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白茶沒用對容器,一不小心就毀了,木箱,紫砂罐,鐵罐你選誰?

2020-12-13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比買到老白茶更令人羨慕的,是自己存出好茶。」

這句話來自一位茶友。

現在白茶圈裡的人,大概沒有誰不關注老白茶。

幾乎每條涉及老白茶的消息,都能擠進茶友們的熱搜。

並且,老白茶的銷量一直穩居上風。

這便足以看出,大家對老白茶有多麼喜愛。

當然,除了直接入手老白茶之外,也有一部分茶友喜歡存茶。

將自己心愛的白茶,在精心愛護下,由新茶逐漸存為老茶,別有一番趣味。

頗有「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意味。

但與大家在交流的過程中,也不難聽出,存茶,是有一定難度的。

不乏有人終成眷屬,存出了好茶;但也有人因為疏忽,將白茶存壞了。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選好存茶的容器。

平日裡聽大家提起最多的,便是木箱,紫砂罐以及鐵罐這三種容器。

那麼,想要存出優質老白茶,更適合用哪種呢?

《2》

木箱適合存白茶嗎?

答案是,不適合。

在今年國慶前,有位茶友問,「你們家有沒有木箱包裝,好看點的,我用來送禮。」

但很遺憾,沒有。

因為木箱根本就不適合用來存白茶,不論長期或短期,都不適宜。

雖然在市面上常見的茶禮包裝中,木箱十分常見。

尤其是仿古的木箱,看起古色古香,擺在家中,也能增添一份古樸的韻味。

但無論再美觀,白茶也只能將它拒之門外。

首先,要明確白茶長期儲存的要求,密封,避光,遮光,陰涼,無異味。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密封。

而木箱,遠遠達不到密封的要求。

一般情況下,木箱採用的是卡扣設計。

但這個卡扣,只能起到關閉,合上木箱的作用,卻起不到密封作用。

即便是合上蓋子,空氣仍然會順著木箱的各個縫隙,鑽入箱內,令水汽與茶接觸。

在一開始,白茶可能只是輕微出現跑氣現象,並不太容易被察覺。

但只要等到過了幾個月之後,再次打開,就會發現茶香明顯減弱,甚至微乎其微。

因為白茶的內含物質早已被水汽破壞,所剩無幾了。

內質受損,寡淡無味,甚至出現怪味,便是木箱存茶最大的危害。

即便是在箱中套入一個鋁袋,也無法做到完全密封,依然有受潮風險。

除此之外,木箱是由木頭做的,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氣味,以及良好的吸水性。

茶葉本身具有吸附性,將白茶存在其中,便可能會沾染一些木質味,或是起到粘合作用的膠水味。

不管是什麼氣味,都會被大量吸收。

最終,讓茶香受到影響,破壞了原本的風味。

而木頭的強吸水性,更是會讓木箱大量吸附空氣中的水汽,並逐漸滲透進箱內。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大加深了白茶受潮的風險。

因此,存白茶請謹慎,遠離木箱。

《3》

紫砂罐適合存白茶嗎?

同樣不適合。

紫砂製品一直都受到很多茶友的喜愛。

比如一系列的紫砂泡茶用具,以及紫砂罐。

但無一例外,它們都不適合白茶。

紫砂材質,是特殊的雙氣孔結構,具有良好的透氣性。

成也在此,敗也在此。

長期儲存白茶,需要的是密封,而透氣性佳明顯與這個要求相違背。

這也註定了白茶在紫砂罐中,難逃受潮變質的結局。

不僅僅是因為材質本身,導致了紫砂罐無法避免水汽入侵。

且罐蓋與罐身的口沿,是卡蓋的設計,也無法做到緊密貼合。

肉眼可見的,存在著一條縫隙,足以讓空氣流入其中。

那麼,水汽就可以從四面八方進入紫砂罐內,與茶葉長期接觸。

同樣也違背了儲存白茶,需要密封的要求。

白茶的生存環境,危機四伏,岌岌可危。

即便是將白茶用鋁袋和塑膠袋密封后放入紫砂罐,也難以徹底隔絕外界水汽。

好比是城門大開,即便設了兩重防線,也難抵外敵入侵啊。

因此,將白茶存在紫砂罐中,就等同於讓茶葉慢性自殺,最後走向變質。

而把白茶存壞了之後才醒悟,追悔莫及,為時已晚。

倒不如一開始就拋棄紫砂罐,選擇正確的存茶方式,方為正解。

《4》

鐵罐適合存白茶嗎?

