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些天,分享了條白茶儲存的問題匯總。
其中,大陶瓷罐和紫砂罐不適合存白茶這點,引起了不少茶友的爭論。
這,得先從白茶的基礎存茶需要說起。
白茶的儲存要求,基本原則在於避光、乾燥、密封、陰涼、無異味。
這五點要素一出,不少茶友看不明白了。
紫砂罐和陶瓷罐,既能避光,還能密封,並且還無毒無異味,怎麼不適合存白茶了?
還真別說。這兩類網上熱門的存茶容器,就是不適合白茶!
至於具體原因,待下文細說。
《2》
先來說紫砂罐。
紫砂的材質比較特殊,表面摸起來手感特別的溫潤。
但實際上,由於沒有完全的燒結,紫砂的內在裡分布著不少透氣的小氣孔。
把紫砂碎片放在顯微鏡裡觀察,能看到海綿狀的結構。
再加上,紫砂沒有經過上釉,所以紫砂罐的存茶密封性能,著實一般。
所以,將紫砂罐用來存白茶,一點好處也沒有。
往往存不了多久,裡面的茶就容易受潮變質,生出怪味。
這點,對大部分愛茶的朋友來說,肯定是不願意看見的。
再來說,陶瓷罐存茶。
比起,紫砂、粗陶等材質,陶瓷罐多上了一層釉。
因此,陶瓷材質本身的密封性,要比紫砂好很多。
但是,陶瓷罐存茶的密封性能,依舊不盡如人意。
原因有兩點。
一是,陶瓷材質容易吸附潮氣。
空氣裡的水汽,往往接觸到表面溫度較低的物體,就容易發生液化。
讓物體表面蒙上一層水霧。這點在平常生活裡,常有發生。
比如,浴室的玻璃、冬天的窗戶、以及南方回南天牆壁。
家裡裝修使用了大面積陶瓷材質的朋友,應該對這點深有體會。
那,陶瓷容易吸潮氣,頂多發生在外層,怎麼會影響裡面存放的茶葉呢?
這裡就得提到陶瓷罐的第二點存茶缺陷,罐口難以密封。
四壁光溜溜的陶瓷罐,它的罐口設計,很難做到嚴實封緊。
除非,能像釀黃酒那樣,用幹荷葉、或者乾淨的布封口後,再用黏土封口。
如此,才能做好對外界水汽的嚴防死守。
但是對於陶瓷罐存茶來說,黏土/黃泥封口,根本不現實。
市面上大多數的陶瓷罐茶葉罐,封口用的是木蓋+橡膠圈的方式。
開啟、封和罐口時,通過擠壓空氣,從而達到一定的密封效果。
不過,這類橡膠圈罐口密封的使用壽命有限,隨著時間一長,橡膠發生老化和磨損,整體的密封效果有限。
再加上,陶瓷罐外層,還有源源不斷停留聚攏而來的水汽,在虎視眈眈。
將乾燥的白茶放入陶瓷罐內儲存,無異於是羊入虎口!
《3》
達到長期存茶要求的白茶,本身幹度是極低的。
往往,越是乾燥的茶,在後期儲存是越是怕潮。
一旦受潮,就會對白茶帶來不可逆的損失。
所以,不論從長期存茶,還是短期存茶角度出發,紫砂罐、陶瓷罐、甚至是玻璃罐等,都不適合存白茶。
這幾類網上較為熱門的存茶罐,雖說外觀好看,用來存茶放在架子上還是件不錯的擺設。
但對於實際存茶需求而言,顯然是中看不中用。
將白茶用來長期儲存,存茶包裝建議首選紙箱、塑膠袋、鋁袋等三層包裝法。
根據存茶的數量,量體裁衣,選擇配套的三層包裝後。
最裡層,先用鋁袋裝茶,然後將袋子裡多餘的空氣擠出,用繩子將袋口密封。
中間層,用食品級的塑膠袋,再加上一層包裝,加以密封。
這兩層內袋,不僅可以避光、密封、還能隔絕空氣裡的多餘水汽,能為白茶提供貼身守護的作用。
最外層,用瓦楞紙箱包裝,將紙箱四周用膠布密封后,將存了茶的紙箱隔牆離地放置,或者直接放在架子上。
如此,長期存白茶的三層包裝,便能完成。
紙箱的絕緣性好,不導熱、還能防潮、避光。用來充當白茶儲存的最外層盔甲,再好不過。
對比起來,白茶的三層包裝,材料簡便,方便取用,性價比要更高。
更為主要的是,存茶實用性強大,實際的存茶效果好。
在白茶的長期儲存過程中,三層包裝法能夠為白茶品質保駕護航,順利呵護新白茶,一路不斷的發生良好陳化,最終能存出味醇香甘的優質老白茶!
