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傾訴緩解焦慮,北京的正規心理援助熱線,你都知道嗎

2020-12-15 北京日報客戶端

疫情發生以來,心理危機幹預和疏導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目前,包括多所高校在內,北京已經陸續開通了二十餘條心理援助熱線,所有接聽人員均為專業人士,他們為市民免費提供心理支持、情緒疏導、危機幹預,幫助大家穩定情緒,維護心理健康。特別是近期國外疫情暴發後,部分海外留學生面臨困境。如何緩解、排解這些焦慮和緊張,心理援助熱線在線為他們提供實時幫助。

留學生輾轉回國

同行人員被確診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20歲的留學生小陳(化名)這會兒應該正在英國倫敦的學校裡準備學業考試。然而,平靜的生活被這場肆虐全球的疫情打破了。

「此前,英國有一種防控思路叫『群體免疫』。那段時間,我的切身體會就是大家都沒有重視疫情,英國確診的病例數每天都在增加。即便是這種情況下,國外的大多數同學都不戴口罩,依然照常外出購物、遊玩。」雖說自身的防護措施還算到位,但某天突然出現的輕微咳嗽讓小陳緊張不已,「當時很慌,害怕自己被感染。」不過,經過醫生檢查,並且按醫囑吃了幾次藥之後,小陳的咳嗽症狀消失了。

出於對自身安全的擔憂,小陳在和家人商量後,做出了回國的決定。當時回國的機票是6000多元,價格還算適中,不過,在等待回國的過程中,小陳眼瞅著機票價格「三連跳」,從1萬多元一下漲到了3萬多元。「後來,我們的課程和考試都改成了線上進行,很多同學意識到形勢的嚴峻,都挺恐慌的,為了回國想盡了辦法。有的同學買不到直飛的機票,甚至繞道衣索比亞,再中轉回國。」

3月20日,小陳終於踏上了從倫敦經新加坡轉機再回北京的航班。長達20多個小時的飛行,再加上機艙密閉、人員擁擠,小陳幾乎不敢摘下口罩吃東西。實在餓得不行,他就掰下一小塊巧克力,把口罩露出一個小縫,迅速塞進嘴裡,然後又匆匆戴嚴口罩。就算這樣,他還是憂心忡忡:「航班上這麼多人,萬一有人攜帶病毒,大家都有感染的可能。」

就在這樣一路忐忑中,飛機終於落地。下了飛機,在海關報備的時候,小陳如實填報了幾天前曾有過的咳嗽症狀。和小陳一樣,最近有過感冒、發熱、咳嗽症狀的乘客都被集中到一塊特定的區域,等待被送往指定醫院進行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顯示陰性之後,小陳緊張的心才稍稍放鬆下來。隨後,他乘坐指定大巴前往酒店進行集中隔離。在酒店隔離了3天後,小陳突然被通知需要轉移到另一家酒店繼續隔離。原來,就在他當天乘坐的大巴車上,一位乘客被確診。相隔這名確診乘客僅一排座位距離的小陳,作為密切接觸者,按照規定也需要進一步隔離觀察。

小陳先後又做了兩次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他每天還會自測兩次體溫,並且按時上報。雖然沒有出現什麼異常,但回國前前後後經歷的一系列波折,讓小陳總覺得自己哪個環節沒有做到位,自己極有可能也感染了新冠病毒。加上在集中隔離點裡的封閉生活,也讓他很不適應,「每天一睜眼,就感覺心慌、很煩,也沒法與家人見面,會不受控制地悲從中來。」小陳變得焦躁不安,時常失眠,所有積壓的心理情緒此刻完全爆發了。在獲悉北京開通多條心理援助熱線的消息後,小陳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打通了電話。

「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就是為了讓有急需的人有地方傾訴。心理治療的起效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人認真、專業地傾聽你的訴說。」負責大興區某集中隔離點心理疏導工作的心理諮詢師王海濤表示,很多境外返京人士一開始不太容易接受現實,會胡思亂想,這屬於正常現象。這時候,可以通過認知引導的方式進行心理疏導。

