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好多人都理解錯意思了

2021-01-11 安兔兒ps

上善若水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能夠聽到的一個詞,好多場合在在讚揚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喜歡用「上善若水」。不過大多數對這個詞的理解多多少少都有些偏差。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今天來詳細講一下。

要探明這個詞的真正意思,還得去尋找它的源頭。「上善若水」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老子》這本書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直譯過來就是,水是對萬物都有好處的存在,這麼重要的存在也不跟萬物爭鬥,不驕不躁,不與世俗爭名逐利,胸襟廣闊。擁有這樣的品格便可以稱得上是「上善若水」。

聽完這通解釋,我相信大家對水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水除了擁有廣闊的胸襟和與世無爭的氣度之外,還有更多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

首先,水是一往無前的。水這種東西看似柔弱,其實堅韌無比,只要稍有空隙水便能迎頭進去。沒有什麼可以擋得住水,除非你把這汪水給蒸發乾淨,否則它是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的。

水是從容不迫的。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對人們那麼的重要,卻不想處在那麼高的一個位置,不驕不躁,看著世間百態,從容不迫。人們如果也能像水一樣從容不迫,便可以獲得內心真正的平靜。

水是簡單的。從化學組成上來水,水的化學式就那麼簡單。而且關於水的性質也都是無色無味,中性之類的詞彙。水不張揚,保持一種簡單平常的姿態存在於世間,用自己的平凡滋潤萬物。如果人們都能做到像水一樣簡單純淨,或許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純淨無暇。

水又是公平無私的。水對待任何事物都一視同仁,不管用什麼樣的器皿去盛放它,它都是用同一種姿態去面對,不會奉承誰,也不會去貶低誰。在現在這樣的一個社會環境下,擁有這種品格的人少之又少。

水還是團結的。只要有兩股水相遇,必會融合成為同一股水流,中間有多麼多的艱難險阻,他們總是會交織在一起。並且水的存在形式多樣,有雨水,有霧,有雪,有冰,可是不管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水總是能歸一於同一種存在形式,並且歸一之後的水都有著同樣的方向,這樣使得這些水有同樣的歸宿,發揮同樣的作用。社會中的人們不也是這樣嗎,如果大家都能像水一樣團結,能阻擋我們的困難會少很多。

這就是水,一種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物質,可載舟,可覆舟,可滋潤我們,也可以摧毀我們。對水保持一個敬畏的和學習的心,每個人或許都可以擁有水一般的品格。

