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上瞼肌縮短術

2021-02-23 醫美盧老師

提上瞼肌縮短術是治療先天、後天性上瞼下垂的臨床主要術式之一,它保持了肌肉原有的行走與運動方向,又比較符合生理要求,故能達到較好的美容目的。但手術成功率常因併發症的發生而降低。

適應症


提上瞼肌縮短術適用於:

凡提上瞼肌肌力在4mm以上的先天性、老年性、外傷性或其他類型的上瞼下垂(圖1-4)。





禁忌症

提上瞼肌肌力較差者。

術前準備

縮短量的計算 不能機械地根據下垂量來計算縮短量。因下垂量相同而肌力不同者,行同樣的縮短量後,肌力弱的提高上瞼的程度就不如肌力強的。所以縮短量的確定,主要決定於肌力強弱(圖5~9)。






(1)提上瞼肌肌力良好的縮短量少些,反之縮短量要多些。

(2)上瞼下垂的類型:先天性者縮短量要多些,老年性的應少得多,外傷性介於先天性和老年性之間,應接近於先天性的。

(3)下垂程度:下垂越重,縮短量越多,下垂越輕,縮短量也就越少。

(4)提上瞼肌的彈性:術中切斷外角、內角後,如發現提上瞼肌彈性很好或較好,說明上瞼下垂部分是由外角、內角過於緊張限制了上瞼活動造成的。此時,可較預期的縮短量減少1mm。

(5)要求矯正的程度:進行性眼外肌麻痺者,如矯正至正常人高度,則容易產生暴露性角膜炎。無Bell現象或上瞼遲滯者,矯正也應保守些。

一般每矯正1mm下垂量,需縮短4~6mm。先天性上瞼下垂肌力在4mm者,需縮短20~24mm;肌力為5~7mm者,縮短14~18mm;肌力為8mm以上者,縮短10~12mm。

老年性上瞼下垂,縮短量不應超過10mm,而先天性者不應低於10mm。

提上瞼肌縮短術和利用額肌懸吊術不同,因後者的肌力都在3mm以下,術後隨時間推移,上瞼位置逐漸下降。而提上瞼肌縮短術是按不同的肌力為縮短度的準則的,術後上瞼位置可繼續提高、不變或下降。

Berke提出,單眼先天性上瞼下垂,不同的肌力者,手術矯正上瞼高度不同(表10)。


經皮膚的提上瞼肌縮短術:

此法暴露解剖標誌清楚,縮短量易調整,術時發現瞼緣切跡、內翻或瞼緣弧度不佳,處理都較方便,這種術式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

2.術前檢查 除手術前常規全身檢查外,眼局部檢查包括下述各項:

(1)視力(矯正視力)與屈光情況:雖然上瞼下垂本身很少產生弱視,但往往伴有眼外肌的不平衡或眼球發育異常而可能產生弱視,因此對每個合作的兒童均應做視力及屈光測定。

(2)下垂程度:包括測量瞼裂高度、上瞼遮蓋角膜的量、眉瞼距及提上瞼肌肌力。

①測量瞼裂:一手拇指壓迫病人的眉弓,另一手拿尺置於病人眼前,讓病人向前、向上及向下看,分別測量瞼裂高度,並兩側對比。

②測量上瞼遮蓋角膜的量:測時避免仰視或使用額肌。正常平視時,上瞼緣遮蓋上方角膜2mm,如果遮蓋6mm,則其下垂量為4mm。依測量結果上瞼下垂分:輕度(1~2mm)、中度(3mm)和重度下垂(4mm或4mm以上)三種。

③測量眉瞼距:平視時測眉毛下緣距上瞼緣的距離正常人為18.09±1.95mm。

④測量提上瞼肌肌力:讓病人平視前方,檢者用拇指水平向後壓迫眉弓,使額肌與上瞼的聯繫中斷,囑病人盡力向下注視,此時量尺零點平上瞼緣中央,然後囑病人盡力向上注視,此運動幅度即為提上瞼肌肌力。它包含Müller肌的作用和眼球上轉帶動上瞼的作用0~2mm。正常人不使用額肌情況下,上瞼運動幅度即提上瞼肌活動幅度均值為13.37±2.55mm。提上瞼肌肌力一般分三級,良好者上瞼運動幅度為8mm,中等為4~7mm,弱者為0~3mm。

