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的漢語熱和中國的儒學在海外的傳播,這些都反映了中華文化在世界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此同時,中國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歷史唯一沒有中斷的國家。我們日常會用到的成語、明白的心靈雞湯都是祖宗話語的提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近些年常掛在我們耳邊的成語之一——上善若水。很多人覺得這四個字理解也很簡單,但是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這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於吃飽穿滿了,而是會對精神層面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很多有品位的人會在家中掛一些字畫。而據小編分析,很多人都會在牆上掛上」上善若水「這四個字。
首先,我們來說說上善若水出自哪裡?它源自於老子的《道德經》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淨,處眾人之所惡「這句話。大概意思就是在我們的這一生中,我們自身要做到盡善盡美,而且還要像水一樣,做到能夠像水一樣,潤物萬生。
而」若水「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像水那樣,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著一顆謙卑的心態,萬不可因為自己的一點小有成就沾沾自喜;同時,」若水「還有一層言外之意,就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當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內心也會舒服的;並且當我們在傳遞給別人這種溫暖時,我們就會在我們腦海裡形成一種認知,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僅僅是在傳播正能量,更是在傳播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
為人處事,我們要在平衡中找出折中的辦法,比如做人不能太滑頭,也不能太迂腐,更不能趨炎附勢。我們要從中找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拿捏。所以各位朋友以後別再理解錯誤這四個字的含義了吧!各位朋友,您看了有什麼感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