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之苦更甚於求不得

2021-02-15 愛與智慧分享

智慧是光,愛是根源,讓生活充滿愛與智慧!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間,「有所求」非但不可恥,還是大部分行者的必經路。如果一開始就「無所求」,無非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精神匱乏導致的萎靡不振,對凡事都沒興趣、無精打採;一種是誤解佛法導致的畏手畏腳,壓制欲望壓制真情,其結果是聖果未成,自身先病。

佛陀說這個世界是「苦」的。在真正、全面體悟這一點之前,誰都不可能做到義無反顧走向解脫道,即使走,也是一步三回,道心難堅。

世間之苦體現在「追求」上有兩種。

一種是「得不到之苦」,這種苦大部分人都體驗過,比如在追求情、財、子、祿、爵、壽上遇到的挫折,悟「得不到之苦」。有些人因此走向解脫之路,但通常需要經歷無數次往返打磨、回爐重塑。

因為另一種苦----「得到之苦」他未曾體驗,他對「苦」的體驗還僅限於一面,不可能就此甘心,一遇機會,必會反覆。就像乞丐高呼金錢如糞,一旦發現錢落在地上,他一定搶的最快。

「得到之苦」是一種更深沉、更無奈、更絕望的苦,「得不到之苦」尚有解藥,「得到之苦」無藥可救----所求皆實現了,才發現心還是無法安住,無法享受當下的圓滿和喜悅,滿眼都是重複、拖沓、一成不變……用不了多久,「實現夢想」的喜悅就會被時間和無常衝淡,又再次回到「得不到」時的苦悶狀態,直至他再製造一個新的願望。

就像----西西里弗一次次推石上山,石頭又一次次滾回原地;吳剛一斧斧砍伐桂樹,桂樹卻一次次復歸原狀。東西方不約而同的神話,演繹的是全人類的共同悲劇。

蕭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是的,能體悟「得到之苦」的人,相比之下,更有修行解脫的潛質和資本、能力和志願。一個敢於棄財而去的富翁,必定比一個終生未得到金錢滿足的乞丐道心堅固;一個叱詫情場的風月高手,必定比一個情竇初開的純真少年,在感情方面更有抵抗力和超越力。

所以,勇敢追求你之所求,無論是物質、愛情、才華、學問,還是禪定、悟境、幻化、神通,滿足它,觀察它,體驗它,為自己的解脫之路積足道糧!

在「有所求」的過程中,目標的確定很重要。把金錢目標定為「得到一千萬」後再反思,肯定不如定為「得到一千元」就反思更便捷;把情感目標定為「得到一次戀愛」時反思,必定比定為「白頭已偕老」時再反思更有用;把學問目標定為「讀完一本書」時反思,必然比定為「著言立傳」後再反思更實惠;把功名目標定為「完成一件具體的事」時反思,肯定比定為「名垂青史」再反思更實際。

在「有所求」的過程中,切莫忘失覺察、覺知、觀照。如實觀察「慾念升起----追求----得到----滿足----復歸不滿足」的生滅過程,終有一日,你會發現「我」和「我外」的真正關係,你會體證:一切皆了不可得,得到即是失去,得也無所得、失亦無所失。而這些經歷,勝過一切言辭說教、理論鑽研,它使你對佛言確信無疑、對解脫堅定不悔,乃至於修行路上如救頭燃、不退菩提。

有求皆苦,求不到苦,求到了還苦。當你無路可走,你就有可能絕路逢生。自此死心回念,遠離顛倒夢想、遠離分別比較,三大阿僧祇劫裡,轉「苦集滅道」為「常樂我淨」!

明天精彩繼續.

愛與智慧分享

靈性心理學課程推薦: 方志明老師「內在力量之旅—家庭系統排列工作坊」,在50多期工作實踐中,形成了成熟的靈性心理學療愈風格,綜合了家族動力、童年創傷、現實問題和靈性成長四大主線,有效處理負面情緒和各種關係,釋放罪疚與創傷的業力影響,以轉化潛意識限制性信念為重點, 徹底扭轉心智和人生模式,綻放每個人本自具足的神性與圓滿,找回內在力量,改變看得見---已讓無數生命成為愛與奇蹟的見證!

課程諮詢,龍老師微信: May121091324(長按可複製)

(長按微信號可複製哦)


您每一次小小的轉發,都是愛的傳遞,足以點燃許多人的生命之光!


