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6歲小萌娃,熟背詩詞近600首,奶奶帶大的娃也可以這麼有出息

2020-12-09 媽媽充電

還記得《中國詩詞大會》中的王恆屹嗎?小小年紀,能背誦詩詞達580多首,識字量更是能達到3000多

面對主持人的各種問題,都能用一句句詩詞回答出來,一句句詩詞更是脫口而出,仿佛詩詞和小恆屹已經融為一體,信手拈來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呢?和家庭教育一定是分不開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詩詞對孩子文化底蘊的影響,而且老師也會給孩子制定背誦古詩的任務,詩詞學習更是要從小抓起。可見,詩詞會孩子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為什麼一定要多多學習古詩詞呢,對孩子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1、增進了解古詩的歷史背景

中華古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瑰寶,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可以更加深入地對當時的歷史背景的了解。

辛棄疾《菩薩蠻》中的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正是描寫的當時戰亂時期,文人墨客對政事的擔憂。

學習古詩詞不僅能增加文化底蘊,還能激發對當時歷史背景的學習興趣,進而能夠加深對歷史、地理等科目的學習。

2、可以提高文化素養

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經常讀書的人說話自然是口吐芳蘭。而詩詞更是書籍濃縮的精華,學習詩詞更是能從更深層的認知到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李清照《聲聲慢》中更是用疊字將愁苦描述得細緻深刻,讓讀者感同身受。

學習古詩,在以後的學習中會經常用到的,比如說語文的作文,包括日後想要寫一篇文章,可以借鑑古詩詞的寫作方法,包括一些詞句。讓我們的描述更加深刻,使讀者也能更形象的體會到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

3、能夠更深刻地了解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每一個的書寫和讀音中都能夠感受得到。

古詩更是運用了多種寫作手法:「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曲項向天歌」、「願隨春風寄燕然」。這些都是我們古代詩詞人常用的寫作手法,到現在依然是我們值得參考和借鑑的。

古詩詞中每一個字的意義都是值得考究的,同一個字,讀音有不同,意義自然也有很大的不同。

古詩詞在孩子以後的學習和成長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文化的傳承。現在很多人已經意識到學習古詩詞的重要性。有很多家長會自發地組織孩子們定期來一場詩詞秀。小朋友們輪流背誦自己學過的古詩詞,有的還能講古詩詞的含義,甚至有的還能編一個故事出來。

很多家長可能認為這麼小的孩子,學古詩詞以後也是記不住的,覺得現在學沒用。其實恰恰相反,古詩詞也是屬於一種語言,也是需要從小學起,需要培養語感的。基礎打牢了,不用說每個都會,見到一首古詩詞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以後再學習的時候也就不會那麼吃力了。

古詩詞在孩子以後的學習乃至工作中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很多家長找不到適合孩子的、圖文結合的書可以讓孩子又有興趣,又能學得進去。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套《唐詩+宋詞三百首》。

全書一共4套,包含《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兒歌三百首》、《成語三百則》。並且掃碼即可同步伴讀,專業播音員配音,解放了家長,孩子還可以自主學習,更適合低齡兒童學習。

得語文者得天下,而語文的重中之重就是詩詞跟古文,本書更是貼合語文教材,助力孩子考試拿高分。

本書配有高清彩圖,並且正文大字拼音,有拼音基礎的孩子就可以自主學習,不僅複習了拼音,還學習了古詩詞,更增加了認字量。並且全書附有全文翻譯重點注釋,孩子學習理解更是毫無障礙,沒有古詩詞基礎的孩子也能看得明白,學得通透。

紙張厚實、環保大豆油墨印刷,質量有保障,無毒無害。全套500頁,超大尺寸,更易於孩子拿取。

本書是由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非常專業的幼教童書機構,為圖書質量保駕護航。原價150元/套,現在只要59.9元。

詩文中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境界,我們學習古詩詞就是經歷一場心靈的洗禮和重生,更是中華文化的偉大傳承

古詩詞在語文教材當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也是最能拉開差距的一部分內容,讓我們從小抓起日積月累,等到孩子需要用的時候,也可以信手拈來,讓我們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相關焦點

