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臭名昭著」的老店,卻是全北京城的第一味!

2021-02-28 掌上北京

文|東方手藝人(ID:shouyiren2050)

提到北京,讓不少人

想到的頭三寶就是「胡同、烤鴨和豆汁」

懂的,知道豆汁和我們平常喝的豆漿

是兩回事兒

△豆汁

豆漿喝的是豆子的醇香

豆汁是什麼味兒可沒法說

它是發了酵的綠豆做的,有股子酸味

不愛喝的說是像泔水,酸臭

愛喝的說:別的東西

不能有這個味兒——酸香

要說把老北京人眼裡的酸香

做得地道的屬天壇北門的這家

老磁器口豆汁店

每天一大早

很多南城老北京人就會聚集到

店門口排隊,6點準時開門

人群一擁而進,很快店裡人聲嘈雜

相互打招呼寒暄

接著那種特殊的味道和吸溜的聲響

便溢滿整個小店

掌柜的是這家豆汁店的第三代

——28歲的徐嘉祥

員工口中戲稱的「少東家」

△徐嘉祥

從20歲起執掌父輩傳承下來

的老店,這少東家可不好當

每天清晨四點半之前

徐掌柜都趕到店裡

前頭打點好就去後廚

到了五點,灶臺上直徑

一米多的大鍋準時開火

嘉祥和師傅們要在一大早

備出3000碗

「豆汁要熬,而不是煮」

嘉祥的老味豆汁兒得熬兩層

第一層熬漿水

第二層熬豆汁沉澱的漿子

這是一傳統熬法——隔水熬煮加老漿

把豆汁原料舀到鍋裡

用勺推攪均勻,文火慢熬

火不能大,火一大

豆汁一翻大泡,就壞了事

熬到豆汁冒出小泡

再從桶裡舀出一勺豆汁原料到鍋裡

火慢,活也慢

「要一勺一勺續著熬,急不得」

 

通常漿水先好,然後再是漿子

「這樣的手法熬出來的豆汁質地濃稠

口感潤澤,否則豆汁就會稀

味道差遠了」

除了手法

豆汁的原料也有講究

得加引子

引子是前一天所留豆汁

保溫發酵一晚後,酸味濃

這引子就跟「老湯」一個道理

加了它熬出來的豆汁兒才正宗

17歲做學徒,20歲出師掌勺

從十指不沾陽春水

對做飯一竅不通到熟能生巧

靠的是師傅嚴格訓練、不手軟

△糖火燒

學徐家招牌點心糖火燒那會兒

師傅每天凌晨2點到店教授

他必須凌晨1點到,泡好茶

燒好和面用的熱水

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學了兩個月,他以為學成了

「有點兒自鳴得意」,一次製作中偷了懶

糖火燒欠了火候

「師傅用擀麵杖狠狠打我,疼得雙手直抖」

師傅嚴守規矩,絕不因為他是

老闆的兒子就特殊對待,徐嘉祥從此長了教訓

再也不敢有一點偷工減料

喝豆汁還有一個說法

豆汁+焦圈+鹹菜絲是王牌cp

也就是北京人嘴裡叫的「老三樣」

△焦圈兒(右)

徐家豆汁味道偏酸

豆腥味兒重,口感渾厚

配的鹹菜也是正經的苤藍絲兒

焦圈兒本身很油,又香又脆

而鹹菜又鹹又辣,就著豆汁

這幾樣東西擱在嘴裡邊同時嚼,口感很好

還有一點就好在

豆汁的酸度調和了焦圈兒的油膩

酸鹼中和,吃不慣豆汁的

正好靠焦圈兒把味道給壓住


「祥子,老三樣兒!」

這一位老主顧十幾歲就喝豆汁

喝了一輩子,光喝這一大碗就滿足

離不了

不少人知道北京人

吃麵茶、喝豆汁都不用勺

尤其老北京

他們喜歡端著碗一口一口的啜

這一看著接地氣的吃法其實也能

最大程度上保證豆汁的溫度

吃了暖身子

現在徐掌柜不僅做的一手好豆汁

還在北京城開了五家分店

在其中那麼一兩家分店

徐嘉祥在豆汁上做了些改良

 