(3)上直肌及其他外眼肌的功能:提起雙眼上瞼,讓病人雙眼向各方向運動,雙眼互相比較,以觀察外眼肌與上直肌的功能。如有上直肌麻痺或不全麻痺,以至Bell現象消失,則不宜先做上瞼下垂的矯正,應先針對上直肌或眼外肌的功能異常進行治療。

(4)眼外肌平衡測定:提起雙眼上瞼,讓眼球向各方向運動,觀察是否協調一致,有無斜視和復視。

(5)讓病人做咀嚼運動:排除Marcus Gunn現象。

(6)眼瞼及眼裂外形:上瞼皺襞的正常位置在內、外眥部距瞼緣2~3mm,中央部約距瞼緣3~4mm。老年人略低。手術時應注意上瞼皺襞的位置,並注意雙側對稱。

(7)瞼板寬度測量:特別是曾做過手術的病例,應翻轉眼瞼以測量瞼緣至瞼板上緣的高度。

(8)有無上瞼遲滯現象:上瞼遲滯是指眼球向下注視時,上瞼不能隨眼球下轉而下移。

(9)其他檢查:

①新斯的明試驗:排除重症肌無力症。

②腎上腺素和古柯鹼棉片試驗:如瞼裂開大為陽性,可以排除交感神經性下垂。

③角膜感覺試驗:查角膜有無其他不健康情況。

④Müller肌功能試驗:用10%去氧腎上腺腎上腺腎上腺素點上穹隆,上瞼能提高,說明Müller肌有功能。

(10)術前面部正面拍照,備術時參考。

麻醉和體位


表面麻醉及局部浸潤麻醉。另加額神經阻滯麻醉。

手術步驟


1.以亞甲藍畫出術眼的上瞼皺襞,術眼的上瞼皺襞應與對側健眼的上瞼皺襞的弧度、距瞼緣的距離一致。若對側健眼無上瞼皺襞,應同時做與術眼一致的上瞼皺襞成形術。

2.在瞼緣中外1/3和中內1/3交界處用1-0縫線各做一牽引縫線。翻轉上瞼,暴露上穹隆結膜。

3.穹隆部結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0.5ml,一方面起麻醉作用,另方面使Mü-ller肌與穹隆部結膜分離。注射時進針要淺。

4.在內、外側穹隆部結膜各做一個長5mm的縱行切口,用鈍頭剪刀伸入結膜下,將穹隆部結膜與Müller肌分離,置入橡皮帶,至內側結膜切口穿出(圖11-12)。




5.眼瞼復位,在皮膚亞甲藍畫線處(距瞼緣3~5mm)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深達瞼板,用剪刀在瞼板上分離眼輪匝肌,至暴露瞼板全長及其前面附著的提上瞼肌腱膜(圖13)


6.在瞼板上緣上方近外眥部縱行剪開腱膜(圖14)。


7.用肌肉鑷夾住Müller肌和提上瞼肌腱膜和眶隔,並將肌肉鎖住(圖15)。


8.在瞼板上緣與肌肉鑷之間切斷眶隔、提上瞼肌腱膜與Müller肌,將暴露的橡皮帶抽出之(圖16)。


9.在腱膜前及Müller肌下面繼續向上分離,剪斷外角和內角(圖17)。


10.在腱膜前向上分離暴露Whitnall韌帶,將腱膜與該韌帶分離。將肌肉鑷向下牽引,測試肌肉彈性。在提上瞼肌剪斷線之上2mm,做3根縫線各自結紮,沿預定提上瞼肌剪斷線以直剪刀剪斷(圖18)。


