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禍從口出,這2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太大!

2020-12-21 悟空說禪

禍從口出,有些話我們能說,有些話不要亂說,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因果報應太大。佛教認為:口為禍福之門,一切福禍吉兇,都跟說話有關。

古人常說: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佛教也經常告誡眾生,要少說妄語、惡語、兩舌的話,經常說這些話會有因果報應,如果你相信因果,就要學會謹言慎行。在我們生活當中,有2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太大,看看你有沒有講過?

第一、「發誓」。

有些人經常喜歡發誓,尤其是古人,對發下的誓言非常重視,一但發誓,就會奮不顧身的去兌現承諾,而現代人經常喜歡發誓,又從來都不去重視自己發下的誓言,經常發誓,也經常違背誓言。

佛教認為,我們每說過的一句話,都會帶來一個果報,一口吐沫一個釘,一句誓言就會有一個果報,經常發誓又不去兌現,因果報應很嚴重。

古代有一對情侶,他們在熱戀時發下誓言,男孩在女孩面前發誓說:我去考取功名,你等我回來,回來我們就成親,我若違背誓言,就讓我永遠都癱瘓不起。

女孩等了一年又一年,也不見男孩回來娶她,後來女孩打聽到男孩已經娶妻生子,女孩不甘心便跑去找他,可沒成想,他已經半身癱瘓,還被自己的妻子趕出家門。

我們可以發誓,但發誓後一定要做到,如果違背誓言,就會背負因果,違背誓言的話,在佛教看來,就是大妄語,說妄語一定會招來惡果。

第二、「承諾」。

很多人都喜歡到處承諾他人,卻很少兌現承諾,如果你經常許諾他人,又不去兌現,這樣的話同樣是妄語,經常說這種話,果報非常嚴重。

我們不要為了討好別人,而隨意許諾,也不要為了面子,經常說改天請客吃飯的話,這樣的話說了就要去兌現,否則就要自己背負因果。

說這2種話為什麼因果報應嚴重?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不就是不守承諾、違背誓言嗎?有那麼嚴重嗎?

在佛教當中有十條基礎戒律,其中有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以及貪、嗔、痴,為什麼會有四條戒律,都跟說話有關?這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

佛家的戒律,每一條都是造業最嚴重的,無論是殺生、偷盜還是邪淫,都會帶來嚴重的果報,尤其是經常說妄語,果報更加嚴重。

我們每天說的話,遠遠多於你做的事,我每天可能只做十件事,但卻能說上千句話,我們不可能每天都去偷盜、殺生,但卻每天都會造口業,如果你偶爾說了一句妄語,果報並不嚴重,若是你每天都說妄語,因果報應就會非常嚴重。

