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千村行•蒼溪:三會村的便民超市,為啥牙刷賣得歡?

2020-12-17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向朝倫 燕巧

蒼溪縣五龍鎮三會村聚居點航拍圖。  縣委宣傳部供圖

「有些習慣養成就壞了。」趙興春半開玩笑的話,說的是刷牙。

這位66歲的三會村村民,三年前習慣了刷牙。這不,原來的牙刷磨毛了,8月3日趕到村上的便民超市買新的,「一天不刷牙,嘴都張不開,不買不行呀。」

這幾年,隨著脫貧攻堅推進,群眾生活條件改善,刷牙的習慣在廣元市蒼溪縣三會村得到普及。7月31日,廣元市蒼溪縣五龍鎮三會村便民超市盤點,超市負責人張翔華統計,7月又賣了31把牙刷,「是銷量增長最快的單品之一」。

一把牙刷熱銷的背後,是當地村民脫貧後生活習慣的大改變。

老習慣:買牙刷不如買煙抽

三會村距離蒼溪縣城32公裡,隱在叢山峻岭中,從縣城開車過去,需要40分鐘。

走進村民張宗保家,只見廚房裡嵌了白瓷磚,自來水接到灶臺邊,幾張毛巾掛在金屬杆上,兩個瓷盅豎著牙刷牙膏。張宗保說,不怕你們笑,以前我們一家老少幾口人,都用一條毛巾,親戚朋友來,也是共用,也不刷牙,「現在各人一張毛巾、一把牙刷。」

刷牙很簡單,但這個貧困村當年普及衛生習慣的時候,簡直是一場革命。

當時村裡路通了,自來水入戶了,手機也能視頻了,獼猴桃等產業也起來了,鄉村旅遊吸引了很多客人來村裡玩,村民慢慢富了。2017年5月,村裡要創健康村,駐村幫扶幹部、村幹部組織大家上夜校,講衛生知識、垃圾分類處理,希望大家做好家庭和個人衛生。

剛說到刷牙的事,一些村民呵呵笑了,特別是年紀大點的,有的說幾十歲都過了,沒刷牙還不是照樣過,還有的說身體好能吃能喝的,刷不刷牙有什麼嘛,甚至有村民打趣:買牙膏牙刷的錢,還不如買煙抽買酒喝安逸。

一段時間後響應的不多,村裡請來鎮醫院醫生,有名有姓的案例說給大家聽,又是圖片又是視頻放給大家看,牙齒壞了怎樣影響身體健康的。「很多人慢慢明白了,衛生習慣不好,小病變大病,富了也要變窮。」五龍鎮衛生院醫生庹寶露說。

「牙刷革命」顯出效果,一些村民開始自覺買牙刷。村裡又推出積分獎勵辦法,凡被評選為健康家庭的,可到超市兌換牙膏牙刷、米麵油等物資。

村民趙興春在村裡的便民超市買牙刷

 

新習慣:早晚要刷牙、垃圾要分類

三會村便民超市開在村委會一樓,30平方米的房間,安裝了四排一人高的貨架,貨架上擺放著菸酒飲料礦泉水等副食品,還有牙膏牙刷衛生紙等日用品,花花綠綠的商品,零零總總有150多種。超市主人張翔華坐在門口的收銀桌邊,有村民進來,招呼一聲,徑直去選貨。

村民趙興春進門,在貨架前挑挑揀揀選了三樣東西,一把牙刷、一提抽紙、一包雲煙,一共付款31元。其中牙刷最便宜,一把6元,沙宣牌的,抽紙最貴,心心相印牌,塑膠袋6包裝的,15元/提,雲煙一盒10元。

「煙可以少抽點,牙刷必須買。」看著記者疑惑的眼神,66歲的趙興春笑著解釋,自己抽了40多年的煙,不過用牙刷還是這兩三年的事,雖然時間不長,但也改不掉了。「以前8歲的孫子老說爺爺嘴巴有煙臭味,刷牙後也說得少了。」

揚了揚手中的抽紙,老漢又講開了:這兩年在外務工的兒子兒媳帶著孫子一回來,上桌吃飯就嚷嚷著要用餐巾紙,還帶著老人去買,現在也習慣了。

三會村有1235人,大部分青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中老年群眾有600多人。「現在家庭、個人衛生習慣大改變,家家做到毛巾分開、早晚刷牙、垃圾分類了,全村創成省級健康村,80%以上家庭被村上評為健康戶。」三會村第一書記黃本波說。

三會村便民超市從2016年開張,一般每月只能賣到幾把牙刷,2018年後每月能賣到20多把,今年1-7月共賣了149把,銷售走勢不錯,張翔華翻看記錄本,跟著牙刷一併旺銷的還有牙膏,今年前七月賣了193盒。「目前牙刷有三個牌子,牙膏有三個牌子,準備再增加兩個品種,讓村民有更多選擇。」他說。

