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寧波餘姚引進的水蛭養殖項目投入生產,1000萬條水蛭進入大棚,預計10月底可上市產生效益。
「姚望相牽,山海結緣」扶貧協作的第24個年頭,浙江省餘姚市幫扶望謨縣像水蛭養殖這樣的產業項目舉不勝舉。
今年是望謨縣脫貧摘帽的關鍵之年,餘姚與望謨兩地黨委政府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上更加重視,高密度互訪確定幫扶合作協議,及時召開雲端會議進行專題部署,進一步強化資金幫扶、產業引進和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再投入,為望謨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
就業扶貧「疫」無反顧助增收
「在這裡上班一個月工資有五六千元,吃的、住的都挺好,來公司的車費不用自己掏腰包,口罩也是公司免費發的,保障我們務工的安全進行。」 望謨縣前往餘姚市務工的貧困戶韋庭朋感激的說道,今年2月15日,自己同60多名老鄉分乘3輛免費大巴車來姚就業。
韋庭朋在工作
這是疫情期間餘姚企業就業扶貧崗首批返崗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望謨縣是典型的勞務輸出大縣,為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目標,幫助貧困群眾精準脫貧,餘姚攜手企業和對口地區提高勞務協作組織化程度,合力抓好就業扶貧政策落實。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為保證群眾實現穩定就業,同時促進餘姚市企業迅速實現企業復工復產,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組積極協調餘姚市30多家企業提供就業扶貧崗,合力促成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就業,來自望謨的貧困勞動力成為了餘姚企業復產復工的「及時雨」。
望謨縣務工群眾在車間有序工作
排除萬難,餘姚開通「返崗快車道」,包車、包專列、包飛機,同時派出駐點小分隊、推出「返姚復工求助碼」等,確保返崗務工群眾有路可去,有工可做。
「我們都成了企業都在爭搶『香餑餑』。」韋庭朋笑著說,自己最終更換崗位,從波尹球公司就業扶貧崗上一名熟練的裝配工,成了姚東某企業的一員。
讓望謨老鄉們來得了、幹得好,餘姚企業根據貧困勞動力的實際能力情況進行崗位分配,讓務工人員在餘姚土壤上學技術、長經驗,獲得自身的最大價值。同時經過餘姚人社局協調,餘姚市為望謨前往餘姚務工人員提供社會保險補貼、就業扶貧崗位補貼、交通費補貼等一系列扶貧政策,並對工作出色的貧困人口進行「優秀在姚務工者」的表彰獎勵,最大程度上讓他們來得了、留得住、幹得好、早脫貧。
產業扶貧因地制宜謀發展
地處麻山腹地的望謨縣群山環繞、環境惡劣,但生態條件優異、光照充足、降雨量充沛,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到處是天然牧草。在東西部協作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餘姚市掛職幫扶幹部通過考察發現,要實現「支持一個產業、繁榮一片區域、帶富一方百姓」的脫貧目標,望謨縣東西部協作組把產業脫貧作為工作重點。
餘姚黃牛代養
近年來,望謨縣因地制宜發展小黃牛、胡蜂等養殖產業,發展楊梅等種植產業,推動全縣產業立體化發展。
小黃牛養起來了,銷路早已不愁。通過餘姚政府牽線,望謨小黃牛得以遠銷餘姚,在華蓮合作社的牽線搭橋下,目前餘姚市已有100多家餘姚企業與望謨貧困養殖戶籤訂協議,開展「訂單式」扶貧。
同時,為解決小黃牛市場化程度低、品種老化、出肉率低等問題,餘姚市專門出臺扶持政策,幫助望謨在原有盤江小黃牛養殖基地基礎上,將養殖方式從傳統散養轉變為「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技術幫扶,實行標準化養殖,使養殖時間從原來的3—5年出欄縮短到2年出欄,提高出肉率。同時為保證產品質量,將望謨的小黃牛產業共分為四大塊:養牛基地、暫養基地、冷鏈精分割車間和品牌名店打造。
目前,暫養基地和精分割中心正在抓緊建設,屆時產品將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進超市、進機關等,望謨縣小黃牛產業將打造出一條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產業。
「賣出一頭牛,幫扶一個人。」該項目預計可在三年後帶動望謨15個鄉鎮(街道)933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養牛,實現貧困戶脫貧目標。
餘姚市陽明街道西街村援助望謨縣打易鎮邊王村的扶貧鴨苗在當地「安家」
除此以外,望謨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組為各個鄉鎮量身定製,因地制宜發展了楊梅培育、鴨苗、水蛭養殖等項目。從餘姚楊梅到望謨縣弄林楊梅品牌,從0發展到楊梅種植面積1046畝,涉及339戶人家,人均增收3000元;協調餘姚市陽明街道西街村養鴨大戶們捐贈的1100隻愛心鴨苗。
醫療幫扶姚望援醫路綿綿
「城裡的醫生來啦!浙江的醫生來啦!」一到義診的日子,望謨縣打易鎮邊王村的鄉親們奔走相告,上午10點才開始的義診,當地群眾一大早便早早等候在村活動室旁。
在打易鎮邊王村義診
4月14日,在樂旺鎮新華村、坡頭村義診;4月24日,在樂旺鎮貓寨村義診;5月12日,在樂旺鎮大灣村義診;5月13日,在打易鎮邊王村義診。
今年以來,餘姚醫療幫扶團隊共為5個國家掛牌督戰貧困村鄉親提供了378人次醫療服務。針對當地村民患有骨關節病、腰肌勞損、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消化道疾病及白內障等疾病的群體大,病程長,均給予了積極幹預和治療。
性腦卒中患者綠色通道救治流程應急演練
今年以來,寧波市積極協調醫療衛生幫扶,向望謨縣輸送醫療技術人才共31位,覆蓋範圍望謨縣人民醫院到各個鄉鎮的衛生服務中心。
