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芝麻葉|陳喜平【薦讀】

2021-02-17 河南思客

  立秋前,新街的菜市場上就有賣新鮮的芝麻葉了,起初是一兩家,隨後六七家。一個大編織袋,或是一個大竹筐,旁邊攤著一個塑膠袋,來自農村的老大娘,用她們皸裂粗糙的大手從袋子裡抓一把黑青的葉子捏成一個疙瘩,整齊的擺在那裡。

  有嘗鮮的,就買兩三個,也有喜歡吃的,一買就是十幾個。每年,我都要買一些,拿回家分裝成小袋,冷凍起來,等到冬天時,再拿出來吃個鮮。

  芝麻開花是從下面往上開的,所以才有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說法。掐芝麻葉可不是隨時都能掐的,剛開花時,是不能掐的,只有等到花兒快開到頂時,才可以掐芝麻葉。

  農諺說,立了秋,百花休。意思是,立秋以後,萬物再開花,也不會結果了。所以,立秋前後,農民才開始掐芝麻葉,這時的芝麻籽也長得飽滿了。天越乾旱,芝麻葉含油分大,吃起來越好吃;遇上陰雨天,芝麻葉雖然葉大、厚重,但油分少,苦味重,反而是不好吃。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掐芝麻葉。那是那些貧困年代,農村人家冬春時節常備的家常菜。家家老少齊上陣,從低捋到梢,連老葉也不放過,趁天氣晴好,煮幾大鍋,倒在院子裡、或打麥場上,讓芝麻葉粘上土腥氣,揉搓晾曬,去除苦澀。再用麻繩和荷葉包成大燈籠狀,掛在家家戶戶的房梁上。

  吃的時候,從下面挖一個洞,掏一把出來,泡兩天,洗幾遍,就可以下麵條,煮稀飯了。我一直很奇怪,那個燈籠似的荷包裡,芝麻葉從來不會掉出來。長大後,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芝麻葉最常見的吃法是芝麻葉麵條。有一個笑話,說中午吃的啥,然後學著豫西南西三縣的土話說,芝麻葉麵條兒,吸溜吸溜喝兩碗兒。每每說及此,總是心中悲戚,一笑而過,那是困難日子的真實體會。過去還有一種吃法,就是玉米紅薯稀飯裡放芝麻葉,想起來就覺得胃酸。

  說起芝麻葉,不得不提「林麻油」。老家張林鎮的林麻油曾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部優農特產品,只有歪嘴黑芝麻才能榨出那樣的香油。一個鄉辦企業紅火了十幾年,名聲遠揚,此後,便如同鎮平的三潭美酒一樣,沉寂不在,令人惋惜。

  參加工作後,父母每年都要掐很多芝麻葉,曬乾存放,等著我們回去拿,往往是上年的陳芝麻葉,還沒有吃完,新的幹芝麻葉就準備好了。

  因為孩子要提前開學,農曆的八月初,又回了一趟老家。房前屋後,溝邊,都種著芝麻,葉子綠油油的。母親就開始掐芝麻葉,要給我們醡新鮮的芝麻葉。每一棵芝麻,她只掐中間的十來片完整的葉子,連葉子的梗也去掉了。

  自家院裡的掐完,一看不少了,就說,媽,夠多了,算了,不要再掐了。吃飯的時候,找不見她,以為是回老宅院裡了,出門一看,她又在鄰居的地裡掐芝麻葉,滿頭的白髮,在那綠的葉,白的花中間晃動著。父親走了一年多,望著母親孤獨的身子,早已淚眼朦朧。

  40歲以上在農村長大的城裡人,都是吃著紅薯饃,喝著玉米糝稀飯長大的,早已吃膩了這些農家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農家飯菜又成了城市裡飯店的招牌。

  芝麻葉雜麵條是常備的麵食,尤其是手扞的綠豆雜麵條,麵條勁道,湯汁濃厚,麻香撲鼻;玉米糝芝麻葉粥,金黃色的玉米粥飄幾片黑青色的芝麻葉,玉米的香甜中帶著麻油的香味,極誘惑味蕾;芝麻葉、韭菜和豆皮剁碎了,做成菜蟒,端上來很快就一掃而空。

  泡軟的芝麻葉用開水焯水一下,瀝乾水分,放上鹽,拌上小磨油、白芝麻粒,直接裝盤,可當做涼拌的下酒菜,苦香的味道沒齒難忘。將芝麻葉切成小段,豆腐切片,滾開後勾芡,再撒上油炸花生米碎,做成的芝麻葉豆腐湯,滑嫩爽口中帶著脆香。

