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出十級就解脫?強調美育之下,學鋼琴到底在學什麼

2020-12-07 騰訊網

據中國音樂家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琴童已超過3000萬,且數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佔全球總數80%。作為這數千萬琴童之一,家住上海的男孩Lion今年8歲,當被問及樂器那麼多,為什麼選擇學鋼琴?Lion的媽媽王女士表示,「鋼琴是樂器之王 ,音穩定,對於孩子來說容易學。」

王女士的想法對嗎?擁有十餘年鋼琴教學經驗的沈老師認為其有理有據,「鋼琴是除管風琴外音域最廣的樂器,樂理知識通過鋼琴比較好講解,樂理是相通的,所以通常人們先學鋼琴,再學其他樂器會更容易上手。」

但沈老師坦言,很多琴童家長其實思路都不清晰 ,「他們沒想清楚孩子學琴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大概就是現在中產家庭多了條件好了,大家就先試試,走哪算哪。」

即使身為一名鋼琴老師,在沈老師心中,鋼琴更偏向一個和自己交流的愛好,並不屬於普適很多孩子的樂器。

「考出了十級仿佛解脫 其實還是什麼都不會彈」

今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如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要推進學校美育評價改革:

「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萬麗君近日就此表示,「學校教什麼,我們就考什麼。不是說家長要送孩子到校外去學習,各個地方都按照這樣一個標準來執行。」

由此可見,鋼琴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成為中考項目,但作為藝術和音樂教育重要手段,鋼琴早已成為中國許多家長培養孩子素養的一個常規選擇。沈老師就認為中國的鋼琴老師特幸運,畢竟國內鋼琴教育正在迅猛發展,學生基數也比較大。

今年6月下旬,中國樂器協會首次向社會發布了一組數據:6-13歲的琴童是主要樂器使用群體,約佔84%,平均演奏時長為24分鐘/每天。樂器消費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行業報告顯示:90後年少時學琴的孩子,有10%左右在完成父母願望過了十級後,再也沒碰過琴。如今還在彈琴的5%參加藝考讀了藝術類專業,畢業後兼職或全職教孩子鋼琴。

全民鋼琴的現象近些年一直被討論。據沈老師常年教學觀察,在很多國人的認知裡,音樂教育=學鋼琴,「很多琴童考出了十級就仿佛解脫 其實還是什麼都不會彈。」如果鋼琴老師不在啟蒙時就特別強調去聽,很多小朋友實際上到了中高級別也並不會用耳朵,「他們只是習慣了打地鼠一樣按鍵…」

談及如何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沈老師引用了音樂教育專家趙易山的觀點,「音樂素養說白了就是舉手就來,張嘴便唱,聽到時莫名流淚,看到時不由自主參與…」這種素養的培養除了學一門樂器,就是平常多聽。

如今一線城市很多家長對於小孩學琴的心態其實已經變化。沈老師表示,以前培養一個琴童家庭的壓力比較大,現在很多家長都覺醒了,他們覺得學彈琴以後能自娛自樂,或者和朋友們一起玩音樂也挺好。

就個人鋼琴教學而言,沈老師認為美育並不指向技術上必須掌握到什麼程度 ,而意味著通過藝術的學習,人能更好表達自己,能分辨美醜,能理解美醜在這個世界共存,能理解人類精神上的美好,還能發現非人類力量能夠企及的那部分自然中的美。

三方面缺一不可,學琴的狀態才更理想

很多孩子在學琴過程中,會產生疲倦,牴觸甚至由此產生與家長之間的對抗,也因此,不少人將鋼琴看成「幾乎是親子關係最大的敵人」。作為琴童媽媽,王女士稱低齡孩子學琴主要考驗家長的堅持。

沈老師家長的付出是孩子學琴成功的關鍵因素。通常老師會基於琴童心理的了解給出建議和方法,比如適當放慢進度,挑選一些稍低於能力的樂曲,挑選一些學生喜歡聽的流行曲激發興趣;也會創造學生展現的機會,比如音樂會比賽等,以激發孩子的表現欲,樹立競爭目標意識。

但上課時間非常有限,大多數孩子一周上課一小時,課後家長的作為就拉開了不同孩子學琴的差距。「學琴是老師專業到位負責,家長認真配合督促,學生自己努力,三方面缺一不可,這樣學琴的狀態才能更理想。」

疫情嚴重期間,沈老師開展了線上1對1教學,但她覺的線上效果明顯沒有線下好,「因為鋼琴技巧的訓練會需要肢體上的調整,隔著屏幕會需要更多語言描述,同時學生的即時回饋也變得遲緩。」如今沈老師工作室已經完全恢復了線下課。

沈老師希望學生通過鋼琴學習更好理解音樂,能用音樂表達自己,習得即興的能力,「中國鋼琴教育開展至今,培養了許多按部就班彈出來的學生,其中不少人又成了延續這種相對落後教育方式的人力基礎…」

