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的西安:曾是韓國復國者嚮往的「聖地」

2020-12-15 中國網文化

1940 年 9 月 17日,韓國光復軍在重慶成立。次年11月,司令部遷至西安。此後,西安成了韓國復國者的「聖地」,大批韓國青年跋山涉水奔赴西安,參軍復國,也積極參加了中國的抗戰。

西安杜曲主街道車來車往,商店、學校、政府機關整齊有序分列在街道兩側。在這些建築中,有幾處與韓國有關。

從2000年起,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拜根興便不斷陪同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以及韓國近現代史的專家來此考察,他們一直在此找尋抗日戰爭時期,為韓國復國努力的那些人、那些事。

一場爆炸案促成光復軍在華成立

2010年9月17日上午,一群身穿光復軍軍裝的韓國大學生出現在韓國首都首爾的和平廣場,紀念「韓國光復軍建軍70周年」。

「光復軍」曾是抗日戰爭時期,韓國臨時政府的正規軍。1910年,日本吞併韓國。1919年3月1日,韓國獨立運動者在漢城發表了獨立宣言,約200萬人參與遊行。整個運動遭到日本的暴力鎮壓,數千人死亡,上萬人被投入監獄。隨後,大批韓國愛國人士流亡海外。而中國,成為這些志士流亡聚集的中心。

1919年4月11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上海成立時,還沒有自己的軍隊,根本無法與日本侵略者抗衡,於是,這些韓國愛國人士開始尋求國際力量,幫他們實現復國夢做準備。

在拜根興教授辦公室的書架上,擺放著由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編輯出版的50本《韓國臨時政府資料集》。這些資料,詳細記錄了那段歷史。

那是1932年4月29日,上海虹口公園內,一名叫尹奉吉的韓國青年將飯盒形的炸藥扔向了檢閱臺,一聲炸響,正在此檢閱的侵滬日軍總指揮白川義和河瑞委員長當場斃命,11名日本軍政高級官員被炸傷。這就是「上海虹口公園爆炸案」。

而年初的1月28日,日軍從閘北分三路向駐守上海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發起了攻擊,發動了長達三個多月的「一二八」淞滬抗戰。

「上海虹口公園爆炸案」讓蔣介石相當感佩,而中國無疑需要聯合更多力量。蔣介石會見了這起爆炸事件的策劃者、韓國臨時政府領導人之一的金九。

這次會面後,蔣介石提出,在國民黨中央軍官學校洛陽分校特設韓國軍官班,免費為韓國培養軍事武官。隨後,在韓方請求下,蔣介石同意韓國光復軍在華成立。

光復軍總司令部,遷到西安二府街

1940年9月17日,韓國光復軍在重慶成立,雖然當時的人數僅有300餘人,但它的成立,給予很多韓國復國者以希望。

第二年11月,韓國光復軍司令部從重慶遷至到西安,司令部地址在二府街4號。1941年2月,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創辦《光復》雜誌,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孫蔚如等紛紛題詞熱烈祝賀《光復》出版,孫蔚如將軍的題詞是:「我祝貴軍努力殺賊,光復祖國。」

據1941年6月出版的《韓國青年》記載,1941年初,有關方面從敵佔區搶救回100多名難童。為了給難童籌集生活費用,在陝西婦女慰勞會的邀請下,已經成為韓國光復軍第5支隊的韓國青年戰地工作隊決定上演《阿里郎》,但改稱為《朝鮮的兒女》。為了儘早籌集到資金,他們從大年初一開始,夜以繼日地排練,趕正月初十上演,連續公演17天,解決了難童的生活費。

西北大學老校區的體育場,曾是韓國光復軍青年訓練班的訓練場。在這裡,中國教官將一群最初連立正、稍息都不會的韓國青年,訓練成為合格的軍人。而在終南山的彌陀古寺一帶,韓國光復軍也在接受美軍的特種訓練。