  時代無論如何變化,山珍海味總抵不過家常便飯。臺灣作家林清玄曾說過,許多事物的珍貴或卑賤,美好或醜陋,其實都是我們不同時期的感受而已。芝麻葉、洋槐花、榆錢,困難時期裹腹的難咽之物,如今都成了稀罕物。再細想想,回歸自然,感謝自然才應該是我們亙古不變的初衷。

作者簡介

  陳喜平,男,現供職於南陽市宛城區財政局。愛好文學,喜攝影,作品散見於各級各類報刊。

  《河南思客》籤約作者。


本文作者 陳喜平 授權河南思客獨家刊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微信/客戶端:河南思客

投稿:2560410387@qq.com

出品:河南思客文化傳播公司

河南思客2020年編委會

編  委 胡建武 莊鳳娟 李智信

     張紅陽 張廣傑 楊政民

總  策  劃 呂佩義

出  品  人 楊海燕

思想,影響人生

文字,撫摸心靈

河南愛好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蘭考縣裕桐中學

河南省雞冠洞風景名勝區

新華元電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感謝關注《河南思客》。網站與公眾平臺轉載《河南思客》所刊發的文章,須徵得《河南思客》授權,並請註明出處。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否則,一經發現,本平臺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北京大成(石家莊)律師事務所