從琴童到老師,90後的沈老師自高三暑假就開始教琴,大學畢業時她產生了疲憊感,「後來我有機會去歐洲流浪了一圈」,也是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激發出她對中國傳統鋼琴教育的反思 :「我認為學鋼琴最好的方向就是音樂啟蒙:幫助孩子懂一點基礎樂理,會彈一些簡單的旋律和曲子,在他們能夠欣賞音樂之美後,就多鼓勵孩子自己創作寫歌,像周杰倫那樣,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考級證書。」

相關焦點

  • 學鋼琴到底有什麼用?學琴4年,明年考10級,寶媽想放棄了
    現在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學鋼琴,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考慮過,為什麼要給孩子學鋼琴?中午和朋友微信聊天,說說五一在家都做些什麼事,她突然跟我說:跟你說個事,我家孩子鋼琴後期不準備學了,準備給學英語了。不知道學費能不能撐到考九級(今年暑假考九級,明年十級),她是一點也不想練,我也不想逼了,感覺沒有意義,等到大學她自己想考再去考吧。我:不會吧,明年都十級了,再過一年就好了啊。朋友:好了又能怎麼樣?你說培養孩子那麼多是幹嘛的,我們家長都有誤區,都是虛榮心作怪,走入社會說難聽點就是賺錢上班。
  • 「一張圖」告訴你,鋼琴1級到10級到底什麼水平
    小明 10個學鋼琴的人當中,能堅持到考出十級的不到1個,考出十級非常不容易。 小麗 十級並不是很牛,和專業水平還差得很遠。
  • 杭州盲童9歲學琴已過鋼琴十級,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看看這個!
    最近,浙江杭州盲童彈鋼琴考過十級的視頻走紅網絡,男孩的勵志行為也感動了很多網友。視頻中,彈奏鋼琴的盲童名叫張政權,小名堅堅,從9歲開始學習鋼琴,7年以來每日堅持練琴,考級五次已獲得鋼琴十級證書。琴學苦練,初學鋼琴總覺得它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我們都會遇到不熟悉鍵盤、譜子記不下來、指法不對、節奏不對等等問題。這都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任何事情的成敗都取決於其過程和我們的態度。堅堅也一樣,自身的原因決定了他做任何事情與同齡人相比,註定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也要付出比常人更大的精力。
  • 體育美育學什麼 非遺應該是首選
    近日,湖南汨羅,一學校初二學生體育課上學習划龍舟,他們20人一組,不但要學划槳,還要學擂鼓。負責教學的體育老師任瑤表示,汨羅是龍舟故裡,學生們應該對家鄉文化有更多的了解。《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日前印發,對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體育美育學什麼?考什麼?很多專家表示,學校體育不僅是「跑跑跳跳」,而是要讓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美育也不僅是「吹拉彈唱」,其意義在於培養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
  • 鋼琴專業的人大多沒有考過鋼琴十級!
    「鋼琴專業的人大多沒有考過鋼琴十級」,不是危言聳聽哦! 鋼琴考級體系就是某音樂學院或協會面向廣大的業餘鋼琴學習者設計和編寫的一套可量化的、有邊界的、目標清晰的、速度由慢到快、篇幅由短到長、技術由易到難的成就系統。
  • 培養一個學鋼琴的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錢?
    正所謂「學藝術需要大投入,音樂最燒錢」,那麼這條「價值不菲」的學琴道路,到底要花多少錢呢?今天,我們就以最普及的樂器鋼琴為例,盤點一下孩子學音樂,家長到底要準備多少資金!  於是,為了供你學音樂,父母真是操碎了心。為了練琴方便,他們決定買臺鋼琴放在家裡,省得你那麼小還要跑來跑去到琴房練琴。可是,鋼琴的價格從幾千到幾百萬不等。買便宜的吧,怕影響你的練琴效果;買貴的吧,又囊中羞澀。於是乎,也許月薪只有7—8000的工薪階層,不得不「矮子裡面挑將軍」,給你買來一臺中等價位的鋼琴,大概15000元左右。
  • 學音樂和沒學音樂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
    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或蘊涵著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抒發一種溫馨的心曲,或襯託出一個美麗的夢幻,或展現出一股灼熱的情懷。
  • 學鋼琴要考到十級需要具備這樣的條件,看看你有沒有
    學鋼琴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所以需要堅持。學一年鋼琴頂多就是彈完小湯一到三冊和約翰·湯普森現代鋼琴教程(大湯)第一冊。或者彈完《巴斯蒂安鋼琴教程第一二冊》然後考了個一級到兩級。要考到10級一般最快的都要6年,就是小學畢業之前。由於中學以後很多學生都會因為學業緊張而放棄學鋼琴。我們就用小學畢業之前的結果來討論。
  • 學鋼琴到底能鍛鍊孩子的哪些品質?
