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選擇成立幾年的造車新勢力,也不給傳統車機會

2020-12-14 易車網

傳統車方面中國車企落後世界幾大巨頭百年左右,新能源汽車似乎差異不大,我國已經力推新能源汽車將近十年的時間,除了整車,上下遊產業鏈布局也更加完善。

新能源一直是輿論的焦點,科技的前沿;我們一般認為的豪華車型,終端售價要跨過20萬大關,傳統豪華車型我們幾乎全軍覆沒,硬算的話近兩年表現較好的紅旗可以,不過主力車型也是起售價不超過15玩的H5。

新能源汽車景象大不相同,最暢銷高端電動車當屬特斯拉;其次均被國產品牌霸佔,蔚來ES6/ES8、小鵬P7、理想ONE、比亞迪漢EV。特斯拉領先優勢極大,但眾多國產品牌也不遜色。

但是有一點值得推敲:為何造車新勢力的高端化如此成功,比亞迪在傳統車企中顯然不是在最好的行列,國產自主三強吉利、長安、長城去哪了?幾十年費盡周折沒有打出自己的高端品牌,如此良機竟要錯過!

長安:油改電的先驅,高端化一直是口號

長安汽車歷史悠久,國資背景;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多個改款電動車,市場銷量較好;如今,仍有眾多車型在售:奔奔EV、CS15 EV、CS55純電版、CS75 PHEV、長安逸動新能源等,我麼看這些車型名字,明顯還是油改電,或許是燃油版買的太好,我們有所誤會。2018年以後多數車企專屬的純電平臺開發成功,油改電逐步淘汰;

近日傳出長安、華為和寧德時代三方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即將上市,期待。

長城:微型電動車效果顯著,能否高低端雙贏?

長城的歐拉系列早已布局,3年時間密集推出4款在售車型,熱銷主力車型是歐拉黑貓6.98-8.48萬之間;10萬級別以上的歐拉好貓和IQ只贏得喝彩聲。

12月10日有媒體曝出長城正在打造高端電動品牌,代號「SL」,該品牌將獨立運營。

吉利:全面撒網,卻收貨甚少

相比於長安和長城,吉利汽車的電動化實施更早,除了類似於長安汽車的改款車型,吉利電動車在中高低領域均有嘗試;早年收購微型電動車企知豆,可好景不長,獨立電動品牌幾何系列,2019年幾何A銷量看好,進入2020年跌至谷底,與同級別的廣汽埃安 S相差甚遠;吉利的高端電動品牌極星,可能有些陌生,但它來頭不小,是吉利與沃爾沃共同打造的高端電動汽車品牌,性能、外觀自然沒的說,成立之初就劍指特斯拉;結果可想而知。

傳統車企品牌定位已深入人心,雖然創立新品牌,仍很難被大眾接受;比如公認豪華三強BBA就一定比沃爾沃、凱迪拉克好嗎?造車新勢力,特斯拉、蔚來等沒有「歷史包袱」,在衝擊高端市場時更容易被用戶群體接受。

