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大佐是什麼軍銜,有多大權力?網友:原來這麼大的官!

2020-12-21 騰訊網

抗日劇中統領日軍指揮作戰的人常以「某某大佐」的稱呼出現,我們都知道「大佐」是一個軍職,但是通常來說我們更熟悉西歐式軍銜,那麼就軍銜來說大佐算什麼等級呢?軍銜原本是在西歐資產階級與封建主義鬥爭的過程中隨著西歐常備軍的壯大而逐漸形成的軍事等級制度,後受用於世界大多數國家。一般來說大佐相對應的軍銜是上校,但實際上「佐」在日軍中是個情況比較複雜的官職。

二戰時日本軍隊分為三級九等,將、佐、尉中分大、中、少,後在1950年日軍重建時,又分曹、士兩大軍銜,但其主幹仍是將佐尉三等。在日軍中,大佐可擔任的職位很多,二戰時一個大佐軍官通常擔任聯隊長,統管約三千多名士兵的聯隊,相當於我國的「團長」,要不就是擔任某旅團或某師團的參謀長,其權力比少將旅團長還要大。若是要劃分明確些的話,大佐擔任的聯隊長是「上校」、旅團參謀長對應的是「大校」,那麼師團參謀長所對應的就是「準校」。

日軍侵華時,被派來的日本軍官中「佐」級別的軍官多於將官級別,手下士兵最少三千,甚至可達五千餘人,特配有後勤部隊以及強硬的炮兵部隊,他們一般負責戰後總指揮,由其他低等級的軍官領軍上戰場,由於戰場上至高的軍事權力,在當時導致大佐隨身攜帶的指揮刀就是手榴彈也要20箱才能抵得上。不少網友了解到後驚呼原來是這麼大的官職啊!

不過大佐的工作也不輕鬆,他們需要及時向上級申報要事,出謀劃策的同時還要注意自己的措辭舉止,軍隊中如果出現了問題他們也要親自協調解決,每出現一次錯誤他們必須承擔主要責任。

對於一個日本普通士兵來說成為「大佐」本是很困難的事,而大佐以上的軍銜則對學歷背景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戰爭時期能正常接受教育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在大多滿足不了條件的士兵眼中大佐是最難的目標也是當時的最高軍銜。但是也不乏有才幹勤勉的人,很多從普通士兵一步一步爬上大佐之位的人更能摸清士兵的能力以及明白士兵需要什麼,他們的用兵有道使得二戰時期日本作為一個不起眼的島國戰鬥力卻十分強悍。