  • 3歲認三千多字,5歲半背近六百首詩文,隔代帶娃也可以很優秀
    如果放到以前,大家可能會把孩子交給家中的長輩照看,比如是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年輕爸媽的育兒觀也發生了變化,認為隔代教育會把孩子寵壞,教不出優秀的孩子,所以寧願自己勞累一點,也堅持要自己帶娃。隔代帶娃確實會存在一些育兒觀念上的差異,而這些差異會成為衝突的導火索。
  • 他不到6歲,識字3000,熟背詩詞580首,怎麼做到的?奶奶道出真相
    《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於大年初四正式跟大家見面,來自青島的小選手王恆屹,圈粉無數。不到6歲的他,認識3000多字,會背詩580多首,節目中出色的表現,鎮定自若的樣子,讓人太驚嘆了!剛上場時,小恆屹介紹說,自己喜歡畫畫,寫字,彈鋼琴,但是最喜歡的是詩詞。先是一組「姓氏飛花令」—「請問你貴姓」。
  • 中國詩詞大會:他識字3千,熟背詩詞5百多首,被稱為「小神童」
    提到《中國詩詞大會》大家一定不陌生吧?節目當中有無數參賽的小天才,讓人印象極為深刻,如果問你中國詩詞大會當中,最讓你印象深刻的一個孩子你覺得會是誰?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6歲的小選手王恆屹!其實王恆屹真實的年齡只有5歲半,就是這樣,一個年僅5歲半的孩子竟然能夠認識3000多個字,會背580首古詩,這樣驚人的一個知識儲備量,作為一個大人,我都感到自愧不如。
  • 老人實力帶孫,3歲讀詩,登上《詩詞大會》,隔代教育也可以很牛
    不少年輕父母會對"老人帶娃"存有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帶孩子的方法簡單粗暴,既不懂科學餵養,也不會親子早教,既不了解孩子生長發育特點,也玩不轉適齡教育……其實,有很多老人為了能夠更好地帶娃,積極提升功力,不僅認真學習最新的育兒知識,努力接受那些顛覆自己認知的新觀點。比如這樣一個外婆。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閨蜜一番回懟,孩子奶奶啞口無言。後來,閨蜜才聽老公說,他媽是擔心孩子一直由姥姥帶大,以後親姥家人,不親爺爺奶奶,害怕「子孫旁落」。所以趁孩子大了,也好帶了,奶奶想趕緊培養感情。孩子小的時候奶奶不管,現在來「賣好」截胡確實說不過去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閨蜜這位寶媽說得沒錯。
  • 婆婆帶娃三個月,娃把英語忘光了
    補充一下背景,娃從出生到如今四歲,一直是我自己帶,在我的全程悉心陪護下,孩子懂禮貌,講衛生,通過讀繪本,玩貓博士英語app等方式,他已經會說很多英語單詞和基本句型。沒想到只是婆婆帶了三個月不到,娃就徹底變成了土味寶寶。把這個事情在媽媽群裡吐槽了一下,沒想到引起了大討論。
  •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誰帶娃更好?區別很大,別不在意
    有人說:70後媽媽懷孕時,思考的問題是「寶寶是男是女」;80後媽媽懷孕時,思考的問題是「寶寶出生後是否該換個大房子」;而如今的90後媽媽懷孕時,思考的更多地是「寶寶讓誰帶」的問題。確實,現代社會生存成本太高,寶媽全職帶娃固然最好,但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不是家裡有礦,經濟壓力全讓老公一個人來扛,重壓之下必然會產生家庭矛盾,影響夫妻感情。
  • 張子萱帶娃親近自然,兩個女兒可愛出鏡,大女兒美萌小女兒胖嘟嘟
    5月12日,張子萱帶女兒親近自然,兩個女兒可愛出鏡,大女兒美萌可愛,小女兒胖嘟嘟超萌。張子萱是個工作狂人,不管是生大女兒還是生小女兒,生完娃很快就復出開工了,不過有了孩子當了媽媽以後也在盡力做好家庭和工作之間的平衡,會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畢竟兩個女兒還小最需要媽媽的陪伴了,這不,張子萱一結束工作就帶著兩個女兒出門去親近自然了,雖然很累但卻幸福著。
  • 如何一眼認出媽媽帶娃,還是奶奶帶娃?這些圖幫你一眼識人
    媽媽帶娃VS奶奶帶娃,區別不要太大1.城堡公主VS鄉村丫頭媽媽帶娃,肯定會把孩子打扮成城堡裡的「白雪公主」,小裙子、紅髮卡,遠遠望去,正如《愛蓮說》裡的一句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然而,奶奶帶娃後,大棉襖、小棉鞋全部上陣,孩子被打扮成「球」,出門在外走路就像個鴨子,真是從「城堡公主」秒變「鄉村丫頭」,由此可見那句話多麼有道理——「人靠衣裝馬靠鞍。」區別度:85分2.
  • 奶奶帶娃VS姥姥帶娃,到底有什麼不同?這4點問題很現實
    關於帶娃這個問題,在近幾年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在我國傳統觀念中,孩子跟爸爸姓,孩子生下來大多數是由奶奶來帶,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舊的傳統也在慢慢改變,越來越多的姥姥也加入了帶孩子的大軍中。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為了維持生活開支,生完孩子後,夫妻雙方都要工作,無暇照顧孩子,請保姆不放心,同時又加大了經濟負擔。
  • 奶奶帶娃更放心?一大批奶奶「假帶娃」被揭穿,年輕父母悔青腸子
    最近卻有一批奶奶「假帶娃」行為被揭穿,很多年輕父母看完後腸子都悔青了。張曼生完孩子就一直待在家裡,現在女兒已經5歲了,已經上學了,不需要有人時時刻刻地照顧她。於是張曼就想著出去工作,把孩子給婆婆照顧,畢竟現在家裡只有丈夫一個人的收入,壓力還是有點大的。
  • 奶奶帶娃身高猛長,媽媽帶娃身高停滯,醫生:都是午睡惹的禍
