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些天,朋友過來喝茶。
泡了一泡今年的荒野牡丹王招待他。
就看著他撐著腦袋,目光有些無神的看著我衝泡的動作,滿面的倦容。
倒了杯茶給他,說:「喏,喝茶,怎麼了這是,項目很忙?」
「嗯,最近有點忙。」
說完,就端起茶湯細啜了一口,點點頭說:「還是你這好啊,天天都有好茶喝?」
「前段日子不是送了些茶給你嗎?還沒喝?」
見他微微皺起眉頭說:「最近太忙了,平時根本是沒時間,所以都是用飄逸杯泡茶喝,泡出來感覺沒那樣爽口。」
可見,這飄逸杯雖然方便快捷,卻不是白茶的最佳選擇呀!
《2》
為什麼不推薦用飄逸杯泡茶呢?
在說原因之前,先簡單介紹飄逸杯。
飄逸杯,聽著名字便覺得這當然是款飄逸俊朗的杯子,但其模樣還是挺中規中矩。
是由一組杯構成,裡有內膽、濾網、茶杯等。在泡茶時,投茶倒水,按下開關,就能夠自動過濾茶湯。
飄逸杯樣式簡單,操作簡單,又方便攜帶,對於商務一族來說,省時省力。在方便節約時間來說,飄逸杯有著很大的亮點。
想必看到這裡便會有不少茶友心動了。但別著急。
它在呈現茶湯滋味上不盡如人意。不推薦用飄逸杯泡茶有四個原因。
原因一、出水口小,出水慢。
飄逸杯的出水口只有一個,出水慢會造成在出湯的過程中,增加茶葉與茶湯接觸的時間,讓白茶的內質物大量釋放,導致茶湯苦澀。
茶葉中以三大滋味物質為主,分別為茶氨酸、咖啡鹼和茶多酚。茶葉與水長時間接觸,便會導致咖啡鹼和茶多酚大量釋放,而這兩類物質分別提供了苦與澀,這樣就是導致茶湯苦澀的原因。
所以,衝泡內含物質豐富的白茶時,泡茶的時候要求要快出水,讓茶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出湯。
而飄逸杯沒法做到這點,故而這是不推薦飄逸杯泡茶的原因之一。
《3》
原因二、飄逸杯泡茶的容量小容易泡濃泡苦。
飄逸杯中真正的用來泡茶的只有較小的內膽,投茶量一多,便會茶湯變濃,甚至會有些苦澀。
茶水比例不均會讓茶湯變苦變澀,這樣一來就體會不到,白茶的鮮爽滋味。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茶水比例為5g幹茶搭配100-110ml沸水,這樣比例泡出的茶湯滋味最佳。
泡茶本就是一件精細的事情,投茶多一分或少一分都會有很大影響。
一般市面上的飄逸杯容積較小,茶水比例不好把控,所以泡出的茶湯滋味難以控制。
內膽的容量有限,若是投茶量過多,出水口小,出湯時間慢,這樣情況下,白茶自然容易被泡得濃重,苦澀。
就像家中蒸米飯一樣,原本米與水是正常比例,突然增加大米的數量,投水量卻沒有改變,那樣蒸出的米飯定然不香。
其中可能還夾雜著生米,完全沒法吃。泡茶也是一樣,茶水比例至關重要。
飄逸杯在茶水比例上不好把控,所以不適合衝泡白茶。
《4》
原因三、飄逸杯的過濾網會阻擋部分白毫,影響茶湯滋味口感。
白毫是什麼?
白毫就是生長芽頭和葉片背後的絨毛,很像水蜜桃上的白毛。
品質好的白茶芽頭上都是密匝匝的白毫,別看白毫小巧纖細,但其中可以藏著豐富的營養物質。
白毫中有豐富的茶氨酸,茶氨酸不僅可以舒緩精神,緩解緊張的情緒,還可以為茶湯提供鮮爽口感,可以中和茶多酚和咖啡鹼帶來的苦澀感,使茶湯喝起來清爽甘甜。
所以白毫越多越好。但,若是使用帶著過濾網的飄逸杯泡茶會阻擋部分白毫,導致能夠落入湯水中的白毫數量變少,湯水滋味不夠好、不夠鮮甜。
而且飄逸杯的出水口小,也會導致白毫無法流入湯水中,造成浪費。
白毫還有一特點,是毫香的主要來源。白毫越多,毫香越濃鬱。
飄逸杯的濾網將白茶阻擋,便將濃鬱的毫香阻擋,香氣減弱,茶湯的滋味定然也會變差。
這也是一款好茶的浪費,不能體會完全的風味,著實可惜。
故而,飄逸杯濾網會阻擋白毫,不適合衝泡白茶。
《5》
原因四、無法拆卸的飄逸杯不好清洗。
有些飄逸杯無法拆卸,不好清洗。
使用之後沒法做到清洗乾淨的話,在使用多次之後,杯身上定然會累積茶漬等汙垢。
而且,飄逸杯是透明材質,若沒有清洗乾淨或有汙垢,看起來很明顯,便會給人以一種不乾淨,邋遢的感覺。
這樣的茶杯若拿出去使用,給人留下的印象定然不好。
在使用之後,沒有清洗乾淨,還會對之後衝泡的滋味有所影響。
喝茶,對茶具的清潔很重要。
所以,在使用飄逸杯泡茶內膽清洗十分重要,但玻璃質地的內膽是個極為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
一次沒有清洗乾淨,之後慢慢累積就會生成一層厚厚的汙垢,看起來十分不衛生。
除了不美觀之外,那些汙垢也存在著健康風險。
《6》
任何事物都是獨一無二的,例如白茶最佳搭檔是白瓷蓋碗,而非飄逸杯。
飄逸杯可以出門便攜物品,也有著許多作用。
但是其中並沒有衝泡白茶這一項。
想要喝到一杯香氣盈盈的茶湯,還得用蓋碗才好。
炎炎夏日,若是因為燥熱難以入眠,那便到陽臺上,打開窗戶,任由晚風吹拂,喝上一口白茶,待渾身的燥熱消散。
緩緩走回室內,做好睡眠之姿,一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