萬德松律師

相關焦點

  • 一碗芝麻葉麵條,讓我嘗到久違的家鄉味道 | 豫記
    去廚房看了下,案板上放著早上剩下的半碗小米稀飯,小盆兒裡泡著舒展的芝麻葉,——不如,就做一碗芝麻葉麵條兒吧。 於是撈出一小把芝麻葉反覆淘洗乾淨,找出一片油炸豆腐切丁,一片紅蘿蔔切丁,幾根翠綠小韭菜切段。 少許水燒開,倒入小米粥。
  • 芝麻葉——生產隊的往事
    晚上與幾個朋友酒後,要來主食芝麻葉麵條吃。吃芝麻葉時,感到木渣渣的,還帶有一絲苦澀,沒有小時候在農村老家吃的芝麻葉,絨和,柔綿,清香的味道。
  • 【老家記憶】寶豐的芝麻葉麵條
    掐回去的芝麻葉要先在鍋裡焯一下水在焯水的過程中要多翻保證每一片芝麻葉都能煮熟提前把幹芝麻葉用涼水泡開備用(如果泡的晚了可以用開水)。反覆清洗芝麻葉多遍,直至水清為止,撈出來備用。鍋中添水燒開後,把提前清洗好的芝麻葉放進去戳一下即可。
  • 劉明月:芝麻葉豆麵條
    席間,一位密友執意要吃芝麻葉豆麵條,著實讓飯店老闆頗費周折,終入心願。我們貪婪地品嘗著久違了的幼時佳餚,原始、醇香的朵頤,填補著這近乎奢侈的欲望,也勾起了早已遠去的歲月中那酸澀無奈的回憶。在我的老家,芝麻葉、紅薯葉、蘿蔔纓,過去,在那生活及其困頓的歲月,一直是一日三餐中最主要的菜料。
  • 芝麻葉的好處
    在我們這裡芝麻葉的季節,都愛用芝麻葉來做麵條,而且在這個季節把新鮮的芝麻葉曬乾,幹芝麻葉做包子麵條都好吃,用它做的一款特色農家面,叫黑菜糊塗面,非常有地方特色,我特別愛吃這種面。但是過了季節,芝麻葉就買不到了,於是在這個季節就得收藏季節的味道。我自己曬了些幹的芝麻葉,這樣即使冬天想吃也可以吃啦。
  • 一瓶芝麻葉
    芝麻葉呢?芝麻葉在後頭。吃飯的時候,小飛說,她一個朋友聽人說平輿的芝麻葉好吃,託她給捎一些。地址在網上看了,在城北一個駕校附近。吃完飯沒多久,我帶著她們一起去。雨下得更大了,趕緊鑽進車裡。雨點不停地敲打著車窗,車窗內起了一層白色水霧。雨刷不停地擺動著,竭力地驅除著玻璃外的雨水。視線不好,好在路途不遠,一會兒就到了。
  • 有機芝麻葉水果玉米青蘋果沙拉
    【科普時間】芝麻葉介紹芝麻葉,即芝麻的葉子。      現在芝麻葉已成為人們調節胃口的最佳食品,而且芝麻葉麵條的吃法在不斷地翻新:用蔥花、辣椒、薑絲和作料炒了,做成芝麻葉麵條吃;用生羊肉加足作料爆後,也可做成芝麻葉麵條吃;用高湯煨過撒上雞精,統一可以做成芝麻葉麵條吃。總之無論怎樣吃,無論怎樣加作料,芝麻葉那特別的香氣,從不會因加作料而變味。
  • 【美食社】板豬頭· 醃肉/「絲」不斷的蓮藕排骨湯/芝麻葉豆腐腦
    一想起舅媽做的芝麻葉豆腐腦兒,我就滿口生香,垂涎欲滴。西平豆腐腦歷史悠久,清代和民國時期已經成為西平當地名吃,集市、廟會均有銷售。其外形不大不小、不老不嫩,鹹淡可口,色香味美。豆腐腦的蛋白質含量豐富,屬於完全蛋白,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營養價值極高,有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細胞,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芝麻葉包包子,今天終於實現了!這味道真的是吃了不能停的節奏!
    芝麻葉是河南特產,之前小孩同學的媽媽送了點芝麻葉給我!上次我特意在網上查了下說可以下麵條,也可以包包子!上一次用了最簡單的一種方法——煮麵條,味道確實還不錯!今天抽空做了一道麵食,包包子,再用這個做法試試味道如何?
  • 老媽炸出來的芝麻葉丸子內嫩外酥,香酥好吃!還有治脫髮的功效呢
    娘家的芝麻地麗麗好奇的問道:「什麼?芝麻葉能炸丸子嗎?」你爸種了一塊芝麻地,我就拽了一些嫩葉子回來炸丸子吃了。」麗麗拿著丸子吃了起來,真的是好吃啊!比油酥餅子都好吃啊。麗麗問老媽怎麼做的真好吃!老媽說:「把新鮮的嫩葉子在開水裡抄一下、瀝乾水分,用刀剁碎了,放少許鹽、蔥蒜和姜攪拌均勻了,放麵粉加兩個雞蛋即可。麵粉不能多放,菜葉粘在一起就行了。
  • 【薦讀】一顆完美水煮蛋誕生記
    ▲來源:生命時報編輯 / 甘琦  責編 / 蔣龍珍  審核 / 鍾新 侯萬裡猜你喜歡【薦讀】一張「名茶鑑賞表」,跟著茶聖學喝茶 【薦讀】必知!
  • 豆腐渣、鹽猴子、芝麻鹽及其他
    豆腐渣、鹽猴子、芝麻鹽及其他馬浩家鄉有句俗話,一講吃來,二講穿,人情世故排在三。不由地聯想到,時下流行的一個段子,人吃不飽的時候,就一件煩惱,人吃飽的時候,便有無數煩惱。關乎的都是吃,令人玩味。圍繞吃食,人們常有意外的發明,這也許是過於關注某一件事的結果,過去,沒的吃時,琢磨的多是吃食,我無端地猜測,家鄉豆腐渣、鹽猴子、芝麻鹽之類菜食,或是幹咬牙時的靈光乍現。關於豆腐渣,吾鄉有個傳說,朱元璋在登基坐殿時,每天吃的山珍海味,膩了,回想當年落魄時,吃過的「翡翠白玉湯」,覺得味道殊佳,所謂的「翡翠白玉湯」便是以豆腐渣為主料做成的。
  • 芝麻葉雜麵條,吃著碗裡想鍋裡
