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拯救你我的精神世界!抑鬱症的現狀令人震驚!

2021-01-08 騰訊網

抑鬱症屬於精神病嗎 ?基於精神與軀體這樣的廣義概念來說,凡不屬於生理身體因素的病症,都可以看成是精神病症。抑鬱症未被包括在身體疾病之列,就可視為廣義上的精神疾病;狹義上講,抑鬱症的許多症狀表現,如躁鬱症的躁狂反應現象,具有極大的外顯性破壞行為;再如抑鬱症狀者對事物過於悲觀的認識判斷,有些脫離了事實根據等等,這些非正常的認識判斷以及由此而引發的非理性行為,讓有些專家、學者將其視為精神不正常,因而主張將其視為精神病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3億人是抑鬱症患者。在中國,每100個人裡面,幾乎就有4個抑鬱症患者。也就是說,不管是我們自己,還是我們身邊的人,都有可能經歷抑鬱症的折磨。專家指出其實只有極少數患者達到疾病上線,而大多數抑鬱症只是腦內腦電波紊亂,及時使用大腦生物反饋,它屬於物理療法,能夠精準採集腦電波,促進腦電波波段穩定有助於減輕工作壓力,緩和疲勞的症狀、鎮靜和抗焦慮、睡眠修復營養。

抑鬱症現狀

在當下,一個物質生活被極大豐富的時代,抑鬱症開始向更多的人伸出魔爪,張著黑洞一般的大口吞噬人們快樂的靈魂,甚至殺死一個鮮活的生命。但是一個更突出的問題是,已經變得如此常見的抑鬱症卻存在著被很多人誤解被忽視的現象。而且這裡有一組讓人觸目驚心的數據:

抑鬱症患者在我國大約有3000萬

抑鬱症在醫院的被識別率竟然才不到20%

抑鬱症得到系統治療的只佔總人數的10%

調查顯示,不管學歷高低,非常了解抑鬱症的個體比例非常低。

當有抑鬱症傾向時,只有5%的人會尋求專業機構或者個人的幫助大約9成民眾不了解抑鬱症患者嚴重的可能導致自殺。抑鬱症在發展過程中,會摧毀患者的身體健康,主要和抑鬱情緒長時間存在有關,患者會有顯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表現。如果沒有得到控制,還可能會產生想要自殺的行為和心理,這樣患者就容易受到該疾病的摧毀,因此發生抑鬱症之後應該給予重視。

抑鬱症患者其實都是一群很可愛的人,他們太善良了,善良到把很多問題出現的原因歸咎與自己,他們不願意傷害別人,他們寧願向內攻擊自己,傷害自己。抑鬱症人的世界裡缺乏陽光,缺少溫暖,他們將自己包裹在黑暗的世界裡,那裡住滿了痛苦和悲傷。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竭盡所能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擁有一顆溫暖柔軟的心,感受到世界的柔軟和溫暖。

科學家為找尋對抗抑鬱症的可能突破點而殫精竭慮人類徹底治癒抑鬱症的曙光何時能閃現,現在尚無法斷言。而在漫長的等待中,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幹預手段,積極防範、治療抑鬱症。

據廣泛報導,潤安傑大腦生物反饋是通過採集腦電波信號,將正在訓練腦電波以動畫的方式形象、實時的展示給使用者,並進行全程提示、增強,使異常腦電波逐步恢復到正常範圍。抑制β波,提升ɑ波,這有助於緩解工作壓力,緩解疲勞症狀,鎮靜抗焦慮。調節大腦中腦電的波段平穩,消除疲勞,放鬆心情,能使人進入更好的精神愉悅狀態。同藥物相比,不但更有效,而且沒有不良反應,訓練過程輕鬆。

抑鬱症吃什麼恢復快

患有抑鬱症的患者,如果及時治療,那麼還是可以治療康復的。患有抑鬱症的人其實有很多,在現在這個壓力山大的社會,每個人都是抑鬱症的潛伏者。只不過抑鬱症是分等級的,一般輕微的抑鬱症患者只需要心態樂觀一點就可以治療好的,而抑鬱症程度比較嚴重的患者則需要吃藥才可以治療好。

