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億元!博羅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2020-12-13 澎湃新聞

走進博羅柏塘鎮石崗村,村道兩旁樹綠花盛,村容村貌乾淨整潔,老屋煥新顏成鄉村旅遊新亮點,蟲鳴鳥叫,溪水潺潺,天藍、山青、水清,村莊美得像一幅山水畫,令人陶醉。石崗村是博羅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記者走訪獲悉,作為廣東省美麗鄉村建設5個「先行先試」示範縣之一,博羅全域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縣共選取71個村作為試點,2019年至今累計投入6.6億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打造山清水秀、生態宜居的美麗博羅。

升級改造的柏塘石崗村,突出「記得住鄉愁」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上田埔村位於柏塘鎮東部。「看見村口的百年龍眼樹了嗎?它有200年樹齡了,每次看到這棵樹,就找到家的方向了。」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的村民說,古樹、舊房子承載著老輩人的記憶,這是他們出生、長大的地方。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上田埔村依然保留客家古屋、祠堂、石碾、客家竹編等存留著鄉村記憶的老物件和古建築。該村旅遊服務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客家古屋博覽室、客家名宿、生態農業觀光園、觀光火車道、溼地公園、塘心悠園、文體休閒活動中心等正在建設中。

上田埔村

「建成之後,將極大地提升村莊風貌,豐富群眾的休閒娛樂生活和精神生活、帶動上田埔村的旅遊業發展。」上田埔村村委書記陳水堅認為,美麗新農村的建設要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把一、三產業結合起來,在搞好農業的同時讓環境變得更好,吸引遊客進村感受鄉村美景,讓村民過上富裕生活。

上田埔村

據了解,上田埔村的規劃定位以宜居宜產、田園生活、鄉村記憶和農事體驗為主,打造惠州特色農業休閒村莊。結合上田埔村現有農場、花木場、荔枝園、桔子園、黃皮園、油茶基地和山茶等自然資源,發展有機農產品,打造山茶基地,結合宗族祠堂文化、圍屋村、扶貧廠房等人文產業資源,以及在扶貧廠房旁規劃建設工業發展產業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動上田埔村產業振興,將其打造成為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現代生態美麗村莊。

上田埔村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過程中,上田埔村是博羅縣第一個有規劃先行意識的村莊。在實際工作中,村兩委幹部會組織到浙江等鄉村振興先行地參觀研討,學習他們的發展模式,才有了這種「規劃先行」的超前意識。

連片推進美麗鄉村示範創建

據了解,博羅連線連片推進主要交通沿線、羅浮山、象頭山和鄉村景點周邊村莊示範建設,選取泰美、柏塘、長寧、龍溪等8個鎮街作為試點鎮,選取陂頭神等71個村作為美麗宜居建設試點村,重點推進沿高速路、國(省)道兩旁以及村主幹道、村中心區、人口密集區的村莊環境綜合整治,連線成片示範帶動全縣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

坪山村

鄉村環境改善了,發展機遇也隨之而來。湖鎮鎮坪山村率先在全縣完成道路擴寬,借力人居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該村利用村莊丘陵地帶的地理優勢,打造越野露營基地。在越野露營基地的輻射帶動下,一大批農家產品成為旺銷產品。村幹部引導村民讓出36間空置房間,打造特色民宿延伸產業發展。每到周末,越來越多的遊客到鄉村體驗生活,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如今,鄉村遊越來越受到遊客青睞。在觀音閣鎮彭村村,古石龍休閒度假農場參考湖鎮鎮坪山村做法,將周邊農戶的房子改造成漂亮的民宿客棧,解決了房間供不應求的問題,盤活閒置空房資源,企業和農戶實現雙贏局面。

美麗鄉村孕育「美麗經濟」

羅營村

泰美鎮羅營村位於象頭山500米處的半山腰,擁有豐富的原生態森林資源,毗鄰漂流景點,村民主動讓出約5畝土地用於河道整治。如今,6公裡的河道清澈見底,村裡以此引導村民發展生態旅遊等綠色產業,發展茶園經濟帶旺農家樂,來這裡觀光旅遊的遊客逐漸多了,村裡6戶貧困戶全部摘下脫貧帽。此外,檀悅旅遊度假區項目也將落戶該村,大力發展休閒觀光及鄉村旅遊。

