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心浮氣躁」的時代
用一份「匠人之心」
不計時間、不計成本
對一件作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
打造一份心中「最完美、最優質」的作品
真可謂是「難得」
製作一把紫砂壺,泥料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工,尤其高端壺,制壺的藝人,在壺身上題字的書法家,刻繪的畫家,他們都花了大量的時間來完成一件優秀的作品。
經常會有壺友問到,做一把紫砂壺到底要多久?
01 ▌首先
我們必須清楚,紫陶不是一種快消品,也不是一種工業產品,無法批量製作。所以,適合用來描述其製作時間的則應該是「慢工出細活」。
02 ▌再者
紫陶工藝複雜且至今保持著手工製作,每道工序都由藝人的手來一點點完成,生坯、裝飾、刻填這一類工序講究慢工出細活,壺嘴、壺把安裝也非常耗費時間。
03 ▌最後
陶坯易受天氣影響。在製作完成進窯燒制之前,陶坯還需要放進特定處風乾,等待合適時機入窯。目前,紫陶的生產技術還不足以打造恆溫恆溼的空間,因此天氣也會成為工期的影響因素。
了解這些之後,大家應該明白,一把壺完成的時間並不是可以精確量化的,其中有許多因素。從構思開始,已經花掉一大部分時間,設計壺型畫草圖也要經過反覆推敲,怎樣製作更能表達神韻。
所以,一把全手工的紫砂壺從開始製作到燒制完成,除了以上因素,製作周期還需根據壺型、難易程度等方面具體把控,月半月餘甚至數月不等,上限不限,相當耗時耗神耗力。
王寅春大師,曾經做一把裙花提梁,從製作到完成耗費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
王寅春 裙花提梁
而顧景舟先生最為著名的提壁壺,則整整雕琢了40年之久。這也是顧景舟先生一生所製作品中,耗費時間最長、修改次數最多、製作工藝最精湛的傑出作品。
顧景舟 提壁壺
成交價:667 萬
拍賣公司:東方大觀(北京)
拍賣日期:2015-11-17
現今來說,在全手工的壺保證其工藝精細的情況下,即使再快,光是生胚的完成就要好幾天,更別說其他刻繪、燒制、整口等等系列流程,時間所需,可耐心的靜待屬於你的獨一無二。
一把全手工的紫砂壺從開始製作到燒制完成,非常耗時,在這裡也提醒壺友們在購買時都要注意一下銷量。那些月銷上千把,聲稱同一作者,一人全手工完成,其言可思。
也正因如此,紫砂壺才能成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因此更顯珍貴。
人活不過百年,美好古老的智慧卻能一直延續
全靠那些不管不顧的痴心之人
工匠精神,從來就不曾在這個時代消失
真正願意踐行的人都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