適合,但也只能用於短期儲存。

短期存茶,一般是為了滿足茶友們日常取用白茶的需求。

裝一罐茶葉放在架子上,每天喝茶、泡茶時,隨手可得。

並且鐵罐的模樣小巧,不佔空間,方便收納,擺在書架上,也是一道風景。

一般來說,選用的是馬口鐵罐,雙層蓋子為佳。

在放入白茶之前,要先在鐵罐中套入一層食品級塑膠袋。

如果不放心,茶友們也可以套兩層塑膠袋,以此增加安全性。

接著便可以往塑膠袋中裝入茶葉,大概是1個月左右的量,儘早喝完。

最後將袋內多餘空氣排出,捋平袋口,用密封夾密封好後,合上蓋子。

為什麼鐵罐不適合用於長期儲存呢?

雖然相較於木箱和紫砂罐來說,鐵罐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也僅僅只能滿足短期內的要求,超過了限定時間,仍然不合適。

首先,鐵罐的容量有限,無法容納更多的白茶。

但想要將白茶陳化得更快更好,就需要團隊陳化,讓大量的同品類的白茶呆在一起。

而鐵罐,顯然無法滿足這一要求。

更致命的是,鐵罐依然無法做到完好的密封。

在頻繁打開鐵罐取茶的過程中,水汽也隨之進入。

隨著時間的增加,白茶與水汽的接觸變得尤為密切,依然要遭受受潮變質的苦難。

《5》

長期儲存白茶應該用什麼?