    那麼學鋼琴到底能鍛鍊孩子的哪些品質呢?01堅韌沒有堅持與忍耐,根本彈不好一首曲子。孩子天性貪玩、好動。03專注彈奏鋼琴,需要活動的不只是左手和右手,還有左腳和右腳,包括我們的眼睛和耳朵,還有理智與感情。
  • 什麼是美育?音樂教學就一定屬於美育嗎(張燚)
    這對於音樂從業者無疑是重大利好,隨之而來的是音樂課更受重視了,音樂教師的地位比以前更高了,音樂課程基本能開齊開足了……但正如《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的判斷,「美育仍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急需改進」。所以,這裡仍有一個基本問題亟待釐清:什麼是美育?音樂教學就一定屬於美育嗎?
  • 學鋼琴基礎知識才是王道!
    剛學鋼琴的人一定特別煩,因為老師也好網上查也好,都會聽到看到各種千奇百怪的名詞,而且這些名詞後面他們都會強調,這是學琴的基礎、基礎、基礎!樂理是基礎,手型是基礎,指法是基礎,五線譜是基礎,音階是基礎,慢練是基礎,分段彈奏時基礎,視唱練耳是基礎……怎麼啥都是基礎!?
  • 學鋼琴入門到高階多久才正常?
    學鋼琴從入門到進入高級階段多久才正常?學琴的真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一個過程。孩子學習鋼琴有一點非常重要,也是不可忽視的,就是我們的手指肌肉。手指的感覺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而不停的在變化,有可能五歲時候彈一個作品覺得好難,但是到了7歲又覺得還蠻簡單。
  • 孩子為什麼要學鋼琴,聽聽家長的心聲
    《吉他範兒》發了一篇關於孩子學琴目的的文章,家長的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家長花費精力和時間,陪孩子學琴,到底為了什麼,我們鋼琴老師要關注。不是說我們沒有外國人高雅,而是國情不同,有一堆作業的孩子有幾個真心喜歡鋼琴的。2、怎麼說呢,相對於樂器來說……鋼琴是天賦肉眼可見的,你父母手指頭什麼樣孩子手指頭也就八九不離十了,認清自己別什麼都強求,這個和文化課還是有區別的。再說了,鋼琴和高雅不是絕對等價的,讀書一樣可以,不是有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嗎.真心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家長迷信鋼琴。
  • 鋼琴老師:孩子學鋼琴,基礎很重要!
    #濰坊夢想鋼琴#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是很多家長幫孩子打開音樂之門的最佳選擇,通過鋼琴能夠循序漸進地了解樂理、和聲等等,而作為鋼琴老師,通過教導孩子學習鋼琴,讓孩子可以肆意馳騁在音樂的王國中,生活也無比充實,但是各位家長朋友,您的孩子真的會學習麼?
  • 你說孩子是學鋼琴好還是學古箏好?
    百度#超級對線#有一期知識直播節目讓教鋼琴的海嶽老師與教古箏的孫老師辯論「孩子應學鐵鋼琴還是學古箏」,粗看這個題目就知道,其實兩人辯不起來,這哪有什麼應不應該的問題?依孩子的興趣和特點即可。不過,可以理解節目方是想讓大家從各自的角度講明鋼琴和古箏的優勢。
  • 孩子學鋼琴,只要方法正確、持之以恆,就一定會學有所成
    轉眼之間,8歲的女兒學鋼琴已經3年了。期間,有一家人一起彈琴吟唱,其樂融融;也有大眼瞪小眼的言語交鋒,鬥智鬥勇,可說是一路學琴一路故事。學琴是我幫女兒選的,鋼琴是我喜歡的一門課程,奈何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門外漢,根本就不懂如何讓孩子學習,只能選擇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就這樣我給孩子報了一年的集體課,(一對四,每次一個小時、一周兩節課),學琴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 鋼琴十級=音樂學院附小四年級水平,真不是隨便一說
    通俗講:鋼琴十級=音樂學院附小四年級水平,或者說其實十級,就是鋼琴的開始。 十級的曲目代表鋼琴的中級水準,如果孩子考過了十級,那恭喜各位琴童家長,你的孩子踏上了新的徵途。
  • 廣東學考錄取是什麼?2021年廣東學考錄取是不是要被取消了?
    廣東學考錄取是什麼?2021年廣東學考錄取是不是要被取消了?你了解什麼是廣東學考錄取嗎?廣東學考的錄取條件有哪些?在廣東高考的改革下,2021年廣東學考錄取是否要被取消了?一些列的問題都在腦中盤桓,今天小粵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 業餘學鋼琴的五大誤區
    過低,就不成其為鋼琴藝術了。 總之,鋼琴學習的業餘與專業,有量的不同,但鋼琴藝術的本質並沒有什麼區別。不少業餘學習者對這點認識不清,一開始就從本質上降低標準,致使學了多年,收穫甚微。這正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若取法乎下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學鋼琴?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學鋼琴? 經濟水準的上升,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選擇學鋼琴,我能想到的原因: 1家長自己喜歡的變向寄託; 2功利心、虛榮心,當然沒有貶義; 3孩子自己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