這只是一方面,高端電動化的落後,傳統車企更多的是自身的主觀原因。

相關焦點

  • 造車新勢力的2019:水逆之年的點點螢火
    2018年到2019年,新造車勢力的交付量從24000上漲到57000輛,車市寒冬中翻倍的成績背後是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 電動汽車的硬傷也一再得到解決,造車新勢力的續航從2018年的最高500km,進步到已經達到600km以上的續航。不只是電池技術的升級,它們在車輛智能化方面的建樹也趕超了很多傳統車企的進度。
  • 2020折戟沉沙:造車新勢力「剩者為王」
    就不放那張"三百新勢力"的知名圖片了。放了,我們也叫不全名字;不放,他們也就這樣似這個春天,了無聲息就過去了很多,好像從沒來過,又好像在哪見過。春分明明才剛過去,而廣州,似乎已經入夏了。2020的車市開端折戟沉沙,造車新勢力在面臨著怎樣的生存格局?外部環境變化、競爭激烈和內部挑戰哪個帶來的衝擊更大?誰有機會活下去,誰又將倒在這個秋夏?
  • 國內造車新勢力TOP4為什麼是它們
    國內造車新勢力TOP4為什麼是它們 EV新動力 發表於 2020-12-21 13:50:04 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
  • 極狐阿爾法T,不一樣的造車新勢力?
    6年前,由網際網路巨頭主導的中國造車新勢力紛紛湧現,蔚來、小鵬、威馬、理想......它們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定義了電動智能車的模樣。 6年後,另一波造車新勢力也在紛紛加入戰局,由傳統車企孵化的埃安、智己、嵐圖等一眾新高端電動品牌,在第一波玩家做好了新興市場的前期培育工作後,正試圖用自己的聲音重新給「電動智能車」下定義。
  • 造車新勢力合眾汽車的電池選擇路徑及產品布局
    打開APP 造車新勢力合眾汽車的電池選擇路徑及產品布局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23 16:27:43 12月16~18日,【利元亨總冠名】2020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盛大啟幕,動力電池產業鏈近1000位企業高層雲集,共話未來十年產業新藍圖。 在16日下午【逸飛雷射冠名】主機廠與電池競合專場,王野發表「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與三電設計」的主題演講,介紹了造車新勢力合眾汽車的電池選擇路徑及產品布局。
  • 事故頻發,「安全」是造車新勢力的命門嗎?
    比起能力,更需關心的是這些問題會否影響幾家新造車公司的信譽,從而影響產品口碑,乃至於影響後續的銷量爬坡。投資者對「新造車勢力」的判斷標準已發生變化,銷量能否順利爬坡,未來是否具備實現規模化產銷的能力,已成為投資者考量包括特斯拉在內新造車公司的重要標準。這一點,從近期相關公司銷量及股價走勢的關係中可以看出。
  • 汽車新創峰會共識:造車新勢力加速融入傳統產業
    「智能駕駛勢不可擋,不光是長安的聲音,也是中國汽車業的聲音。」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於武說。同時,傳統車企和新創公司、網際網路公司到底將以什麼樣的關係呈現在產業鏈中,以及如何營造汽車新生態;什麼樣的電動車才是更滿足消費需求的車等等,都是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在2017中國汽車新創峰會上,由21世紀經濟報導聯合威爾森諮詢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2016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報告》正式發布。網聯是手段,智能是目的在造車新勢力中,有一派是網際網路公司。
  • PPT造車新勢力日漸衰落 誰能笑道最後
    銷售市場上對此訂購熱線不斷,對新能源造車廠家的投資也源源不斷,造車新廠家竟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但正如開始那般迅速發展,新能源造車也在失去了政策的土壤中迅速衰敗。今年,拜騰、博郡與長江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已宣告失敗,繼續撐下去造車新勢力的不多於10家。
  • 中金公司:產品差異化是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
    我們對特斯拉以及國內三家造車新勢力的發展戰略以及產品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嘗試歸納出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產品差異化是立足之本,解決「性價比」和「便利性」兩個痛點,創造需求是增長動力。分價格段來看,低端車不觸及高成本的痛點,以解決短續航裡程城市代步需求為主;高端車則成功貼上特色標籤,打出產品差異化,開闢新需求。而中端市場競爭格局更激烈,已有較多成熟的、強產品力的車型在爭奪市場,相對於資金力雄厚、生產工藝成熟的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不具備明顯的比較優勢。因此我們認為,進入兩級市場是造車新勢力比較合適的打法。
  • 上汽榮威MARVEL X:中國傳統造車勢力最強反擊
    針對電動汽車不方面遠行的問題,MARVEL X還提供暢享異地出行服務,可以免費獲得一輛燃油車駕駛到外地。此外,MARVEL X也提供快遞到車等創新功能。這些服務創新之舉,榮威自稱是引入了新零售模式。但在我看來,上汽是學習了新造車勢力在電動汽車服務上的各種探索,既全面,又非常有針對痛點。