11.將3根提上瞼肌褥式縫線(已結紮)分別縫於瞼板上,收緊縫線打活結,觀察上瞼的高度和弧度並調整,滿意後將提上瞼肌結紮固定於瞼板上(圖19)。


12.皮膚切口的下唇剪去一細條輪匝肌,切口的上唇剪去一條多餘的皮膚(圖20)。


13.縫合皮膚的縫線均應經瞼板,以便形成上瞼皺襞(圖21)。


14.如穹隆部結膜脫垂明顯,用3-0絲線從穹隆結膜進針,穿出於上瞼皮膚,做3對褥式縫合。若瞼裂閉合不全,用0號線於近下瞼緣處做Frost縫線,以閉合瞼裂並用膠布將縫線固定於額部。結膜囊塗抗生素眼膏單眼包紮。

術中注意要點

1.穹隆部注射麻藥時,注意不要深,以免將麻藥注至Müller肌內。

2.術前應根據病人年齡、提上瞼肌肌力、下垂量等估計切除肌肉量,術中注意提上瞼肌厚薄、彈性等作為主要切除依據。

本手術既是提上瞼肌切除術也是提上瞼肌徙前術。

術後處理

1.每日換藥,注意觀察角膜情況。

2.3d後拆除下瞼牽引縫線。

3.5~7d拆除皮膚縫線。


相關焦點

  • 內外眥開大術聯合提上瞼肌縮短在小瞼裂美容術中的應用
    沿內眥設計線切開皮膚,經皮下潛行分離,松解錯位的眼輪匝肌,顯露內眥韌帶;修整切緣皮膚,用7-0尼龍線摺疊縫合內眥韌帶約2mm;同時,縫線穿過切口鼻側皮下肌肉組織,拉緊,打結,並將鼻側皮膚向內眥側牽拉與內眥韌帶固定,以起到縮短內眥韌帶且減小張力的作用;最後,將切口兩側皮下組織縫合固定在縮短的內眥韌帶上,無張力縫合皮膚;沿外眥設計線橫向切開外眥皮膚3~4mm,分離皮下組織,向內剝離球結膜及瞼板結膜,將鬆動的球結膜向外牽拉並固定至新外眥點
  • 外眥縫合瞼裂縮短術
    瞼裂縮短時如果Bell現象正常,縮短範圍可以短一些,無Bell現象,則瞼裂縮短範圍應大一些。 瞼裂大小不等者,縮短瞼裂時注意兩眼對稱。[適應證]1.麻痺性下瞼外翻。2.瞼裂過長,或兩眼瞼裂大小不等,其中一眼瞼過長。
  • 上瞼提肌縮短術
    上瞼提肌縮短術矯正重瞼過寬伴上瞼下垂崔東,田豔麗,吳紫權,沙洶濤手術設計首先按重瞼成形術的方法常規設計新的重瞼切口線
  • 關於上瞼下垂矯正術,你需要了解 | 科普篇
    正常人眼睛平視時上瞼緣遮蓋黑眼球應低於2mm,上瞼下垂是指提上瞼肌和Mü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喪失,以致上瞼呈現部分或全部下垂,輕者遮蓋部分瞳孔,嚴重者瞳孔全部被遮蓋。因此,上瞼下垂患者給人的印象,總是一副無精打採、雙目無神的狀態,想要睜大眼睛卻很費勁,因為提上瞼肌沒有足夠的力量抬起眼皮,而通常會通過抬眉、皺額、仰視等方法努力睜大眼睛。
  • 眼瞼提肌
    2.無痛、可放心的技術進行局部麻醉,手術時幾乎感覺不到疼痛。對疼痛敏感的顧客,可以進行靜脈麻醉(※)。※另計靜脈麻醉費用,不同醫院收費不同,具體費用請諮詢您就診的醫院。眼瞼提肌全程是上瞼提肌縮短,又叫提上瞼肌縮短術眼科的眼瞼手術,作用是上瞼下垂矯正術上瞼提肌縮短是治療先天、後天性上瞼下垂的臨床主要術式之一,它保持了肌肉原有的行走與運動方向,又比較符合生理要求,故能達到較好的美容目的。但手術成功率常因併發症的發生而降低。
  • 下瞼縮短聯合內眥部瞼緣縫合矯治麻痺性下瞼外翻
