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劑:豆蔻湯

2021-02-12 山河國醫網

【處方】 丁香枝杖七斤,甘草(炒)十一斤,白面(炒)六斤,肉豆蔻(面裹.煨)八斤。

【功效與作用】 治一切冷氣,心腹脹滿,胸膈痞滯,噦逆嘔吐,洩瀉虛滑,水谷不消,睏倦少力,不思飲食。

【處方】 肉豆蔻(去殼)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高良姜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草豆蔻(去皮)1分,藿香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人參1兩,桂(去粗皮)半兩,檳榔1枚。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半,加大棗5枚(劈),生薑1分(切碎),煎至8分,去滓熱服。

【處方】 肉豆蔻仁(煨)半兩,附子(去皮臍,切,鹽湯浸,焙乾燥)半兩,縮砂仁(炒,去皮)半兩,木香1分,白朮1兩,芎藭1兩。

【功效與作用】 妊娠心痛,時多痰逆,食飲無味,腹脅脹滿。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3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處方】 草豆蔻(薄面裹燒香熟並面用)2兩,桂(去粗皮)4兩,陳橘皮(湯去白,焙)4兩,高良姜4兩,甘草(炙)4兩,陳粟米(炒焦,研末)8兩。

【功效與作用】 脾胃虛冷,水谷不化,腹刺撮痛,臟腑不調,及因冷物傷脾,吐瀉不止。

【處方】 草豆蔻(去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半夏(湯洗7遍,炒)3分,乾薑(炮)3分,甘草(炙,銼)3分,人參3分。

【功效與作用】 傷寒發汗後,胃氣不和,心下結痞,噫氣食臭,脅下氣滿,虛鳴下利。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半分(拍碎)、大棗3枚(劈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

【處方】 丁香枝杖7斤,甘草(炒)11斤,白面(炒)6斤,肉豆蔻仁(面裹煨)8斤。

【功效與作用】 一切冷氣,心腹脹滿,胸膈痞滯,噦逆嘔吐,洩瀉虛滑,水谷不消,睏倦少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上炒鹽13斤同為末。每服1錢,食前沸湯點服。

【處方】 甘草2兩(細銼,分作3等,炒黃),乾薑2兩(銼,分作3等,炒黃),桂心1兩半(生用),白豆蔻1升(炒黃,去皮,秤5兩)。

【製法】 上為末,用鹽7兩,紙裹之令實,大火內燒通紅,平稱4兩,乳缽內細研,將前件藥都相和,並鹽令勻。

【處方】 白豆蔻(去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木香半兩,人參半兩,陳曲1兩,京三稜(煨,銼)1兩,陳橘皮(湯浸,去瓤,焙)3分,大麥芽(炒)3分,乾薑(炮)1分,甘草(炙,銼)1分。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鹽少許,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處方】 草豆蔻(去皮)1兩半,桂(去粗皮)3分,生薑(去皮,切)3分,附子(炮裂,去臍皮)3分,甘草(炙,銼)半兩,丁香半兩。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大棗1枚(劈破),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

【處方】 白豆蔻(去皮)1兩,丁香半兩,白朮(銼,炒)1兩,厚樸(去粗皮,生薑汁炙)2兩,人參1兩,乾薑(炮裂)半兩,甘草(炙)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檳榔(銼)2枚。

【功效與作用】 虛勞不思飲食,中滿痞塞,大腸或秘或洩。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2枚(劈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處方】 草豆蔻肉8兩,生薑(和皮切作片子)1片,甘草4兩(銼碎)。

【製法】 上三味勻和,入銀器內,用水過藥三指許,慢火熬令水盡,取出焙乾,杵為末。

【功效與作用】 調中止逆,除冷氣,消飲食。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嘔吐滿悶,胸膈不利,心腹痛。脾胃不調,胸膈滿悶,飲食不化,嘔逆噁心,或霍亂嘔吐,心腹刺痛,腸鳴洩利,水谷不分。