奔老店去的八成都是老北京人

配方、做法都是老的

奔著濃稠去

△馬家堡店

而馬家堡店

遊客和年輕人佔了一大半兒

徐嘉祥就跟父親商量把豆汁

稍微調稀一點,酸味、清香味兒還在

只是不那麼濃,這樣也不至於

讓不熟悉豆汁的客人一進店就

捂著鼻子出去了

有一次採訪中,有記者問徐嘉祥

「年輕人都不願意做老店

你都學了金融怎麼又回來做了」

少東家卻輕描淡寫地說了句

「我捨不得那些終年如一日來店裡的人」

的確,住在南城的

大爺大媽們,遛鳥的、買菜的

鍛鍊身體的.都來這兒吃早餐

喝了大半輩子豆汁

都長著張「豆汁嘴」

這一份對豆汁的情結繫著少東家

他用磨鍊十年的手藝熬出了

幾十年的老味道,為著大傢伙兒

也為著他自己的「北京一味」

這一味,他可放不下,也戒不掉

責任編輯:Y

商務合作QQ:2777140739

相關焦點

  • 羅山第一美食大腸湯老店,如今落寞了只剩下豆腐豬血?
    大腸湯是羅山的第一美食,也是信陽獨有的美味,在眾多的大腸湯館中,羅山老防疫站的大腸湯最為有名,是一家讓信陽人魂牽夢縈的老店,有不少人開車幾十公裡來光顧
  • 地道長樂家常味!這家13年的人氣老店已經更名換址啦!
    長樂這家13年的人氣老店,因為一碗地瓜粥而聲名大噪,更藏著無數長樂人難以忘懷的家常味道!老店更名,換了新址,菜品變多了,環境升級了。時間改變的是樣貌,不變的則是長樂人鍾愛的家常味道。從早上6點早餐時段開始,到晚上11點打烊,店裡的客人絡繹不絕。
  • 探店 | 那些地道的長樂家常味,在城區這家老店都能品嘗到?
    長樂這家13年的人氣老店,因為一碗地瓜粥而聲名大噪,更藏著無數長樂人難以忘懷的家常味道!【厝裡小食坊】,前身叫「金色海岸小食坊」,一晃眼,已經開了13年,在上個月搬到了新地址金色海岸北門(航城中學斜對面)!
  • 這家老店,性價比超高
    ……再簡單的食物,都有自己的靈魂,人生有很多味道,都無法複製。如果,胃裡和心裡總要有一個是滿的,那麼,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胃。✦✦✦真的,這篇文章差點難產。「味一早餐」,是寧波老牌的連鎖早餐店,也是寧波早餐界的明星店鋪(土生土長的寧波人應該都知道),與其說老牌不如說是一種情懷。從第一家、第二家、第三家……多少寧波人見證了它的成長,從而它也成為了一代老寧波人早飯的選擇。貌似不是本土寧波人都要來打卡的早餐店。
  • 這家四代傳承的燒雞老店,一鍋老汤滷制,是老鄭州人最愛的味道
    鄭州有很多老店,它們陪伴了幾代人的青春成長,很多老鄭州人獨愛老店的美食,覺得那是舌尖舍不下的味道。就像這家燒雞老店,四代傳承,一鍋老汤滷煮出來的味道,讓人無法忘懷。這家燒雞老店就是硝灘眼鏡燒雞,燒雞店現在的負責人是馬麗亞,她已經是眼鏡燒雞的第四代負責人了。馬麗亞原來是學空乘的,後來因為不想家裡的燒雞店無人傳承,不想丟了老一輩人的手藝,她就回來照顧家裡的生意了。那麼這家燒雞店為啥叫眼鏡燒雞呢?
  • 桂林這家老店,因為一道菜,火了20年!