橫河鎮下河村則充分利用天然形成的龍潭瀑布,以及依託「禾肚稻香」景點,村民自建鄉村悠閒民宿及農莊,重點發展民宿及觀光生態農業特色產業。

下河村和羅營村情況類似,博羅不少鄉村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通過實施農村變景區(點)、農民變旅遊從業人員、農產品變旅遊產品「三變工程」,讓鄉村旅遊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寶。

「環境美促生態美、鄉村美、旅遊美、產業旺,一批批村莊集中連片打造特色優勢產業,激活鄉村發展新活力。」博羅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博羅立足鄉村、依託鄉村、回歸鄉村,以人居環境整治之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推動力。

以點帶面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近日,記者來到博羅縣柏塘鎮石崗村,看到寬敞的村道乾淨整潔,兩旁不僅種上了綠化樹,還鋪了草皮種了花卉,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石崗村委會主任羅建強介紹,村中的垃圾收集點設置完善,村民已經自覺將生活垃圾分類,集中到收集點清運。村民還自覺裝扮好自己的庭院,將雜草清理乾淨,把柴草等雜物堆放整齊,並把屋前屋後打掃乾淨。

行走於石崗村,記者看見,該村的「三清三拆三整治」有序推進,舊豬舍、危舊房等影響村容村貌的建築物清拆完畢,清拆後鋪上草坪成為村民的休閒活動場所。

石崗村

據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過程中,博羅縣按照「全縣一幅畫、一村一張圖」的總體布局,堅持「政府引導、群眾自願、分類推進、示範帶動」,因地施策,分年度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博羅縣以點帶面,嚴格按照「硬化、潔化、綠化、美化」整治標準,該補的補、該建的建、該拆的拆,統籌實施「改房改水改廁、通路通氣通訊、治汙治髒治亂、添樹添景添色」4個方面12項綜合整治,著力升級「水電氣訊」保障、配備「科教文衛」設施,確保整治過程「不走樣」,整治效果「不變樣」。

石崗村

據博羅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博羅全縣清理村莊亂堆亂放等13.8萬處,清理農村生活積存垃圾、衛生死角等2.96萬處,清理溝渠池塘漂浮物等2.5萬處,拆除危、舊、破、棄、廢房5.5萬間,拆除私搭亂建等1.39萬處,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牌、招牌等1.2萬處,完成生活汙水、水體汙染整治等1.7萬宗,全縣所有村莊基本達到乾淨整潔村標準。昔日破舊的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新氣象撲面而來。

紮實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

有著600餘年歷史的福田鎮山下村,在這裡,涓涓山泉水繞村而流。然而在人居環境整治之前,村民們生活汙水隨意排放,上下遊住戶幾度糾紛不斷。綜合各方面考慮,山下村率先啟動雨汙分流工程,讓各家各戶接通汙水管道。由於山下村距離鎮汙水設施廠較遠,管道鋪設難以展開。村幹部決定在山下村獨立建成一座汙水處理設施,一併解決了周邊三個村小組的排放需求。村委書記徐志成說:「水流出來以後,我自己拿去廣州化驗過,水質的確是達標,帶來的益處是保持河流環保,群眾意見和鄰居糾紛也為此少了很多」。

目前,博羅全縣343個行政村及東江沿岸74個村小組共建成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536座,總建設規模達3萬噸/日,配套收集管網約590公裡,總投入資金3億多元。同時,涉及城鎮汙水處理廠周邊的行政村或村小組生活汙水基本按要求納入城鎮汙水廠處理,全縣基本實現了「一村一設施」建設目標。縣裡的7個省定貧困村共建成汙水處理設施26座,汙水處理能力1020噸/日,汙水處理率約68%;今年新建90座農村生活汙處理設施的建設任務至目前基本完成並投入試運行。