    謝敏 羊薇 唐晨 朱曉虹 【摘要】目的 探討下瞼縮短聯合內眥部瞼緣縫合治療麻痺性下瞼外翻的療效。方法對9 例( 9 隻眼) 面癱導致的麻痺性下瞼外翻經藥物及針灸治療1 年以上無效者,採用下瞼經典眼袋切口,做下瞼中外1 /3 楔形瞼板切除聯合上下淚小點鼻側部分瞼緣縫合,使下瞼緣位置正常,瞼外翻得以矯正。結果隨訪6 ~ 41
  • 上瞼下垂的分類與術式
    為了克服視力障礙,患者常緊縮額肌,藉以提高上瞼緣的位置,結果額皮橫皺,額紋加深,眉毛高豎。雙側下垂者,因需仰首視物,常形成一種仰頭皺額的特殊姿態。上瞼提的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可造成睜眼障礙,就形成了上瞼下垂。通過額肌懸吊、提上瞼肌縮短術等手術,可以矯正。
  • 加強提上瞼肌力量的手術方式治療老年腱膜性上瞼下垂
    +7.5g/L布比卡因加適量的腎上腺素作局部浸潤麻醉;沿重瞼線全層切開皮膚及眼輪匝肌至瞼板,暴露瞼板及眼輪匝肌腱膜;囑患者向上、向下注視以確定提上瞼肌腱膜破損處,可以見到較厚的白色提上瞼肌腱膜破損分離的邊緣,打開眶隔,暴露眶脂肪,去除部分眶脂防,即可清楚見到垂直走向銀白色提上瞼肌腱膜;鈍性分離Müller肌,使分開的腱膜可以活動;60可吸收縫線,將腱膜裂開邊緣縫至瞼板上緣,固定3針,(鼻側中央顳側
  • CFS上瞼下垂矯正技術與傳統額肌懸吊的區別
    生活中對於上瞼下垂的問題相信大家也並不陌生,很多上瞼下垂患者由於眼皮下垂的問題在正常的生活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不僅僅是影響美觀,
  • 上瞼下垂小科普
    上瞼下垂係指提上瞼肌和Mü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喪失,以致上瞼呈現部分或全部下垂。輕者遮蓋部分瞳孔,嚴重者瞳孔全部被遮蓋,先天性者還可造成弱視。部分是由於後天原因引起的,後天性上瞼下垂分為外傷性上瞼下垂、神經原性上瞼下垂、肌原性上瞼下垂、老年性上瞼下垂、機械性上瞼下垂、假性上瞼下垂及其他如瞼皮鬆弛症患者。
  • 八大處整形趙延勇:做個雙眼皮醫生卻說上瞼下垂
    上瞼提肌的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可造成睜眼障礙,就形成了上瞼下垂。通過額肌懸吊、提上瞼肌縮短術等手術,可以矯正。眼瞼皮膚的下垂,以及睫毛的垂直向下,可遮蓋部分瞳孔,造成眼前的灰暗及視物不清,視物疲憊,長期如此,會影響人的心情,使人情緒低落,不願與人交往。上瞼下垂矯正術能提緊皮膚,顯露全部瞼緣,同時能使睫毛上翹,眼裂增寬、增長。
  • 上眼皮鬆弛怎麼辦 上瞼下垂矯正可解決
    提上瞼的肌肉有提上瞼肌和Müler氏肌,提上瞼肌由動眼神經支配,Müler氏肌受頸交感神經支配,當這二個肌肉的功能不全或喪失時,就會出現上眼皮眼皮鬆弛下垂。上瞼下垂輕者可遮蓋局部瞳孔,嚴重者則全部瞳孔被遮蓋,不但有礙美觀,而且還影響視力。為了克服視力障礙,患者經常要緊縮額肌,皺額聳眉以提高上瞼位置,嚴重時則必需仰頭甚至用手指撫起上瞼才能視物。