    今天我們做一碗地道的河南農家飯,作為吃麵大省,我們不敢說河南的面最好吃,但吃法最多的這一點沒毛病,今天的芝麻葉雜麵條,更是深度的詮釋了什麼叫做,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提前把芝麻葉用清水泡起來,泡軟後再用清水反覆抓洗,洗出芝麻葉的苦澀味。把大蔥破開切成蔥花,把洗乾淨的芝麻葉擠幹水分切成段,和蔥花一起放入盆中,加入三勺食鹽 兩勺味精、兩勺雞粉,倒入適量的香油攪拌均勻醃製10分鐘。準備幾根韭菜切碎,幾根線椒從中間破開也切碎,和蔥花放在一起,加入食鹽、味精、雞粉、淋入芝麻香油翻拌均勻,一會用來拌麵條吃,味足還開胃。
  • 芝麻葉比芝麻還值錢,用途太多
    芝麻葉已成為人們調節胃口的最佳食品,而且芝麻葉麵條的吃法在不斷地翻新:用蔥花、辣椒、薑絲和作料炒了,做成芝麻葉麵條吃;用生羊肉加足作料爆後,也可做成芝麻葉麵條吃;用高湯煨過撒上雞精,統一可以做成芝麻葉麵條吃。總之無論怎樣吃,無論怎樣加作料,芝麻葉那特別的香氣,從不會因加作料而變味。其中尤以河南地區的白芝麻葉子香氣最為濃鬱。
  • 芝 麻 葉
    新鮮芝麻葉芝麻葉屬於十字花科植物,依外形可分為鋸齒狀葉片的原生種,以及偏向圓形的改良種。原生種香氣較濃,苦味較重,改良種香氣足,苦味不重,口感較嫩。別名:芝麻菜、火箭菜、箭生菜產地:原產於地中海沿岸、西亞利用部位:嫩葉、種子 芝麻葉屬性較寒涼,藥味辛、苦,功效為排水腫、清腹水,可降肺氣等症狀,尤其對久咳特別有用。
  • 家鄉十大美食特色糊面——家的味道,難得的美味
    現在我想到了美味錄製我的家鄉,我通過手機搜索找到了之前的聊天記錄,只有僅有關於澱粉面的幾張照片。先分享--一碗澱粉面,通常感覺太平凡而不太注意。為什麼母親花了很多時間,同時保持沉默?這充分體現在她的受歡迎程度上,她會幹活(在家鄉,她描述了很多手藝,比如做衣服納鞋底),很多鄰居都會來請她幫修衣服或衣服做針線活;她也喜歡打麻將,嗓子大,很多男朋友都喜歡和她一起玩,因為她在我們村裡玩「大」,一個是多給一塊錢,少給兩塊錢,她從不在乎。有時錢會當場公布我們村的人物是「豪爽」,我們的工作做得很好,自然很受歡迎。
  • 芝麻好吃,芝麻葉也是個寶,它的作用你了解嗎?
    這時巧手能幹的媽媽就會去地裡摘一些鮮嫩的芝麻葉,到家之後,把芝麻葉洗淨,放入熱水中煮上十分鐘左右,等把芝麻葉焯透之後,用冷水浸泡後,把水擠淨然後放入鹽巴、香油和蒜泥一調,可謂是爽口至極啊!要是遇到涼拌芝麻葉,一盤一會兒就一掃而光啊!小時候,中午做麵條,家裡也會放入一些芝麻葉,飯熟之後就有一股自然的芬芳鋪面而來,這也是難得的美味。
  • 芝麻怎麼吃 芝麻有這些功效
    芝麻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食物,有許多人都喜歡吃芝麻,而芝麻的吃飯有許多,可以單獨吃,也可以與其他食物一起吃,那麼請問芝麻怎麼吃?芝麻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能吃芝麻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之是因為芝麻同時含有亞麻酸和維生素e,兩者同時存在,不但防止了亞麻酸容易氧化的缺點,有起到協同作用,加強了對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治療效果。由於芝麻油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故血管硬化,高血壓患者食之有益。治療中暑頭暈芝麻葉可以治療中暑頭暈。口渴時,可採鮮芝麻葉一大把,開水衝泡,代茶飲,有清暑解渴之效;關節炎疼痛,可以用芝麻葉100克,洗淨切碎,水煎服。
  • 芝麻葉比芝麻還值錢!無奈採摘費力耗時,產業化遭遇兩項難題
    芝麻葉雜麵條在皖北、豫東南、鄂北一帶,老百姓的餐桌流行一種芝麻葉雜麵條。麵條煮開,丟入泡開的幹芝麻葉,再煮上幾滾,一股淡淡的芝麻葉特有的清香便彌散開來。「黑黑芝麻葉,閃閃泛油光。芝麻在秋季成熟,秋去冬來,芝麻葉是冬季非常適宜的調味品和補給菜。所以,芝麻葉也是過去應對糧少菜貧、生活艱苦的產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養生觀念的轉變,對芝麻葉營養價值有了全新的認知。現在幹芝麻葉搖身一變成為香餑餑,價格每斤接近20元,並由此誕生了專門的芝麻葉加工企業。
  • 芝麻的種植方法有哪些,關鍵技術要掌握
    如何種植芝麻呢?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芝麻種植的問題。芝麻的生長習性芝麻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最適宜的溫度在20度到25度之間。芝麻的生長期相對較短,一般在90 ~ 110天左右。芝麻的根系比較淺,不耐澇,需要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對光敏感,光照不足導致芝麻產量下降,芝麻油含量下降等問題。何時種植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