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諺語講:「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一門藝術,說話是人的能力,不說話是人的智慧。會說話是修養,少說話是教養。在佛門中亦有「止語」二字,佛門修行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止語。
所謂,口為禍福之門,懂得謹言慎行,才是智慧之舉。中華傳統文化講:「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的品性,說話看似簡單,實則意味非凡,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就能影響一個人的吉兇禍福。
在《無量壽經》中也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在佛教中,有關善護口業講的非常多。古人云:「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喪邦。」古時候有位國王,做了個夢,在夢中自己牙全部掉光,醒來後找了兩位大師來解夢。
第一位說: 此夢乃是不祥之兆,牙齒代表自己的家親眷屬。此夢預示,在陛下要經歷親屬離世的所有痛苦,最後只剩自己孤家寡人,獨守終老。結果可想而知,這位大師被打入天牢,聽候發落了。
第二位講:陛下在夢境中,滿口牙都掉光了,這就說明陛下在所有親屬中,是最長壽的,天降吉祥,是長壽之兆。結果龍顏大悅,這位大師得到了封賞。同樣一件事,因為語言不同,結果就是天上地下。其實這兩種結果,也代表了人生兩種命運軌跡。
生活中,由於說話方式的不同,也造就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如果說從面相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那麼從說話上,也可以感知一個人做人的境界。生活中若能做到謹言慎行,守嘴不惹禍,守心不出錯,註定會有吉祥的一生。
人生是由自己的一言一行沉澱的,怎麼說話,就決定你是誰。在佛教文化中講「口業」的因果報應,無不令人畏懼。所以無論遇到任何事,不要逞口舌之快,在生活中,以下2種話,也不要亂說,小心因果報應。
第一、背後說人閒話。
能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口說閒話,對別人沒有任何傷害,卻對自己有實實在在的不良後果。現在大多數人,都有個共同的毛病,就是閒話是非不離口,見面就嘮叨孩子怎樣、老公怎樣、媳婦怎樣、公司領導怎樣,說這些沒有用的話。這些都是負能量,當口業的惡事做多了,因果報應就會現前。
說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故事,就會引發人的愚痴。如果講一些淫穢的言語,就會勾起人的邪淫念頭,引起貪心。講武力、搶劫、打架、盜竊的話題,就會引起人的嗔恨心,這都是造業,是在破壞自己的法身慧命,而且一絲毫利益也得不到,得不償失。
第二、炫耀自己的本事。
越炫耀什麼,就越容易失去什麼。也許你會講:我又沒誇張,我有能力,我也有這個實力炫耀,有什麼不可以?因為你的驕傲,會傷害別人心中的驕傲,這個世間是因果循環的,別人被你傷了,以後還會對你好嗎?
止語積福德,有兩種東西是不能炫耀的。第一,自己的功德好處。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修的,積了德要隱藏起來,上天才會降福,如果到處宣揚自己的福德,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做了多少善事,這就是在消耗自己的福報。
第二,自己未來的計劃。不要隨便說未成之事,「因果」說了就變,還沒做完的事,說出來是個忌諱,會產生違緣。這兩點你記住了嗎!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做人謙虛準沒錯,少些炫耀,多點踏實。就能得到諸佛菩薩護佑,天降吉祥,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