    今天樂樂姐要曝光一家老饕私藏的豬腳老店『 因為一鍋豬腳,火了一條街 』小時候,在老家一到冬天,一家老小就會圍著火塘打油茶、吃火鍋、烤粑粑……而這家讓樂樂姐驅車20多公裡,傳說中因為一鍋豬腳而火了一條街的趙氏正宗豬腳王
  • 河南開封最好吃的2家灌湯包,第一家是百年老店,當地人全都知道
    作為一家擁有這上百年歷史的灌湯包店,外地來的遊客大部分都會選擇來這家嘗一嘗正宗的灌湯包。第一樓的灌湯包子源於北宋東京名吃「王樓山洞梅花包子」。對於吃貨來說,不僅要好看,味道也很重要。這家的灌湯包是25塊錢一籠,裡面有10個。相對於其他店的灌湯包來說,這個價錢不算便宜。
  • 博山:這道美味酸菜魚,藏在博山美食園的二十年老店裡
    山城博山的美食園有一家經營了二十年的老店,瀚祥張記全魚。一道酸菜魚伴隨幾代人的成長,目前已在江蘇, 山西,河南,濟南等地開設連鎖店二百多家,聽說現在人家不僅有傳統酸菜魚,還有咖喱,黑椒, 麻辣等眾多口味,一起去看看吧。
  • 唯獨這家20年老店,被吃貨推薦
    團長吃過市區十幾家扣碗老店,幾年前吃著味道都不錯,現在再吃,有些店已經變了味兒,尤其是子承父業的老店,只能說不難吃。團長再次啟程,前往石橋鎮,尋找留存記憶裡的熟悉扣碗味道。石橋鎮距離市區28公裡,沿著孔明路一路向北,開車半個小時就能到達。
  • 鼓浪嶼80年老店關張 民眾憂「閩南味」漸淡
    中新社廈門7月26日電 題:鼓浪嶼80年老店關張 民眾憂「閩南味」漸淡  中新社記者 陳悅  碗糕是臺灣、閩南地區民眾熟悉的小吃,「蝦米碗糕」(閩南語,指「什麼東西」)甚至成為閩南民眾的口頭禪,可見其融入閩南民眾生活之深。
  • 這家「囂張」了12年的老店,想吃就要跟規矩!
    這家12年老字號茶餐廳自稱「全廣州最好吃的炒飯專門店」位置偏僻、出餐速度慢
  • 2020年最後一天,這家仙霞人家門口的九年老店要關門了
    2020年最後一天,這家仙霞人家門口的九年老店要關門了
  • 盤點如果去日本京都旅行,必去不可的日本經典老店
    在日本有許多的老店,日本的工匠精神也是很有名的,所以去日本京都旅行,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去拜訪一下日本的幾百年老店,看看它們是怎麼運營的,品嘗一下他們真正傳承的手藝是不是徒有虛名的。現點現做的鰻魚,首先要蒸了,然後放在炭上烤,待皮和肉之間的脂肪烤到全熟為止,而且還要翻三十六回,蒲燒的話一面烤一面淋醬汁,四次左右這樣子吧,但是其實沒有死規矩啦,主要就是靠眼睛看,靠鼻子聞,所以是不是經驗豐富的廚師一吃就能吃出來啦! 在日本,這些好的手藝都是會傳下來的,野田巖已經到了第六代傳人,像壽司之神的家族一樣,基本上都要有子承父業,繼承家中最傳統的烹飪技藝。
  • 鞍山這家傳承20年的燒雞老店,吃過的都結婚了吧?
    比如這家開了二十來年的燒雞老店,從鐵皮車到搬進屋,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到現在,這大概就是一個城市最想留住的味道。張家燒雞鐵西清真寺正門對面位置很好找,就在清真寺對面,店面小所以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擦肩而過。每次進店都能聞到了熟悉的香腸味。咬一口,肉質細嫩,皮脆肉嫩,說真的,在外面很難吃到純肉量這麼高的香腸了。燒雞更是店裡的招牌,一口咬下去,雞皮軟香中不失嚼勁,不幹不柴,咀嚼間還有鹹香的汁水溢出。很多忠實粉絲會提前電話預定,都說燒雞賣相看似一般,吃起來卻很可口。