想要存出老白茶,根本無需多麼華麗的容器。

只要用最接地氣的,三層包裝法即可。

這是茶農家所普遍使用的一種存茶方式。

三層包裝法,指的是依次用鋁袋,食品級塑膠袋以及五層厚的瓦楞紙箱,進行層層包裝。

先選擇一個大小合適的紙箱,接著在裡面套入一個塑膠袋,隨後再套入一個鋁袋。

將白茶裝入其中後,再按照從裡到外的順序,依次密封。

將鋁袋內多餘空氣排出,紮緊袋口,再重複同樣步驟紮緊塑膠袋。

最後,將紙箱合上,四周及邊緣的縫隙用膠帶密封嚴密,完成白茶的密封。

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關係。

有些茶友說,「不用鋁袋,改用兩層食品級塑膠袋可以嗎?」

當然不可以。

塑膠袋的作用,主要是防潮隔絕異味,而鋁袋還多了一個避光的作用。

避光同樣是白茶儲存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鋁袋是不可替代的。

用三層包裝法存茶,雖然在外觀上比不上其它容器來得精緻。

但存茶的主要目的,不在於觀賞,而在於品味。

將優質白茶存為優質老白茶,才是重中之重。

其它的,乃浮雲。

《6》

買老白茶的人,很多;存老白茶的人,更多。

遇到了心儀的好茶,難免芳心大動,想要將它收藏起來。

存茶本身,就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

選好容器,為第一步。

否則一開始就錯了,付出再多心血與努力,也是白費。

美麗的東西,具有很大的迷惑性,難以辨別好壞。

雖然木箱,紫砂罐外表精美,但於白茶而言,是災難。

短期存茶,可以選擇鐵罐;長期存茶,就需要三層包裝法的庇護。

如此一來,好茶才能擁有更舒適的環境,安心陳化。

等待著,接受來自時間的饋贈。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別踩雷了,紙箱、鐵罐、玻璃罐、紫砂罐、陶罐,未必都適合存白茶
    錯誤的存茶用具:玻璃罐、紫砂罐、陶罐這三類容器,並不適合存白茶。原因也簡單:因為會把白茶存壞。玻璃罐,它不遮光,密封性又差,還會聚集熱量,除了美觀這一點,實在沒有理由選擇玻璃罐存茶。再說紫砂罐,它是真的高大上,在家裡那麼一擺,說蓬蓽生輝,誇張了點。但確實,家裡擺個紫砂罐,會讓人覺得你喝茶,特別專業,工具齊備。紫砂罐,面子工程極好。但落到實處,別的茶類咱們暫且不討論,光是用紫砂罐存白茶,就不適合。
  • 從紫砂罐到木箱,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什麼包裝的老白茶才適合買?
    而有的人,就撿著買,像三層包裝著的白茶,看起來平凡普通樸實,但貴在實用。更有的人,喜歡買上些,用陶罐,玻璃罐,紫砂罐等容器存著的茶。到底要怎麼買白茶,要買什麼包裝的最好?白茶包裝篇,從此處開啟。若是將茶葉存放在紫砂罐內,時間稍長,那麼茶葉的香氣就會部分被紫砂罐吸附了去,從而茶葉的香氣受損。而且,要是這紫砂罐在之前,存著別類的茶,例如紅茶、巖茶等。這些茶葉的香氣同樣會被紫砂罐吸附,若是再用其來存放白茶的話,在釋放其它茶葉的香氣時,就會被白茶所吸附。
  • 紫砂罐和陶瓷罐,既能避光,還能密封,怎麼不適合存白茶呢?
    紫砂罐和陶瓷罐,既能避光,還能密封,並且還無毒無異味,怎麼不適合存白茶了?還真別說。這兩類網上熱門的存茶容器,就是不適合白茶!至於具體原因,待下文細說。《2》先來說紫砂罐。紫砂的材質比較特殊,表面摸起來手感特別的溫潤。但實際上,由於沒有完全的燒結,紫砂的內在裡分布著不少透氣的小氣孔。
  • 買到紅茶後,應該怎麼存,用陶瓷罐、紫砂罐,還是密封袋、鐵罐?
