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穀只有一次跟無數次之分,經常辟穀的朋友可能會疑惑,為什麼別人辟穀效果那麼好,而自己每次好像都不怎麼盡人意呢?
辟穀重要的是什麼?老手們可以看看
《黃帝內經》云:「氣足不思食,精足不思淫,神足不思眠」。中國人的養生,歸根到底就是對精氣神的攝養。什麼是精?泛指一切有形的事物,比如身體。什麼是氣?使身體能動者,氣。什麼是神?指揮身體怎麼動的,就是神。比如你給身體下一個指令——提筆寫字。下達指令的就是「神」,驅使我們能提筆寫字的是「氣」,寫字的手就是「精」。
辟穀也是如此,是一門及精氣神練養於一體的古老養生術。首先,辟穀的基本概念並不是「不吃飯,餓肚子」,而是在不食的前提下,配合一系列諸如服氣、咽餌、導引、吞津、靜坐、意念引導等練養於一體的傳統養生術。其中不食、咽餌、吞津對應的是「精」的層面,服氣、導引則是對應「氣」,靜坐、意念引導為「神」。
很多人客觀地認為自己成功餓上7天不吃飯,就已經是辟穀了,其實這樣的後效是微乎其微的,不能說沒效,但這功效來得也快,去得也快,因為你只停留在「精」的層面。多年辟穀經驗總結,凡是想徹底改善自身體質,給身體來個脫胎換骨的,如果能在「氣」與「神」方面下深功夫,效果往往要好得多。
所以,同樣是辟穀,別人是怎麼闢的?你又是怎麼闢的?雖然都是同樣是7天不吃飯,遭一樣的罪,結果別人都樂呵呵,只有自己鄒巴巴一張臉。這就是下的功夫不一樣,或者說著力點不一樣,自然最後的結果也會不一樣。
所以,為什麼我們倡導大家線下辟穀?因為需要接收的信息量太大,WIFI傳輸總沒有U盤拷貝來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