在韓國臨時政府沒有回國之前,韓國光復軍直接歸蔣介石領導,主要從事情報工作。之後,韓國光復軍積極參加中國抗戰,在對日本方面的宣傳、情報刺探以及爭取國際援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光復軍在河北省、湖北省、山西省、山東省、安徽省、江西省等地對日軍展開了遊擊戰。

很多韓國青年奔赴西安,參軍復國

光復軍創建後的最大任務是招募和訓練士兵。1940年11月中旬,韓國臨時政府制定部署,將主要活動區域從重慶移轉至西安。

根據韓國臨時政府出臺的《韓國光復軍編練計劃大綱》規定,共五種招募對象:華北各地韓國獨立軍舊部、淪陷區內散居韓國人、韓國國內及東北的韓國壯丁、日軍內的韓國武裝部隊、被俘虜的韓國人。

拜根興說,韓國光復軍的成立,給很多立志復國的韓國人以很大的希望,很多人歷盡千辛萬苦奔赴中國,來到西安參加自己的軍隊。在當時,西安就是韓國復國者心中的「聖地」。

一位名叫樸東雲的韓國青年,是日軍的翻譯。一次,日寇抓了一名遊擊隊隊長,樸東雲以放長線釣大魚為藉口,說服日憲兵隊分隊長放了遊擊隊長。聽說西安有韓國的抗日組織,樸東雲歷盡千難萬險來到了西安。

現任韓國社會科學院理事長的金俊燁,曾經也是從日軍軍營中逃出、奔赴西安的韓國人之一。

1940年,金俊燁留學日本慶應大學。1943年末被日軍強徵入伍,來到中國戰場。1944年,金俊燁所在部隊駐紮在中國徐州,他發現身邊有很多韓籍學生兵。金俊燁說,當得知韓國光復軍在中國成立後,很多韓籍士兵就邀約逃往中國內地。他們冒險從日軍軍營中逃出,一路吃樹皮、草根跋涉6000多公裡,歷時三個多月於次年1月30日抵達重慶,之後輾轉到西安接受軍事訓練。

據統計,韓國光復軍在西安6年半時間,從幾百人最終發展到5萬餘人,成為韓國復興的重要力量。

村裡來了韓國軍人,還挺友好

2013年6月29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到西安訪問,在會見陝西省省委書記趙正永、省長婁勤儉時,她提出了在杜曲糧站韓國光復軍駐地舊址設立紀念標識石的想法。

2014年5月29日,陝西省副省長王莉霞為韓國光復軍第二支隊舊址標識石,揭開了紅布。標識石位於長安區杜曲街道辦寺坡村的村口,該村曾是抗日戰爭時期,韓國光復軍第二支隊的駐紮地,光復軍總司令部的參謀長李範奭(shí二聲)擔任隊長。多年後,此人成為了韓國政府第一屆國務總理。

很多上了年紀的村民都記得,韓國軍人剛來的樣子。1942年的一天,村裡有人喊著「日本人打進村口的關帝廟了!」在驚恐中,這裡的保長消除了謠言,說,來的不是日本人,是韓國人。村民跑到村口看熱鬧:村口關帝廟前有士兵站崗哨,穿的跟國民黨的部隊一個樣,只是聽不懂他們說的話。

從此,這些韓國軍人留在了這裡,他們在「杜曲鎮」關帝廟裡做飯,多數軍人住在村口800米外的娘娘廟(現為杜曲街道中心小學),還有個別軍人借宿在附近村民家。

現如今,已經85歲的寺坡村村民每永賢記得,韓國軍人來了以後,鎮裡每逢趕會,都能看到穿著紅色或白色的高腰裙的韓國女人。

寺坡村村民趙炳堂也記得,當時只有7歲的他,每天幫大人放牛。離村幾裡外有條河,水草豐沛,趙炳堂經常能遇到來洗澡的韓國人。村裡的老人看見了,經常會嘮叨。不過,時間長了,村民發現這些韓國軍人還挺友好。

