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但很多人都理解錯誤了

2021-01-12 北極星聊歷史

近些年的漢語熱和中國的儒學在海外的傳播,這些都反映了中華文化在世界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此同時,中國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歷史唯一沒有中斷的國家。我們日常會用到的成語、明白的心靈雞湯都是祖宗話語的提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近些年常掛在我們耳邊的成語之一——上善若水。很多人覺得這四個字理解也很簡單,但是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這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於吃飽穿滿了,而是會對精神層面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很多有品位的人會在家中掛一些字畫。而據小編分析,很多人都會在牆上掛上」上善若水「這四個字。

首先,我們來說說上善若水出自哪裡?它源自於老子的《道德經》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淨,處眾人之所惡「這句話。大概意思就是在我們的這一生中,我們自身要做到盡善盡美,而且還要像水一樣,做到能夠像水一樣,潤物萬生。

而」若水「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像水那樣,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著一顆謙卑的心態,萬不可因為自己的一點小有成就沾沾自喜;同時,」若水「還有一層言外之意,就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當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內心也會舒服的;並且當我們在傳遞給別人這種溫暖時,我們就會在我們腦海裡形成一種認知,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僅僅是在傳播正能量,更是在傳播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

為人處事,我們要在平衡中找出折中的辦法,比如做人不能太滑頭,也不能太迂腐,更不能趨炎附勢。我們要從中找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拿捏。所以各位朋友以後別再理解錯誤這四個字的含義了吧!各位朋友,您看了有什麼感觸嗎?

相關焦點

  • 「上善若水」都聽過,那到底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被人誤解了
    眾所周知,水是沒有顏色的,古時候人們也常將君子的品德與水聯繫起來,現今不少人將「上善若水」當自己的網名,可這四字成語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被人誤解了。「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很多人以為「上善若水」指的是一個人的品德出眾,應該像水一樣綿延不絕,是這個意思嗎?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文/卓越歷史君相信大家在誇一個人善良的時候可能會用上善若水來形容這個人。但是你們知道嗎?這種用法卻是錯誤的。許多時候我們用一個成語或者詞語的時候只看到它的表面意思。我們只根據它的表面意思去猜測揣摩他。
  • 都說「上善若水」,到底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很多人都誤解了
    孔子和學生子貢一起看「東流之水」,子貢好奇地問老師:「為什麼君子見『大水』必須要觀看呢?」孔子解釋說,水和很多東西都相似,它似德、似法、似義、似道、似勇、似正、似志、似察、似善化,包容萬象,妙不可言。其實,孔子自己也曾經向老子求學,從老子那裡學到了水的智慧。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其實一般人都理解錯了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現在就告訴你,其實一般人都理解錯了!
  • 老子的「上善若水」是何意?其實意思很淺顯,被很多人想複雜了
    而「上善若水」中的「水」,則是比喻那些與世無爭的聖人,這句話其實意思很淺顯,卻被很多人想複雜了。 第三、水有海納百川之勢 「上善若水」,其實是道家對個人德行,最高境界的一種彰顯。所謂「上善」可以解釋為最完美;而「水」則是避高趨的一種謙遜。 水是一種特別具有包容性的液體,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其實描繪的就是水的包容性。
  • 道家精髓: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很多人卻理解錯了
    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子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老子這句話的是:你與其問學於我,何為不去學習「水」的優良品德呢?孔子很疑惑,不明老子是什麼意思,於是問道:「水有何德?」面對孔子的疑問,老子說出了一句經典的詞語:「上善若水」,看似隨意說來,其實卻透露著道家思想的精髓,道理也很簡單,老子隨後解釋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
  • 「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好多人都理解錯意思了
    上善若水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能夠聽到的一個詞,好多場合在在讚揚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喜歡用「上善若水」。不過大多數對這個詞的理解多多少少都有些偏差。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今天來詳細講一下。要探明這個詞的真正意思,還得去尋找它的源頭。「上善若水」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老子》這本書裡。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語出自《老子》。單從表面上的意思來看:上善,也就是至善,達到非常完美境界的善。最完善境 界的善就像水一樣。
  • 上善若水的理解與解讀
    千百年來,人們對道德經的解讀無數,特別是對上善若水的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理解的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所以,解讀的意思會有所不同,我的解讀如與你的認知不同,請諒解,或批評指正。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如果要理解上善若水的含義,必須要整體理解第八章全文,因為,老子在第八章全文說的就是上善若水,老子自己對自己的上善若水加以說明和解釋。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人要如水般一樣的善良、包容,蘊含做人的大智慧,處事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它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 「上善若水」啥意思?原來人們都誤解了,帛書本出世後才真相大白
    通用版本的《道德經》是這麼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而實際上帛書上所寫的原文應為:「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
  • 都說「上善若水」,到底說的什麼?其實意思很簡單,我們都誤解了
    孔子曾經站在江邊上看著水匆匆的流過去,於是發出了千古慨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俗話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那麼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要反駁一些最常見的一種誤解,覺得上善若水,就是要像水一樣柔弱,柔弱真的是老子提倡的嗎?
  • 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這句話很多人都讀過,表面的意思也都能接受。然而,細思之下,「上善」為什麼會「處眾人之所惡」呢?其實可以這樣理解,老子相信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當眾人汲汲以求時,他卻堅守本心,不為表面現象所迷;當眾人都厭棄追求時,他這時會反其道而行之,反倒汲汲以求。他總是處在社會大趨勢的對立面。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上善」的智慧當如「若水」之柔中有剛,剛柔一體。
  • 老子說:「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何啟示?
    老子說:「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何啟示?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每次背誦文言文時都會覺得十分困難。這主要是因為文言文表達方式與現代不同,我們不容易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在背誦時就會困難一些。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意思的詞語。
  • 書法老師的作業,練習「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朋友最近學毛筆字,老師安排他練習「上善若水」。他卻不明白什麼意思,就去問老師。老師沒有明說,只是告訴他,多寫多練,直到把字寫好了,自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中華文字真的就那麼博大精深嗎?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就是指的作者內在精神與書法風格契合,不僅僅是外表的淺層次,更是內在的精神性格和字相合,這就是真正的「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 《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的老子給我們留下的文化經典,其中有一章是「不爭無尤,上善若水。」此章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心,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那麼「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上善若水」的水字是什麼意思?「特別之處」也許你想不到
    我們常常說:「水是萬物之源」。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水,你一天可以不吃飯但是不能不喝水。同時我們也知道有個詞叫做「上善若水」,水滋潤了萬物,給予萬物各種各樣的好處,但它卻從來不向我們索取,不和任何人比較高下,這也許就是水的善。
  • 「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深受人們的喜愛?
    「上善若水」僅僅四個字,卻博大精深,寓意深刻,從古到今,曾經被許多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甚至把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其意思就是說:人的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 原來「上善若水」是這個意思,受教了
    【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智】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習】「上善若水」這個詞正出於此,這也是《道德經》裡極為重要的一句話,用來解釋什麼是「道」。 「道」如「水」,至柔卻能馳騁天下之至堅,能以最柔的特性駕御天下最剛強的東西。 水,至善至柔,綿綿密密,細則無聲,巨則洶湧。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萬物皆得到它的利益,又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若水之上善,是至高的人生之道,也是最高境界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