  • 廈門這家60年老店告訴你,誰跟花生湯才是絕配!
    一位好友一直跟小星推薦著這家老店,她說,小時候都是她爸媽帶著她去吃,搬家後許久沒去,長大後有一天下班,打包了一份回家,她媽媽竟吃得老淚縱橫。當時還覺得媽媽過於敏感,過後想起,她也不禁傷感。思北花生湯的老闆黃媽媽從13歲當學徒,到後來私人承包了這家店,到現在70歲已然做不動活了。她將這花生湯的手藝一絲不變地教給下一代繼承,一直沿襲著最傳統的工藝。
  • 這家20多年的老店,藏著開封最好喝的胡辣湯,開門就排長隊
    開封有一家20多年的破爛老店,環境真的是一言難盡,而且周圍因為拆遷搞的這家店好像是在一個廢墟上一樣,但是他家的人氣卻很高,畢竟20多年老店,周圍的人都知道他家胡辣湯是貨真價實,味道好,所以不計較環境!早上這裡擠滿了來喝胡辣湯的人,還有不少人直接拿著鍋來打回去喝,更有很多外賣小哥在門口排隊等。
  • 惠東這家老店堅持用高壓鍋煮早餐25年,笨功夫背後藏著「用心」...
    這裡的湯粉吃起來還會有濃濃的花生油味,經常來店裡的熟客也說華興的油特別香,其他地方都吃不到這個味道。一些親戚親自榨了花生油送給吳阿姨用,她也不用,20年來她一直堅持用著一家的花生油。——"這家花生油最好吃,用其他的油感覺就不是這個味道了。"
  • 這家店是最悠久的飯館之一,百年老店了,小吃貨們值得一去品嘗!
    春和樓非誠信無以立業傳家,是這家老字號歷經百年青春不老的秘訣,當然,還少不了其超凡的菜品,遊客們來到青島,還是值得一去的地方!此店經營傳統魯菜,香酥雞和蒸餃可是一絕,老青島人都知道這家店,包子的味道還算不錯,值得一去品嘗!這個地方曾經是青島的地標飯店,淪落成了專門套路的飯店,都是破罐子破摔的國營老品牌,味道嘛,只能說還算可以吧,春和樓位於中山路,是老市區當年最繁華的路段。春和樓主打正宗魯菜,香酥雞、九轉大腸、燒蹄筋、松鼠桂魚、肉末海參、漕溜魚片、蒸餃等都是特色菜,味道相當正宗。
  • 人氣票選第一40年老店 全臺十大芒果冰推薦
    以下推選全臺十家芒果冰店,其中還有網路票選的人氣第一名店家,傳承40年的老店,每間都話題十足,遊客們不妨可以列進消暑的必吃名單。芒果恰恰冰館從路邊攤賣到了海外,擁有完美比例且口感綿密的芒果雪花,搭配新鮮的芒果與首座冰淇淋,許多國際明星來臺灣都曾指定要光顧。
  • 徐州這家特色早點老店,想想都會流口水,你吃過嗎?
    來徐州喝糝湯,最出名的就是馬市街這家了。來這家店吃早點的人還是非常多的,外面排起了長隊。店鋪總共有三層,一樓是大眾消費,有人直接端著碗站著喝。二樓是中檔消費(人均60左右吧)。三樓是包間,套餐消費(人均100),環境一般,生意太好,服務有點跟不上,糝湯的還不錯,鮮香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