【用法用量】 草豆蔻散(《局方》卷三)、豆蔻散(《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處方】 草豆蔻仁半兩,人參1兩,甘草(炙)3分。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1棗大(拍碎),煎至1盞,去滓溫服。

【處方】 肉豆蔻7枚(去殼),烏頭1兩,白朮1兩。

【製法】 上3味,用油4兩,先煎後2味,候白朮黃色,烏頭外裂裡黃,取出烏頭,去皮臍,入肉豆蔻,3味銼如麻豆蔻大。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稍熱服。

【處方】 草豆蔻仁7錢(炒),杜茴香(炒)1兩,大鹽(炒)1兩,幹生薑1兩,甘草(炒)1兩。

【功效與作用】 溫中和氣,進美飲食。主胸膈痞滿,嘔噦噁心,腹脅刺痛,短氣噎悶,噫氣吞酸,不思飲食,一切氣痰。

【處方】 肉豆蔻(去殼,炮)4枚,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當歸(切,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厚樸(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半,畢拔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芍藥1兩,白朮1兩半,檳榔(微煨,銼)半兩,訶黎勒(煨,去核)半兩,桔梗(銼,炒)1兩。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1棗大(切),大棗2枚(劈破),同煮至8分,去滓,空心、日午、夜臥溫服。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緩緩呷。

【處方】 肉豆蔻(去殼)半兩,甘草(炙,銼)半兩,厚樸(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紫色)1兩半,乾薑(炮)半兩。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日午再服。

【處方】 草豆蔻(去皮)、木香、甘草(炙,銼)、乾薑(炮)、高良姜、陳橘皮(湯浸,去白)、縮砂(去皮)、益智(去皮)各等分。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同煎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出《聖惠》卷三十九,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四六:豆蔻湯

【處方】 草豆蔻3分(去殼),丁香半兩,小豆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木香半兩,高良姜半兩(銼),檳榔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方出《聖惠》卷三十九,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四六

本站內容由網友添加和整理,僅供學習和參考。站內信息不一定準確、全面或最新,公號內容不應成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最終依據。山河中醫網提醒網友,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感謝您的支持與厚愛,我們將會做的更好~!!!

