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秋季,是人們特別注重養生的時候,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秋冬養胃的方法,一起來看看秋季養胃湯有哪些吧。
一、秋季養胃湯有哪些
1、豬肚黃芪湯
材料:豬肚1個,黃芪20克,紅棗5顆,枸杞10克,食鹽少許。
做法:
1、將豬肚洗乾淨,然後將黃芪、紅棗、枸杞洗乾淨,紅棗去核,一同放入豬肚裡面。用棉線縫好。
2、準備湯鍋,鍋內加水,放入豬肚,用大火煮開後就調成小火燉煮2個小時。
3、最後關火後撈起豬肚,解開棉線,放入調味料後裝盤就能食用了。
功效:這道豬肚黃芪湯有助於改善人們秋季食欲不振的現象,同時具有健脾益氣、消食開胃的功效。還適用於胃下垂以及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
2、紅棗山藥豬肚湯
材料:紅棗100克、山藥200克、豬肚半個約250克、生薑片10克。
做法:
1、將洗淨切好的大塊豬肚,放入裝水的鍋內大火煮1小時。
2、加入山藥一起繼續煮30分鐘後,將紅棗及生薑片一併置入鍋內,煮15~20分鐘即可。
功效:此湯中,山藥性味甘平,具有益氣健脾、止瀉等作用。紅棗健脾益胃、補益氣血和養血安神等功效。豬肚有補虛損、健脾胃的功效。
3、茶樹菇燉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茶樹菇30克、胡蘿蔔半根、姜4小片、鹽適量。
做法:
1、排骨切塊洗淨備用。茶樹菇提前半小時泡發好。胡蘿蔔去皮切滾刀塊,姜切片備好。鍋下水燒開後,放入排骨焯水,然後洗淨排骨表面浮沫。
2、將排骨、茶樹菇、胡蘿蔔和薑片放加內膽裡,加入適量的水。把後把內盅放入電燉盅裡,蓋上蓋子,加入適量的水。
3、調到筋骨鍵。四小時後聽到響鈴就燉好了,加入適量鹽即可開吃。
功效:蘑菇養胃最好。茶樹菇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19.55%,並且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礦質元素。中醫認為,該菇性甘溫、無毒,有健脾止瀉之功效,並且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
4、蓮藕紅豆章魚煲豬踭湯
材料:蓮藕800克,紅豆、蓮子各50克,紅棗5個,章魚乾1隻,豬踭500克,陳皮1/3個,生薑3片。
做法:
1、各物洗淨,蓮藕去節、切段。
2、紅豆、蓮子、章魚稍浸泡;紅棗去核。
3、豬踭切塊,與生薑一起下瓦煲,加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兩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蓮藕能健脾、開胃、養血。紅豆亦為旺血之食材。豬踭為豬肉之上乘,常為廣東民間入湯之用,關鍵此湯中加入章魚乾既養陰又讓湯味更鮮美、可口。此湯甘潤鮮美可口,有健脾益氣、養胃生津、滋陰補腎之功。
5、花膠豬肚湯
材料:花膠、豬肚、胡椒。
做法:
1、將花膠放到冷水中浸泡;兩天後,將花膠煎成小片。放到紫沙鍋裡先行熬煮。
2、將豬肚洗乾淨。待花膠煮得差不多,將豬肚,胡椒一起放進去;湯熬好後,將豬肚撈出切塊,再放到湯裡煮開,調味便可。
功效:清淡滋潤的花膠豬肚湯,養胃清潤。花膠就是魚膠,即魚肚是從魚腹中取出魚鰾,切開曬乾後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磷脂分子,對身體很有好處,有美容,滋陰,養胃等功效。
6、芋頭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芋頭150克,蔥15克,姜10克,精鹽8克,紹酒20克。
做法:
1、羊肉剔去筋膜,洗淨,略劃幾刀,放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蔥、姜拍破備用。
2、芋頭洗淨,切成2釐米厚的長塊;芋頭與羊肉一起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蔥、姜、胡椒粉、紹酒,先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
3、轉用小火燉至熟爛,撈出羊肉晾涼。
4、羊肉切成片,放入碗內,把原湯中的蔥、姜除去,略加調味,連芋頭一起倒入羊肉碗內即成。
功效:芋頭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等多種成分,具有健脾、散結、調節中氣、化痰、添精益髓等功效。與羊肉搭配,也是一道養生良品,有健脾暖胃的功效。
7、雞片蘑菇湯
材料:雞脯肉250克,鮮蘑菇300克,番茄100克,雞蛋1個,紹酒、姜、蔥段各適量。
做法:
1、鮮蘑菇切片燒水,番茄切三角塊,雞脯肉洗淨,切片,雞蛋取清,姜切絲。
2、雞脯肉加鹽、味精、蛋清、幹澱粉攪勻,放入沸水鍋舀一下,撈起待用。
3、將鍋置於旺火上,油爆薑絲、蔥段,放入蘑菇炒,加入適量清湯,再加鹽、雞精,待湯沸後加雞片、番茄、味精、紹酒、麻油即成。
功效:補中益氣,安神健體。
二、秋冬季節如何養胃
1、早餐最好吃熱食。要使胃健康,就要吃好早餐,而早餐應以暖胃為關鍵。早餐不宜太油,特別是油炸食品,否則會給胃腸增加太重的負擔,並使脂肪攝入過量。
2、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種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謹防食物中的過酸、過甜、過鹹、過苦、過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也不吃過冷、過燙、過硬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菸禁酒。
3、吃「果」不吃「瓜」。民間有句俗語叫做「秋瓜壞肚」,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適可而止。但一些「果類」卻可以多吃。梨可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還可止瀉。龍眼有滋補、強壯、安神、補血等作用,對夜間失眠的老人尤為適宜。
4、飲食定時定量。長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應定時,間隔時間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應儘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5、做好保暖措施。胃喜暖怕冷,喜潤惡燥,秋冬天氣寒冷,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平素戴個護肚能讓胃部更加暖和。秋冬晝夜溫差大,晚上用熱水袋或溫熱貼敷貼臍部具有溫陽散寒作用。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
6、注意營養平衡。平素的飲食應供給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利於保護胃黏膜和提高其防禦能力,並促進局部病變的修復。
7、飲食宜軟、溫、暖、素、鮮。烹調宜用蒸、煮、熬、燴,少吃堅硬、粗糙的食物。進食時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與唾液充分混合後慢慢咽下,這樣有利於消化和病後的修復。要注意四季飲食溫度的調節,脾胃虛寒者尤應禁食生冷食物,肝鬱氣滯者忌在生氣後立即進食。
8、積極食療。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均有養胃效果適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殺菌可以幫助消除炎症,建議多吃;另外枸杞、銀耳、紅棗、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
9、腹部按摩。右手手掌掌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由小圈逐漸大圈按摩36次,再用左手手掌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36次,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10、加強體育鍛鍊。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活動,這樣有利於改善胃腸道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素質和對氣候急劇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少發病機會,做到未病先防。
教你如何健脾養胃
跟養生老師學習專業的養胃等養生知識,讓你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學習健康養生方法
如何改變自己,敬請關注以下公眾號:
補氣血: ffjiankang
養腎: yangshenfa
飲食: jiaoniyi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