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式太極拳,養身還要動起來

2020-12-13 騰訊網

又是春暖花開時

戰"疫"到了最關鍵的時候

我們仍不能放鬆警惕

居家防疫期間

緊張教學的同時

不要忘記適度鍛鍊、增強免疫力

今天

武漢體育學院武術學院趙歆副教授

帶領大家練習的八式太極拳

也是中國武術段位制初段位的一段拳術

幫助大家增強體質,舒筋通絡

調理五臟,增強人體免疫力

趙歆,中共黨員,武漢體育學院武術學院武術套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武術套路國家級裁判。主要從事武術套路理論與實踐的教學科研工作。

準備動作

01

上臂託舉伸展式:

動作要領: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身體中正,兩手交叉緩慢上舉,呼吸自然,意在掌根。

養生機理:調理三焦,預防和治療肩頸背各種疾病。

02

調理呼吸吞吐式:

動作要領:兩腳開立與肩同寬,百會上領,吸氣時全身放鬆兩手環抱,吐氣時兩臂舒展。

養生機理:深呼深吸,舒胸理氣,調理肺經,增強心肺功能。

03

左右開弓轉身式:

動作要領:兩腳開立,脊柱儘量擰轉,轉身時下肢逐漸成弓步,目視後方。

養生機理:腰部擰轉強腰固腎、調理脾胃。

04

馬步沉肩拉伸式:

動作要領:手、眼、身呼吸協調配合,左右肩交替下壓時,手不離膝,腳不離地。

養生機理:馬步對腰膝酸軟等下肢疾病有積極緩解作用。

大家準備好了嗎

下面一起來練習

八式太極拳

起勢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目視前方,含胸拔背,兩臂前舉,屈膝按掌,百會上領,氣沉丹田。

01

卷肱式:腰胯松沉,上體保持自然中正,以腰帶手,一手前推一手回收,推掌時注意沉肩墜肘。

02

摟膝拗步:身體重心轉換時,兩腿虛實要分明,以腰為軸,轉腰時帶動手在膝關節前劃弧另外一個手貼耳側向前推出,推掌同時弓步後腿緩慢伸直。

03

野馬分鬃:轉身弓步分掌時,上體不可前傾後仰,以腰為軸帶動手速度均勻緩慢,上下肢要協調一致。

04

雲手:身體轉動以腰為軸,重心不可忽高忽低,左右擺動,兩臂隨腰轉動而運行,動作自然柔和,速度緩慢均勻。

05

金雞獨立:兩手一挑一按與提膝動作一致,獨立時支撐腿略微彎曲,上體中正,身體儘量保持平衡穩定。

06

蹬腳:蹬腳時,支撐腿微屈,蹬出腿腳尖回勾,力達腳跟。

07

攬雀尾:由「掤、捋、擠、按」四個動作組成,以右攬雀尾為例,右掤以腰帶手,掤出時身體中正不前傾;捋,重心後坐,兩手翻轉,手型不變隨腰轉動;擠,腰帶右臂向右轉,右臂外撐左手按,外形不動向內裹轉;按,重心後移兩手回帶,頭頂肩松肘下沉,弓步前按。

08

十字手:兩手交叉於胸前,形如十字,收合沉降,引氣歸元。

收勢

兩手左右分開下落,起重心,全身放鬆,呼吸自然,兩腳併攏。

八式太極拳十分適宜居家練習,其充分突出了「拳打臥牛之地」特點。動作圓活連貫,由簡至繁;練起來輕鬆自如,陰陽相合,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以連續弓步為主要步型變化,手法動作以中國傳統太極拳的正手即掤、捋、擠、按為主線變化而成。對於初學者是一套行之有效、體驗太極拳動作風格的拳術。

