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日晁其人和他的重彩山水畫

2021-02-21 詩琳空間

編者按:我們曾經如此追捧外表的光鮮,到後來才懂得,真正的奢華與亮麗,竟是源自內心的快樂與幸福;我們曾經如此追求表面的富裕,到後來才明白,真正供養生命的東西,是思想,是精神,是靈魂,是內心的繁華似錦。

因此,分享作者感悟並理解到的人和事、大自然和文化藝術中一切美好的東西是本公眾號創立的宗旨。旨在通過創作和分享、激勵作者和讀者們觀照內心、熱愛生活,努力追求和創造美好健康的人生,在追求真善美中積極奮進、穩健充實地前行!

 

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的身邊畫家是一位中青年時期耕耘於群眾文化藝術領域,中年之後一直耕耘於嶺南畫派藝術研究領域,現雖然已過甲子之年,但其個人創作卻開始步入成熟、豐收期、創作成就前景非常可期的重彩山水國畫畫家——黎日晁。並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作品。

黎日晁  廣東順德人,歷任廣州市文化館美術部部長、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嶺南畫派紀念館副館長,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學術委員、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副會長,曾出版有個人畫冊《黎日晁·藝術與生活》、《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團作品集——黎日晁》。

十年前,我剛開始負責全區藝術教育管理工作沒幾個月,就在一個學生美術作品評審活動中認識了黎日晁。他當時是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嶺南畫派紀念館副館長。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隨和、謙遜,卻十分熱心於在基礎教育領域推廣美術、書法教育。當時我向黎主席提出請求:我是個外行人,請支持和指導我做好全區藝術教育的引領工作。黎日晁聽到我的請求,十分堅定地說:只要你們有需求、並持之以恆地在中小學推廣「正道」的書畫藝術教育,我一定歇力為你們推薦各種不同畫種、不同風格但同樣德藝雙馨的優質藝術家資源。

黎日晁為我區師生們示範創作

黎主席說到做到。十年來,他不但自己多次到我區為師生們創作示範、授課、參加師生作品評審活動;悉心指導我區的美術展覽的策劃及布展,指導我們的畫冊設計、編排,等等。而且更為可貴的是,他先後為我區推薦和介紹了眾多優質權威的藝術家資源到我區為師生們創作示範、開展美術教師專業培訓、開設美術書法講壇等。

著名國畫家、美術評論家梁照堂

梁照堂為我區美術老師授課

黎主席十分關注和指引我們的藝術教育要走在正道上。在以黎日晁為首的一群具有創新精神和學術性的美術書法專家們持續十年的指導和引領下,我區的美術教育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中小學生千人現場書畫大賽成為品牌、師生書畫作品走進國家重點藝術館展覽、學生作品在全國美術教育研討會上作示範展……

我區中小學生千人現場書畫大賽開幕式

千人現場書畫大賽現場

千人現場書畫大賽作品

參加現場賽的孩子可愛的童畫作品

孩子們的作品亮展2019年全國美術教育研討會現場

每年一場師生畫展開幕式

師生們的書畫作品亮展廣州藝術博物院開幕典禮

我區孩子們的作品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展覽

美,是世界上最富有魅力的字眼;美,是人世間最極具韻味的詞彙。

美,是一種共鳴,是一種感受,是一種和諧。美是永恆的旋律,是真正的詩和遠方!

作為一個前期從事群眾文化藝術工作、後期一直從事嶺南畫派研究和管理工作者,黎日晁用行動詮釋了他的敬業精神和對工作職責的高度理解與責任:就是不遺餘力地傳播和推廣美育。十年多來,黎主席一直身體力行地多方面多角度指導和支持我區的美術教育,為的就是能幫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們提高審美水平和能力,具有良好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習慣,具有發現美與創造美的能力,提升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照亮美好人生!

與此同時,數十年來,黎主席自己一直筆耕不斷,寄情於自然質樸的田園山水,默默鑽研傳統筆墨功力,師古人,師造化,得心源。

雲山初醒圖 黎日晁

黎日晁為人厚度、做事嚴謹認真、公道正派,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慎獨之人。務實低調、創新求真、隨和卻不失原則的嶺南人精神特質在他身上得到萬最為突出的體現。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也充分體現出一種平和寧靜、不疾不徐的美好節奏與和諧層次感。黎日晁作畫用墨用色頗為講究,執著地探索一種適合自己的藝術形式,他在不斷醞釀過程中試圖尋找筆墨造化之美。黎日晁數十年如一日踏實的藝術追求以及優秀的人品質素已經匯聚成噴薄的創作源泉。他近期的一批精彩的重彩山水畫作品已呈現,並且相信其作品造詣前景必將十分廣闊和可期!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黎日晁的作品吧。