  • 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頭部「四小龍」逆勢翻盤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2020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本報記者 趙語涵2020年關將近,在這極特別的一年裡,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一邊是風光無限的新勢力頭部「四小龍」:蔚來從生死線翻身,市值接連上漲超越通用、寶馬;理想、小鵬前後腳赴美上市,市值看漲;威馬融資100億元,擬登陸科創板。而在分水嶺的另一邊,博郡、賽麟、拜騰、前途、長江汽車等滑向破產邊緣,或將黯然退場。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加速了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洗牌,而業內認為,新勢力上半場的量產之爭已近尾聲,下半場的技術之爭正拉開大幕。
  • 華為「造車」,一張新賽道的入場券
    1998年,「打久了不心疼,聽久了不頭疼」小靈通橫空出世,由於輻射小、資費低、便於攜帶等優點,成為了國內通訊設備公司們爭相追捧的產品。華為對此卻並不感冒,時任華為總裁的任正非說到「短暫的賺錢機會,寧可賠死,華為也不去做過時的技術。」然而,憑藉著「過時的技術」中興通訊通過小靈通快速崛起,銷售一度達到了華為的80%。
  • 前行者|安東尼·巴瑟斯:大部分造車新勢力都會失敗
    未來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可能越來越像隨著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近年來一大批造車新勢力迅速崛起。作為合資車企掌門人,安東尼·巴瑟斯表示,傳統汽車製造業已經有百年歷史,很欣然見到有人在做不一樣的事情。「我們沒有理由不從造車新勢力那裡學習,並強化自身。
  • 特斯拉從「鯰魚」變成「鯊魚」,造車新勢力或成最大受益者
    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很多人紛紛開始猜測造車新勢力可能頂不住了,其實大可不必擔憂,現在電動汽車市場初啟,存量用戶很少,都是從燃油車轉換過來的,因此特斯拉降價開拓市場規模,對整個電動汽車是件大好事,造車新勢力反而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多了一個急先鋒開路。
  • 造車新勢力漸入佳境,四門轎跑配蝴蝶門!比亞迪漢:既生瑜何生亮
    造車新勢力漸入佳境,四門轎跑配蝴蝶門!比亞迪漢:既生瑜何生亮如果把時間退回到5年前,那時候國內大多數車迷對造車新勢力是不太信任的,畢竟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跨界來造車總是給人一種不安全感,但是經過幾年的觀察來看,造車新勢力當中並非全部都是PPT造車,雖然也存在一些玩資本遊戲的投機倒把現象,不過如今剩下來的造車新勢力品牌實力相當強悍,比如小鵬汽車已經有多款量產車型支撐銷量,而最近廣州國際車展即將到來,小鵬汽車又給大家帶來了新的驚喜
  • 對話R汽車高層,造車新勢力國家隊,它如何用科技兌現想像?
    文丨冬樹童 C造車新勢力好還是傳統造車勢力好?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有很多種看法,造車新勢力更希望有傳統造車的技術積累和造車底蘊,而傳統造車新勢力也希望有新造車的網際網路基因、強大的個人IP以及全新的商業模式。
  • 造車新勢力專題報告:樹立一個標籤,解決兩個痛點
    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已有三家成功赴美上市,分別為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特色鮮明、戰略各異,銷量均有較亮眼表現。本文對特斯拉以及國內三家造車新勢力的發展戰略以及產品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嘗試歸納出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產品差異化是立足之本,解決「性價比」和「便利性」兩個痛點,創造需求是增長動力。
  • 哪些「關鍵詞」可以總結2019年我國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呢?
    對於很多造車新勢力來說,2019年可以被稱之為「存亡之年」。在車市遇冷,補貼下滑的情況下,它們也面臨著隨時出局的壓力和危險。那麼回顧已經過去的2019年,「造車新勢力」又達成了哪些成就呢?未來發展局勢又將如何呢?
  • 新能源黑馬選手 恆馳1詮釋什麼是真·造車新勢力
    作為「後起之秀」的造車新勢力,恆馳汽車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就在最近網路上一則恆馳1的路跑視頻廣為流傳,收到了大量關注,一度成為了圈內熱搜,甚至現在就有人問起了價格。   大規模的投入也在向外界傳達一個信息:造車這件事,恆大是認真的。可以說,在恆馳汽車背後強大的恆大資金的支持下,恆馳汽車擁有大部分造車新勢力都難以比擬的優勢之處,從研發到產品都能夠實現快速落地,是一直備受爭議的造車新勢力中「希望的曙光」。
  • 造車新勢力股價飛上天滴滴也「硬」了
    文 | 一言圖 / The Lazy Artist Gallery-pexels2020年,三大造車新勢力一飛沖天,蔚來今年股價最高上漲13倍,其市值也從年初的百億上下漲至最高超過汽車產業新風口  ‍蔚來的市值超越了寶馬、通用、法拉利等傳統車企巨頭。蔚來、理想、小鵬三家的市值之和也已超過美國三大車企(通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市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