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晶片公司:臺積電力壓高通,另一臺企成最大黑馬

2020-12-18 戲說金融

近幾年,要說科技領域最熱門的兩個詞語,「5G」算是一個,另一個當屬「晶片」。

如果說「5G」是大陸人民的驕傲,那麼「晶片」便是橫梗在心中的一根刺。

本來就來盤點一下全球十大晶片公司,看看這一領域的優秀企業都有哪些。

以下排名根據營收數據作為第一指標(因為營收數據最能體現市場份額),數據截取時間段為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

10、恩智浦半導體NV(NXPI)

營收:88億美元淨收入:2億美元市值:326億美元總回報率:32.0%市盈率:139.0恩智浦前身是飛利浦的一個事業部,在2006年正式獨立為主體公司,全球擁有超過40000名員工,是荷蘭知名的半導體三巨頭之一。

9、意法半導體(ST)

營收:97億美元淨收入:9億美元市值:239億美元總回報率:74.5%市盈率:27.5意法半導體集團於1987年成立,是由義大利的SGS微電子公司和法國Thomson半導體公司合併而成,總部在瑞士。

8、英偉達集團(NVDA)

營收:118億美元淨收入:33億美元市值:2272億美元總回報率:155.5%市盈率:69.1英偉達是由美籍華人Jensen Huang(黃仁勳)於1993年創立,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市,這家超級科技公司還是CPU的定義者。

7、福雷電子(ASE)

營收:137億美元淨收入:6億美元市值:97億美元總回報率:30.9%市盈率:247.8ASE為中國臺灣企業日月光集團旗下的一家公司,也是全球最早的半導體公司之一,日月光集團和福雷電子都在中國臺灣和美國納斯達克兩個交易市場上市。

6、德州儀器(TXN)

營收:141億美元淨收入:50億美元市值:1158億美元總回報率:21.8%市盈率:24.2德州儀器(TI)在1930年成立時是一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1940年代專注於國防系統電子產品,1958年開始從事半導體業務,目前擁有成千上萬的專利。

5、美光科技公司(MU)

營收:196億美元淨收入:23億美元市值:567億美元總回報率:57.1%市盈率:25.2美光科技位於美國愛達荷州首府博伊西市,於1978年成立,主要生產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曾收購多家晶片公司,比如Rendition和日本的爾必達。

4、博通公司(AVGO)

營收:229億美元淨收入:25億美元市值:1261億美元總回報率:23.4%市盈率:56.1博通公司成立於1991年,總部美國加州,曾在2017年底宣布要以1300億美元收購高通,被川普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

3、高通公司(QCOM)

營收:247億美元淨收入:40億美元市值:1,012億美元總回報率:34.2%市盈率:26.6高通成立於1985年,總部美國加州,因為每一臺2G、3G、4G和5G智慧型手機中都有其發明,所以在行業上,大夥將智慧型手機廠商要交給高通的專利費稱之為「高通稅」。

2、臺積電(TSM)

營收:379億美元淨收入:131億美元市值:2935億美元總回報率:58.8%市盈率:22.5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獨立自主純晶圓代工廠,1987年成立於中國臺灣,其大股東除了創始人張忠謀家族之外,還有飛利浦公司(持股比例16%)和臺灣「行政院」(持股比例12%)。從2017年3月開始,臺積電便穩坐全球市值第一的半導體公司寶座。

1、英特爾公司(INTC)

營收:757億美元淨收入:227億美元市值:2561億美元總回報率:34.1%市盈率:11.7成立於1968年,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是全球晶片領域當之無愧的絕對領軍者。2020年6月,蘋果公司(AAPL)宣布計劃終止與英特爾的長期合作關係,準備內部生產自己的晶片。

在這十大晶片公司中,臺企ASE絕對算是最大的黑馬,儘管市值只有97億美元,營收卻高達137億美元,247.8的超高市盈率更是令人咂舌,但該公司最近一年的淨收入卻只有6億美元。這些數據說明這批黑馬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但實際上沒賺多少錢。

中國大陸地區目前最為紅火的晶片公司中芯國際尚未上榜,這主要是因為其2019年的營業收入確實與以上十大公司有明顯差距,儘管2020年馬力十足,但依然難以追趕。根據其年報顯示,2020年中芯國際的營收僅僅為31.16億美元。

