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可「利水道,除溼氣」,諸藥能除溼者,無出其右

2020-12-23 養生巷子

現代人說到養生,每每都會提到除溼氣。

溼邪因其具有粘滯難除的特性,所以人們常說「一溼百病生」。生活中人們為了除溼也可以說是煞費心機,或是拔罐除溼、或是喝養生茶除溼,但是很多時間成效甚小。

其實在中醫裡面還有很多不被我們眾人熟知的除溼良藥,今天就和朋友們介紹一味功善除溼的中藥材,可以說在諸多能夠除溼的良藥之中,除溼之效無出其右,它就是中藥裡面的「豬苓」

此藥之所以名為豬苓,和它的外貌有一定的關係。豬苓外皮漆黑,呈現出不規則的塊狀,就如同零落的豬糞一般,故而古人形象地稱之為豬苓。

豬苓名字聽起來雖然不算文雅,但是其除溼之效是非常顯著的。《神農本草經》之中介紹的豬苓的時間就說此物最能「利水道、除內溼」,而後歷代的醫者對豬苓的除溼利水之效也是頗為認可的。

直至今日,豬苓在中醫裡面依舊是一味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的除溼良藥,甚至可以說在除溼利水之效方面,無出其右者。

1、溼邪導致的皮膚水腫,豬苓可有效緩解。

體內溼邪停滯的時間,我們會明顯地發現自己的皮膚出現浮腫的現象。尤其是當我們在剛睡醒的時間,眼睛周邊、腳膝部位水腫特別明顯,而豬苓在「除溼利溼而消腫」方面的功效是頗為有效的。

中醫裡面認為豬苓在消除溼氣水腫方面的功效是非常強大的,當我們因為體內溼邪凝滯引起皮膚水腫的時間,直接單用一味豬苓即可見效。

而且在中醫裡面堪稱經典的除溼利水之方劑「五苓散」,就是用的豬苓並配伍茯苓、澤瀉、白朮等藥材同用,沿用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2、溼邪導致的淋症,小便不暢等,豬苓可有效緩解。

溼邪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比較容易流注於下焦,引起兩腎、膀胱等部位出現問題。

比如現代人常說的兩腎部位的結石、尿路部位的結石等情況,還有一些常見的小便混濁不清、小便澀痛、尿路的感染等情況,中醫裡面多是認為是由溼熱之邪蘊結於下焦而形成。

此時以豬苓來通利水道、清洩溼熱效果也是較為顯著的。中醫裡面較為經典的利水除溼之良方「豬苓湯」,也正是以豬苓配伍茯苓、滑石、澤瀉等藥材同用,對於清利下焦溼熱較為有效。

而若是溼熱淋症較為嚴重,且伴有小便中有血色等情況的時間,則還可在上方之中加入車前草、蒲黃、丹參、雞內金、白茅根等同用,有通淋止血之功。

當然,豬苓之效不僅僅只有這些,但是單從上面兩種功效就足以看出豬苓有較好的除溼之效。那麼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養生的時間很少了解到豬苓的存在呢?其實這也是因為豬苓的除溼之效太過於峻烈了。

中醫裡面曾說到「腎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而「豬苓功善行水,久服有損腎氣」,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醫者並不建議人們用豬苓來養生除溼,而多將其入藥配伍來使用。