《4》
一直以來,村姑陳的文章裡,三五不時的會提到三層包裝。
但凡提到存白茶,建議大夥首選三層包裝法。
不過,這麼久以來,也聽到過不少的聲音。
「三層包裝存茶,擺幾個大紙箱在家裡,太不好看了。」
「比起三層包裝,直接用真空包裝不是更簡單?還沒那麼麻煩。」
確實,真空包裝法,屬於現代食品儲存的一大進步,大大的方便了我們生活。
對於清香型的鐵觀音、殺青的綠茶等,真空包裝的方式受用。
但對需要後期轉化的白茶而言,並不實用。
茶葉的真空包裝,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像超市常見的鐵觀音,用抽真空的方式。
這對於條形蓬鬆的白茶來說,自然不適合。很容易將茶徹底弄碎。
另一種,便是像不少綠茶那樣,用充氮式的真空包裝。
包裝內圓鼓鼓的氮氣填充,既能為幹茶提供防震,還能避免綠茶的氧化,與此同時還能徹底的讓茶葉遠離外界的幹擾。
總體來說,這對綠茶的儲存來說,大有好處。
但,充氮式真空包,則不適合白茶。
畢竟,我們長期存白茶的目的,為的是讓白茶越存越甘醇。
白茶不揉不捻不殺青的特殊工藝,保留下了茶葉內部的活性酶。
正是這些酶物質,可以在儲存過程中不斷發生酶促氧化,促進白茶發生良好轉化。
原本,經過三層包裝後的白茶,依舊能接觸到外界少部分的氧分子,幫助白茶的順利陳化。
若是採用真空包裝的方式,完全切斷了外界聯繫,白茶的後期轉化就無從進行。
這對於長期存白茶而言,並不是件好事!
《5》
白茶的長期存茶,三層包裝法是最佳選擇。
那為了方便平常三五不時的取茶喝茶,將白茶進行少量分裝時,該用什麼包裝呢?
這時,建議大伙兒們使用鐵罐。
比起紫砂罐、陶瓷罐,馬口鐵罐的密封性能,要更加的出色。
至少,比起陶瓷類材質,鐵製金屬的延展性能更好,更方便塑形。
在鐵罐的罐口設計上,可以採用下沉式的雙層封口。
所以,鐵罐的罐口密封性能上,要更優越於陶瓷罐。
用來長期儲存的白茶,經過三層包裝後,不便頻繁開箱取茶翻擾,以免幹擾白茶的陳化效果,打斷茶香的聚攏。
為了方便平時的取茶喝茶,採用鐵罐分裝,很有必要。
分裝時,茶友們可以根據個人平常的喝茶頻率,裝出足夠自己一個月的喝茶所需,即可。
在使用鐵罐進行短期存茶時,需要注意一點,罐內分裝出來的茶,要及時趁早喝完,風味最佳。
畢竟,茶葉的特性,宜聚不宜散。
大箱內的白茶,數量多,可以憑藉團隊的作用,方便茶香的聚攏,從而齊齊發生良好轉化。
而分裝到鐵罐內的茶,數量少,形單影隻,茶香容易散。
由於白茶數量不多,所以鐵罐內的白茶沒有長期儲存的必要。
再加上,鐵罐的總體密封性能,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比起陶瓷罐要好一些,比起三層包裝法就要差上不少。
由此,分裝到鐵罐內的白茶,適宜儘早飲用,才不會錯過最佳風味。
放置時間過長,鐵罐內放置的白茶,同樣會容易受潮變味!
《6》
符合國家標準的,含水量達標的白茶,可以進行長期儲存。
這點,已經被官方標準認證。
但是,將白茶進行長期儲存,讓風味更好的發生轉化,裡邊的學問不少。
只有選對存茶的包裝,選對存茶的環境,選對存茶的方式,才能為白茶品質更好的保駕護航。
順利存白茶,要點不難。
不過是多一點用心和細心。
存茶時,一切要以實際存茶效果出發。
華而不實的,密封性能不佳的陶瓷罐等器皿,根本不適合存茶!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