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關鍵詞」可以總結2019年我國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呢?

2020-12-12 汽車觀察家

對於很多造車新勢力來說,2019年可以被稱之為「存亡之年」。在車市遇冷,補貼下滑的情況下,它們也面臨著隨時出局的壓力和危險。那麼回顧已經過去的2019年,「造車新勢力」又達成了哪些成就呢?未來發展局勢又將如何呢?

首先,「內憂外患」可以作為造車新勢力2019年最為貼切的關鍵詞了。除了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融資困難,合資品牌的競爭等外界因素之外,企業本身資金鍊斷裂,技術不完善,產品服務以及現金流等實際運營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是很多造車新勢力面臨困境的原因。特別是對於很多跨界造車新勢力來說,無論是技術還是資本都沒有多少競爭力,與傳統車企積累的幾十年資本與經驗進行競爭無疑是以卵擊石。

其次,「量產交付」也成為了2019年各大造車新勢力爭相要完成的目標。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目前造車新勢力已經達到了百餘家,但成功完成量產交付的造車新勢力僅有12家,其中包括目前知名度比較高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理想汽車等,而大部分造車新勢力仍然在紙上談兵,量產交付更是遙遙無期。不過總的來說,在已經完成量產交付的幾家造車新勢力中,蔚來,威馬,小鵬等發展潛力還是比較大的。

最後,從2019年各家造車新勢力的表現來看,形勢和前景都不容樂觀。大部分已經實現量產交付的車企遠遠沒有達到銷量預期,甚至處於無法自負盈虧的階段,只能依靠融資維持運營和生產。例如蔚來汽車全年交付量已經達到了20565臺,成為了造車新勢力中當之無愧的銷量第一。但是就財報數據來看,蔚來汽車累計虧損仍然超過了100億元,而且目前瘋狂的燒錢模式和不合理的研發投入佔比仍在繼續。

綜上來看,雖然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造車新勢力的初次淘汰賽已經結束,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仍然有不少造車新勢力完成了量產交付,但實際狀況卻仍然不容樂觀。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也許只有抓住用戶痛點,保持差異化和創新化的基因才能夠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生存下來。

本文為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博洋)