相關焦點

  • 此物細如金沙,專能瀉肺熱而平喘止咳、除溼氣而消一身水腫
    在諸多的中醫養生良藥之中,我們只有學習了藥性,了解的諸藥的功效,然後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合理的選擇和搭配,才能起到最佳的養生效果。比如這味叫做「葶藶子」的藥材,就是一味值得被人們學習並了解的中醫良藥。中藥葶藶子取自植物播娘蒿或者獨行菜的種子,它的顏色偏於紅黃,而且顆粒較為細小就如同金沙一般。
  • 被人忽略的一味良藥,生於水中,可「除溼氣、療瘡疹、消水腫」
    藥不在於是否名貴,能對症解病者,皆為良藥!然而到了現在,我們只知道花大價錢購買名貴的滋補良藥來進行滋補,卻忽略了很多就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物美價廉的養生良藥。不過在中醫裡面可就不這麼認為了,萬物皆有其妙用,浮萍入藥對於很多常見的皮膚疾病有著不錯的效果。早在《神農本草經》之中就有記載,浮萍入藥,能「下水氣,主暴熱身癢,止消渴」;《新修本草》裡面也有記載說,「水上小浮萍,可解火瘡腫毒」。翻閱很多古籍我們會發現,歷代醫者都會談及浮萍祛皮膚溼癢的作用,而至現代人們則認為浮萍主要具有「除溼氣,療瘡疹,消水腫」的作用。
  • 12種除溼食物能有效幫助身體排出溼氣
  • 如何去體內溼氣 五大方法可除溼氣
    薑糖有辛辣的味道,當中的姜辣素可以促進唾液腺和胃腸消化腺的分泌,是熱性的食物,可以祛溼驅寒,幫助排出溼氣。薑湯也是有這樣的效果的,但是薑糖食用簡單,每天吃一兩塊就可以了。薏米是最能去溼氣的食物,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薏米和紅豆搭配驅寒健胃則是祛溼第一粥,如果嫌麻煩,用豆漿機打成豆漿也是可以的。
  • 此物被《神農本草經》譽為上品,「除溼能健脾胃,澀精以固腎氣」
    到最後你才會發現,其實在中醫藥裡面就有很多既能助人健康養生、又非常經濟實惠的養生良藥。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比較經濟實惠、且適合人們日常養生的中藥材---芡實。芡實屬於水生植物,以其成熟的種仁入藥。據《神農本草經》之中記載,芡實乃是「上品」良,入藥能「補中,益精,強志。
  • 榆樹的樹皮主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榆錢,可治失眠
    此即今榆樹爾,剝取皮,刮除上赤皮,亦可臨時用之。性至滑利,初生葉(榆錢),人以作糜羹輩,令人睡眠。嵇公所謂:「榆,令人眠也」。斷谷乃屑其皮,並檀皮服之,即所謂不飢者也。
  • 脾虛,溼氣重?平時常吃這3物,有助於調理脾胃健康,祛風除溼
    脾虛,溼氣重?平時常吃這3物,有助於調理脾胃健康,祛風除溼(1)大棗大棗更多的女性朋友並不陌生,是補血養顏的養生佳品,大棗營養物質豐富,經常食用大棗會有效地消除疲勞,改善心肌營養,益氣補血,養胃健脾,無論泡茶、熬粥、煲湯都有著很好的滋補效果。
  • 六大習慣讓你溼氣纏身,這樣做輕鬆除溼!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讓溼氣「乘虛而入」,以下幾個壞習慣最好避免。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人體十二經脈中,手足三陽經均匯聚於頭。如果洗完頭用毛巾捂著,很容易感受溼邪。溼邪性黏膩,易傷陽氣,會出現「因於溼,首如裹」的情況,因此,洗完頭要儘量擦乾或用吹風機吹乾。洗澡本身並不會導致體溼,但總是在晚上9點後洗澡,溼邪就很容易入侵。
  • 一個古方:除溼益氣丸
    溼氣的來源,脾虛生內溼是一個原因。不合理的生活習慣,比如經常熬夜,吃高熱量的食物,情緒抑鬱,缺少運動等,都會阻滯氣機而令水氣不得蒸發或降洩,導致生溼。尤其脾虛與食物積滯所生的溼氣,屯積在胃腸中,堅腫脹滿堵的慌。由於心與胃脘相通,被一肌相隔,故胃不適也可反射到心,導致心胸煩悶不順氣,進而阻滯三焦氣機,引起心腹滿悶。
  • 一個好方:除溼定痛散
    黃柏清熱燥溼,瀉火解毒之力不輸黃芩黃連,但由於它歸腎膀胱經,所以是性利下,以除下焦之溼熱為佳。蒼朮被金元名醫李東垣稱為諸溼水腫非此不能除,外可除留滯經絡肢節之風溼,讓溼氣從肌膚毛孔發汗而出。又可入裡燥脾溼,治上中下三焦溼邪,有足夠的能力配合苦寒之黃柏令溼熱從下焦二便而出,阻止溼熱形成痰溼淤阻。威靈仙,威風靈驗的神仙,祛風活血除溼,宣通五臟。其性辛鹹溫,善於奔走。既祛在表之風,又能軟堅,活血逐淤。