加派人人才幫扶的同時,積極推動醫療管理建設,幫助望謨縣人民醫院建設6S管理,改善了醫院醫療管理制度。並在此基礎上,完善了胸痛中心建設,進一步暢通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縮短D-to-B時間,贏取最寶貴的「黃金時間」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新冠疫情爆發期間,為更好地完成疫情篩查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和東西部協作組的統一調度下,通過綠色通道在20天內購入並安裝了高性能的國內先進的16排CT。如今更共同讓64排CT和1.5T磁共振在北京順利招標,圓了眾多望醫臨床醫生多年來對新CT引入醫院的夢想。
今年以來,通過援醫幹部幫助,望謨縣人民醫院推行微信等現代化支付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此外援醫幹部張建豐院長積極向縣政府反映,重新整合醫院附屬用房開闢場地、招投標購置廚房設備、設計裝修、桌椅擺放等項目,結束瞭望謨縣人民醫院沒有職工食堂的歷史。
教育幫扶情系學子鑄夢想
羅彩是來自望謨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高二學生,在第二個學期來到餘姚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學習與餘姚市學生交流學習和生活感受時,他高興的說到,「在餘姚四職校上課,有很多重要的地方,講得很仔細。由於望謨設備不齊全,所以理論課要相當多一點,實操課程也比這邊少,在四職,實操比較多,我更喜歡這邊的上課方式。」
望謨學子在餘姚求學
和羅彩同學一樣,在餘姚望謨兩地的教育幫扶下,2020年上半年望謨縣中等職業學校組織64名建檔立卡戶貧困學生,前往餘姚市職業技術學校和餘姚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就讀學前教育和電子商務專業,幫助他們提升技能實操能力,為日後成為望謨專業技術性人才奠定基礎。
針對望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師人才短缺和電商實訓室空白等問題,餘姚望謨兩地展開精準的教育扶貧工作。餘姚市教育局每年派遣電商、建築等專業教師前往望謨組織人才培養,通過示範課展示、專業培養方案設計等定性培訓,為當地的教師提供最新的專業指導。同時安排學生每年前往餘姚職校開展專業學習培養,為望謨職業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交流之際,提升本身硬體極為重要,2020年望謨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實訓室項目基本落成,為該實訓室在配備了48臺學生電腦設備、電商攝影設備、電子白板以及空調音響等硬體設備基礎,並安裝了電商國賽集訓軟體等專業輔助軟體,達成了與餘姚同步「信息化教學」的建設標準。在實訓室建成後,餘姚四職校的電商教師和企業的軟體培訓師前往學校為望謨電商教師開展專業培訓,極大程度幫助望謨職校開展電商技能集訓和課堂教育。
餘姚四職校電商老師在望謨交流分享
「扶貧先扶智」,2020年以來餘姚的愛心人士前赴後繼地前往望謨,通過捐助圖書、空調、電腦等教育物資為望謨縣的教育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今年暑假前夕,餘姚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青團餘姚市委和餘姚市派駐望謨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組共同發起了「姚望相助--情系寒門驕子·愛心成就夢想」望謨縣百名寒門學子結對助學活動。
千裡相距,情系一處。24年的幫扶山海情深,黔甬協作碩果纍纍。
統計數據顯示,僅2020年上半年,兩地黨政領導開展互訪4次,餘姚市選派53名專業技術人才到望謨掛職幫扶,望謨縣選派32名黨政幹部及專業技術人才赴寧波掛職學習,在全縣還開展了教育、醫療、黨政幹部各個領域的培訓共48期,培訓人次超過4857人。據悉下半年還將選派84名望謨醫療、教育、農技等多個領域的人員前往餘姚進行深入學習;
資金幫扶上,今年上半年投入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共計6200萬元,安排產業、教育醫療建設、消費扶貧、智力支持和就業類項目共計17個,目前已有11個項目完工,覆蓋帶動貧困人口達1.4594萬人。同時望謨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組在進一步強化資金使用管理、強化項目督查監管的基礎上,進一步精準安排項目建設;
產業合作上,幫助望謨縣已到位招商引資1.58億元,已收集消費扶貧產品價值總量1.4687億元,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銷售特色農產品金額達3701.3萬元。與此同時,以「幫助務工一人,脫貧致富一家」為抓手,目前已共建扶貧車間9個,吸納貧困人員就業112人;
勞務協作上,東西部協作組通過持續推進組織化勞務輸出和開展針對性就業培訓,上半年幫助貧困勞動力3000人到省內外就業(其中省內為1253人),其中幫扶省份就業人數佔比70%,穩定三個月以上的就業人群達57.8%。共舉辦技能和就業培訓班48期,培訓貧困人口2027人次,培訓後實現就業1216人,同時大力推動望謨縣職業學校和餘姚職業學校的合作。
其他方面,採用鎮鎮結對、村村結對、村企結對全方位的深度結對模式,並實現餘姚市34所學校與我縣32所學校結對全覆蓋;實現餘姚市17所醫院與我縣17所醫院結對,15個鄉鎮衛生院實現結對全覆蓋。目前已有餘姚市50家企業、12個經濟強村、9個社會組織和我縣63個村(其中42個深度貧困村)建立結對幫扶關係,以「一對一」或「多對一」方式結對,實現深度貧困村結對全覆蓋,投入社會幫扶資金(含物資折價)1132.5562萬元……
一組組數字的背後,是姚望兩地千裡同心戰貧困的的情感結晶,是一批批姚望人的星火傳遞。
「我們將充分發揮橋梁作用,幫助望謨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為實現東西部共同富裕持續發力。」寧波市掛職望謨縣副縣長羅劍光說。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唐波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