    午睡可以保證孩子下午的學習、活動,但是午睡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說,其實是不需要的,如果父母一味地強迫孩子,可能會導致出現"反效果"。01奶奶帶娃身高猛長,媽媽帶娃身高停滯,醫生:問題出在午睡上曾有這麼一件事,金女士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兒子。
  • 奶奶帶娃個子高,寶媽帶娃不長個?精細養娃看來不全對
    因為我每天帶孩子遛娃的時間很長,所以知道這個孩子才玩不到30分鐘,就多管閒事說今天天氣好。但是對於一個2歲的小男孩來說,家長可以籠統規劃他的一日三餐和作息,但是想精確到幾時幾分幾秒?那純粹是給自己找麻煩。因為他早已經不再是那個醒了就哭鬧甚至不給衝奶粉時間的嬰幼兒了。接著孩子奶奶就問我每天給孩子吃什麼?吃得多不多?
  • 6歲成為「小冠軍」,憑藉詩詞功底走紅,離不開奶奶的精心培養
    通常小孩子會的才藝,大人也比較熟悉,人們聚在一起只是圖個熱鬧,如果6歲孩子背古詩大人聽不懂,是何體驗呢? 6歲成為「小冠軍」,憑藉詩詞功底走紅 提到王恆屹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不認識,但說起去年的詩詞大會,就會想起其中有一名特別厲害的
  • 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給紅包?寶媽說出原因令人無法反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高,生活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特別是對於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對孩子的養育、教育又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要感恩?這不快周末了,和同事閒聊到了周末怎麼安排,她說準備去買點禮品和幾件衣服,去看看孩子外婆。因為前段時間孩子奶奶有事回老家了,自己和老公又都要工作,沒有辦法照顧孩子,於是就讓孩子姥姥過來照顧了孩子一段時間。
  •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
    文/胡巴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婆媳關係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難相處的一種關係,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矛盾更是有增無減,要說到底誰對誰錯,沒有一個評判標準,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於是趙大媽提出讓孩子的姥姥來幫忙照顧一段時間,據她所知,孩子的姥姥每天打麻將,跳廣場舞,應該有時間的,沒想到兒媳立刻反對:「我媽身體不好,沒法來給我帶孩子,再說了,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娃是本分,畢竟孩子姓的是你家的姓,讓我媽帶也不合適,你哪兒難受,我明天給你開點藥先吃著
  • 寶爸出門把娃當「斜挎包」背,果真是父愛如山倒,心疼娃一秒鐘
    現在年輕人帶娃可謂是什麼招數都有,市場上出現了很多輔助帶娃的工具,因為有了這些工具,讓家長們帶起娃來都方便了不少。畢竟帶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媽媽一個人帶娃身體肯定會吃不消,所以,爸爸就成為了媽媽的得力助手。
  • 外婆奶奶輪流帶娃,奶奶很淡定外婆卻抱怨帶娃累,原因就在這裡
    薇薇產假結束上班後,就叫外婆和奶奶輪流過來帶寶寶。外婆和奶奶每人都是一替一個月,雖然外婆比奶奶還年輕幾歲,奶奶來帶寶寶從來都沒說什麼。可是外婆卻時常對女兒抱怨:「幫你帶孩子太辛苦,換作是你小時候,帶寶寶的精力我可以帶10個。」為什麼同帶一個寶寶,外婆和奶奶的反應卻不同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奶奶以前帶的是男孩,而外婆帶的卻是女孩。
  • 奶奶帶娃挖土玩?爸爸稱天冷沒讓娃出去!一招帶你解鎖帶娃新姿勢
    編輯:邱寫寫01.奶奶帶娃:娃在家玩「挖土拆家」,只因天冷!冬季出行是寶媽的一大噩夢,冰天雪地裡摸啥都「凍手」,抱娃更是苦不堪言。如何順利帶寶寶出行,成了媽媽們冬季帶娃的一大難題。近日就有一段奶奶在家帶孩子「拆家」挖土玩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其實就是因為冬天太冷了,帶孩子出去玩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寶寶,冷還是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凍得小手僵僵的那種。
  • 奶奶帶娃已是過去式,小姨成帶娃「主力軍」,網友:還缺小姨夫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去那種傳統式的家庭,父母在外工作,爺爺奶奶帶孫子的模式已經逐漸演化成"親戚帶娃"模式,其中在這最受歡迎的是小姨帶娃,如今小姨帶娃成為帶娃主體的主力軍,越來越多的群體加入到這個圈子中。小劉和丈夫是典型的工薪階層,生完孩子後迅速回歸到工作崗位,基本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本來孩子打算送回老家養,但是,家裡的爺爺奶奶年紀也大了,思想觀念和兩夫妻有很大的不同,於是就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妹妹家,又妹妹幫忙照顧,下班再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