一般來說,如果抑鬱症的程度到了要住院的地步,那麼就說明抑鬱症的程度已經很嚴重了。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是需要通過服用藥物來輔助治療才可以康復得快。抑鬱症患者住院,可以有一個完全適合抑鬱症患者居住的環境。

抑鬱症飲食搭配需要考慮對神經精神的影響。原則上抑鬱症患者在抑鬱期間,以高蛋白、高纖維、高熱量的飲食為主,多進食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海鮮、魚肉、蛋類、奶製品、燕麥、香蕉、豆類及其製品等,有助於穩定情緒,與碳水化合物及蔬菜一起食用有助於色氨酸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建議不要過量食用辛辣、醃製或燻制的刺激性食物。多數患者長期失眠,消耗大量的能量,應及時補充營養。此外飲用酒精、濃茶、可樂和咖啡等可能會影響睡眠,加重抑鬱,應當儘量避免。建議患者按體質選擇適合的食物。

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醫學幹預的基礎上,健康的生活方式、融洽的人際關係尤其是親人的支持等,都是抑鬱症患者成功治療不可缺少的要素。不要給與他們過多的壓力,平時多陪伴他們,多和他們交流,陪他們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看一場溫暖世界的電影,來一次酣暢淋漓的運動,吃一頓美味可口的餐食等等這些都能讓他們感受到愛的表達。

當患者處於疑似躁狂發作、不要行刺激和打壓,而應該在溫和地聆聽、安撫的同時,儘快帶其就醫。"沐浴"在星光下的我們,依然每天忙碌,為了前程,為了家庭,為了心中的嚮往,在忙碌的間隙偶爾抬頭仰望星空,也許我們能從閃閃星光中,讀懂他們的故事。

患上這種疾病之後一定要去有專業的醫生進行調理治療,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積極的進行,配合醫生的治療,這樣才可以讓自己走出抑鬱的困境,恢復健康。