當然,如果比市值的話,現在的中芯國際是絕對有上榜資格的。截至7月31日上午收市,中芯國際的總市值約833億美元,超過以上10家晶片公司中的4家。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全球十大晶片公司排名 2020全球十大晶片公司排行榜
    全球十大晶片公司排名 2020全球十大晶片公司排行榜 現在的智能設備都離不開其中的高科技晶片,隨著科技的發展
  • 中國這家晶片製造公司全球排名第五,但市場佔有率不及臺積電1/10
    在中美大國博弈中,中興通訊遭到美國政府7年封殺,引發全體國人關注,中興通訊成立於1985年,如今33年過去了,卻在很多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依賴進口,大量通訊器材晶片需要進口,以至於美國全面封殺,中興通訊卻面臨著垮掉的危機!
  • 臺積電5nm製程滿載,高通轉單三星,EUV光刻機成明年關鍵
    關注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近日高通公司高調發布了其首款5nm晶片高通驍龍888,並且為了迎合中國市場,高通方面破例為新款5nm晶片改了名字,高通認為「在中國,888是一個非常幸運的數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通5nm晶片不再是由臺積電代工,而是交給三星。需要知道的是,在此前,高通公司的晶片一直都是交給臺積電代工的,為什麼此次會突然選擇三星呢?要知道不論是在產能上,還是良品率上,臺積電都穩壓三星一頭。
  • 獲高通1萬億韓元訂單,三星贏了?韓媒:臺積電穩居晶片代工龍頭
    長期以來,三星一直沒有放棄擊敗臺積電,取代臺積電成為全球代工領導者的夢想,為此,三星一直在努力。 為了贏下高通的驍龍875處理器訂單,三星也是用盡了渾身解數。
  • 高通下一代旗艦晶片或重回臺積電懷抱
    業界預期,高通為了鞏固5G手機晶片龍頭地位,2021年底發布的下一代高端5G手機晶片驍龍895(S895)將重回臺積電投片,預計第四季採用臺積電5納米量產,初期季投片量達3萬片,並逐季拉高投片量至2022年第二季。
  • 科普:同樣涉及晶片,ARM、高通、英特爾、臺積電有什麼關係?
    英特爾、ARM、AMD、高通、聯發科、臺積電、三星都是晶片相關企業。ARM與臺積電業務最簡單,一個負責移動端處理器架構設計,一個負責晶片代工。聯發科和高通類似,主要以Soc晶片設計為主,不過高通手上專利要更多一些。
  • 日本計劃邀請臺積電共建晶片製造廠 臺積電如此回應
    【TechWeb】7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計劃邀請臺積電或其它晶片廠商與國內晶片設備供應商共同建造一家先進的晶片製造工廠。臺積電日本政府計劃未來數年向參加該計劃的海外晶片生產商提供總計數千億日圓或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 海思退位,博通反超高通重奪晶片設計全球第一(附全球十大晶圓代工)
    日前,統計機構TrendForce發布了對二季度純設計類公司的營收估測分析報告,結果顯示,博通反超高通,重奪IC設計一哥寶座。jXzednc當前主要的晶片公司可大概分為三類,無晶圓廠純設計,晶圓代工和晶圓廠、設計綜合,第二類的代表是臺積電、格芯、中芯國際等,第三類的代表是Intel、三星等。
  • 2020年第二季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排名
    9月04日消息,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最近發布了有關IC設計公司業績的報告。該研究調查了2020年第二季度。該報告顯示了2020年全球十大IC設計公司。就排名而言,博通,高通和英偉達排名前三。臺灣晶片製造商聯發科排名第四,而AMD排名第五。至於 華為的海思,在前十名中沒有。
  • 40年成全球「晶片一哥」!市值是英特爾2倍,臺積電靠的是什麼
    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在市場的地位依然穩固。根據機構TrendForce的最新統計顯示,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臺積電以高達51.5%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三星(18.8%)、格芯(7.4%)、聯電(7.3%)和中芯國際(4.8%)等廠商位居其後。
  • 高通(QCOM.US)三星急了?5nm晶片商用戰打響
    在這一產業窗口期,晶片設計、製造工藝成為5nm晶片商用落地的關鍵。目前,全球手機SoC晶片市場排名前五的高通、聯發科、三星、蘋果、華為海思均已針對5nm進行布局。隨著三星、高通旗艦晶片發布時間臨近,在5nm這條賽道上,全球手機SoC晶片設計界的「五大巨頭」已然集齊其四。
