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這裡是好奇故事機,與你分享全世界好玩有趣的故事,足不出戶探秘全球!
前兩天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網站信息顯示,對於此前爭議頗大的美國AIR JORDAN品牌狀告中國喬丹體育公司商標侵權案做出裁決,被訴裁定、一審、二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均有錯誤,應予撤銷,喬丹體育公司第25類服裝鞋帽襪等商品上的6020578號「喬丹+圖形」商標被撤。簡單概括一下就是:
美國喬丹打官司贏了中國喬丹,中國喬丹以後不能使用一部分和喬丹有關的商標
喜歡籃球的朋友可能對這個案子並不陌生,但是還有人有些疑惑,都是賣鞋的這兩個喬丹有啥關係?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上初中的時候大家都愛穿運動鞋,那時候大家普遍傳一些經濟實惠的國產品牌,比如雙星,如果有誰能有一雙耐克或者阿迪,那簡直可以吹一年,而有一天一個穿著喬丹籃球鞋的同學竟然讓穿著耐克、阿迪的同學頂禮膜拜,從此我的夢想就是可以擁有一雙喬丹。終於有一天我爸大手一揮答應給我一個豪華的生日禮物,於是我毫不猶豫地說出了那個願望:我想要一雙喬喬丹籃球鞋!
於是我爸帶著我開始上街尋找喬丹,可是這個牌子似乎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豪華,我們竟然是在一個小巷弄找到了它,而不管是招牌、店鋪、服務員還是鞋子樣式都像是一個國際一線品牌,但是衝著喬丹這個名號我還是堅定地買了一雙,當時我把掏錢的時候一定在心裡想:孩子還是挺孝順的,就買一雙100多塊的鞋還挺高興,從小就知道勤儉節約!
擁有了喬丹球鞋的我簡直像擁有了全世界,恨不得把鞋掛在脖子上去學校,可惜這種興奮並沒有持續多久,當幾位對球鞋大有研究的同學看過我的鞋之後只留下了兩個字:假的!當然還有一些不屑的嘲笑。我內心的世界觀崩塌了,牌子不是就叫喬丹嗎,商標不也是一個打籃球的小人嗎,為啥是假的呢?直到幾年以後我才搞明白,喬丹並不叫喬丹而是叫AIR JORDAN,而我買的那個喬丹是中國喬丹。
AIR JORDAN與中國喬丹的官司糾紛
AIR JORDAN品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個以NBA傳奇球星命名的品牌是如今是最受年輕人追捧的球鞋品牌之一,但是它卻與一家中國品牌水火不容,那個品牌就是坑過我的中國喬丹。
2000年,原名福建省晉江陳埭溪邊日用品二廠的一家公司,正式更名為喬丹體育。2002年4月16日,喬丹體育公司註冊了包括「喬丹」、「QIAODAN」在內的多個商標,其中還包含了喬丹的兩個兒子「傑弗裡喬丹」和「馬庫斯喬丹」兩個商標。在之後幾年時間裡,喬丹體育公司逐漸發展壯大,曾獨家贊助第十一屆全運會運動裝備。喬丹體育僅2010年一年的銷售收入就達到了驚人的29.1億元,這其中,「喬丹」這個商標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2012年2月,麥可·喬丹正式宣布對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提出訴訟。指控喬丹體育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濫用喬丹形象和姓名,但是這一訴求被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駁回。
2012年5月年麥可·喬丹將喬丹體育告上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度敗訴。
2013年喬丹體育展開反擊,將麥可·喬丹告上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狀告麥可·喬丹侵害喬丹體育名譽權,並要求麥可·喬丹公開道歉,賠償經濟損失800萬美金。
2014年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審理喬丹案,審理結果麥可·喬丹敗訴。
2015年7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再次判定麥可·喬丹敗訴。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審麥可·喬丹起訴喬丹體育侵權案,最終判處:撤銷漢字【喬丹】的商標。
而本次麥可·喬丹喬丹的勝訴則表明:籃球之神喬丹在中國艱難的維權終於有了較大大進展,但是這並不是最終的勝利。
在最高人民法院宣判之後,喬丹體育也作出了回應,而從他們的回應中可以看出來,喬丹體育並沒有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並且準備繼續把侵權進行到底。
看來,麥可·喬丹與喬丹體育的官司還會繼續下去,只是最終誰能笑到最後還未可知。
JORDAN和喬丹你支持哪一個?
現在資深的球鞋愛好者都已經不會說自己的球鞋市喬丹了,而一定會說JORDAN,這樣其實不是為了裝,而是想要和中國喬丹劃清界限。但也有人會說中國喬丹用的是中國字,而且中國喬丹的品牌在中國早於JORDAN註冊,不算侵權,那麼你覺得呢?
說實話對於一個籃球愛好者來說,麥可·喬丹的大名實在是太過於如雷貫耳,不管是他的英文名字Michael Jordan還是中文譯名喬丹都具有很大的商業價值,而耐克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與麥可·喬丹共同建立了AIR JORDAN這個品牌,並用麥可·喬丹標誌性的扣籃動作作為標誌。但是喬丹體育認為他們使用喬丹這一商標的做法並不算侵權,喬丹體育在2012年表示他們喬丹的意思是:「南方之草木」,但在隨後的2014年,他們又把喬丹這個詞現場解釋為:「美好」,只是一個普通的詞,並沒有特指某些運動員。接下來到2015年,中國喬丹體育又說90年代中期,當時他們曾經找到了商標事務所起名,起了一個「喬丹」的名字就直接註冊了,創意不是來自於美國的Michael Jordan。
好吧,這通辯解真的是引經據典,但是只要有腦子的人都應該能夠看出這是在打擦邊球,是在狡辯。其實作為中國人我們非常願意看到國產品牌能夠崛起,能夠打入國際市場,就像李寧一樣。作為國產品牌李寧就給其他國產品牌打了個樣,不蹭國外品牌的熱度、大量使用中國元素、自主創新,中國的品牌同樣能讓年輕人接受,甚至在國外又有不錯的銷量,這才是國產品牌崛起的正確方式。
喬丹體育在發展之初確實因為品牌名沾了很大的光,很多像我一樣的人傻傻分不清楚喬丹和JORDAN,喬丹體育從一個不知名小品牌迅速成長為國內一線體育品牌。但是萬事都有利有弊,雖然前期發展迅速,但是從2012年起麥可·喬丹開始起訴喬丹體育,喬丹體育原本準備的IPO上市被迫停止,隨後事情越鬧越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原來這個喬丹是個山寨貨!於是中國喬丹的品牌知名度在中國也急劇下降,尤其是年輕人很多已經不願意再購買中國喬丹。從長遠來看,中國喬丹的發展已經被這個名字限制死了,它很難再有大的突破,甚至可能會被這個名字扼住喉嚨。
麥可·喬丹與中國喬丹的官司告一段落,中國喬丹並不打算就此放棄這個商標的使用權,而以飛人喬丹偏執的性格,相信也不會輕易放棄奪回自己的姓名權。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相信他們之間還會有更多的交鋒出現,那麼你會支持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