今年實施「百村示範 全域整治」

今年,博羅縣將繼續鞏固已有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果,紮實強力推進,建立以「縣督導、鎮組織、村落實」的三層責任制,編制責任清單,責任落實到人,確保農村乾淨、整潔、有序。同時,加快實施「百村示範、全域整治」工程,著力打造71個示範村,帶動全縣343個行政村全部完成「三清三拆」工作,推動農村生活方式轉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博羅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設計團隊——廣東安捷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是一支以90後為骨幹的「少壯派」,成立兩年多已經為惠州、河源等地的100多個村子進行設計規劃和工程施工,其中石崗村的規劃設計就是他們的代表作之一。

記者獲悉,博羅縣已編制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規劃方案,對全縣進行通盤規劃,分區域、分功能進行連片連線整治建設,同時編制乾淨整潔村、美麗宜居村、精品特色村樣板實施方案,供各村對照參考實施。

來源:博羅發布

相關焦點

  • 繪綠水青山藍圖 建宜居美麗鄉村——長春市寬城區著力整治農村人居...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大考。自2019年以來,按照長春市委統一部署,寬城區舉全區之力,通過農村人居環境小切口,推動鄉村振興大戰略,以實現農村環境「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為目的,堅決打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硬仗。
  • 橫瀝全域創建「美麗宜居村」,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推進全域創建「美麗宜居村」,打造鄉村振興「橫瀝樣板」。近日,記者從橫瀝鎮召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會議獲悉,該鎮提出以創建全國文明鎮為契機,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一把手」工程與建設灣區活力生態文明小鎮有機結合、統籌推進,努力實現「三個美好」。
  • 創文進行時︱饒平:推進環境整治 打造宜居鄉村
    近段時間來,饒平縣多地大力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河湖「五清」、「清四亂」常態化管理,提升綜合環境質量,打造美麗宜居鄉村。在錢東鎮錢塘村,整治後的東清溪堤上綠草如茵,新建成的古樸圍欄與歷史悠久的陳塘橋融為一體,相得益彰;不遠處,工人正撐著小船打撈溪面的漂浮物和水浮蓮,對水域進行日常管護。錢塘村村民:比以前的環境好很多,水質也好了,村民們都在誇獎,評價都很好。近期,錢東鎮重點對農村溝渠進行清淤疏通,並整治岸上亂搭、亂佔、亂堆、亂排等亂象。
  • 實施八個全域工程!河北邯鄲邯山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區創建
    河北新聞網訊(智慧娟、馬謙傑)為踐行城鄉融合發展、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通過實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汙水有效管控、坑塘生態治理、農村廁所改造、村莊清潔行動、街巷硬化亮化、村莊綠化、清潔能源等八個全域工程,兩年列支專項資金1.4億元,並整合部門項目、資金,出臺了人居環境整治獎補辦法
  • 持續打造徽風皖韻美麗鄉村——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三年來,安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動」為抓手,以加大投入為支撐,以完善的機制為保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參與為基礎,以群眾的滿意為根本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統領,紮實推動各項任務的落實,走出了一條生態宜居與產業發展相結合,鄉風文明建設和鄉村治理相互促進融合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貢獻了生動的安徽樣本。
  • 江蘇揚州:三年整治 農村人居環境美得有內涵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十三五」期間,江蘇省揚州市大力開展揚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近日揚州市農業農村局通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進展與成效。
  • 河北赤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鄉村美麗家園
    來源標題:河北赤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鄉村美麗家園 清除垃圾、剷除積垢,壘砌花牆、栽樹種花,改廁、汙水治理……如今的河北省赤城縣,鄉村面貌越來越整潔美麗。這得益於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持續推進。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    通過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太乙村提升改造了「五化」道路 7 條,以「戶分類、村收集、街轉運」模式,全域推行垃圾分類,衛生廁所普及率 99%,建成並使用汙水處理站(廠)7 個,2020 年底實現農村汙水處理、截汙納管全覆蓋。
  • 「面子」靚 「裡子」美——臨澤縣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紀實
    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臨澤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圍繞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紮實開展農村汙水治理,完善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機制「六項行動」,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實現從潔淨整齊到美化「顏值」的再提升,讓農村居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 我們的「十三五」|株洲人居環境整治 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12月24日,株洲市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新聞發布會。近三年來,株洲市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全市100%的村實現長效保潔,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0%以上,農村汙水亂排現象基本得到管控,村居面貌煥然一新,廣袤農村更美更宜居。
