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膽,抗菌消炎,中藥薑黃是方劑上的「常客」,原來有這些功效

2020-12-14 快速問醫生

薑黃,可能聽名字會以為是做菜用的生薑,其實不然。它是姜科植物,是很好的中藥材,而且對養生來說是很天然的保健品,會養生的人肯定沒少吃。

薑黃性質溫和,歸肝脾經,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有其獨特的功效和好處。

緩解疼痛

研究表明,薑黃中的薑黃素有緩解疼痛的功效,與布洛芬這類藥物有部分相似的效果。它在治療脅肋疼痛、類風溼性關節炎疼痛、肩周炎等方面都有不錯的療效。另外薑黃對運動後的酸痛或外傷痛也有一定緩解效果。

抗菌消炎

薑黃中的薑黃素可抑制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細菌的生長。薑黃能提高機體消滅細菌的能力,阻礙細菌生物膜的出現。同時薑黃素有很好的抗炎活性,有助於預防和抵制許多慢性炎症。薑黃素的代謝產物發揮其特效,可對抗各種炎症。

利膽

薑黃中的薑黃素、薑黃酮、揮髮油、姜烯都對膽有好處,促進膽汁分泌。薑黃提取物可引起膽囊收縮,有利膽作用,可有效用於膽道結石或膽囊炎的治療。食用薑黃能提高肝膽代謝能力,預防膽部疾病。

降血脂、保護心血管

薑黃對高血脂患者而言,是很好的藥材。因為薑黃內有豐富營養物質,其中的薑黃素對血漿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起到降低作用。

同時薑黃中的揮髮油和薑黃醇可淨化血液,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管更通透,保護心血管。薑黃素還能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有利於冠心病或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治療。

抗腫瘤作用

據相關研究報導,薑黃提取物對腫瘤細胞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成為某種疾病的抗癌劑。實驗表明薑黃素在面對消化系統腫瘤時,效果不錯。它能減慢癌細胞的生長速度,甚至清除某些腫瘤,有助於防治癌症。

美化皮膚、抗衰老

薑黃的抗氧化能力很強,可與自由基相對抗,對皮膚衰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薑黃中的薑黃素有助於體內毒素淨化,清除皮膚雜質,使肌膚更加光滑美麗。在印度等國家,薑黃靚膚歷史悠久,是新娘們的美膚妙方。

預防治療糖尿病

薑黃有很好的抗糖尿病特性,能幫助人體調節胰島素水平,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薑黃素對高血糖引發的炎症有抑制作用,有效改善胰腺方面的功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程度。糖尿病患者服用薑黃是天然安全的治療方式,每日少量服用能防治糖尿病及肥胖症。

其實薑黃已有幾千年歷史,很早以前就被作為藥材使用。許多醫學研究證明,薑黃具有抗炎抑菌、降血脂、抗腫瘤等功效,對肩周炎、風溼、脅肋疼痛等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薑黃雖好,也別滋補過度,它活血破氣,不是人人都能攝入。比如孕婦、備孕期女性、陰虛火旺者就是禁忌人群,不建議食用。