相關焦點

  • 造車新勢力的2019:水逆之年的點點螢火
    新勢力似乎恰巧用自己2019年滿滿的事故證明了這句話。但也有人對此依然一笑而過,這其中,包括 「多情」的李斌、多戲的馬斯克、多金的許家印。 作者 | 趙玲偉 編輯 | 白朝陽 2019年汽車市場的艱難是意料之中的。生於市場最艱難的時刻,造車新勢力還有希望嗎?
  • 2019年十大關鍵字:新勢力
    在2019年這充滿著機遇與挑戰的一年,不少造車新勢力品牌都一一躍起。如威馬、新特、蔚來、小鵬、哪吒、零跑等數十家造車新勢力,紛紛完成了2019年年度的交付。新勢力交付數量如何?而其中,蔚來、威馬、小鵬這三個造車新勢力成功突破萬輛的銷量大關。
  • 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下 造車新勢力是「後浪」還是未來?
    原標題: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下,造車新勢力是「後浪」還是未來?掌握技術和人才,正是恆大造車的信心和底氣,也是用戶信心的來源。   恆大造車絕不是PPT造車,而是實實在在的造車,不然大費周章的投入,招攬天下英才,是為了什麼?
  • 2019年汽車行業熱門關鍵詞盤點
    2019年是公認的汽車產業變革之年,這一年汽車行業發生了諸多大事——以大眾、戴姆勒、豐田為代表的汽車巨頭加快電動化轉型,新能源補貼退坡,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新勢力造車上演「生死時速」,2019年全年負增長,邊緣車企面臨淘汰等。就2019年中國車市,《中國經營報》記者通過解析「負增長」「淘汰」「電動化提速」「量產交付」等年度關鍵詞的方式來呈現這一年的行業變化。
  • 盤點|2019年汽車行業年度十大關鍵詞
    今天是2019年最後一天,是時候來一波總結了,如果用關鍵詞來回顧汽車行業的2019年,你會選擇哪幾個?接下來,我們通過十個關鍵詞帶大家一起來盤點這一年。獵豹、眾泰、華泰、力帆在今年10月初傳出申請破產傳聞,雖然後來被四家車企出面闢謠,但他們經營困難、不堪重負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在整個汽車行業寒冬的情況下,即便是造車新勢力也難保不會死亡,更何況已經落後的企業。
  • 造車新勢力2020年成績喜人,他們怎麼做到的?就憑這三點!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2020 年,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一邊是綠馳汽車、賽麟汽車、博郡汽車、前途汽車、長江汽車等身處經營困境或者慘遭出局,另一邊則是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以及威馬汽車等頭部企業絕處逢生,甚至可以說浴火成鳳。
  • 中金公司:產品差異化是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
    我們對特斯拉以及國內三家造車新勢力的發展戰略以及產品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嘗試歸納出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產品差異化是立足之本,解決「性價比」和「便利性」兩個痛點,創造需求是增長動力。結合中國轎車市場相對較大、暢銷的入門級豪華車多為加長軸距版本的國情來看,我們認為特斯拉在中國新能源市場不會一家獨大,新勢力仍有發展空間。 造車新勢力如何脫穎而出?標籤鮮明;解決痛點、創造需求。
  • 新勢力造車的各個車標都有什麼含義呢?
    我們都知道,隨著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也誕生了許多的造車新勢力,而這些造車新勢力也是啟用了自己的車標。那麼,新勢力造車各個車標都有什麼含義?我們就選取一部分的造車新勢力車標,來看看有什麼含義。首先來看看蔚來汽車的車標。
  • 2020折戟沉沙:造車新勢力「剩者為王」
    面對主持人的問題:未來兩三年過去,有多少造車新勢力企業可以留下來?他們當中有幾位認為,造車新勢力的市場競爭激烈,未來能夠活下來的車企,也許不會超過10家。現在看來,這個觀點真的是足夠樂觀了。而何小鵬當時的觀點更為「尖銳」,在今天來看確更加接近實際情況,在他看來,在未來3年時間,成功活下來新勢力車企的數量可能不超過兩家。
  • 國內造車新勢力TOP4為什麼是它們
    國內造車新勢力TOP4為什麼是它們 EV新動力 發表於 2020-12-21 13:50:04 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
  •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 史上最大泡沫誕生?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史上最大泡沫誕生?特斯拉在美召回近萬輛電動車,風口能否繼續?  紅極一時的新能源汽車概念板塊突然遇冷,在美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集體大跌,未來投資空間還有多大?北京時間25日晚間,中概股造車新勢力盤前跌幅持續擴大,截至9:30左右,理想汽車盤前跌近14%,小鵬汽車盤前跌超12%,蔚來汽車盤前跌近10%。相比近段時間的漲勢來說,新能車概念熱度已經明顯降低。與此同時,多隻A股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也出現回調。
  • 造車新勢力專題報告:樹立一個標籤,解決兩個痛點
    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已有三家成功赴美上市,分別為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特色鮮明、戰略各異,銷量均有較亮眼表現。本文對特斯拉以及國內三家造車新勢力的發展戰略以及產品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嘗試歸納出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產品差異化是立足之本,解決「性價比」和「便利性」兩個痛點,創造需求是增長動力。
  • 寧可選擇成立幾年的造車新勢力,也不給傳統車機會
    傳統車方面中國車企落後世界幾大巨頭百年左右,新能源汽車似乎差異不大,我國已經力推新能源汽車將近十年的時間,除了整車,上下遊產業鏈布局也更加完善。新能源一直是輿論的焦點,科技的前沿;我們一般認為的豪華車型,終端售價要跨過20萬大關,傳統豪華車型我們幾乎全軍覆沒,硬算的話近兩年表現較好的紅旗可以,不過主力車型也是起售價不超過15玩的H5。
  • 造車新勢力合眾汽車的電池選擇路徑及產品布局
    打開APP 造車新勢力合眾汽車的電池選擇路徑及產品布局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23 16:27:43 12月16~18日,【利元亨總冠名】2020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盛大啟幕,動力電池產業鏈近1000位企業高層雲集,共話未來十年產業新藍圖。 在16日下午【逸飛雷射冠名】主機廠與電池競合專場,王野發表「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與三電設計」的主題演講,介紹了造車新勢力合眾汽車的電池選擇路徑及產品布局。
  • 3年虧損200億!車賣的那麼貴,為什麼造車新勢力卻還是虧損?
    更加令人奇怪的是,目前幾乎所有的造車新勢力,都沒有實現盈利,蔚來汽車2020年Q1甚至高達142.77%,小鵬汽車的Q1資產負債率高達71%,理想Q2的負債率也高達53%。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蔚來已累計融資13次,融資金額超461億元;理想汽車累計融資超236億元;小鵬汽車累計融資超300億元,但是這些造車新勢力基本都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況。
  • 有因有果 八個關鍵詞回顧 2019 年新能源車市
    因此在預測未來之前,我們不妨將時間撥回到過去的這一年,新出行以八個關鍵詞做路引,一起看看來時的路……關鍵詞一:政策新能源汽車市場由政策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最明顯的信號就是 2019 年最新補貼政策的推出——3 月 26 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 造車新勢力1月上牌量可能打你臉
    數據顯示,造車新勢力在2020年1月份的新車上牌量為5946輛,環比稍微有所下滑,整體受春節假期和疫情的影響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另外,在這個月的交強險上牌量前十車型中,在2019年12月4日才正式實現交付的理想ONE異軍突起,打破了以往由蔚來、威馬、小鵬組成的前三強局面,位列第二名,不過第一名還是由蔚來佔據。
  •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 史上最大泡沫誕生?風口能否繼續?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史上最大泡沫誕生?特斯拉在美召回近萬輛電動車,風口能否繼續? 摘要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 史上最大泡沫誕生?風口能否繼續?】
  • PPT造車新勢力日漸衰落 誰能笑道最後
    今年,拜騰、博郡與長江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已宣告失敗,繼續撐下去造車新勢力的不多於10家。 反之,之前發展態勢不被認可的傳統車企品牌竟在此期間韜光養晦,並有一種將造車新勢力推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之態,這其中大有發展之勢的是五菱、比亞迪、奇瑞、傳祺、上汽。
  • 前行者|安東尼·巴瑟斯:大部分造車新勢力都會失敗
    ;並於2019年出任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未來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可能越來越像隨著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近年來一大批造車新勢力迅速崛起。作為合資車企掌門人,安東尼·巴瑟斯表示,傳統汽車製造業已經有百年歷史,很欣然見到有人在做不一樣的事情。「我們沒有理由不從造車新勢力那裡學習,並強化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