王海濤幫著小陳仔細回顧了他回國以來的一系列經歷,在確認小陳口罩、手套、護目鏡等防護措施做到位,自身沒有出現任何疑似症狀,並且幾次核酸檢測都呈陰性之後,王海濤努力讓小陳相信自己沒問題。

「我們通過改變當事人對這件事物的看法,來改變他的情緒狀態。如果按照錯誤的認知方法去看,情緒就會一直在。而換一種認知方法,心情就會好很多。」針對在封閉隔離期間產生的心理問題,王海濤耐心解釋隔離觀察的必要性,還分享給小陳減壓的小竅門,比如深呼吸、聽音樂,同時推送心理課程,和他聊聊興趣愛好,並且鼓勵他積極在房間做運動,讓自己變得充實起來。

王海濤說,大部分人都有自我修復的能力,會通過自身的力量恢復心理平衡。但對於那些面對生活重大變化,暫時處在紊亂狀態、找不到方法積極應對的人,心理援助就顯得尤為迫切。比起常規的心理諮詢,雖然「話聊」的形式相對簡單,但取得的效果也很明顯,小陳目前正在調整狀態,王海濤也隨時幫助他掌握積極的應對方法。

(劉世紅正在接聽心理諮詢來電。)

貼心「話聊」

幫老人緩解焦慮

劉世紅是北京一名中級心理治療師。對他來說,為別人提供心理諮詢和幫扶已是駕輕就熟。但疫情之下,主動致電對方,提供心理諮詢對於他來說還是頭一遭。

心理危機幹預是戰「疫」過程中的重要一環。疫情暴發後,劉世紅就加入了豐臺區心理援助熱線。2月中旬,劉世紅在值班期間接到了一個特別的來電。電話另一端,區級定點收治醫院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他,醫院剛剛收治了一名確診老人。老人年過七旬,之前心理、身體狀況都不錯。自從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後,老人的心態一下「崩」了,不止一次說出「我都七十多了」「已經活夠了」的話。為了方便後續治療,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工作人員打來電話,希望心理援助熱線能夠進行適當的介入和幹預。

主動致電提供心理諮詢對於劉世紅來說還是頭一次遇到。他既要跟老人搭上話,又不能讓老人家覺得自己心理出了問題。為了達到治療目的,撥通電話沒說幾句,劉世紅就「撒了謊」。

「我跟老人說我是做心理諮詢方面工作的,每一個來到醫院的患者我們都會打電話關注。我想和您聊聊天,看看您這幾天在這邊過得還適應嗎?」在交談中劉世紅得知,老人退休前曾是一名高級技術員,退休後生活充實,身體十分硬朗。在進一步的「聊天」中,劉世紅開始引導老人談論起自己患病後的內心想法。老人說,自己身體很好,之前的生活一直順風順水,這次疫情出現後,自己不知怎麼被感染,進而被確診,感覺「天都塌了」。

「在重大事件面前,有些人會覺得生活失控了,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了掌控感。伴隨著這種失控感,他們就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像這位老人,如果是平時,通過住院治療和調理,他慢慢就可以調整過來。但長時間的抗擊疫情,又無法與熟識的老友聯繫,老人才會出現消極的想法。」劉世紅一邊陪老人聊著他喜歡的話題,一邊也在不斷疏導著他的情緒。在接近一個小時的通話過後,老人的情緒明顯有了變化。

兩天後,為了進一步確認老人的狀況,劉世紅再次撥通了老人的電話,陪著他繼續做心理疏導。此後,通過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醫護人員的反饋,劉世紅得知,消極的話老人沒有再說,在後續的治療中也變得更加配合。