關注方志明老師課程,請點擊本文最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談談「求不得苦」
    為了要求配偶、求子女、求父母長壽,或求好媳、好婿,或求好弟妹而求不得所產生的苦,這個是因為事相上面的「人」所求不得而產生的苦,這個也是一種求不得苦。那在「物」方面呢?譬如說求田產、求錢財,或是求古董珍玩,或是說求房舍、求舍宅,或是說求古今名畫,求來以後也不能長存的「求不得」,或是說求來以後而沒有辦法能夠保有它,這樣子都是屬於求不得的苦。
  • 「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悟透這三苦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如父子,近如夫婦,亦難得終身相守……此為愛別離之苦 不是怨家不聚頭
  • 練氣練了三千年第81話:白秋然生「育」之苦,唐若蘭「球」不得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讓這位地仙難受的是白秋然這個怪物的存在,什麼大乘期渡劫期都只能被吊打。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讓地仙崩潰的人物,那就是皇埔峰,這個大嶽子生前的好友。摯友被奪舍,皇埔峰的心情別提多難受的,這不,在這次正魔兩道聯合屠仙的行動中終是能報仇了,正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說的就是此刻的皇埔峰。
  • 《三生三世枕上書》:愛情中求而不得的瘋狂與得到的為愛痴狂!
    你以為喜歡一個人,只要用盡全力,就會得到相對應的回應。可是當你面對的那個人,並不曾注意到你,你的付出與努力,可能只是一廂情願。你越是不甘,越會讓自己在求而不得的愛情中,因愛瘋狂。愛我不得時更心傷。東華帝君要到凡間歷劫時,為愛瘋狂的鳳九完全聽不進司命星君的勸說,跟隨帝君的腳步來到凡間,她決心守護東華帝君順利歷劫。在凡間這一世,所有人以為鳳九終於要擺脫愛而不得的困境,卻不知道這樣的愛我而不得更心傷。
  • 理解Duḥkha之苦,佛陀 vs 帕坦伽利
    在心理層面,這個空間也是我們心靈深入的一種深深的匱乏感,我們心靈中的那個不能得到滿足的空間。a sense of always lacking,我們永遠沒有辦法獲得持久的滿足感,discontent,dissatisfaction。所以單純字面上把Duḥkha詮釋為苦,或者說suffering,是不太全面的。
  • 愛而不得並不苦,苦的是別人已經雲淡風輕了,而你還在念念不忘
    其實你不知道的是,對方也為你做了好多,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幾乎每一段感情都會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巴不得每時每刻都黏在對方的身邊。每天都有聊不完的八卦,和說不完的悄悄話。他只不過是不想讓你不高興,更不想就因此讓你們的關係變得更僵。我可以刪除你的照片,你的消息,你的所有聯繫方式。但是我該怎麼刪除你的臉,你的聲音,和屬於我們之間的記憶。
  • 求不得 愛別離 怨憎會
    2、愛別離愛別離是一種執著的苦。人生本來聚少離多,若能看透這點,愛別離的苦也便不存在了;但真要做到如此「空」,非有大智慧者不能為。所以佛還說,七苦之上的苦,便是不知佛法苦,謂之「苦苦」。佛主張超脫苦樂,凡人偏偏不想如此無味,明知最終是3、求不得天下熙熙,皆有所求;天下攘攘,皆有不得。如此便有苦惱。
  • 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
    佛說,世上有三種人間至苦: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王爾德說,世界上只有兩種悲劇,一種是沒有得到的,另一種是得到了。
  • 佛說人有三苦,除此之外再無苦,那三苦是什麼苦?
    佛說人有三苦,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這三種苦。什麼叫「苦苦」?佛家常講的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這是六道凡夫欲界裡沒有法子避免的。我們有個身,身它就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你不能避免。另外身外的,第一個求不得,你的欲望很多,得不到,你生煩惱,你有求不得苦。
  • 佛曰:人生七苦
    佛教將人生之苦分為八種,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八苦。 其中前四種是自然的痛苦,難以避免。 其中色為物質性的存在,受為感受,想為思想,行為意志,識為意識,為前三種的統稱,後四種屬於精神性的東西。五蘊聚集構成人身,因此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在於人自身。五蘊與貪取聯結在一起,所以叫做五取蘊,五蘊與取的聯結產生種種貪慾,貪慾才是苦的真正原因。 佛曰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字不過十三,然脫此諸苦需多少年?