相關焦點

  •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無數抑鬱症患者的內心獨白)
    2019.12.4華晨宇一曲《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為飽受抑鬱症困擾的人帶去溫柔的旋律,給他們黑暗的世界送去一縷光。抑鬱症是真的可以摧毀一個人,人們無法理解抑鬱症患者的痛苦。那是在這個花團錦簇的太平盛世裡,她們看到的僅僅是滿目瘡痍。
  • 中國抑鬱症女性患者佔六成以上!世界衛生精神日,讓我們多一些了解...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0日訊 10月10日是世界衛生精神日,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披露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根據估算,目前為止中國泛抑鬱人數逾9500萬。 隨著抑鬱症的高發,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正確地認識抑鬱症,才能更好地去應對。
  •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正確看待抑鬱症,朋友圈文案怎麼發?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並正確看待抑鬱症!下面來看一下可以朋友圈的文案吧。警惕「微笑抑鬱症」1、抑鬱症並不遙遠,笑容可能只是他們的偽裝。2、 每天保持笑口常開,樂觀積極生活身體棒棒噠。4、抑鬱症其實就是一種病,不管生理還是心理上都非常痛苦。我們永遠都沒辦法感同身受。所以多點理解,多點關愛,讓這個世界多一點溫暖吧。
  • 白巖松:抑鬱症,三次想自我了結,曾國藩語錄拯救我
    白巖松:抑鬱症,三次想自我了結,曾國藩語錄拯救我白巖松:抑鬱症五年,三次想自我了結,治療中曾國藩語錄拯救我.提起白巖松,我們首先會想到那個風趣睿智、博學多才的央視名嘴,但鮮有人知的是,他曾經被抑鬱症折磨多年,從80公斤瘦到了55公斤!在《對白》這檔節目裡,有一個女大學生就提問他:「您抑鬱過嗎?您是靠讀書走出抑鬱的嗎?」
  • 抑鬱症的「前世今生」|抑鬱症|精神疾病|神經衰弱
    對於這種診斷結果的差異,Kleinman認為:由於中國文化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認知,使得精神疾病患者容易受到周圍親人、朋友和來自社會的歧視,因此,無論是醫護工作者還是患者本人和親屬都極力避免使用「抑鬱症」這一名詞。也就是說當時中國對抑鬱症出現避而不談的現象,而神經衰弱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塑造的軀體化現象,是抑鬱症在中國文化中的變相存在形式。
  • 抑鬱症 不只是精神障礙
    全世界每10個人中就有一人存在精神障礙。全世界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可能面臨精神健康的困擾;而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中,約四分之三的患者得不到任何治療。 到2030年,抑鬱症將成為全球少有的健康問題之一。世衛組織的研究也顯示,全球抑鬱症的年患病率約為11%。
  • 世界精神衛生日丨抑鬱症的十大徵兆,你中了幾個?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北京安定醫院心理醫生劉軍提醒,這可能是抑鬱症的表現。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心理障礙,是一個人經常持久地處於心境低落狀態的心理障礙,常伴有行為和軀體的異常,並非簡簡單單不高興,就是抑鬱。」劉軍指出。
  • 每個人都能得到拯救:【澳】格雷姆•考恩《我戰勝了抑鬱症》(連載)
    當沿著人行道漫步的時候,當穿越那些公園和公共場所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會想起,在我們中間,每4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會以某種方式被精神疾病所困擾;當穿過紐約西村的街道,排隊購買一盒牛奶時,我也會忍不住想到,在和我一起排隊付費的人群裡,是否也有人和我一樣,來自一個被精神疾病侵襲的家庭,或者有人本身就罹患某種精神疾病。
  • 我和我的抑鬱症朋友們
    》— 作為自傳體書籍,作者的父親和哥哥,甚至作者本人應該有抑鬱、躁鬱傾向;《雖然很想哭,但更想喝一杯奶茶》 — 被名字耽誤的一本書,作者的父親患有精神疾病,唯一相依為命的哥哥因抑鬱症自殺;《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 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與前面的不同,這本有關精神病患者
  • 「對不起啊,我得了抑鬱症。」
    「事隔多時再次重讀結婚時宣讀的誓言,心中感慨不已,無論他健康或是病弱,無論他富裕或是貧窮,你都一心愛這位男性,尊重他,安慰他,幫助他,我終於意識到如這誓詞一般,我們變成了真正的夫妻。」後來,小晴畫了關於兩人的漫畫順利出版,而幹男也開始進行關於治療抑鬱症的演講。曾經因為自己的病感到羞恥難言的幹男感謝小晴的理解,他終於明白生命本身並不是什麼令人羞恥的事情。