佛在《正法念處經》中說:「實為第一善,妄語第一惡。」在所有佛教戒律當中,最難戒的就是妄語,我們千萬不要小看妄語的果報。

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佛教:禍從口出,這3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如果一個人嘴巴一直講不好的話,說人是非,以及一些詛咒的話,在佛教中成這樣的行為為「口業」。這樣子非常折損福報,而且因果嚴重。容易犯口業的人,命運都不怎麼好。所以說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為什麼嘴巴能損福報呢!福報是因緣和合的,是一種能量場的體現。比如,你去做義工,是掃地能給自己帶來福報,還是做飯能給自己帶來福報,其實都不是,是心念帶給自己的福報。
  • 因果不饒人,這2種話不要亂講,講了,容易惹火上身
    在佛教諸多罪業中,「口業」罪孽深重且最易累積。因為人生在世,缺德的行為難以天天付諸,但是惡語傷人,造作口業,卻是比比皆是。畢竟誰人背後無人問,誰人背後不說人。但是無論如何,因果自古不空,一旦造作了口業,終有一日都會引來果報。
  • 生活中這2種話,不要亂說,小心因果報應
    中華傳統文化講:「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的品性,說話看似簡單,實則意味非凡,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就能影響一個人的吉兇禍福。在《無量壽經》中也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在佛教中,有關善護口業講的非常多。古人云:「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喪邦。」
  • 佛教:這10種話最好別說了,因果報應太大!
    種善因,結善緣,得善果,感恩您點點「關注」,感恩您閱讀本文。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因果規律也是自然規律,如果你相信因果,就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這十種話今後別說了,因果報應太大。
  • 佛教:這四種話,不要再說了,因果報應很重
    佛教認為,口是患苦之門。老話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因為一句話而引發的悲劇實在太多,原因就是只要你一句話說出去,就會種下一個因,將來因緣成熟時,一定會得到一個果報。福報大的人自然口業清淨,而災禍多的人一定是說了惡語,招來惡果,這就是因果報應。有人會問:那我有口無心啊。
  • 佛教:這10種話最好別說了,因果報應太大了,你們都知道嗎?
    」種下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因果規律也是自然規律,如果你相信因果,就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這十種話今後別說了,因果報應太大。  佛教認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都是損福最嚴的,為什麼說話也會損耗福報?原因就在這裡,因為你每天都會說很多的話。  也許你一年不會殺害一個生命,但你一定每天都在造口業,在佛教當中,最難守的戒律不是殺生、偷盜,而是妄語、兩舌、惡口。我們要先守住福氣,這10種話今後最好別再說了。  ?
  • 「嘴是福禍門」:這3種話,儘量別講,因果報應太重
    《楞嚴經》上註解:「人生喪家亡身,言語佔了八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這一生多劫難,多災禍,言語不慎,用詞不當是非常重要的禍根來源。關於口語危害,無論是世俗還是佛家,都有描述。譬如晉·傅玄所著的《口銘》中有曰:「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以及佛家常說的:「嘴是福禍門,舌是利害本」,這兩者雖然出處不同,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其用意無非就是在告誡人們,做人應該謹言慎行,要像聖賢佛陀一樣,做一個真語者,敬語者,知道什麼話當講不當講。佛教認為,只有深知因果報應,自古不虛,如此一來,才不會輕易造作口業,承受果報。
  • 佛教:這4種話,千萬要少說,因果報應很大!
    佛教說人的業力分為三種,即身業、意業和口業。要想人生吉祥,就要懂得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一個人業力不清淨,人生就難以順遂。口業重的人,最明顯的表現莫過於相貌的不端莊,就是相貌粗鄙,使人難以親近,和邪淫的果報一致。因為「相由心生」,心裡刻薄,自然言語尖酸,相貌醜陋。
  • 佛教:人生無常,牢記四句話,掌控因果報應,趨吉避兇
    你能看到這篇文章,讀著這些文字,我相信絕非巧合。沒有任何一片雪花,會因為意外落在錯的地方。人生中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其實都是理所當然。《佛說造塔功德經》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的道理也很簡單,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就能明白佛教所講的「因緣果報」。
  • 經常說這四種話,因果報應很重,最好不要說了