  • 有事沒事喝兩口,或能除溼氣、強脾胃
    2、舌頭肥大脾虛者,舌頭會顯得比平常肥大,這是由於人體內津液運化紊亂,導致舌苔積聚,從而出現「舌伸滿口」現象。除常用舌診外,平時身體疲倦、頭暈脹痛、皮膚油膩、口臭口氣等情況,均表現為脾胃虛,溼氣已侵襲身體,給身體帶來的溼氣越重,對身體的傷害也越大。二、為何如今溼氣重的人特別多?
  • 女性|去溼氣、除溼最快食物
    女性經常會有溼氣重的煩惱,最近聽說有些食物是食用可以祛溼的,女性必吃的除溼食物是什麼? 薏仁,又稱薏苡、薏米等,薏仁是薏苡的乾燥成熟種仁,薏仁性甘、微寒、無毒,歸脾經、肺經、胃經,有健脾利水等功效,女性溼氣重時,可以適當食用薏仁幫助身體除溼。 推薦食譜:紅豆薏米羹 材料:紅豆、薏米。 做法:1、提前一個晚上將紅豆、薏米淘洗乾淨。   2、然後用清水浸泡。 3、第一天撈出紅豆和薏米。 4、放入乾淨的紫砂鍋裡面。
  • 人體溼氣重,冬季環境除溼可用除溼機
    溼是最容易滲透的,最致病的,溼氣遇寒則為寒溼,遇風則為風溼,現代人很多疾病難治療,難痊癒,就是因為體外的邪氣和體內的溼氣裡應外合,相互糾纏。體內的溼氣多受周圍天氣及自然環境影響,只進行身體內部除溼是治標不治本,想要從根源上解決溼氣困擾,歐井除溼機應該是每個家庭的必備「法寶」。歐井除溼機除溼淨化兩不誤中醫將溼氣分為內溼和外溼。
  • 4物是溼氣的「特效藥」,每天早晚敞開吃,或可排出多年溼毒!
    4物是溼氣的「特效藥」,每天早晚敞開吃,或可排出多年溼毒! 女性朋友平時多吃一些,不僅能夠改善氣色,還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溼氣。
  • 它是除溼良藥,善於「去中焦之溼而健脾胃,散風寒外邪而闢穢濁」
    現在人們在養生的時間最容易提到一點就是如何去除體內的溼氣,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邪因為其自身粘滯重濁的特性,故而是很容易留滯於體內。其實如今人們在生活中也是非常注重如何除去體內的溼氣的,或是喝些除溼茶、或是做些理療來除溼。
  • 家庭除溼除潮除黴菌妙招攻略!
    家庭防潮除黴小妙招1.添置吸溼家用品衣櫃是潮溼的重災區,大家可在市面購買一些吸溼器,放入櫃內去除溼氣。記住要定時更換,因為這種天氣很快就會裝滿水!可以自己家裡添置幾盒除溼盒,不僅可以除溼吸溼,還可以防潮,防止衣櫃防黴。讓衣櫃免受蟲子的侵擾。
  • 痘藥正品(六十六)
    且其得升、柴則能發散,得桂、附則能回陽,得參、 則入氣分,得歸、芍則入血分。今見痘家、傷寒家多不用此,豈亦古人之未之及耶?抑不知四物湯為何物耶?生地黃:涼血,行血,養血,治痘瘡血熱血燥,凡吐血衄血,痘瘡紅紫,及解毒藥中皆宜用之。芍藥:可升可降,能清能斂,治痘瘡血散不歸,賴以收之使附氣分。
  • 開團 | 溼氣最重的季節來了,除溼、除塵、除甲醛,這臺除溼機全搞定!
    這樣的做法只控制了體內的溼氣,卻沒有去除環境中的溼氣。其實溼氣重要的來源之一就是我們外部的環境。下圖是我國年平均相對溼度示意圖:市場上85%的除溼機都是壓縮機式被動除溼,壓縮機式除溼機是通過將潮溼空氣吸入,利用壓縮機、氟利昂等先降低冷凝器的溫度,讓水分遇冷液化,再將除水後的乾燥空氣排出。而達氏的除溼原理是主動除溼,通過內置的PCT發熱器,先將溼空氣加熱,再以冷凝器迅速結露實現蒸發冷凝式除溼。
  • 溼氣重不重,4個地方仔細看一看,做好3件事,或能幫助身體除溼氣
    溼氣重不重,4個地方仔細看一看,做好3件事,或能幫助身體除溼氣導語:溼氣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個問題,也是傳統養生非常注重的。但是,溼氣是什麼呢?在中醫理論裡,溼氣是一種被「異化」了的水,或者說是離經之水。我們常說水是生命的源頭,那麼,為什麼溼氣重反而對身體健康不好呢?
  • 發散風寒藥-細辛
    細辛止痛力強,對於頭痛、齒痛都有較顯著的療效,頭痛可配合羌活、白芷等同用,齒痛可配合白芷、石膏等同用。對於風溼痺痛,以屬於寒溼者為宜,可與羌活、川烏、草烏等配合應用。細辛能溫肺以化痰飲,所以主要用於治療肺寒咳嗽、痰多質稀色白的病症,常與乾薑、半夏等配伍應用。本品又能通鼻竅,療口瘡。用於鼻淵,常配合白芷等應用;用於口舌生瘡,可單用一味細辛,研末敷於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