相關焦點

  • 《脾胃論》:丁香茱萸湯 草豆蔻丸
    丁香茱萸湯     治胃虛嘔噦吐逆,膈咽不通。
  • 「四川造」熱潮不斷,中藥個護國民品牌千方百劑引關注
    ,四川省消費品精品展在成都世紀城新會展中心盛大啟幕,吸引了五糧液、瀘州老窖、千方百劑、全友家居、好醫生等眾品牌商參展,帶給全國人民一場「四川造」盛宴。以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綠色藥業」)旗下綠色本草公司的千方百劑品牌而言,此次展會亮相獨具中藥文化及四川特色的牙膏、漱口水等中藥個護產品,深受眾人歡迎和認可。
  • 抗擊河北疫情,千方百劑緊急捐贈免洗消毒洗手凝露防疫物資
    緊急時刻,四川千方百劑綠色本草科技公司緊急調配免洗消毒洗手凝露防疫物資,在母公司四川新綠色藥業集團的指導安排下,連同2輛在武漢抗疫中起到突顯中醫藥創新作用的集團「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中藥配方顆粒等,奔赴河北石家莊、邢臺地區,以責任先行,為生命安全「加速」,不遠千裡馳援疫區,加入到同心抗「疫」大軍。
  • 千方百劑:茯苓湯
    【摘錄】 《外臺》卷六引《廣濟方》《聖濟總錄》卷八十六:茯苓湯【處方】 赤茯苓(去黑皮)半兩,大腹皮(銼)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半夏(湯洗7遍,曬乾)半兩,杏幹(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黃)半兩,檳榔(銼)半兩,訶黎勒皮半兩,桑根白皮(銼)半兩,甘草(炙,銼)半兩,人參1兩。【製法】 上為粗末。
  • 千方百劑亮相四川消費品精品展,綻放中藥個護國民品牌風採
    前不久,四川省消費品精品展在成都世紀城新會展中心盛大啟幕,吸引了五糧液、瀘州老窖、千方百劑、全友家居、好醫生等眾品牌商參展,帶給全國人民一場「四川造」盛宴。展會結束後,諸多品牌備受關注。以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綠色藥業」)旗下綠色本草公司的千方百劑品牌而言,此次展會亮相獨具中藥文化及四川特色的牙膏、漱口水等中藥個護產品,深受眾人歡迎和認可。
  • 草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3、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嘔吐滿悶、心腹痛:草豆蔻肉八兩,生薑(和皮切作片子)一片,甘草四兩(銼碎)。上三味勻和入銀器內,用水過藥三指許,慢火熬令水盡,取出,焙乾,杵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夏月煎之,作冷湯服亦妙。
  • 每天學中藥——草豆蔻
    1.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嘔吐滿悶、心腹痛:草豆蔻肉八兩,生薑(和皮切作片子)一片,甘草四兩(銼碎)。上三味勻和入銀器內,用水過藥三指許,慢火熬令水盡,取出,焙乾,杵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夏月煎之,作冷湯服亦妙。(《博濟方》豆蔻湯)2.治嘔逆不下食,腹中氣逆:豆蔻子七枚(碎),生薑五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
  • 白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白豆蔻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實。白豆蔻別名:多骨、殼蔻、白蔻,蔻米,白豆蔻有化溼行氣、溫中止嘔的功效;白豆蔻主治胸脘痞滿、食欲不振、嘔吐、溼溫初起。陰虛血燥而無寒溼者忌服白豆蔻。 白豆蔻用於嘔莫過於。有行氣、溫中、止嘔作用。白豆蔻尤以胃寒溼阻氣滯嘔吐最為適宜。白豆蔻可單用為末服,或配藿香、半夏等藥同用。小兒胃寒葉乳,白豆蔻可與砂仁甘草同研細末,常摻口中。 白豆蔻用於溼滯中焦及脾胃氣滯的脘腹脹滿,不思飲食等。有化溼行氣之功。
  • 「外顯美」催熱假髮市場,中藥個護國民品牌千方百劑呼籲健康生發養發
    消息獲悉,千方百劑作為中藥個護國民品牌,全新打造的悅生洗髮水即將帶來功效舒適新攻略。 針對這些情況,千方百劑綠色本草公司研究發現稱,人們選擇中藥產品育發護髮,要認清「成分不等於配方」的事實,許多產品只是概念性添加中草藥成分,但不代表有功效,中醫理論中強調「經方配伍」,經過時間驗證的經方才會發揮成效。另外,「配方不等於有效」,保持藥理成分且促進吸收才能達到功效。而育發同時,「有效更要舒適」才能慢慢緩解頭皮拔幹、氣味難聞、發質毛躁等尷尬。