來源:北京晚報「我們日夜在聆聽」|記者 陳聖禹實習記者 孫延安

編輯:陳聖禹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我市打造心理公益在線援助與諮詢矩陣 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為群眾戴...
    □本報記者劉軍旗 通訊員許雲   2月3日深夜1點多,全國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值班電話在河南省精神衛生中心急促地響起。「醫生,我怎麼辦?我好著急,這幾天覺都睡不著,心跳很快,你們快救救我!」電話從湖南邵陽打來,求助者是一名年輕女士。
  • 青島西海岸新區開通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日訊 「醫生,咱那怎麼樣了,我還能回去嗎?」「這邊防控工作很到位,疫情控制比較平穩,你不要擔心。現在最重要是居家做好防護,儘量少出門。」1月29日深夜11:00,青島西海岸新區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疏導組,醫生徐龍接到了心理援助熱線開通當天的第一通電話。原來,這個人是新區人,年前帶著老婆孩子去德州探親,看到青島疫情發展和網上一些信息,開始焦慮起來。徐龍耐心向他講解了新區採取的各種防控舉措和現在的情況,建議他做好居家隔離。
  • 北京:貼心「話聊」緩解市民焦慮情緒
    來源:北京日報豐臺區心理援助熱線醫生張愛華正在接聽來電。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已經兩個多月,無論是逆行一線奮勇「戰疫」的醫務工作者,牢牢把守防疫底線的社區工作者,還是每一位積極配合防疫工作的市民,內心都積壓了越來越多的焦慮情緒。
  • 煩悶焦慮恐慌怎麼辦?重慶婦聯12338熱線來幫忙
    人民網重慶2月13日電 疫情當前,市民如何關愛自己和身邊人的心理健康?為緩解疫情防控期間民眾出現的煩悶、焦慮和恐慌等情緒,重慶市婦聯12338維權熱線增設了疫情防控危機幹預服務,全市各區縣婦聯共開通56條心理援助熱線,引導公眾以科學理性的心態抵禦疫情,構建起「心理安全網」。
  • 心理熱線+微信諮詢通道在線為您服務
    6月16日晚 ,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不少市民表示剛剛恢復的正常生活又變得緊張起來,還有人因此產生敏感、焦慮心理。還記得為民哥之前推介的6條免費心理諮詢熱線嗎?自2月14日開通以來不少人通過熱線傾訴得到了心理諮詢老師的專業指導↓↓↓疫情期間,6條心理服務熱線不間斷服務,為廣大群眾、一線醫護工作者和基層社區幹部開展心理疏導和危機幹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 心中壓抑、終日抑鬱、創傷後應激障礙……31條心理援助熱線為你...
    如今,疫情防控已趨於常態化,你仍舊焦慮嗎?自己能化解緊張情緒麼?7月2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獲悉,重慶已開通31條心理援助熱線為市民提供相關服務,減少心理危機的發生,保障市民心理健康。
  • 守護家庭平安,山東各地12338熱線紛紛開通心理援助服務!
    山東各級婦聯協同社會專業力量為齊魯姐妹和家庭提供心理援助服務為幫助廣大婦女姐妹和家庭進一步科學、理性地應對疫情,堅定必勝信心,山東省婦聯啟動心理援助服務,省級12338婦女維權熱線開通心理援助專線,>齊魯女性客戶端「問吧」同步開展心理專家線上志願服務活動,60餘名專家在線守護。
  • 24小時免費在線!江西900多名志願者,提供2萬多次免費心理援助
    來源 | 都市現場(jxtvdsxc)原創稿件非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面對疫情,還有一群人一直在默默付出,他們就是江西省心理諮詢協會的志願者們從2月3號起,他們開通了兩條心理援助熱線,也是江西省新冠肺炎應急防控指揮部指定的心理援助熱線,一條面對社會大眾,一條是專門面對醫護人員,全天24小時免費在線。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理事長陳建華告訴記者,目前全省有900多名心理諮詢師志願者,疫情期間大家居家辦公。
  • 12320-5心理援助熱線為公眾提供24小時心理諮詢服務
    人民網呼和浩特2月20日電(富麗娟 張聿修)2月20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第二十三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疫情發生後,全區啟動24部心理援助熱線電話,為公眾提供24小時心理諮詢服務,介紹疫情有關知識、心理防護知識等。
  • 華東師大的心理防疫:《疫路心防》出版 熱線和直播並進
    這一個月裡,口罩示人,不能外出,民眾的工作、生活和休閒狀態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心理也在進行著一次「防疫戰」。在防控疫情中,各地心理機構、醫院紛紛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幫助民眾緩解心理焦慮,提供心理支持。在心理學專業領域赫赫有名的華東師範大學也是其中一員。