村裡一名老人小時候得了「黑熱病」,貼膏藥弄破了腹部皮膚,很長時間不能癒合,後來是個韓國人給治好的。

丟不掉的情感

1945年8月初,韓國臨時政府主席金九乘坐軍機從重慶抵達西安,準備與美國商討有關協議,並觀看韓國光復軍表演。

時任陝西省政府主席祝紹周邀請金九來家做客。二人正在吃西瓜時,得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在場的中國人和美國人雀躍歡呼,金九卻很遺憾,因為他未能領導韓國人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痛殺日軍。1945年11月23日,金九以私人身份回國。1949年6月26日,金九被人暗殺。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於1945年11月23日遷回朝鮮半島,光復軍也於次年返國。

在寺坡村,村民們口口相傳,韓國軍隊開拔當晚,一對韓國軍人夫婦將一名不足1歲的男嬰寄養在當地一名沒有孩子的婦女家中。60多年過去,這對夫婦沒再回來。據說,曾有韓國人專門來到村裡了解情況。2004年7月,這位老人曾通過《華商報》聯繫,想找到當年韓國的親人,但時間久遠,沒有結果。

2014年5月29日,韓國光復會副會長金柔吉在出席「韓國光復軍第二支隊舊址標識石」的揭幕儀式上,激動不已。他沉下腰,用顫抖的手撫摸著一人高的紀念碑,上面用中、韓文字記錄著光復軍的這段抗日史實。「70多年以前,我當時23歲,現在,我94歲了……」

拜根興說,杜曲街道的韓國光復軍駐軍舊址,每年要迎接三四批從韓國來西安的學者或學生。附近商戶說,這些韓國人很虔誠:不僅要在此留影,還要雙手合十,閉目,衝著原址的方位禮拜、鞠躬。有的還學著當年韓國軍人的模樣,繞著杜曲糧站做操跑步,最後留影為念。來源:華商報