  • 每天一味中藥——草豆蔻
    本品為姜科植物草豆蔻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 的乾燥近成熟種子。草蔻、草叩、草豆叩、草叩仁、草蔻仁、大草蔻、偶子、飛雷子。主產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夏、秋二季採收,曬至九成幹,或用水略燙,曬至半乾,除去果皮,取出種子團,曬乾。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 九翅豆蔻,此豆蔻非彼豆蔻
    杜牧用二月枝頭含苞待放的豆蔻花形容女子美麗的姿態。然而,杜牧詩中的「豆蔻」並不是我們植物學意義上的豆蔻,根據詩人的描述,詩句中的「豆蔻」更多地可能指植物學上的「山姜屬」的植物。植物學上的豆蔻屬和山姜屬植物區分主要在於山姜屬植物的花序頂生,而豆蔻屬的植物花序自根狀莖發出,生於地面。所以,二月枝頭含苞待放的不可能是豆蔻屬的植物嘍。
  • 千方百劑:丁香湯
    【處方】 丁香半兩,肉豆蔻(去殼)半兩,乾薑(炮裂)3分,青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藿香葉3分,麝香(研)半錢。
  • 千方百劑:地黃湯
    方出《外臺》卷三十四引《廣濟方》,名見《產寶諸方》:地黃湯【處方】 生地黃汁1升,當歸1兩(末),生薑汁3合,酒5合,童便2升。【功效與作用】 產後心胸中煩悶,血氣澀,肋下妨不能食。惡露不快。【用法用量】 上和煎3-4沸,去滓分服,1日令盡,間食服。
  • 千方百劑:地榆湯
    【處方】 地榆2兩,厚樸(去粗皮,生薑汁炙)2兩,當歸(切,焙)3分,艾葉(炒)半兩,吳茱萸(湯浸,焙乾,炒)半兩,高良姜半兩。【功效與作用】 腸胃受風,飧洩無度,或下黃水,腹脅痛悶。【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日午溫服。【處方】 地榆(粗老,銼)4兩,甘草(半生半負,並銼)3兩。
  • 千方百劑:調脾散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用燒鹽湯點7分盞服。或用水1盞,生薑3片,大棗2個,水煎7分,食前服,或作銼散。可常服。【處方】 三稜1兩,莪朮1兩,麥芽半兩,胡椒2錢,縮砂3錢,川芎2錢,茴香2錢,甘草3錢,青皮3錢,陳皮3錢。【功效與作用】 順經調氣。主婦人肺經有病,熱氣上衝,經氣行時,血反上行而吐者。
  • 「豆蔻年華」中的豆蔻是哪一種豆蔻?
    該詩的大概意思就是:少女的體態優美,很是可人,美麗不可方物,用豆蔻來比喻少女,而揚州城上這麼多的女子,都不如這一位漂亮,從此豆蔻就被稱為少女的專用名詞。那麼白豆蔻、草豆蔻、紅豆蔻和肉豆蔻,這幾種「豆蔻」哪一種才是古代詩詞中「豆蔻年華」中的「豆蔻」呢?
  • 千方百劑:調氣湯
    【處方】 京三稜(煨,銼)1兩,木香1兩,檳榔(煨銼)3分,草豆蔻(去皮)1兩半,高良姜1兩半,當歸(切,焙)半兩,芎藭半兩,桂(去粗皮)3分,人參3分,芍藥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陳曲(微炒)1兩,阿魏(面裹煨,研)半兩。【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入鹽溫服。
  • 閒言|當年豆蔻花開,今朝豆蔻茶香
    很小的時候就曾見過豆蔻以及豆蔻花,可那時還是蓬頭稚子,尚不知那便是豆蔻,只覺得那嬌嫩而柔美的豆蔻花很好看。
  • 豆蔻百態:不僅指青澀少女,還可以是墮落「迷幻藥」
    中國古代文人常用「豆蔻」比喻少女,「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杜牧以豆蔻花比喻少女青澀年華曼妙的身姿。杜牧詩中的豆蔻,應該是山姜屬的植物草豆蔻、白豆蔻植物的花朵。少女的容顏像剛開花的豆蔻一樣「初如芙蓉花,微紅」,正是如實的寫真。自此,豆蔻年華也常常用來代指青澀的少女,成為「少女感」的代名詞。然而豆蔻應用在人類生活中的歷史可是著實不短了。
  • 暈...草豆蔻、白豆蔻、小豆蔻,到底都是啥?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日常生活中,除了肉豆蔻,我們經常還會聽到草豆蔻、白豆蔻、小豆蔻等一幹名字,這些你都分得清嗎?雖然同名豆蔻,但是草豆蔻、白豆蔻、小豆蔻與肉豆蔻完全不是一種植物哦,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