武體新聞中心

文章內容來源:趙歆

美編:邱珊

相關焦點

  • 陽光少年愛運動:八式太極拳,有興趣的可以試學試練
    隨著陽光少年報體育聯盟發起的「陽光少年愛運動」活動的影響力持續增強,太極拳全國冠軍、健身氣功全國冠軍、國家級裁判、中國武術六段侯雯也進入其中,用太極拳教學視頻,助力更多人在家也能得到鍛鍊。  八式太極拳也叫一段太極拳,是中國武術段位制初段位技術規定教程的一段太極拳,即初段位中的一段考評套路。共有10個動作(含起勢、收勢),全部採用楊式大架太極拳,吸取了楊式大架太極拳中最為主要和基礎的八個動作。內容精煉、重點突出,易學易記,動作柔和平穩,舒展大方,圓活連貫,由簡至繁;練起來輕鬆自如,均勻緩慢,若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 太極拳的十要八法
    1、太極十要太極拳的「十要」是著名太極拳家楊澄甫提出來的,概括了太極拳十項基本要求,並加以解說
  • 如何更好掌握42式太極拳 常練42式太極拳有什麼益處?
    42式太極拳的發展歷史非常的之久,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群人在練習42式太極拳,其實練習太極拳42式對我們的身體是很有幫助的,如全身各器官系統機能的變化和協調動作,改善身體微循環,加強血液及淋巴的循環,減少體內淤血等等好處,當然42式太極拳好處是非常多的,那麼要練好42式太極拳就必須要掌握其技巧,還要避免42式太極拳誤區,糾正其錯誤才能其他養生的作用,想要練好42式太極拳的夥伴一定要看哦
  • 太極拳這八個拳式,學習簡單,健身效果好!
    (13)活,以上這十三個字都合乎標準,用式死的不行,得用成活的,就是與人交手時要隨機應變,靈活應用的方法,這十三個字就是太極拳內的精華,也就是太極拳內有十三式之稱。還有一個十三式,就是太極拳的理論,這個十三式是八卦加五行,八卦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結合太極拳內掤,捋,擠,按是四正方,正北方是坎,就是掤,正東方是震,就是捋,正南方為離,就是擠,正西方是兌,就是按。
  • 武式太極拳秘訣
    練習太極拳不能不講究身法,身法共有十三條,並非十三勢。可以先練前八法,如:涵胸、拔背、松肩、垂肘、提頂、吊襠。
  • 高校24式簡化太極拳分解教與學 第一式:起勢
    24式簡化太極拳,是1956年由國家體委組織太極拳專家編串的。它動作簡練,濃縮了傳統太極拳的精華,但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很適合高校在校學生習練。當前很多高校都將24式簡化太極拳列為本院校主選體育課程之一,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
  • 吳氏太極拳三十七式
    吳氏太極拳三十七式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亞健康狀態,困擾著越來越多的現代都市人,這些人有著共同的特點
  • 中華武術---太極拳
    太極拳的八種勁:掤(用於化解或合力發人),捋(用於借力向後引力),擠(對下盤的外掤勁),按(對上盤的外掤勁,或作反關節拿法),採(順力合住對方來力,或作拿法),挒(以側掤之勁破壞對方平衡),肘(以肘尖擊人),靠(以肩膀前後寸勁擊人).太極拳是一種技擊術。其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 武式太極拳的「氣貼脊背」身法訓練--郝少如
    濰坊形意拳之家:(您最忠實的朋友) 武式太極拳身法即: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
  • 終於找全了,太極拳的八個松肩方法,趕快收藏!
    所以練太極拳應從松功入手,松有不同的層次,本文介紹的方法.可為太極拳初學者提供入門參學。太極拳要求的松是周身的松.因松而後出掤勁。對初學者來說,採用分部式練習法,會有一個良好的練習效果。由此從松肩人手,是一個切實的問題。
  • 簡化24式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 休閒益智 大小: 1.36M
  • 八式太極拳速成秘籍
    相信很多小怪獸今天都收到了一份同款驚喜(嚇):看到同學(小怪獸)們向牆牆求助,牆牆特搜集材料整理製作此套秘籍,供各位小怪獸學習交流使用,廢話不多說,請各位往下看:《八式太極拳速成秘籍》八式太極拳是在24式簡化太極拳的基礎上簡化,再簡化了的入門太極拳套路,是中國武術段位制初段位技術規定教程的一段太極拳,它吸取了楊式大架太極拳中最為主要和基礎的八個動作,由簡入繁,簡單易學,特別適合初學者進行太極拳的鍛鍊和初體驗。
