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奶蛋撻
By 林小呆愛吃魚
蛋撻,(Egg Tart)臺灣稱為蛋塔,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tart」。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香港地道的蛋撻以撻皮分類,主要分為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牛油蛋撻的撻皮比較光滑和完整,好像一塊盆狀的餅乾,有一陣牛油香味,類似西點常用之餡批底皮,口感像曲奇一樣,所以又有曲奇皮之稱。酥皮蛋撻的撻皮為一層層薄酥皮,近似西點的牛油酥皮;但因使用豬油,口感較牛油酥皮粗糙。另因撻皮較厚,故酥皮蛋撻的餡料量較牛油蛋撻為少。提起蛋撻,似乎身邊的許多朋友都喜愛吃酥皮的,市面上賣的也多是這種,但是小呆一直偏好的都是最簡單傳統的牛油皮蛋撻,蛋餡的細滑和撻皮的酥軟是屬於童年的珍貴的回憶,今天終於有機會自己複製這款甜點,回味兒時的記憶。
原料:低筋麵粉、雞蛋、黃油、牛奶、糖。
做法步驟:
第1步、備料。撻皮:麵粉230克,黃油130克,糖30克,雞蛋一顆;餡:雞蛋3顆,糖40克,牛奶230克。
第2步、牛奶加入40克糖加熱至糖溶解,離火放涼
第3步、等牛奶放涼的時候可以開始做撻皮。黃油室溫軟化後放入麵粉,再加入30克糖。
第4步、用手搓揉至沙狀(麵粉與黃油融合)
第5步、差不多這個樣子,感覺麵粉顆粒變得比較粗
第6步、像這樣粗顆粒的時候就揉好了,儘量沒有黃油塊殘留
第7步、打入一顆雞蛋,用手揉成團
第8步、變成一個麵團,摸起來表面不太沾黏就好了
第9步、裹好之後放進冰箱冷藏2小時
第10步、牛奶放涼後加入三顆雞蛋
第11步、攪拌均勻同樣冷藏至少2小時
第12步、要開始做蛋撻之前,麵團需要先拿出冰箱解凍一小時。烤箱預熱200攝氏度撻模先刷上油
第13步、揪一小塊麵團,搓圓,大小看撻模大小決定
第14步、放入撻模,用手指一點點摁扁,讓麵團變薄變大
第15步、麵團邊要稍高於撻模邊
第16步、撻皮都做好啦
第17步、蛋液倒入撻皮內大約8分滿 (千萬不能倒太滿了)
第18步、烤箱烤20分鐘。如果拿出來後牙籤插在蛋撻上不會倒那就是已經烤好了
第19步、噹噹當,新鮮蛋撻出爐了,小心燙噢
第20步、等蛋撻稍涼再小心的脫模就行了。喜歡大家喜歡這款牛油皮鮮奶蛋撻。
來自 美食天下 林小呆愛吃魚 的作品。
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