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蒼溪縣搶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機遇,創新東西部扶貧協作幹部人才交流方式,通過掛過去招商引資、圍著轉跟步學習、定向育幫助就業、請進來示範帶動等方式,雙向訓育、多維鍛鍊,構建起東西部扶貧協作幹部人才交流的長效機制。
「掛過去」招商引資
結合高質量發展縣域經濟,蒼溪縣從縣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產業發展重點鄉鎮等部門單位挑選5名優秀副科級黨政領導幹部到三門縣經濟商務部門掛職鍛鍊,開闊眼界、增強本領。
蒼溪縣為赴浙江省三門縣掛職鍛鍊的科級領導幹部綁定了一個「硬任務」,即搶抓赴浙掛職鍛鍊機遇,大力宣傳蒼溪巨大的投資潛力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做足做細招商引資工作,至少爭取一個浙江企業來蒼投資或開展合作。
該縣研製出臺掛職幹部管理辦法,對在蒼在外的掛職幹部人才全部實行「清單制」管理,採取掛前定任務、按月抓督促、掛完交單子、組織評質量的方式,督促幹部真掛實幹。目前,赴浙掛職鍛鍊幹部成功引回浙江企業2家,先進教育、醫療、農業種植技術7項,惠及貧困人口1.2萬餘人。
「圍著轉」跟步學習
蒼溪縣立足培育一批政治堅定有立場、帶領隊伍有辦法、幹事創業有業績、村務管理有規矩、服務群眾有感情、乾淨公正有口碑的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先後選派8批次240名貧困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赴三門縣開展不低於15天的跟班學習。
跟班學習主要採取浙江省三門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一對一培訓的方式進行,通過同步進村入戶問民情解民憂,同步梳理工作思路抓發展,同步化解群眾矛盾糾紛,圍著別人轉,跟在後面看,鏡面學習先進的思維理念、管用的工作方法和務實的工作作風。
為提升短期跟班學習質量,蒼溪縣與三門縣創新建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結對聯姻機制,採取每月通一次電話、每月相互提供一條信息、每月分享一則工作經驗等方式,建立起長期的牢固的幫扶鏈條,讓經濟發達地區的好辦法、金點子第一時間在蒼溪的各個村(社區)同步運用。
「定向育」幫助就業
兩縣聯合舉辦三門-蒼溪扶貧協作人才培育「定向班」,每年從蒼溪縣職業高中在讀學生中,選送5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到三門技師學院開展為期一年的定向培養,重點學習機電、建築、電商等實戰本領,學習期間免收學費、住宿、生活等費用,畢業後由三門縣對應安置就業。
實施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實戰實訓計劃,蒼溪縣每年選派60名頭腦靈活、帶富力強、潛力看好的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到浙江龍泉市開展農村電商實戰培訓,並由浙江省扶貧協作資金支持創新創業。
定向培育計劃實施以來,首批50名蒼溪縣貧困家庭學生已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並成功安置就業,月工資均在5000元以上。同時,全縣新增農村電商服務企業14家,一大批「蒼溪牌」特色農副產品乘坐「電商快車」走出大山、走向大市場,銷售量同比增加140%。
「請進來」引領帶動
實施借腦提能行動,每年從浙江大學、浙江省委黨校等院校邀請知名專家教授來蒼授課,重點圍繞黨的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開展專題輔導,解讀中央大政方針政策,傳授經濟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解答蒼溪幹部人才思想工作上的疑惑。
聚焦農業、教育、衛健等領域突出問題,拿出26個短板較為明顯的業務崗位,商請三門縣選派精兵強將來蒼開展幫帶工作,通過課題研究、業務指導、現場教學等方式,幫助蒼溪幹部尋找務實管用的「解題方案」。
為確保浙江來蒼幫帶幹部充分發揮作用,蒼溪縣建立起接收單位主管、派員單位協管、組織部門參與相結合的管理模式,採取定期召開座談會、開展組團式服務等辦法,引導浙江來蒼幫帶幹部身入蒼溪、心入蒼溪、情入蒼溪,切實為蒼溪高質量脫貧摘帽、高質量發展縣域經濟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