  • 佛經:佛經裡的苦,人生皆苦,苦苦、壞苦、行苦
    每個人都可以認真的觀察自己的內心變化,特別是時常感覺自己頭昏腦脹、無精打採、脾氣暴躁、情緒無常、失眠多夢、抑鬱症強迫症,也就是覺得自己有很多煩惱,有很多痛苦的男女,更應每天花一些時間,感覺自己的內心變化。對這些變化,還可以記錄下來,經過一段時間,再與上面我所說的心的三個特點對比,看看是不是那樣的。
  • 娑婆八苦之五陰熾盛苦
    第八個苦就是「五陰熾盛苦」。
  • 吃不得苦,拒服兵役,難堪大用——談談當兵的利與弊!
    當兵真有那麼苦嗎?訓練真有那麼恐怖嗎?  其實,答案是否定的。  當兵是苦,但還不至於恐怖!  訓練再苦不也就是跑五公裡、走隊列、練射擊、上器械等訓練嗎?因為朝夕相處兩年的戰友,7七百多天的日子裡,一起同吃、同睡、同訓練,一起流血流汗,一起學習進步,相扶相幫,戰爭年代那是生死情誼,和平年代是一起摸爬滾打的情誼,情誼之深只有當過兵的人才能體會!
  • 求而不得、不求而得,這些苦都要看破
    求不得苦:我們從小到大沒有真正的心想事成過:上學的時候希望有一個好成績,結果經常考不及格;畢業的時候希望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結果工作不如意;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希望找到一個合適的人結婚,但是偏偏跟一個不喜歡的人在一起。人的期望值永遠是高的,但是始終達不到要求,心裡很失望,很苦惱。
  • 愛而不得,是無法彌補的遺憾,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苦
    引語: 愛而不得,是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想念不能看見,是一種無法言說的苦!01愛而不得,是無法彌補的遺憾,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苦,愛你,你是我最美的心願,想你,是我人生中最好的陪伴,有你人不孤單,有你心有所依,一場愛若是不能擁有,思念時心很疼,因為疼的原因,想念這兩個字,便缺少了花前月下的浪漫,卻多了默默的牽掛,和無法自拔的的思念,想你,你是我心裡的念念不忘,也是深愛而不能得的心酸!
  • 千人千般苦,苦苦各不同
    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為有風刀刮身之苦,更有許多痛苦,唯有嬰兒自己知道,他是啞子吃黃連,有口說不出。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長,由長而老,這是發展規律。過去有位禪師說得好:「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老病衰殘。」說來真是有許多痛苦臨身。老年的人,是有著深刻的體會。
  • 簡單瑜伽動作緩解疲勞,解決久坐之苦,讓你的肩頸得到充分放鬆!
    【本期導讀】簡單瑜伽動作緩解疲勞,解決久坐之苦,讓你的肩頸得到充分放鬆!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的上班族很容易出現肩頸問題,例如肩周炎、頸椎病,腰腿疼痛等,都和長時間的久坐脫不了關係,可能你會有疑問,僅僅是久坐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危害呢?
  • 為什麼五陰熾盛是苦?
    想陰熾盛是因為想像追求而有怨憎會、愛別離、所求不得等苦;也就是說,我們對於色陰的四大不調,對於受陰的領納分別完以後,因為在這個當中去作思惟、想像、分別、追求,所以進而會產生怨憎會苦,會產生愛別離苦,乃至於產生所求不得等諸苦。行陰熾盛為什麼也會是苦呢?行陰熾盛的苦是在什麼地方呢?是因為我們的想像追求!
  • 負離子的作用,教你如何擺脫「心腦」之苦
    負離子的作用,教你如何擺脫「心腦」之苦 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之路,幾多風雨幾多愁 據相關資料統計,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 負離子的作用,教你如何擺脫「心腦」之苦
  • 《千面寵妃》⑤|掖庭的苦,算不得什麼
    掖庭的苦,算不得什麼。就在吃飯的時候,一個宮女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裝作一股神秘樣。「你們猜,我打聽到了什麼?」一語落下,眾多宮女紛紛看向她,滿是疑問。「看你們一副急於知道的樣子,我就告訴你們。禾香玉昨日被傳入慈寧宮,惹怒了太后,杖責二十大板!」她一邊說一邊比畫出二十。「禾香玉是灝王的寵妾,被這麼打了,不死也要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