雲深路遠有人家34x34cm

曲徑青階紅塵遠68x45cm

山野淋漓春水融67x45cm

幽澗鳴泉68x45cm

碧水祥雲圖45x68cm

春意淋漓圖45X68cm

無邊山野釀清流136x68cm

塔雲山136X68cm

翠微春潤玉泉飛136X68cm

春雨匯碧泉 祥雲掩幽山136x68cm

草堂人靜處 山野聽泉時64x134cm

連山十裡漾清泉68x136cm

清溪飛水圖68x136cm

山居聽泉圖 68X136cm

深山雪泉68x136cm

青林薄霧氣芳華46x175cm

日暮雲山橫雨後46x175cm

舍外秋山漾翠霞46x178cm

野谷疏林雲作障46x175cm

雲外金泉千山匯 46x178cm

雲霞滿江綠滿山46x178cm

本連結的圖片由畫家本人提供,特別鳴謝!

   

謝謝大家的欣賞!

(版權所有,轉載需後臺溝通說明用途、經同意後方可轉載,敬請諒解!)

                             

                              詩琳

                     2020年10月13日編按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以色彩為中心及構圖的變化論重彩山水畫創作研究!
    但當代重彩以色彩為中心的形式語言具有足夠開放性和包容性,在新的語境下,東方和西方、古典與現代就可以實現共存和對話。一、當代各種思潮的碰撞五四運動時期,大規模的西方近代文化思潮傳入國內,以 「獨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為旗幟逐漸影響中國畫變革。其後的85思潮"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術的繁榮。
  • 家裡掛山水畫時,你是否知道工筆山水畫與寫意山水畫的區別
    家裡掛山水畫時,你是否知道工筆山水畫與寫意山水畫的區別?山水畫的畫法多樣,曾經以描寫繪畫手法精工和粗狂分為寫意山水畫和工筆山水畫,後來以水墨色彩的形式分為水墨山水畫、青綠山水畫、潑墨山水畫、焦墨山水畫、金箋山水畫。在此為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工筆山水畫與寫意山水畫的區別。
  • 中國美術館舉辦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12月27日,由全國政協書畫室、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景·色——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以「景·色」為題,展出牛克誠作品近50件(套),展現他10年來的山水探索,體現出了牛克誠山水作品的特色。作為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代表畫家,牛克誠長期致力於探索重彩山水畫的古典圖式向現代轉型的多種可能性。作品大體呈現三種畫風:源於晉唐青綠山水畫傳統的工筆重彩,水墨與色彩融合的彩墨,以色彩闡釋筆墨精蘊的寫意重彩。
  • 北大歷史系畢業,卻成當代青綠山水畫代表!牛克誠作品展開幕
    12月27日,「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景·色——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牛克誠作品近50件(套)。作為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代表畫家,牛克誠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卻在藝術創作上展露才華;長年從事藝術史研究,又在中國畫領域頻創佳作。
  • 美術研究|張大千:青綠山水畫關鍵在著色,而著色關鍵在於用水!
    因這些重彩顏色是青綠山水畫的關鍵,重彩顏色的製作與應用,也就大大限制了青綠山水畫本身的發展。還有是古代有關青綠山水畫法的論述很少。在清代王翬的《清暉畫跋》、王昱的《東莊論畫》、唐岱的《繪事發微》、方薰的《山靜居論畫》等畫論中,談到了青綠山水的畫法也只是隻言片語,未見其詳。
  • 傳統烙畫的兩種上色,淡彩著色法和重彩著色法,你更喜歡哪一種
    烙畫並不是僅限於烙痕的深淺、濃淡、塊線變化表現,也可以通過上色來豐富畫面的表現力和藝術效果。但素色烙畫與上色烙畫各有千秋,同樣受人們的喜歡。烙畫著色,也可淡淡上色,也可以上色深點,基本分為淡彩著色法和重彩著色法兩種。
  • 跟著許俊學習青綠山水畫
    學習青綠山水畫技法,包括構圖章法、用筆用墨、設色敷彩和畫面整體處理等諸多方面,但其關鍵還是在於著色。對於設色敷彩這一點來說,古今一些名家雖然論述各有主見,且並不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為藝術貴在出新,貴在獨創),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對青綠重彩的敷色,都強調濃而能清雅,明而能古厚,薄而能深沉,這就是一張青綠山水畫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 工筆淡彩和重彩的區別
    ▲新朋友點藍色字體關注,老朋友點右上角分享和收藏
  • 「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漢宮春曉圖》