  • 南岸:人居環境大整治 美麗鄉村入畫來
    近年來,南岸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工作部署,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先導工程,持續打好「整治牌」「管護牌」「發展牌」,全方位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努力實現讓村容村貌靚起來,生態環境美起來、產業發展旺起來。
  • 晉中市百裡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述
    向世人展示出美麗村莊、美麗公路、美麗河道、美麗生態、美麗田園、美麗經濟的「六美元素」;8月的晉中農民,把發展有機旱作農業作為產業振興的主攻方向,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首場硬仗,把增收致富作為走向小康的根本著力點,憑藉敢為人先的精神、勤勞致富的雙手,精心描繪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示範村展示區、現代農業產業引領區、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區、鄉村旅遊生態標杆區」
  • 完善清掏服務信息化平臺管理——吳橋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見聞
    近年來,吳橋縣以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目標,以「十大專項行動」為抓手,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著力打造農民幸福美好家園。經過三年努力,全縣共投入資金2.6億元,實現了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全覆蓋,基本完成了全縣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廁所糞汙得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生活汙水得到有效管控,完成村莊綠化面積26270畝,主街道硬化的村莊473個,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 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現在村裡環境變美了,我家裡有衛生廁所,家門外修建了小花園,過上了城裡人一樣的生活。」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後,烏沙鎮新義村70多歲村民程中行笑得合不攏嘴。整治過程中,該村對多條雜草叢生的路肩進行清理,並聯繫苗木種植公司,發展苗木種植,讓周邊群眾分地段進行有償管理。
  • 鶴山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這些鄉村美景你見過嗎?
    目前,鶴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全市農村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善,並打造出了共和鎮來蘇村,宅梧鎮選田村,龍口鎮霄南村,古勞鎮上升村,鶴城鎮五星村,雅瑤鎮直水村、陳山村(鐵夫故裡)及桃源鎮三富村等一批可學、可比、可借鑑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點。
  • 開陽縣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打造富美宜居鄉村
    日前,筆者從開陽縣農業農村局獲悉,該縣以開展「千村整治·百村示範」為抓手,推動示範村寨和農村廁所建設,強化措施,抓好農村垃圾清理、生活汙水整治等,提升村莊「顏值」,全力打造富美宜居鄉村。建章立制,推動工作落實。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本齋行動| 提振精神本西發力 傾力建設美麗鄉村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本齋行動| 提振精神本西發力 傾力建設美麗鄉村 2020-04-29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春:4.2億元大手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邁向「淨綠美」
    平坦的村路通往家家戶戶,路邊環境乾淨整潔,一幅幅彩繪扮美白色院牆……冬日的九臺區波泥河街道錦繡村,雖然不見了鮮花綠樹,卻依然整潔美麗。「這兩年村裡真是大變樣,環境越來越美,住在村裡心情也更好了!」對家鄉的點滴變化,村民周偉讚不絕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
  • 曲靖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以來,曲靖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雲南省的部署要求,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聚焦主要任務,強化責任擔當,壓實工作任務,積極主動作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穩步有序推進,村莊環境衛生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觀,廣大農村群眾居住環境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昭潭鎮官營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也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今年以來,昭潭鎮官營村持續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進一步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堅持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建人居環境整治「先鋒突擊隊」,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營造「我是黨員我帶頭」的濃厚氛圍;落實網格化管理,由村支書擔任村總網格長,村民組長擔任分網格長,所有在家黨員充當網格員,通過包村聯組入戶,全面督促和幫助農戶解決環境衛生問題;強化宣傳引導,通過村廣播、電子顯示屏、微信群、入戶上門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激發人民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的主人翁意識,引導廣大群眾自覺主動投身於村莊清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