    存茶,別將茶葉罐視為工藝品。防潮、密封、防異味,盡忠職守的發揮「貯存」職責,才是茶葉罐的本色。華而不實,中看不中用的罐子,可是存茶的大忌!《2》陶瓷罐,不適合直接裝紅茶。而那位茶友的存茶做法,有兩點失誤。1.選陶瓷罐存茶。2.罐內沒有加密封袋。
  • 白茶是原箱裝好,還是放在陶罐、紫砂罐好?你怎麼看
    將白茶存在木箱裡,水汽不僅會從蓋子的縫隙中潛入內部,還會滲透進木箱內。到處危機四伏,白茶很容易就被「俘獲」,受潮變質。所以木箱子並不適合存白茶,還得自己取出來再密封包裝一次。這就又回到了開頭那位茶友的問題,「可以存在陶罐、紫砂罐裡嗎?」
  • 中秋將至,木箱裝白茶,瓷罐裝紅茶,紫砂罐裝普洱,值得入手嗎?
    當你買到一箱子用木箱包裝的老白茶時,意味著有不少的價錢,是付給了外包裝。從買茶,存茶,喝茶的本質看,頗有幾分買櫝還珠的意味。除此外,禮品市場上的木箱包裝,為了節約成本,大多採用碎木屑拼接而成。說得直白一些,用木箱包裝並長期保存的老白茶,後期會有很大的串味、變質風險。長期存白茶,與其用華而不實的木箱,不如用紙箱、塑膠袋、鋁袋等複合材質組成的「三層包裝法」。
  • 圖解日常儲存白茶,常見的四大錯誤存茶包裝方法,請認真排查!
    《3》存白茶,紫砂罐不適用!儲存白茶,最常見的存茶錯誤包裝,是用紫砂罐進行存茶?為什麼紫砂罐不適合拿來存白茶呢?紫砂罐質地溫潤,材質特殊,器型古樸,用來存茶別添一份雅致悠閒之情,看起來也十分上檔次。並且,在網絡上搜索紫砂罐常會看到的宣傳語是,存茶必買的好幫手!
  • 白茶存壞了,只因用木箱存茶!
    這......不對喲木箱可不能用來存茶再高級好看也不適合白茶文 | 小白01又是陰雨綿綿的一天,清早起床,在陽臺伸著懶腰,抬頭看看天空,當茶友們購買木箱存放的白茶,將其當做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之後,白茶很容易會變質,當收禮的人打開木箱想取一些白茶喝,這時候發現白茶竟然是變質的,這時候的心情可想而知。把變質的白茶送人,不僅禮數上不周到,而且會讓收禮的人覺得你怠慢了他,之後對你的態度也會發生轉變。
  • 我敢說,市面上大部分好看的包裝,都不適合長期存白茶!
    從茶葉包裝的需求定位上看,符合實際的存茶需求,遠比精緻美觀更重要!大致列數,從白茶長期倉儲的需要來看,市面上不少的商品包裝,根本不符合存茶的需要。《3》從防潮要求看,陶瓷罐和紫砂罐,不適合存茶。因為,拋去不避光這點重大bug,玻璃罐存茶的一大問題,還在於它的密封性不強。玻璃罐和紫砂罐、陶瓷罐類似,本身屬於易碎品,罐口的設計上難以嚴實的密封。所以,從多方面理性考慮,玻璃罐都不適合存茶!
  • 別驚訝,木箱包裝的三點致命缺陷,已經列入白茶儲存的黑名單!
    但是說話回存茶,看似復古風的精緻木箱,真的能起到作用嗎?答案當然是,不能。取材天然的木箱,根本不適合存白茶。《2》第一點,木箱的氣味,是存茶的一大幹擾。而木箱因為先天材料的限制,具備明顯的氣味,所以不適合用來存白茶。市面上的木箱,通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品質比較好的,取材天然的,實木類型的木箱。樟木箱、杉木箱等,屬於其中之列。
  • 家庭日常儲存紅茶,陶瓷罐、紫砂罐、密封袋、鐵罐,哪個更適合?
    因為紅茶不像普洱、白茶那樣,有越存風味越獨特的屬性。 市面上大多數的紅茶,保質期不過2-3年左右。 考慮到密封袋的存茶效果有限。 散裝在袋內紅茶,更是不適合放太久。 茶葉數量不多,早點喝完即可。
  • 用鐵罐存出來的老白茶,到底是黴味還是藥香?
    別人送了一餅老白茶放在鐵罐裡用塑膠袋裝著聞著是黴味可對方卻說是藥香到底是誰的嗅覺出了差錯?文 | 小白01「小白,你快幫我看看,朋友送的白茶,總覺得有些奇怪」一大早就收到了茶友的求助。「您先別急,我好好看看。」打開圖片後,光線有些昏暗,只能觀察到白茶用塑膠袋裝在一個鐵罐裡,乍一看好像沒什麼問題。