  • 上瞼下垂看起來很沒精神,既難看又顯老,怎麼處理?
    2.影響容貌和心理單側或雙側上瞼下破壞眼睛美感,眼睛無神,給人無精打採之感。3.皮膚早衰,形成抬頭紋術前:左眼強度上瞼下垂,用額肌強制收縮睜眼形成明顯的抬頭紋。術後:提上瞼肌功能恢復正常,不會擠出抬頭紋。
  • 上瞼鬆弛和上瞼下垂,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上瞼提肌上提功能下降 2. 支配上瞼提肌的運動神經功能受損 3. 上瞼提肌腱膜鬆弛 對於大家來說,一般程度的上瞼下垂和上瞼鬆弛,可能並不太好自行區分。
  • 三分鐘全面了解上瞼下垂矯正
    先天性上瞼下垂,佔所有分類的80%左右,是由於提上瞼肌發育異常而致其功能減弱,甚至喪失;後天性上瞼下垂,由於動眼神經麻痺或重症肌無力所致;假性上瞼下垂,外觀上瞼呈下垂狀態,但客觀檢查提上瞼肌功能正常,上瞼真實位置也正常,常見於上瞼皮膚鬆弛,上瞼缺乏支撐,特發性瞼痙攣。
  • 額肌瓣矯正上瞼下垂術後復發,怎麼辦?上瞼翼狀韌帶懸吊即CFS技術來幫您!
    即患側上瞼下移 4mm、4mm以上或上 瞼遮住瞳孔 1/2 以上,提上瞼肌肌力為 1~4mm。臨 床上矯正重度上瞼下垂的方法較多,如額肌瓣懸吊 術等(宋業光等,1985 年),但術式相對複雜,操作繁 瑣,手術創傷較大或治療效果不滿意[2],且常出現復 發等現象而困擾著患者。
  • 八大處整形郭鑫:全切雙眼皮提肌縮短可以修復麼
    三、重瞼術後三重瞼畸形  原因:術中去除眶隔脂肪過多,使重瞼上方皮膚失去眶隔脂肪隔斷而與眶隔發生粘連形成了三重瞼畸形。或者重瞼線上緣皮下組織及眼輪匝肌切除而使重瞼線上方皮膚發生粘連形成。   五、上瞼下垂  原因:術中損傷了提上瞼肌腱膜,尤其是行重瞼再修復手術時,由於前次手術已使提上瞼肌腱膜與重瞼線處皮膚緊密粘連,因此切開皮膚時即有可能切斷提上瞼肌腱膜
  • 我只想做個雙眼皮,上眼瞼提肌矯正是什麼鬼?
    手術或外傷直接損傷提上瞼肌引起的上瞼下垂,診斷更易確定。矯正方法上瞼下垂的常見矯正方法有3種,但並非每一種都適合所有的上瞼下垂患者。針對不同的上瞼下垂程度,分型別類量身訂製最適合患者矯正方案的大型純韓整形醫療機構。只適用於額肌功能良好的患者,對於嚴重的上瞼下垂患者效果更佳。
  • 【整外乾貨】瞼板上瞼提肌聯合切除術治療重度上瞼下垂
    上瞼下垂根據上瞼提肌肌力的不同分為輕、中、重 3 度,對於輕、中度上瞼下垂,常採用上瞼提肌縮短或部分切除的方法矯正,而對於重度患者,常常選用額肌瓣手術進行矯正,但該術式的缺點是改變了上瞼的正常解剖關係,造成術後矯正眼瞼不自然
  • BBH小百科 ▏上瞼下垂 ▏眼提肌無力矯正
    因此需要在進行雙眼皮手術的同時進行上瞼下垂矯正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先天性上瞼下垂具有遺傳性,多是因為上瞼提肌先天薄弱、乏力造成的單純上瞼下垂,但也可因動眼神經發育欠佳所致,後者常同時伴有上直肌發育不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