相關焦點

  • 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有何特殊待遇?
    文/格子道歷史日本的侵華戰爭讓我們牢記了日本帝國的滔天罪行,同時還有一些著名的歷史戰犯也將在史冊上永遠地被唾棄,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日本戰犯岡村寧次,七七事變的第二年,身為大佐的岡村寧次接到軍部調令越級提升至司令官,成為軍內的焦點,但殊不知,「大佐」才是日軍內部人人要爭的軍職,那麼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
  • 大佐是個什麼軍銜?看完後明白了!
    「聯隊」是二戰日本陸軍單一兵種的最大編制單位, 而其上所有的旅團、師團、軍、方面軍、總方面軍等建制,都可以視作諸兵種合成部隊。由此,認真研究二戰日軍陸軍將領隊伍,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1000多名日本將軍,都有擔任過步兵或者炮兵聯隊長的履歷。
  • 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官?為何日本士兵都想當?看看福利就明白了
    在劇中,大家肯定都會經常聽到一個臺詞,那就是普通的日本士兵會稱呼高級的日本軍官為「大佐」。大佐這個詞雖然我們聽的次數也不少,但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其實關於這個詞,是出自日語的翻譯。在日軍隊伍中,有很多日本士兵都想要成為大佐,那大佐是多大的官?
  • 日本大佐軍銜多高,能帶多少兵?為何一些軍官寧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在各種抗戰系列題材的電視劇電影當中,相信觀眾會經常看到一個軍銜在日本部隊中被經常提起,這就是「大佐」,這不由得讓人感到好奇,日本大佐軍銜多高,能帶多少兵呢? 作為日本一種特有的軍銜制度,其實「佐官」的設置,是仿照德國進行的。
  •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軍軍隊中什麼軍銜?看完才知道軍銜是多高!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軍軍隊中什麼軍銜?看完才知道軍銜是多高!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中國全國上下開始了全面反抗日本侵略者,戰士們奮勇殺敵,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今天我們的太平的生活,日本曾經在中國犯些的種種罪惡,是身為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原諒他們的!
  • 圖解二戰日本軍隊軍銜及標誌
    值得注意的是,肩扛步槍的士兵臂上有兩條紅色條紋的精勤章,它是用來授予服役勤勉的士兵的。二戰結束前,日軍軍銜也發生過一些變化:1938年(昭和十三年)之前,日軍常服軍銜使用肩章;1938年之後則使用領章(日本稱為「襟章」),通稱「九八式軍銜」。
  • 日本「大佐」是個多大官,帶多少兵?為何日軍爭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在不少抗日電視劇當中,日軍有一種軍銜,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那就是大佐。這個職位究竟多大的官職,又帶多少兵呢?在這裡就必須要說一下日本的軍隊制度,實際上大佐直譯於日文的漢字,日本走上軍國主義之後,舊日本軍銜按照16級次序如下: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伍長(下士)、軍曹(中士)、曹長(上士)、準士官(準尉)、少尉、中尉、大尉、少佐、中佐、大佐、少將、中將、大將。
  • 日本「大佐」軍銜多高,帶多少兵?為何他們不當少將要爭當大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軍有一個特有的軍銜稱呼,那就是「佐官」。那時候的日軍軍銜是由佐尉三級九等組成的,一是將級,分為大將,中將和少將。二就是佐官,分大佐,中佐以及少佐。三為尉官,分為大尉,中尉和少尉。按照規制,佐官的等級是在將官之下的。但實際上當時的許多日本軍人,都爭當佐官,特別是大佐。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話說軍世】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最然已經不再是決戰的主力艦,不過作為大炮巨艦的威風尤在,其艦員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而二戰中,損失了絕大多數戰列艦的舊日本海軍,其戰列艦艦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呢?
  •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日軍寧願不當少將,也要爭大佐