相關焦點

  • 嚮往那夢中的聖地
    嚮往那夢中的聖地
  • 解讀以色列系列:以色列的復國曆程-1-那些猶太復國運動的先驅們
    匈牙利出生奧地利記者赫茨爾在36歲時出版了《猶太國》。 從波蘭來到耶路撒冷,20多歲的報刊主編本-古裡安,在寫下自己的第一篇社論文章後,把自己的名字大衛-格林,改成了一個新的希伯來文姓氏——大衛·本-古裡安,它的意思是「幼獅之子」,意味著他為了實現夢想,會腳踏實地,像一個獅子為了獲得獵物一樣去戰鬥。
  • 萬人評選——「最嚮往的動漫聖地」結果公布!
    小夥伴們也不要總宅在屋子裡,如果天氣暖和了就出去走走看看吧~上期評選「最嚮往的動漫聖地」的投票已經結束了,請注意,對於已經公布結果的評選,如果繼續投票的話是無效的呦~另外,下期評選的選題在最下方,記得踴躍留言點讚哦!之前我們評選了「最嚮往的動漫聖地」,下面就公布本次評選的結果!另外請注意,在「最嚮往的動漫聖地」的評選結果後面,還有下一期評選的主題和候選,不要錯過呦!
  • 以色列的復國之路:1000多年的流亡,1000多年的夢想
    那個時候的耶路撒冷,是猶太人的聖地。也是他們心中的精神家園。羅馬十萬大軍逼近耶路撒冷的那一年,是公元70年。這一年,猶太人聖地破滅,流亡異國。這一年的猶太人也定了一個小目標:---復國。猶太人可能都不會想到,這個小目標需要花費長達千年之久。整整1878年。
  • 西安新晉網紅打卡地 網紅拍照的聖地
    西安是一座旅行必打卡的網紅城市,美食美景還有各種特別的又獨一無二的旅行景點,今天蓮妹就給大家推薦幾個西安旅行新晉網紅打卡地,超適合拍照的聖地。 首創奧特萊斯 一站式拍照+購物+遛娃,西安周末好去處。
  • 小說中聖火令的起源地,國家曾遭彎刀屠戮險些滅國,得華夏幫助才復國
    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曾出現過「聖火令」,該物品即是明教教主身份象徵,又是書中最頂級的武功絕學。而將聖火令傳入中原地區的是波斯明教,波斯在書中刻畫的神秘且強大。
  • 二戰的時候,韓國在幹什麼?
    1926年12月,金九接任由國務總理改制而來的國務領一職時,臨時政府連房租都交不出來,向在上海的朝鮮僑民幾次募捐,才得到149塊大洋救急,這大概是大韓民國歷史上最慘的時候了。金九本人更慘,他只能到在上海租界電車公司裡做查票員的70多個朝鮮老鄉家裡輪流混飯吃。
  • 一名軍校教員與百名抗戰老兵的故事
    2015年年初,有志願者反饋曾接到來自陝西省鹹陽市的電話,打電話的人說自家老人參加過抗戰,詢問志願者能否前來看望。 然而,當蒲元回電時發現電話已停機,僅留下簡單的信息:「朱雲,1919年出生,飛虎隊地勤,住鹹陽天王小區。」
  • 歷任韓國總統必去上海,原來現在的韓國政府是在上海成立的?
    文/山峰歷任韓國總統上任訪華必來上海,韓國人也喜歡到上海旅遊,除了地理位置相近、上海本身的獨特魅力外,也與近代日韓歷史紛爭有關。其中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成為許多韓國遊客「朝聖」的首選之地。朝鮮復國運動人士在當時中國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韓國光復軍」和「朝鮮義勇隊」。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太平洋戰爭爆發,韓國臨時政府十二月九日對日本宣戰。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五日,中國軍事委員會決定將兩支軍隊合併為韓國光復軍,直接交由臨時政府管轄。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回國內,光復軍也於翌年回國。
  • 西安故事 朱文杰:建國路上的幾條小巷子
    20世紀30年代初,玄風橋以南是一片坑坑窪窪的荒地,大坑不少,僅有一些窮人,外地逃荒者在此搭草棚挖土窯度日。後馮欽哉和一些人在這裡創辦通濟公司,在信義巷附近蓋了不少房子,形成街巷,東邊叫仁壽裡,西邊叫豐埠裡。當時國民黨一些高級官員,如王友直、陳固亭、馮大轟、王子偉都住在這裡。抗戰時湯恩伯也在建國路設駐陝辦事處。他來西安就住在這裡,他的部屬家眷也都住在附近。
  • 抗戰時這一比戰區司令長官還高的軍職,誰做誰尷尬,李、白都幹過
    曾任漢中行營主任的李長官縱觀整個抗戰期間,先後有保定、石家莊、桂林、天水、西安、漢中、西昌、昆明等行營存在。桂南會戰至於名義上歸屬桂林行營指揮的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曾在第一次長沙會戰時說:敵人進攻時,他(白崇禧
  • 《大刀進行曲》誕生地,曾是長城抗戰主戰場