  • 濮陽免費心理諮詢傾訴熱線——說話口吃算心理問題嗎
    濮陽免費心理諮詢傾訴熱線——說話口吃算心理問題嗎平常說話有些卡頓,但場合大人多的時候說話就會結巴,出現口吃,覺得很緊張,有時大腦一陣空白,緊張的出汗顫抖,聲音就會有些顫抖,並會出現口吃,在別人調侃我的時候也會出現,越想不結巴越會結巴
  • 漯河免費心理諮詢傾訴熱線——直性子,怎麼辦,能改嗎?
    漯河免費心理諮詢傾訴熱線——直性子,怎麼辦,能改嗎?平常說話容易傷人,有時太過直白,控制不住的一吐為快,說完也會後悔,覺得自己沒有顧及他人感受,有時也會暴躁易怒,一點就著,這種直性子可以改嗎?漯河免費心理諮詢傾訴熱線——直性子,免費心理諮詢奇才心理免費傾訴熱線回覆:你好!
  • 普陀開通市民心理援助熱線!
    普陀區總工會、普陀區融媒體中心聯合上海洄瀾心理諮詢中心開通市民心理援助熱線理心理抗疫抗整合優質專家資源提供7*24小時全天候安全、專業的心理服務有需求的市民可隨時撥打心理援助熱線進行預約根據預約情況匹配的專業諮詢師將於
  • 寧夏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開通,36位專家幫您調節情緒
    寧夏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開通,36位專家幫您調節情緒 2020-01-27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4000多心理諮詢師「在線」
    " 我剛從熱線上下來,和一位武漢市民聊了 30 分鐘。" 吳敏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最近她有了一個新身份,除了新疆大學心理中心教師、自治區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外,她還是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的專業心理諮詢師志願者,通過一根網線,將她與 3280 公裡之外的武漢市民連接。
  • 美團聯合多家心理諮詢機構上線公益心理援助 累計超五百人接受心理...
    2月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於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的通知》。通知要求,為做好防控疫情的社會心理服務工作,預防與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頓,防範心理壓力引發的極端事件,要求各地要在原有心理援助熱線的基礎上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1月以來,隨著疫情的發展,疫情心理諮詢呈現上升趨勢。
  • 《心理援助熱線技術指南(試行)》發布, 疾病預防控制局:科學落實...
    《心理援助熱線技術指南(試行)》發布, 疾病預防控制局:科學落實,做好疏導發布時間: 2021-01-15 15:28:34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心理援助熱線在處理心理應激和預防心理行為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 12355心理援助熱線開通以來 500多名心理援助志願者為4萬人次戴好...
    3月29日,在團省委新冠肺炎防控甘肅省12355心理援助熱線室,心理專家們正在接聽和疏導每位群眾來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共青團甘肅省委迅速開通了新冠肺炎防控甘肅省12355心理援助熱線,每天由30名心理志願者專家接聽熱線,同時還組建了甘肅青年防疫志願服務總隊,來自14個市州的500多名志願者,向外界公布了以微信、QQ的聯繫方式,對公眾提供心理諮詢服務,近兩月來,線上線下共計接聽和回復疏導近4萬人次,起到了戴好「心靈口罩」的人文效果。
  • 撥12338轉2,找北京婦聯的疫情心理熱線
    面對複雜嚴峻的疫情,無論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是多日足不出戶的普通居民,心理的壓力、焦慮甚至是恐慌都日益凸顯,不容忽視。特別是目前,家庭成員長時間宅在家裡,受疫情形勢和網絡信息影響等因素,極易產生不良情緒,甚至引發婚姻家庭矛盾糾紛。
  • 防疫情 防抑鬱 北京多方式開展在線心理諮詢
    怎樣減輕恐懼焦慮心理?北京各區各部門積極開展心理諮詢,幫助民眾戰勝疫情期間的心理「病毒」。  微信平臺開展心理諮詢志願服務  大興區文明辦攜手大興區愛聯盟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利用文明大興微信平臺,開通網絡在線心理諮詢志願服務。網友通過關注「文明大興」微信公眾號在留言處註明「心理諮詢」,就會有心理專家一對一進行線上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