    對於一些喜歡看抗戰劇的人來說,最常看見的日軍將領應該就是大佐了吧。畢竟我國的抗戰劇,基本上每部劇裡面都會設定一個非常壞的日軍大佐,而主角的主要目的也是打敗這個大佐。由此可見,大佐在日軍中的地位確實比較高。那麼,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的「大佐」究竟可以帶多少兵,而它又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很多日軍士兵寧願不當少將,也要爭大佐?
  • 圖文詳解二戰德國將帥級軍銜!德國元帥果然是最帥的
    二戰德國軍銜自士兵至元帥共有8等22級,其中最受人們關注的就要數德國的元帥和將官級軍銜了,今天就專門為大家整理了二戰期間德國的將帥級軍銜,僅供大家欣賞。二戰德國軍銜體系我們首先看元帥級,二戰德國軍銜中最高等級是帝國元帥,此軍銜只授予赫爾曼·戈林一人,他是德國納粹黨的重要頭目,擔任德國總理兼內政部長,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犯。
  • 德軍二戰時的軍銜劃分:黨衛軍沒有軍銜,上校軍銜的人最常見
    ,隨著黨衛軍的建制越來越完善,在戰爭時期也往往能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戰時期負責執行血腥屠殺的一般都是黨衛軍系統,國防軍一般也看不起黨衛軍。,這個概念以提出,也讓很多人感到十分疑惑,要知道黨衛軍人數最多的時候有將近50多萬人,沒有軍銜的情況下,是如何任命軍師級別以上的軍官的,而在隊伍中又是如何管理的呢?
  • 二戰時德軍軍銜最難分辨,特別是上校和準將的軍銜怎麼區別?
    軍銜是一支現代軍隊的標誌之一,通常是以軍服上的領章、肩章和臂章來表示。二戰時德國軍服是公認最漂亮的,就是德軍的軍銜標誌卻實在很難分辨,特別是上校和準將的軍銜怎麼區別?二戰時期的德軍軍銜實在太複雜,說是當時各大國中最複雜的都毫不為過。
  • 他擔任德國元首12年,為崛起不惜發動二戰,為何到死還是下士軍銜
    文/紀布話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希特勒擔任納粹德國的元首,權力至高無上,在整個二戰中,所犯罪行更是罄竹難書。就是這樣的一個擁兵數百萬,戰爭裝甲無數的魔頭,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其軍銜是什麼等級。其實,他雖身為元首,手握絕對的軍權,但其並不是一個「元帥」,而是一個「下士」。
  • 二戰德國空軍的軍銜辨識
    空軍將官以下的各級軍銜標誌都有兵種色的區分,而將官以上軍銜標誌統一採用白色作為兵種色。士兵:德國空軍的士兵軍銜分為4級,由低到高分別為列兵、二等兵、一等兵和上等兵。在軍銜標誌上,所有士兵均佩戴領章和肩章,二等兵以上還配有V 形臂章,列兵沒有臂章。
  • 日軍的一個聯隊有多難打?連最精銳的德械師,都夠喝一壺的
    大佐是日本舊軍制下的一種軍銜,屬於日本軍隊中的中級指揮人員。 然而事實上,在正常的編制下,日軍的佐官所擁有的實力,要高出校級軍官不少,至少要高於大部分中國陸軍的校級軍官。 在日本陸軍中,大部分聯隊的指揮官軍銜就是大佐,而與之對應的上校,在咱們國家的軍隊中,一般是團級指揮員。但是,日本陸軍的一個聯隊,可要比當時中國陸軍的一個團厲害得多。無論是士兵數量,還是武器裝備配置,完全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 別再被抗日神劇騙了:俘虜一個日本士兵已經很難了,更別說大佐了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深受武士精神影響的日本軍隊在戰場上很少被我軍大規模俘虜。雖然在戰爭後期日軍節節敗退,但被俘虜的人數仍較少的可憐,在整個抗日戰爭中被俘虜的日軍也不過6000人出頭,而且是多數是在戰場上負傷成為俘虜,那麼在抗日戰爭,我們俘虜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是多大的呢?
  • 二戰時期,希特勒掌管德國所有軍隊,為何其軍銜只是一個下士?
    那麼為何希特勒在當權之後,沒有去提升自己的軍銜,當個元帥啥的?事實上,正常的一個國家,國家元首都不需要軍銜的,如果授銜,那就和軍閥統治沒什麼區別了。除非這個國家元首是通過武裝政變上臺的,否則很少有給自己戴上軍銜的,當然,個別人除外。
  • 二戰時日軍軍銜標誌和部隊編制是什麼樣的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的職務編制軍銜: 陸軍大臣——元帥、大將; 陸軍參謀長——元帥、大將;; 旅團長(旅長)——少將、大佐, 旅團參謀長——大佐、中佐; 聯隊長(團長)——大佐、中佐, 副聯隊長(副團長)——中佐、少佐; 大隊長(營長)——少佐、大尉; 中隊長(連長)——大尉
  • 軍隊中的旅是怎樣演變的?旅長是什麼軍銜?
    20世紀以來,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中,軍隊中旅這一級組織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組織編制上有了進一步改進,並且更趨於專業化。二戰後期,各國軍隊中旅的數量和種類達到歷史最高峰。僅蘇軍就有步兵旅、騎兵旅、機械化旅、重坦克旅、輕坦克旅、防坦克旅、火箭炮兵旅、加農炮兵旅、榴彈炮兵旅、迫擊炮兵旅、工程旅、工兵旅、舟橋旅、海軍陸戰旅等數十種旅一級編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