-4天進行40分鐘左右/次的有氧運動,如練習瑜伽等,消耗多餘熱量。而且運動時可以激活身體中的不同肌肉群,讓身材更加健康緊緻有型。
身體對不同食物的代謝率不同,碳水化合物最先被消耗,蛋白質其次,最後消耗的是脂肪,我們可以在運動前2小時補充適量碳水,為運動供能;運動後不要暴飲暴食(一餐胖回減肥前也不是沒可能),要及時補充蛋白質和碳水。
減肥要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過分看重體重秤上的數字,身體圍度遠比數字來得真實。
正如有些網友的評論所說,明星減肥是為了事業,而且他們有專業的營養師也會定期健身,我們要客觀理性看待自己的身材,健康安全減脂,不要極端盲目追求骨感。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我們尊重版權,侵圖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