  • 臺積電是做什麼的_臺積電跟富士康誰厲害
    臺積電是做什麼的 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積電、TSMC,是臺灣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以及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企業,總部與主要工廠位於新竹科學園區。2013年營收19.85億美元,晶圓代工市佔率46%,為全球第一。
  • 華為被美國公司評為全球前十大創新企業之一!
    該禁令使得華為將不再能夠與美國公司開展業務。許多美國政客期望華為像中興通訊一樣屈膝乞求,可是華為沒有爬著到美國政府那兒求饒,即使禁令依然存在,對華為的限制依然存在。該禁令的作用便是:華為最新的智慧型手機無法使用GMS(Google Mobile Service,即谷歌移動服務)。這意味著沒有谷歌郵箱,沒有Google 地圖和許多其他不可或缺的應用程式。
  • 失去華為晶片訂單後,臺積電並沒什麼影響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失去華為晶片訂單之後,臺積電怎麼樣了?果然被劉德音給猜中了。目前全球半導體的局勢也比較明朗,整個晶片成型過程中的基礎步驟,類似於尖端的晶片設計、光刻機、晶片架構軟體以及半導體材料等等,基本上都被歐美國家壟斷了,然而最為重要的晶片製造工藝卻被亞洲國家壟斷。
  • 消息稱蘋果已預訂臺積電3nm產能 主要用於生產M/A系列晶片
    外媒報導稱,在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全力推進3nm製程部署時,蘋果公司是第一家與臺積電籤訂合同使用其3nm製程生產晶片的廠商。有報導稱,該公司將使用臺積電的3nm製程技術生產用於Mac和iPad的M系列晶片以及用於iPhone的A系列晶片。另外,此前還有傳言稱,臺積電的3nm工藝將準備在2022年製造A16晶片。
  • 美國「芯」焦,臺積電也沒辦法,三大晶片巨頭的態度很明確
    l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晶片進口國 國內的半導體行業發展得比較慢,很多晶片都是靠進口,根據相關的統計,近年來,晶片的進口額大概是2萬億元以上,資金大量外流了,要知道進口「工業的血液」石油不過是用了1.5萬億元人民幣左右。
  • 美國晶片先進位程建廠願望或落空,臺積電2納米量產為何定在新竹
    臺積電公司5月份曾宣布,其將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建造和運營一家用於生產5nm半導體晶片的先進晶圓廠,按規劃,該工廠月產能將達到2萬片,將於2021年動工,2024年量產,總投資在120億美元。8月24日至8月26日臺積電公司首度舉辦在線技術論壇及開放創新平臺(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OIP)生態系統論壇,論壇焦點包括:」先進技術的領導地位——N5、N4、以及N3「臺積公司業界領先的N5技術今年已進入量產,隨著產能持續拉升,良率提升的速度亦較前一世代技術快。
  • 高通、臺積電、中芯國際……誰都靠不住,關鍵時刻還得靠自己!
    高通「不可靠」、臺積電「靠不住」、中芯國際「靠不起」,自己又不精通十八般武藝,華為剩下的選項也只有靠自己。然而,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華為不可能獨自撐起晶片這片天。怪不得餘承東說:「過去十幾年華為從嚴重落後到比較落後,再從有點落後,到現在趕上來,我們經歷了艱難的過程。但是很遺憾,在半導體製造方面華為沒有參與,華為只做了晶片的設計「。
  • 世界十大晶片公司排行榜:美國佔據半壁江山,中國三大企業入榜
    「聖地」——矽谷,美國率先一步發展晶片業務,因而到如今為止,美國在晶片領域是絕對的霸主。 世界十大晶片公司排行榜:美國佔據半壁江山,中國三大企業入榜!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目前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十大晶片公司,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企業上榜。
  • 全球第五的晶片設計公司:華為海思!
    原標題:全球第五的晶片設計公司:華為海思!原創市盈率近期,美國政府連續發布了兩條針對華為的禁令:一是禁止所有美國企業購買華為設備的總統令;二是將華為列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實體名單」,禁止華為從美國企業購買技術或配件,這意味著華為的供應鏈將被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