  • 致5400萬抑鬱症患者:曾計劃用6個月自殺的我,是如何走出來的?
    有不少人跟我講,好笑群成為了他每天生活裡唯一的快樂源泉,群裡甚至有個身價20億的投資大佬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要刷一下好笑群才能睡著。15個好笑群,加起來接近7500人,有一天我禁不住好奇,在裡面做了個關於抑鬱症的匿名調查。結果讓我震驚,在這些每天充斥著哈哈哈哈的群裡,藏著大約15%的「抑鬱症患者本人」,還有45%的人有抑鬱可能。
  • 壓死抑鬱症患者的最後一根稻草,往往就是你和我
    這是深度抑鬱症患者的典型體驗,也是他們走到最後一步,留給世界,留給身邊人最真實的吶喊。咽下所有問題的你,最後整垮了自己為什麼很多抑鬱症患者到最後會產生自責自罪的心理?參演過《長安十二時辰》的女明星熱依扎曾患有重度抑鬱,因為娛樂圈對每個藝人來說都需要人設營銷,需要她們維持一個完美可愛的形象,但是熱依扎很難適應這種角色,時間久了自然撐不住了。
  • 你的世界不會輕易崩塌,送給抑鬱症的朋友
    之所以公開這次聊天內容,是因為我們倆都希望會有更多人能理解一點抑鬱症的內心世界,並探討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幫助TA們和陪伴TA們會更好一點。今天的光,專屬於TA們。3、自愈方式和治癒禮物以下是我和他的聊天記錄:葉子:你是怎麼判斷自己好像生病(抑鬱症)了?XK:我本身性格比較軟弱,有點內向,不懂得拒絕別人,有討好型人格,在國企上班剛入職那會事情很少,幾乎天天打遊戲玩手機,過了一段看似快樂實際導致內心空虛的日子。
  • 身邊朋友患抑鬱症了,我該怎麼救救她
    近日,樂山一網友在新樂山APP發帖向大家求助:身邊朋友患抑鬱症了,我該怎麼救救她
  • 防止被「心結」絆倒,將抑鬱症納入體檢很有必要
    正常人可能很難理解,抑鬱症患者到底經受著何種痛苦,要通過自殘甚至自殺來解脫。有一名叫「走飯」的博主,2012年寫下了最後一條微博:「我有抑鬱症……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其評論區至今依然以每分鐘數條留言的頻率在更新。不難看出,這些網友走進「走飯」,是為了傾訴心聲,釋放壓抑,尋求共情,從簡單的文字中或許很難窺探到這一群體的真實狀況,但足以證明他們確實存在。
  • 「科普」抑鬱症的感覺,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患者說:我女兒的朋友的割腕自殺,聽說是因為患抑鬱症之故。她的家人陷入極度的悲哀和自責中,尤其她的母親,因為她自己是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想也沒有想過自己的女兒會出此下策。2014年,六十三歲的美國好萊塢(Hollywood)著名喜劇大師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受抑鬱症困擾,在家中自殺;最令人震驚的還有,2015年3月24日,由西班牙飛往德國的「德國之翼」9525號班機,途經法國南部時,撞向法國境內阿爾卑斯山,全機一百五十人死亡,後證實副駕駛員Andreas Lubitz
  • 我愛你,但我救不了你丨抑鬱症患者的戀人們說
    這次我請十幾位抑鬱症患者的戀人講了講他們在愛情裡的經歷。深深地了解到,愛的力量多麼有限。他們當中大部分人的感受是這樣的:我愛你,但我的愛實在救不了你。他們的愛情,伴隨深深的無力感。在「我愛這個人」和「但我控制不了傷害自己,傷害對方」這兩種想法之間掙扎。最無助的就是,渴望愛,卻又覺得愛拯救不了自己。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拒絕戀愛的讀者跟我說的——「求求你們不要把跟我談戀愛當成救我。」
  • 沒有哪位抑鬱症患者是廢人
    前段時間,有位抑鬱和強迫症患者痛苦地對我說:「我真的太痛苦了,難道我們精神病人真的無法正常工作,一輩子永遠是個廢人嗎?我不願做廢人,怎樣才能正常的上班呢?」聽完她的講述我試著勾畫出了她的思維脈絡:因為患病——治療不見好轉——難以正常工作——受人照顧——認為自己是個廢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正常、可以理解和令人同情的思維,而且她的表述很流暢,看不出是個患者,所以我並沒有把她當作病人,而是當作和自己一樣有理性的正常人。做心理諮詢時,我常用這句話向諮詢者表達對心理健康的理解:「做自己能做的,忽略自己不能左右的。」
  • 微笑抑鬱症:我很好,請你救救我
    文丨kk(富書專欄作者)在抑鬱中,你並不認為自己戴上了灰色的面紗,正在透過壞情緒的陰霾觀察這個世界,你只是以為快樂的面紗已經被拿走,現在才看得真切了。——安德魯·所羅門我沒有任何一個具體的仇視對象,也不覺得世界對我有多麼冷眼苛刻。
  • 抑鬱症患者病歷
    「好討厭自己,為什麼我是這樣的人。怎麼才能快樂?快樂才是正常的嗎?我是什麼怎麼會這樣。」三個月前,木爾(化名)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條狀態。一年前在大理初見木爾,彼此只是匆匆過客,她卻指著我手中一袋新買的枇杷,微微笑問我:「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