    說起我國的傳世名畫,最為人熟知的要屬《清明上河圖》和《富春山居圖》了,但如果了解過我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位列其中的《漢宮春曉圖》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 許俊的青綠山水畫,有著來自自然山水寫生的原型
    我作為此展的藝術主持在畫集的序言中寫道:「風格見精神也就是風格見性情,在已經有了生活積累和一定的筆墨功夫之後,畫作的格調高下、品味濃乏與否就成為評價的尺度。匆忙和粗率是我們這個時代藝術上經常出現的問題,既然山水畫的宗旨是與純淨的自然精神相接,那就需要畫家這個中介保存一份透明的、集中的和內在的性情,所謂人品即人的品性總會在具體的畫跡中顯現出來。」
  • 浙江畫院|孫永:30年如一日,山水畫的堅定探索者!
    他用鉛筆、炭筆、鋼筆,或水墨、淺絳、重彩等不同形式,創作寫生作品匯總累計兩三千餘幀。正是具備了良好的寫生功底,他在創作時得心應手。作為浙江畫院的領軍者,孫永在積極推動藝術創作的同時,更思考畫院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他認為,作為一名中國畫創作者應該具備憂患意識,不論居廟堂之高或處江湖之遠,都應當清醒認識到時代背景下所應當具備的長遠眼光。
  • 青綠山水畫傳統,如何成時代表達的創新
    在此背景下,青綠山水畫在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歷程中可謂身影微弱,對其研究也較為簡略。而在當代藝術語境中,青綠山水這一極具表現力的繪畫形式亦遭受冷遇,對其的學術研究也是缺失的。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術史研究迎來新的研究熱潮。這具體表現在:對一些中國山水畫早期作品進行了重新鑑定和深入探討。
  • 張大千山水畫:現代美術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家,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張大千在近現代美術史上是一位首屈一指的畫家,他的畫作包涵山水、人物、花鳥,樣樣精通,是位「全才型」的畫家。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張大千高清山水:這輩子,有一張就夠了。張大千高清山水:這輩子,有一張就夠了。張大千高清山水:這輩子,有一張就夠了。
  • 畫壇神才張大千精通山水畫,因哥哥說的一句話,終生不肯畫老虎
    他精通山水畫,將工寫結合,重彩水墨,不拘泥於框架,遂成就一代宗師。遊歷西方,被西方畫壇盛讚為「東方之筆」。他就是——張大千。然而,一代宗師張大千精通山水畫,卻終生不做一幅老虎畫,這一切只因哥哥張善子的一句話。
  • 當代中國工筆重彩藝術代表人物——劉新華
    ,他還在這種具體的造型中,融入了主觀的形式知覺和個人的情感體驗,比如在樸素而平凡的花朵藤蔓中,注重造型的情感體驗和氣氛的渲染,使微觀自然與宏觀世界的關係得到闡述,保持生動與神韻。他將現實對象的輪廓、動態、情狀用流暢勻整的線條和絢爛有致的色彩躍然紙上的同時,用心去發現對象內在的真形,體現了對傳統的繼承與創新和對現實自然的熱愛與領悟。
  • 重彩油畫棒牡丹花開的摩擦技術
    >他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個性在許多國家花投票選舉中脫穎而出成為許多人倡導的「國花」他是牡丹花,有「花中之王」,「國色天香」的聲譽牡丹花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盛唐時期宮廟,富豪家庭和民間牡丹已經很常見了國色天香的顏色歷經數千年他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在許多的文學藝術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著名詩人劉禹錫寫詩讚美他「唯有牡丹真國色
  • ...彩繪藝術家鄭曄——柴房首創限量版收藏級老料礬紅重彩十二生肖
    ▼ 放大鏡下的陶瓷彩繪藝術家鄭曄 柴房首創限量版收藏級老料礬紅重彩十二生肖鄭曄的作品一直在遵循這一藝術創作的規律,其筆下的動物,凝聚了某一瞬間的頗具生命力和表現力的藝術形象,是其常年積澱的深厚的藝術修養和熱愛生活的情感投射。
  • 教程 | 重彩油畫棒蔬果寫生
    綜合班級   綜合創意班年齡  6-8歲課時  90分鐘工具材料   牛皮紙、記號筆、重彩棒 創作構思 重彩油畫棒跟普通的油畫棒不同,重彩油畫棒附著力好,容易上色,覆蓋能力強,能夠更方便地表現色彩之間的混色、疊色、溶色漸變和層次感。
  • 卿辰品書畫:「何雨春」何雨春重彩扇面欣賞
    人物畫專項工作室導師;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事、藝委會秘書長;東方彩墨畫院院長;雲南大理大學客座教授;北京石齊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請欣賞「何雨春」書畫作品重彩扇面卿辰品重彩扇面重彩畫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算起已有六千餘年的歷史,重彩畫以其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著眾多的愛好者和追隨者。
  • 七律:濃墨天成重彩橫
    (仄起首押下平八更韻)濃墨天成重彩橫,桃雲滿岸水無聲。青山綠樹樓臺隱,玉瀑灰橋港棧明。----作品----濃墨天成重彩橫【橫:八庚(平),二十四敬(仄)】 押韻桃雲滿岸水無聲【聲:八庚】 押韻青山綠樹樓臺隱玉瀑灰橋港棧明【明:八庚】 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