  • 白茶餅撬了,放在什麼容器裡醒茶比較好?陶罐、紫砂罐可以嗎?
    選好茶,洗淨茶具,燒沸一壺水,逐次慢慢泡茶品味即可。在喝茶這件小事上,本身沒有太多的煩惱。不久前,有位外省的茶友提了一個問題:「白茶餅如果撬了,放在什麼容器裡醒茶比較好?」但白茶的工藝簡樸,就只有基礎的兩道工序,發酵程度很輕微。並且在後期存茶的過程中,白茶對密封、防潮、避光、無異味、陰涼環境等存茶條件嚴苛。
  • 四大原因告訴你,玻璃罐存白茶並不可取,圖解正確的存白茶容器!
    「我挪揄她:「哎,說得這麼哲學,好像你結過婚似的!」她大嘴一撇,白了我好幾眼:「我是沒結過,但我見過的怨偶還少啊?比如不戒和尚和啞婆婆,胡青牛和王難姑,苗人鳳和南蘭 ,嶽不群和寧中則......."李麻花繼續在酒席上八卦,我不想理她,埋頭跟茶友聊起收藏白茶來。突然發現,李麻花關於婚姻的理論,也可以套用到白茶收藏上面。
  • 儲存白茶用木箱?密封不嚴,華而不實,時間再長也存不出老白茶
    剛從地裡拔出來,洗乾淨,燉湯的蘿蔔;剛脫完粒,表面還留著胚芽的新米;剛從樹上摘下來,連體面的包裝都未套上的蘋果;同樣的,若是有人送白茶。用「三層包裝法」包裹的白茶,有很大的概率,品質要高於用木箱包裝的白茶。
  • 為什麼鐵罐裝、密封袋裝的白茶不能久存?它存在著這三個致命缺陷
    「這用小鐵罐存著的白茶,怎麼才幾個月時間就變味了?」當時給他分析的結論是,「小罐裝」的白茶,不建議久存。不然,很容易就會白白浪費你的好茶。《2》什麼是小罐裝?有鐵罐、錫罐、陶瓷罐、 玻璃罐、PVC塑料罐等。陶瓷、玻璃、PVC等材質,或是防潮性不足,或是不避光,或是易有雜味串味,它們大多不推薦用於存茶。短期存白茶,為避免頻繁從大箱裡開箱取茶,可以在鐵罐裡套上個食品塑膠袋,再裝入部分散茶。
  • 密封袋、一層餅紙、頻繁開箱,這3點存白茶餅錯誤,會報廢好白茶
    「你說的這種包裝方法,我用不上。」呃,又是位以「北方冬天乾燥」為由,想要在存茶過程尋找捷徑的茶友。但其實,在存白茶這件事上,完全沒理由放鬆警惕。白茶的陳化之旅,是一段漫長的過程。大多數時候,沒用多久就岔口,不密封,容易讓好茶跑氣了。如果長期將白茶封裝在密封袋裡,時間久了,好茶免不了會出現受潮的問題。是以,長期存白茶,不論是散茶或餅茶,都不適合用密封拉鏈袋。拉鏈袋裝,只能起一定期限的短期存茶效果。
  • 北方VS南方,陳皮儲存容器大不同
    陶瓷罐 陳皮倉儲器具種類繁多,如果身邊收藏陳皮的朋友夠多,你將看到塑膠袋、紙箱、麻袋、布袋、蛇皮袋、玻璃罐、陶罐、鐵桶等等容器,五花八門。
  • 團隊陳化、密封、幹度達標,符合條件的白茶收藏裝,少不了這3點
    份量少,總體入手成本低,方便日常飲用,以及茶友們在購茶時,一次性多涉獵幾款不同的白茶風味。而至於收藏裝,顧名思義,它針對白茶的長期儲存需求而生。長期存白茶,考慮到「團隊陳化」的需要,收藏裝的白茶要達到一定的數量規模。存散茶,3、4斤左右為起步。存餅茶,藏完整一提7、8個餅,對白茶的後期陳化效果更好。
  • 白毫銀針存久了寡淡無味?注意3個原因,可以避開儲存白茶的雷區
    存茶也是這樣的道理,明明說白茶越存越吃香,為什麼別人儲存的白毫銀針有後勁,而自己的卻寡淡無味?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存茶變化呢?今天,就和各位看官細說細說。茶界也是如此,當時品質好的白茶,儲存久了,現在仍舊很好;當時品質不好的白茶,現在還是不可能變好。所以,你存的白毫銀針寡淡無味,第一個原因,便是茶葉自身品質不好。生長在不好的產區的白茶,如平地產區,沒有雲霧的遮擋,茶樹新梢的持嫩性較差,茶葉內的茶氨酸等營養物質含量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