相關焦點

  • 用來製作咖喱的薑黃,還有活血、止痛、止癢、保肝、護胃的功效!
    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咖喱,它最早起源於印度,現在已經成為日本、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常見的醬料,當然我們國家也越來越多人喜歡上了咖喱。而咖喱的原料中,最重要的就是薑黃,咖喱的整體味道和顏色都來自於薑黃。薑黃是一種姜科的植物,用的是乾燥的根莖。
  • 一天學一中藥之、薑黃 【功效】 破血行氣,通經止痛.
    【性狀】①薑黃為植物薑黃的乾燥根莖,呈圓柱形、卵圓形或紡錘形,形似姜而分叉少,長2.5~5.5釐米,直徑10~20毫米。表面深黃棕色,常帶黃色粉末,多皺縮,並具有明顯的環狀節及鬚根殘痕。質堅實而重,難折斷,斷面棕黃色或黃色,角質狀或蠟樣光澤,近外圍有一黃色的環紋,中部常有黃色的筋脈小點。微有香氣,味苦辛。咀嚼時唾液染黃色。
  • 中藥也能抗菌消炎?5味常見中草藥,或是「天然抗生素」
    相信很多人對於抗生素還是有所抗拒的,因為抗生素在消炎抗菌方面雖然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其副作用也有很多,比如使用抗生素會對肝臟跟腎臟帶來損害,長期使用後果不抗設想。那西醫常用的抗生素,用中藥可以代替嗎?下面這幾種中藥,就被稱為「天然抗生素」,消炎抗菌效果不比抗生素藥差。
  • 中藥夏枯草有哪些功效作用,合理使用,可抗菌消炎,利尿止痛
    夏枯草屬於草本植物中的一種,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而且也有一定的食用價值,在一些涼茶店裡經常會看到有人賣夏枯草飲料。這種草本植物主要生長於荒山、田埂及路旁,醫學上經常會使用夏枯草來治療疾病,但是也有人對於它的功效並不了解,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哪些?這6類中藥方劑,多了解有好處
    中藥方劑是中醫使用藥物進行治療的主要處方,在發現疾病並且對疾病進行分類和診斷的時候,就需要使用這些處方來規劃藥物的使用。中醫方劑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在調整方劑使用的時候,要以這一種方劑為主來進行配伍,常見的幾種中藥方劑都是在治療疾病的時候的主要處方。常見中藥方劑都有哪些?
  • 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哪些?這5類中藥方劑,多了解有好處!
    中藥方劑是中醫使用藥物進行治療的主要處方,在發現疾病並且對疾病進行分類和診斷的時候,就需要使用這些處方來規劃藥物的使用。中醫方劑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在調整方劑使用的時候,要以這一種方劑為主來進行配伍,常見的幾種中藥方劑都是在治療疾病的時候的主要處方。
  • 【蕁麻疹】中藥方劑集錦
    中藥方劑(一)【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鬱於肌膚。【治法】健脾除溼,疏風和血。
  • 慢性蕁麻疹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一)  【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鬱於肌膚。  【治法】健脾除溼,疏風和血。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薑黃等中藥或可幫助消滅新冠病毒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薑黃等中藥或可幫助消滅新冠病毒 2020-07-23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方劑 皮膚瘙癢的注意事項
    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方劑 皮膚瘙癢的注意事項  1、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方劑之藥醋療法  取苦參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適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時,加入苦參醋液30~50毫升於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籤蘸藥液外搽瘙癢處,每日2~3次,連用5~7天。
  • 中藥減肥方劑
    核心提示:與減肥西藥的病因治療不同,減肥中藥的配方原則是根據八綱辨證的結果。從前文中可見,存在多種分型結果,所得方劑就更多了,加上近年來又不斷配出不少新方劑,據不完全統計,已不下數十種。主要有4種劑型:方劑(煎劑),中成丸藥,衝劑(藥荼),粉劑(散劑)。
  • 薑黃的作用與功效
    作為中藥的功效作用:薑黃屬於活血止痛藥物,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藥性辛苦溫,歸於脾、肝兩經,具有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氣滯導致的各種疼痛症狀,以及風溼導致的肩部疼痛和跌扑腫痛等病症。臨床應用:薑黃具有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以下病症:1、薑黃辛散溫通,既入血分,又入氣分,可以活血行氣止痛,所以可以用來治療寒凝血瘀氣滯導致的各種疼痛。在治療時,對於胸脅刺痛可以配伍枳殼,桂心一同使用,如推氣散。
  • 薑黃的功效與作用
    感覺沒聽過薑黃這個食材?但我打賭你肯定吃過,咖喱令人食指大動的黃橙橙的顏色,就來源於其核心食材薑黃,我們常說咖喱是一種健康食物,其中薑黃就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薑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吧!
  • 中藥「方劑」組成有何原則?兩個方面或不能少
    上一章,我們簡單介紹了中藥的四氣五味和性味歸經。在這兩者之外,中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升降浮沉。此外,單一的中藥其實很少使用,我們更熟悉的,其實還是「方劑」。所謂方劑,就是兩味以上的中藥配合使用,從而到達互相促進的效果,這個原則就是中藥的「主輔佐使」。首先說說「升降浮沉」。什麼是升降浮沉?顧名思義,就字面上的意思基本就能得出一個大致準確的概念。
  • 【中藥方劑】梔子豉湯
    【方劑名】梔子豉湯,出自漢·《傷寒論》。  【組成】梔子(9克)、香豉(6克)。  【用法】先煮梔子,後納豆豉,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功效】清宣鬱熱,除煩止躁。  【主治】外感熱病氣分輕症,表邪已罷,虛煩不得眠,甚者反覆顛倒,心中懊儂,胸脘痞悶,飢不能食,舌苔薄黃膩,脈數。
  • 鬱金的功效與作用,鬱金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鬱金的藥材品種有廣鬱金(黃鬱金)與川鬱金(黑鬱金)之分。廣鬱金主產於四川,為薑黃的塊根,色鮮黃;川鬱金主產於浙江溫州,又名溫鬱金,為鬱金的塊根,色暗灰。兩者功效相似而少異,廣鬱金偏於行氣解鬱,川鬱金偏於活血化瘀。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鬱金的功效與作用,鬱金的食用禁忌有哪些吧!
  • 【中藥方劑】完帶湯
    【方劑名】完帶湯,出自清·《傅青主女科》。  【功效】補中健脾,化溼止帶。  【主治】主治婦女帶下色白或淡黃、清稀無臭,並見面色咣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脈濡弱者。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陰道炎、帶下病、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腸易激症候群等病症。  1.滴蟲性陰道炎:以完帶湯聯合苦參湯外洗治療滴蟲性陰道炎80例。
  • 限抗令下最有價值的黃金單品 ——抗菌消炎片
    抗菌與消炎之間確有聯繫,但抗菌藥絕不是消炎藥。中藥中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藥材?金銀花:有清熱解表、解毒抗菌作用。對多種細菌有效,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用於家禽流感、呼吸道及外 傷感染,常與板藍根、黃芩配伍。穿心蓮: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菌抗病毒功效。
  • 薑黃的養生功效和調理藥膳
    《現代實用中藥》稱薑黃「為芳香健胃藥,有利膽道及肝臟之消毒作用。用於黃疸,胸悶痞滿疼痛。又為止血劑,治吐血、衄血、尿血,並治痔疾。外用於膿腫創傷。」可見,薑黃有破血行氣、通經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胸助刺痛、胸腹脹痛、肩臂痺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跌打損傷、癰腫、症瘕、產後瘀停腹痛等。薑黃的調理藥膳。一、薑黃瘦肉湯原料:鮮薑黃20克,豬瘦肉100克,鹽適量。
  • 常用中藥材_薑黃_自渡子
    《薑黃》(資料來源——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彙編)別功效——破血,行氣,通經,止痛。藥理——保肝,利膽,抗菌,抗炎,降血脂,抗腫瘤,抗突變,抗凝血,抗生育,抗愛滋病,抗病原蟲,抗病原微生物,保護消化系統,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快創傷癒合,增加心臟冠脈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