    原標題:沉眠水下的《大刀進行曲》誕生地,曾是長城抗戰主戰場1933年,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曾在喜峰口一帶依長城阻擊日軍。這裡是長城抗戰的主要戰場之一,抗日救亡歌曲《大刀進行曲》據此誕生上世紀70年代,潘家口水庫修建後,喜峰口、潘家口兩座關城和部分長城被淹沒到水下,形成獨特的「水下長城」景觀。隨著水位變化,「水下長城」時隱時現。如今這段長城因其風光俊美,成為不少戶外愛好者的「網紅」打卡地。長城是世界上體量、規模最大的線性文化遺產。
  •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為何楚滅楚人想著復國,而秦朝滅亡後無人復秦
    範增引用楚南公說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陳勝失敗是應該的,秦國滅亡六國時,楚國最沒有過錯,自從楚懷王被秦國扣留後,楚人至今經常懷念,所以楚南公說: 所以劉邦、陳勝、吳廣、項梁、項羽、範增等人都是原楚國人,楚國地大物博,人才也最多,當年秦國滅楚時,王翦憑藉一戰擊敗了楚軍主力,隨後攻破了楚國各地的重要城池,楚國滅亡,但是,楚國滅亡並不比韓國、趙國、魏國、燕國、齊國冤多少,範增說楚國沒有過錯,那韓國、趙國、魏國、燕國、齊國又有什麼過錯呢?
  • 向山而行,是城市的嚮往,也是生活的嚮往
    近山而居,現代城市生活的終極嚮往 上海,一座孕育繁華的城市,在這裡,眾多豪宅皆避開城市的繁華與紛亂,抵達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聖地 西安驪山,與城市恰到好處的距離,仿佛天生就是為了給西安提供一個完美的棲居地而存在的。
  • 西安6處新晉野餐聖地!一起去「野」嗎?
    照片來源:小紅書博主@Cathy_ky 準備好這些拍照好物, 就來看看西安有哪些新晉野餐聖地吧! // 紫薇湖 // 推薦人:小紅書博主@兩隻老鼠跑快快 小紅書號:863383917 紫薇湖是渭河西安段南堤觀光路沿線6大景觀之一,位於渭河西安城市段未央區段,草灘四路和尚宏路之間堤背綠化帶內。
  • 為何是歷代修仙者的嚮往之處、隱居之處?揭開終南山的神秘面紗
    說起終南山,首先給人的印象就是「有仙氣」,是歷代修仙、祈福者的嚮往之處,甚至直到今天,山上仍有許多與世無爭的隱士。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如此受歡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揭開「終南山」的神秘面紗。蔣介石固執「攘外必先安內」,張學良、楊虎城憤而起兵華清池,時稱「西安兵諫」。現在,著名的驪山風景名勝,一一將驪山歷史故事呈現。依託驪山森林風景資源,臨潼區開設了驪山森林公園,灞橋區開設了洪慶山森林公園。來自終南山的河流水系,構成了帝都生態的水元素。灞河,古稱滋水。春秋時,秦穆公稱霸西戎後,隨稱之霸水,後加三點水,稱灞水。在灞河流域,有著極為豐富的人類遺址。
  • 全世界少女嚮往的聖地——日本池袋「乙女路」
    從車站步行僅10分鐘的動漫聖地東京池袋的「乙女路」就是這些「乙女(少女)」們嚮往的聖地。我和我的朋友Ilaria從兒時起就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來這裡。除了JR以外,池袋站還有私營鐵路和地鐵等7條鐵路線駛入,來東京旅遊時,這裡是旅遊出行的最佳中心地點。
  • 104歲川籍抗戰老兵馬定新辭世 親歷多場戰役,曾斥責抗戰神劇瞎編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楊濤一位百歲老人站在農家小院內,以木棍作槍,一手護槍託,一手抓槍口,眼睛盯著前方,隨著一陣「殺」聲響起,木棍筆直地刺向前方……這段視頻曾在網上引發熱議,也讓萬千網友第一次認識了這位家住四川廣漢向陽鎮三界村的抗戰老兵馬定新。馬定新向記者演示刺刀訓練科目。
  • 新鄭之亂,韓國貴族意欲復國,影響秦國統一步伐,韓王安背鍋而死
    而秦國的決策,可以說導致了韓國舊貴族的動亂,而這次動亂,是讓沒有參與計劃的韓王安遭遇牽連,被秦王所誅殺,可以說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啊,這次動亂就是發生在始皇帝二十一年(前226年)的新鄭之亂。其實秦滅六國時,必然存在這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安置他國貴族,你總不能直接殺盡吧,那樣的話,勢必阻礙秦國的統一步伐,人家也不殺,投降也是死,莫不如死戰,還能有一絲生的機會。
  • 抗戰忠魂,遙望故鄉78年
    2020年11月24日,湖北宜昌三峽職院技術學院宜昌抗戰研究中心的王夙志老師告訴筆者,湖北宜昌市長陽縣磨市鎮有一座抗戰殉國的副團長的墓,保存完好,墓前矗立著紀念碑,碑文上顯示這位抗戰英烈是43師127團中校副團長榮超。 烈士安葬在這裡已經78年了,據當地村民反映,從來沒有見過他的後人來祭拜他,應該是不知道他安葬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