相關焦點

  • 蒼溪縣三會村脫貧後提倡文明健康生活——
    「養成了習慣,沒有牙刷一天都不行呀。」8月3日,廣元市蒼溪縣五龍鎮三會村,66歲的趙興春趕到村上的便民超市買牙刷。趙興春3年前養成每天刷牙的習慣。這幾天,原來的牙刷又磨毛了,他趕緊來買新的。
  • 百縣千村行(297)|壩壩會上來帶貨:現場支招 柚子也能像白酒一樣講...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3川觀新聞記者 付真卿 蘭楠 林嘉薇 肖雨楊11月25日午後,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走進瀘州市合江縣開展帶貨壩壩會。帶貨壩壩會現場,真龍鎮武民村扶貧第一書記梁川自信滿滿。「我們合江人都知道,真龍柚的核心產地是合江縣真龍鎮,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造就了口感清甜的真龍柚。」其中,武民村是真龍鎮的其中一個村落,在脫貧攻堅以前,該村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村民出行十分不便,雖然距離縣城的路程不遠,但是要把柚子搬運出來銷售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想群眾致富,必須要先解決路的問題。
  • 百縣千村行·甘洛縣:四川日報今天最顯眼的是孩子的笑臉
    微信號:scrbpx 聯繫我們:0834-3866868■川報觀察特別報導四川日報重點策劃的「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繼續進行,今天記者們走進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深處,在洶湧奔騰的大渡河邊……去尋訪各地脫貧攻堅的經驗
  • 百縣千村行(270)丨「三大主雪山同框」 亞丁腳下小村莊這樣奔小康
    10月16日,「百縣千村行」採訪小組走進甘孜州稻城縣木拉鄉麻格同村,眼前的壯美秋景令人驚嘆。「麻格同村距離亞丁景區不到30公裡,卻處在景區的『虹吸帶』,鄰村都靠租房、交通服務等奔康了,這裡村民頂多送幾匹馬上去掙些腳力錢,加之位於自然保護區內,產業發展受限,一度成為稻城縣扶貧難度最大的村之一。」
  • 百縣千村行|提升鄉村面貌 布局特色產業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百縣千村行|提升鄉村面貌 布局特色產業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新聞來源:四川日報
  • 三門如何助力蒼溪如期高質量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另一方面,我們通過三年時間,沿著嘉陵江45公裡岸線布局特色農業項目,打造了「八鄉百村十萬畝」嘉陵江特色農業產業帶。同時,充分發揮浙江的市場優勢,把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通過浙江的市場銷售出去,把產業項目與貧困人口的利益聯結起來,真正將產業項目轉化成效益,幫助貧困人口致富增收。
  • 公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湖南調研點名單
    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湖南調研點名單的公示根據中宣部關於開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的工作部署,經市州推薦、會議研究,擬將長沙市等4個市州、長沙縣等41個縣(市區)、芙蓉區東岸街道東屯村等348個村(街道)作為我省「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調研點
  • 田村路街道聯合商超推出便民提貨點
    近日,在田村路街道阜一社區門前的便民提貨點,王女士邊取貨邊高興地說。 自2月5日開始,田村路街道聯合永輝超市金溝河店等商超,在社區設立便民提貨點。居民用手機程序或微信小程序下單,當日或次日即可在社區門口提取,截至2月14日已派送6000餘單。 記者在玉海園門口看到,永輝超市的提貨點位於社區西門值守點外。
  • 百縣千村行|過上好日子,更要養成好習慣—— 一個「辦不下去」的...
    四川在線記者楊樹攝一縣一策剛收割完的青稞在院子內堆放得整整齊齊,地上沒有一根草,家裡也一塵不染。9月13日上午,甘孜州新龍縣色威鎮樂安片區卡娘村切衣組,村民德西志瑪正在家裡收拾青稞。色威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根鳳蓮一出現,德西志瑪一下有點緊張:「我剛從地裡回來,還沒來得及換衣服。」「我是來看秋收情況的。」聽到根鳳蓮的解釋,德西志瑪笑起來:「把我嚇了一跳。」
  • 四川「百城千鄉萬村」共享籃球盛世
    圖片由四川省籃球協會提供四川在線記者 薛劍2020年四川「百城千鄉萬村」·社區」籃球比賽日前落下帷幕。全省共有183個縣(區),3467個鄉(鎮,街道),23917個行政村(社區)。截至發稿,共計舉辦賽事活動10749場。
  • 秀山融媒體中心開展「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