  • 情迷太極拳 一招一式皆功夫
    王斌在練太極拳隨著音樂響起,一位老人不緊不慢邁開雙腿,身體柔綿而有力地開始擺動,動作伸縮開合、收放自如,如楊柳在微風中擺動,又似白雲在藍天中遊弋,看似安靜、柔弱,卻靜中藏動機,動中存靜意。一套太極拳打完,老人臉泛紅光,眼放神採,仿佛青春一下子回來了。「沒練拳前,我身體那叫一個差,全身疼,走三步歇兩步,血壓高血脂高,每天藥不斷。現在好了,每天精神得很。」談起太極拳的好處,老人有說不完的話。老人名叫王斌,今年74歲,掇刀金文峰太極拳站發起人,練楊式太極拳已有11個年頭。
  • 太極養生:二十四式太極拳(動畫演示)
    二十四式太極動畫演示太極是漢族武術之一。並非是指目前所見單純的太極拳套路,而是由太極、兩儀、無極,等不同層次的拳術、功法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內,由動至靜,從初級到高級,動靜結合,內外兼修完整的太極體系。主要包含有太極拳、太極劍、兩儀拳、無極功。太極拳譜有左龍右虎之稱(此條在拳譜中適用),話說:「太極拳法意相連,招招式式細經研。守定中宮無極勢,無形無象養真元。太虛太極吳有象,陰陽動靜操做拳。」所以學太極一定要持之以恆。
  •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老人健身的好幫手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是漢族傳統拳術之一,而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推行出來的一種簡易太極拳的套路,也是為了方便廣大群眾推廣的一種太極拳。而且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刪除了繁雜的、重複的動作,只是選取了24式,所以才會被編成了「簡化太極拳」,可以大大的滿足群眾練拳的需要。
  • 法鼓坐姿八式動禪 (座式)
    所謂動禪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在動中也一樣地能夠修行禪法,禪法究竟是什麼?三、時間任何時間皆可操作,飯後半小時內,建議用散步去體會動禪的心法:清楚與放鬆。四、地點室內、戶外均可,只要空間足夠、空氣流通即可。
  • 高校24式簡化太極拳分解教與學 第三式:白鶴亮翅
    24式簡化太極拳,是1956年由國家體委組織太極拳專家編串的。它動作簡練,濃縮了傳統太極拳的精華,但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很適合高校在校學生習練。當前很多高校都將24式簡化太極拳列為本院校主選體育課程之一,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
  • 李家四代傳承太極拳,延續武式太極拳香火!
    李家太極拳傳承武式太極拳,自李亦畲起歷經四世,傳承研究太極,名師輩出。李氏歷代相承,用哲學觀點解釋太極,用體用態度驗證太極拳。李家二世傳人:李寶相、李寶極、李寶琛、李寶恆、李寶廉、李寶讓兄弟六人均堅持不懈練拳,繼承李亦畲意願,傳承延續武式太極拳。三世:李福蔭、李召蔭、李槐蔭、李棠蔭堂兄弟四人著書立說,教徒授藝,將武式太極推向社會。
  • 楊式太極拳85式拳譜
    85式簡介:      楊式太極拳85式拳架舒展大方,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練法上由松入柔,剛柔相濟,具有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的獨特風格。      由於楊式太極拳85式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學者可根據不同年齡、性別、體力條件,以及不同的要求,採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適當調整運動量。因此,它既適於體力較好者用來增強體質,又適用於體弱者作為療病和保健的手段。楊式太極拳85式是目前全球流傳最廣泛的太極拳種之一。
  • 養生 | 你值得知道:太極拳的腹式深呼吸運動可有效防治多種慢性病
    腹式深呼吸運動採自「吐納術」和「導引術」,因此它的呼吸法和近年來採用的「氣功療法」的呼吸法是同出一源的。不過,太極拳是「動中求靜」,姿勢繁複,初練時應該先把姿勢大體練正確,動作連貫起來,呼吸可以任其自然,只須「存想腹部」,待拳套熟練後再配合腹式深呼吸;「氣功療法」是「靜中求動」,姿勢單純,方法比較容易掌握,一開始就可以講究「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