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運動前要不要吃,各種說法都有,甚至健身界也意見不一,比如:
運動前一定要吃東西,不然會消耗肌肉;
空腹運動,減脂效果才好;
運動後吃東西最容易長胖;
運動後 30 分鐘是進食的最佳時機。
對於這些說法,你是否常常感覺一頭霧水?在空腹運動和「吃飽了再減肥之間」徘徊不定?
其實,運動前後的進食,沒有那麼複雜。
空腹運動,效果更佳?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空腹有氧,會迫使身體燃燒脂肪作為燃料,更有利於減脂」。
這種說法過於片面,早就有研究發現,雖然在空腹運動的時候,身體的燃脂效率會小幅度升高;但運動之後,身體「持續燃燒脂肪」的能力,卻會降低。兩者相互抵消之後,從長期看,對於鍛鍊效果並沒有什麼影響。
空腹運動還有弊端:在飢餓狀態下訓練,容易發生低血糖,並且增加人體的疲勞感,直接影響訓練效果。比如,你在空腹時候只能跑 5 千米,而跑前吃點東西可以跑 10 千米,這樣訓練效果很受影響。
運動前,吃點什麼?空腹運動雖然影響訓練效果,但並不是說運動前可以隨便胡吃海喝。
三個簡單的原則是:
攝入適量「複合碳水」食物,也可以簡單理解為粗糧,這些食物中的糖分吸收較慢,有利於在運動中持續釋放能量,比如:糙米飯、全麥麵包、燕麥、土豆、紅薯等;
攝入適量蛋白質,比如:雞蛋、乳清蛋白、肉製品、無糖酸奶等;
儘量避免攝入脂肪,運動前攝入過量脂肪,可能會對訓練造成負面影響;
一般來說,運動前 1~2 個小時進食會比較合適;如果時間間隔較短的話,請保證訓練時候不要過飽。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在晚上 7 點訓練的話,可以在下午 6 點左右,進食一兩片全麥麵包,加小杯酸奶或者幾個蛋清。
運動後,吸收最好?另外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運動後 30 分鐘,身體的吸收最好,所以減脂時候,不要進食;增肌的時候,要在這個時候及時服用蛋白質。」
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運動後迅速進食,短期確實會增加肌肉的合成速率,但從長期角度來講,其實並沒有什麼影響。
打個簡單的比方:小明和小紅的月收入都是 3000 元,小明每天花 100 元;小紅在第一周花了 2000 元買衣服,剩下三周花掉了 1000 元。短期來看,小紅的花錢速度明顯快於小明,但是最終的結果,兩人花費的錢數沒有任何差別。
所以,與其關注運動後吃不吃,不如關注自己的日常飲食。運動後餓著肚子睡覺,不會讓你燃燒更多脂肪;運動後立刻喝一杯蛋白粉,也不會讓你比睡前喝一杯蛋白粉增長更多的肌肉。
當然,有一些食物,更適合在運動之後進食,比如:
簡單碳水化合物,相對於粗糧,這些食物中的糖分更容易被吸收,可以迅速補充身體失去的糖原,比如:白米、白面、高糖分的水果等;
優質蛋白質,像牛奶、瘦肉、乳清蛋白等;
少量脂肪,以補充能量為主,但需要避免過量攝入,以免影響消化。
另外,如果你平時的訓練量比較大,比如一天兩次抗阻訓練,或者馬拉松之類的耐力訓練,更需要在訓練後及時補充足量碳水化合物,以免影響下一次的訓練效果。
還要提醒大家的一點:運動前後的飲食,對於減脂、增肌的影響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
對健康、鍛鍊效果影響最多的還是總熱量、整體的飲食結構,與其對運動前後的飲食斤斤計較,不如關注自己整體的膳食狀況。
責任編輯:張菁媛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轉載或投稿請聯繫 doctor@dxy.com
與其對鍛鍊前後吃不吃糾結萬分,不如從整體上規劃一下自己的飲食結構。點擊「閱讀原文」,看看健康的飲食該如何計劃。
身體上的問題 來問丁香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