    秀山網訊 為進一步展示我縣部分村(居)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生動實踐和鮮活經驗,8月13日,縣融媒體中心調研組前往妙泉鎮熱水塘村開展「百城千縣萬村」調研。「目前,我們村發展了150畝的鮮果採摘園,包括枇杷、無花果、相思果、菲油果,還套種花生、西瓜、辣椒等短期農作物,預計豐產期以後,年產值可達400餘萬元。」妙泉鎮熱水塘村第一書記白昌金告訴記者。除了特色水果產業,天然溫泉也是當地的特色之一,以此為基礎打造的熱水塘溫泉山莊,不僅對天然溫泉進行了有效開發,還成為當地促農增收的旅遊支柱產業。
  • 百縣千村行|升級改造牧場 打造溫泉山莊 牧旅融合 貧困村成了明星村
    四川在線記者 衡昌輝 攝一縣一策「這是遊客最喜歡的土司火鍋,一定要備齊餐具。」「幫遊客把照片拍好看點。」近日,甘孜州理塘縣奔戈鄉卡灰村,霍曲吉祥牧場湧進了一大批慕名而來的遊客。這讓負責人索朗卓瑪忙得不可開交。「早飯過後一直忙到現在,來了千餘名遊客,單單微信收款就超過400筆。」霍曲吉祥牧場的這一幕,是卡灰村發力特色文旅項目的寫照。
  • 百縣千村行(275)|不識字的彝族阿媽學會用電飯煲洗衣機
    美姑縣用六年時間解決了十萬多貧困人口脫貧,將實現「貧困村、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三個清零。與此同時,全縣36個鄉鎮均實現鄉鄉有標準中心校、有達標衛生院、有便民服務中心。樂美社區航拍圖從陋習到文明「小習慣」帶動大文明 移風易俗入人心「掃把,4分;透明皂,4分;洗髮露,8分;菜籽油,17分……」樂美社區「奮進超市」門口,張貼著一張積分兌換表
  • 東海網丨「百縣千碗」走進文博會
    據悉,這是「百縣千碗·甌味」首次走進文博會。2018年,以助推「五養」詩畫浙江大花園建設為發力點,浙江省全面開啟了「詩畫浙江·百縣千碗」旅遊美食推廣系列活動。 溫州依山傍水,地形豐富,有海島、平地、山區等,獨特地理位置造成了迥然不同的飲食風俗文化,正所謂「五裡不同音,十裡不同俗」,像泰順的山珍和樂清的海味完全就是沒有交集的兩個版本。
  • 視頻|鏡觀「百縣千村行」(224):達州市鹽井壩村
    鹽井壩村打造的以川北民居為風格的現代村落,不僅提高了人居環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也保留了許多傳統的建築元素,讓鄉村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建築,保留了豐富的歷史遺存和獨特的鄉態環境,更凸顯了川北地區獨特的建築美學。通川區磐石鎮鹽井壩村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
  • 百縣千村行|可「顏」可甜:一個鹽源蘋果的升級「出山圖」
    一縣一策12月11日傍晚,一團彩雲出現在鹽源縣城上空,鹽源縣電商物流農業產業園廣場上的人卻來不及欣賞。開箱、套袋、擇撿、重新裝箱……40多名工人正在完成當天最後一項工作:分揀5萬斤蘋果,這些蘋果正在走完它們走出鹽源的「最後一步」。那輛早已等候於此的大貨車,將帶著它們奔向新目的地:湖南省長沙市。
  • 四川蒼溪:雙向訓育構建東西部扶貧協作,幹部人才交流長效機制
    「掛過去」招商引資  結合高質量發展縣域經濟,蒼溪縣從縣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產業發展重點鄉鎮等部門單位挑選5名優秀副科級黨政領導幹部到三門縣經濟商務部門掛職鍛鍊,開闊眼界、增強本領。  跟班學習主要採取浙江省三門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一對一培訓的方式進行,通過同步進村入戶問民情解民憂,同步梳理工作思路抓發展,同步化解群眾矛盾糾紛,圍著別人轉,跟在後面看,鏡面學習先進的思維理念、管用的工作方法和務實的工作作風。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海雀振翅:精準扶貧綠了山頭,紅了日子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 內鄉縣硬筆書法家協會書寫南陽活動作品展評第二十期書寫內容:杜牧...
    遍村柔桑,欣欣向榮。著一「過」字,境界全出。「柔桑過村塢」,在動態中,柔桑生長的姿態和鮮嫩的形狀,活現在眼前,這就把春天的鄉村,點綴得更美了。加之垂柳扶風,娉娉嫋嫋,春雨點點,回落塘中,更有一種說不出的情趣。再看,那農家牧童,披著蓑衣,愉快地唱著歌;竹籬笆內,可窺見那穿著絳*裙子的農家女的倩影。行路徵人,解松半溼的衣衫,在村裡歇腳,村主人熱情地用雞黍招待客人。
  • 長治市將建美麗農村路1040公裡 百鄉千村路升級 群眾出行更愜意
    記者日前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長治市「百鄉千村萬裡美麗農村路」創建活動已展開,全市將建設示範鄉鎮14個、示範村157個、美麗農村路1040公裡,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優質、安全、通暢的美麗農村路帶來的便利。近年來,長治市不斷加強農村公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