相關焦點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文/卓越歷史君相信大家在誇一個人善良的時候可能會用上善若水來形容這個人。但是你們知道嗎?這種用法卻是錯誤的。許多時候我們用一個成語或者詞語的時候只看到它的表面意思。我們只根據它的表面意思去猜測揣摩他。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人要如水般一樣的善良、包容,蘊含做人的大智慧,處事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它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 「上善若水」都聽過,那到底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被人誤解了
    眾所周知,水是沒有顏色的,古時候人們也常將君子的品德與水聯繫起來,現今不少人將「上善若水」當自己的網名,可這四字成語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被人誤解了。「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很多人以為「上善若水」指的是一個人的品德出眾,應該像水一樣綿延不絕,是這個意思嗎?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語出自《老子》。單從表面上的意思來看:上善,也就是至善,達到非常完美境界的善。最完善境 界的善就像水一樣。
  • 「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深受人們的喜愛?
    「上善若水」僅僅四個字,卻博大精深,寓意深刻,從古到今,曾經被許多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甚至把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其意思就是說:人的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 都說「上善若水」,到底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很多人都誤解了
    我們經常聽到的成語「上善若水」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當時老子教導孔子說,你要學仁德,應該跟水去學,上等的德行就好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有謙之德,這就叫「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很簡單,只是很多人會誤以為,它單純指一個人的德行出眾,就像水一樣綿延不絕。
  • 都說「上善若水」,到底說的什麼?其實意思很簡單,我們都誤解了
    孔子曾經站在江邊上看著水匆匆的流過去,於是發出了千古慨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俗話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那麼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要反駁一些最常見的一種誤解,覺得上善若水,就是要像水一樣柔弱,柔弱真的是老子提倡的嗎?
  • 書法老師的作業,練習「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朋友最近學毛筆字,老師安排他練習「上善若水」。他卻不明白什麼意思,就去問老師。老師沒有明說,只是告訴他,多寫多練,直到把字寫好了,自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中華文字真的就那麼博大精深嗎?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就是指的作者內在精神與書法風格契合,不僅僅是外表的淺層次,更是內在的精神性格和字相合,這就是真正的「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其實一般人都理解錯了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現在就告訴你,其實一般人都理解錯了!
  • 《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的老子給我們留下的文化經典,其中有一章是「不爭無尤,上善若水。」此章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心,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那麼「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老子說:「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何啟示?
    老子說:「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何啟示?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每次背誦文言文時都會覺得十分困難。這主要是因為文言文表達方式與現代不同,我們不容易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在背誦時就會困難一些。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意思的詞語。
  • 「上善若水」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但很多人都理解錯誤了
    近些年的漢語熱和中國的儒學在海外的傳播,這些都反映了中華文化在世界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此同時,中國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歷史唯一沒有中斷的國家。我們日常會用到的成語、明白的心靈雞湯都是祖宗話語的提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近些年常掛在我們耳邊的成語之一——上善若水。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上善」的智慧當如「若水」之柔中有剛,剛柔一體。
  • 「上善若水」的水字是什麼意思?「特別之處」也許你想不到
    我們常常說:「水是萬物之源」。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水,你一天可以不吃飯但是不能不喝水。同時我們也知道有個詞叫做「上善若水」,水滋潤了萬物,給予萬物各種各樣的好處,但它卻從來不向我們索取,不和任何人比較高下,這也許就是水的善。
  • 「上善若水」啥意思?原來人們都誤解了,帛書本出世後才真相大白
    通用版本的《道德經》是這麼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而實際上帛書上所寫的原文應為:「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
  • 老子的「上善若水」是何意?其實意思很淺顯,被很多人想複雜了
    「上善若水」,就是出自《老子》中的一個成語,整句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說的是一個人的至高品性,應該是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較高下或爭一時之長短。 實際上儒家所倡導的君子之道,與這種思想和理論有重疊的地方。說的都是一個高尚的人的德行,就應該像水的品性一樣,樂善好施不圖報,淡泊明志謙如水。
  • 道家精髓: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很多人卻理解錯了
    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子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老子這句話的是:你與其問學於我,何為不去學習「水」的優良品德呢?孔子很疑惑,不明老子是什麼意思,於是問道:「水有何德?」面對孔子的疑問,老子說出了一句經典的詞語:「上善若水」,看似隨意說來,其實卻透露著道家思想的精髓,道理也很簡單,老子隨後解釋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
  • 原來「上善若水」是這個意思,受教了
    【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智】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習】「上善若水」這個詞正出於此,這也是《道德經》裡極為重要的一句話,用來解釋什麼是「道」。 「道」如「水」,至柔卻能馳騁天下之至堅,能以最柔的特性駕御天下最剛強的東西。 水,至善至柔,綿綿密密,細則無聲,巨則洶湧。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萬物皆得到它的利益,又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若水之上善,是至高的人生之道,也是最高境界的德行。
  • 什麼是 "上善若水" ?
    什麼是「上善若水」 ? 生活中, 總有那麼一群人,溫和,而又飽含力量...一、上善若水:善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語出👉二、上善若水:低頭的力量人性是固執的,做到低頭也是困難的。三、上善若水:悅納的力量總有一些人:他們不刻意追求外界的看法,更重視自己的內心感受。
  • 上善若水的理解與解讀
    千百年來,人們對道德經的解讀無數,特別是對上善若水的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理解的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所以,解讀的意思會有所不同,我的解讀如與你的認知不同,請諒解,或批評指正。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如果要理解上善若水的含義,必須要整體理解第八章全文,因為,老子在第八章全文說的就是上善若水,老子自己對自己的上善若水加以說明和解釋。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