    廣種善因,廣結善緣,感恩您點點「關注」!感恩您閱讀本文。佛偈: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佛法認為,世間的因果報應,真實不虛。我們此時的遭遇,是我們過去行為來帶的結果,如果你過去經常說這四種話,此時就會諸事不順。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白說的一句話,我們說過的話,都會成為一個善惡之因。如果經常說這四種話,很容易招來災禍,要想自己越活福報越大,一定要學會清淨自己的口業,不要說造下惡業嚴重的話,就可以減少災禍的發生。
  • 「惡語傷人六月寒」,這3種話最損口德,切莫亂講
    這三個業力與我們的命運有很大的聯繫,而在三業排在首位的就是口業。口業是門修行,是積德、積福的根基。英國詩人本瓊森曾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一個人的嘴,也暴露著一個人的修養」。東西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講。要想自己的福報越深,就要多積口德,這三種話最損口德,切莫亂講!
  • 禍從口出,這5種話,千萬不要說!
    人活一輩子,確實不容易,要處處小心,時時注意,有時候一句隨意說出口的話,就可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災禍,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所以有人經常說「兩年學說話,一輩子學閉嘴」,話說多,不如少,尤其是下面這五句話,更容易招災惹禍,千萬不要說!
  • 「語言能成就人生,也能毀掉人生」:這幾種話,不要再講了
    對於不同的人,對其說話有不同的要求,在生活中同樣是說一句話,如果是出自市儈小民之口,人們可能並不會去計較什麼,如若出自一個有些身份的人口中,這就不是計較的問題了,可能會影響自身的身份,人們也會對他的整體評價大打折扣。
  • 佛教: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四種口業造不得
    佛家講身口意三業,而其中造口業最容易,隨口一說,有時候就會給別人帶來傷害,也會給自己種下了惡因,所以說話一定要慎重,有口德,才是為自己積福。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能夠好好說話,才是做人的修養和道德,這世上沒有人不願意聽好話,能夠說得婉轉動聽,才會打動人,也容易讓別人接受;如果以為心直口快,實則粗暴,痛快了自己,傷害了別人。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個人的口就是自己福禍的門戶,一句話可以為自己帶來好處,一句話也能夠為自己帶來災禍;一句話可以救人,一句話也能夠殺人;佛家講這四種口業造不得,因果報應很嚴重。
  • 真正賞心悅目的女人,這四種話從不說,因果報應很重
    有人覺得女人這一輩子,只要生的漂亮,找個好人家嫁了就是幸福的,因此,漂亮好看則成為了女人的一個標準。其實不然,女人真正能夠做到讓人賞心悅目,不是靠外在,而是言論。別人接觸你的時候,外表只是第一印象,時間久了,需要的則是你的內在,還有休養。
  • 如果你信佛,這4種話最好少說,以免禍從口出!
    佛教裡常遇到一個詞叫「業障」,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逆緣不順,其實都是自己的業力所感召來的,即「因果」,種下惡因,遭了惡報,業力現前,障礙就找上門來了。佛門將人的業力分為善業和惡業,「業」又體現在三個方面,即「身業」、「口業」、「意業」。就是說我們的行為、語言和念頭構成自身的業力,從而影響自身的福禍。
  • 佛教:「禍從口出」,這4種話要少說,因果報應很大!
    生活中很多人不在乎口業,隨隨便便就出口傷人,肆意妄言,不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包括現在很多人在網絡上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說些刻薄惡毒的話,這都是非常大的口業。看不見的東西不代表不存在,比如因果。自己不覺得,其實很多福氣已經從嘴上漏掉了。造口業壞別人,其實最終都壞了自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不是危言聳聽,在佛家裡,口業重者是要墮「拔舌地獄」的。
  • 8條因果報應,你佔幾條,真實不虛!
    佛教常說因果不虛,報應不爽,其就是這麼一個理。無論學佛與否,深信因果,皆百利而無一害。8條因果報應,真實不虛!一、不孝父母,將受「天地災殺報」。孝養父母,乃是人人皆行之事,也是當下為人必須去做的一件事。如若不能孝養父母,經常做出打罵、辱罵、不恭、不敬父母的行為。
  • 有些話是不能說的,會靈驗的
    要知道,有些話是萬萬不能說的。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千萬不要說這些話,會很靈驗的!亂說話可能會要命佛家講,一句話就能毀滅一個人,而培植人卻需要千語萬言。管好自己的嘴,否則,亂說話不僅會帶給自己麻煩,甚至可能會要命。
  • 佛教:如果你信佛,這4種話要少說,因果不饒人!
    佛教裡常提到「業力」這個詞,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指一個人行為的因果。一切眾生,起心動念皆是在造業,只不過業力有大小,業報有善惡好壞之分。種下什麼樣的因,感召什麼樣的果,業力其實就是「因果」。佛門裡將人的業力分為「身口意」這三個方面,即行為、語言、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