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公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

2021-01-19 騰訊網

今日關注

2021新年伊始,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基於大數據平臺數據與輿情社會影響力測算結果,共同梳理出「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熱點一: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廣受關注

●社會影響力:113.3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防疫產品市場需求呈爆發式增長。隨之而來的是,防疫產品質量違法案件與消費者投訴大幅增長。防疫產品消費維權問題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個別不法經營者銷售「三無」、假冒偽劣口罩。二是在微信群以代購或團購口罩的名義實施詐騙。三是趁機哄抬口罩、防護服、測溫槍等防疫用品價格。四是個別電商平臺商家通過「砍單」、捆綁搭售、以銷售口罩為名誘導消費者下載APP等不良營商手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五是個別電商平臺商家開展預售,但實際所售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產品發貨不及時,引發消費者不滿。

熱點二:「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

●社會影響力:108.3

2020年,直播帶貨頻頻「翻車」,不僅產品質量低劣、虛假宣傳、售後服務不到位等老問題依然突出,公眾人物刷單造假、流量造假、虛假舉報等新問題也層出疊現。11月,中消協點名了李佳琦、李雪琴等參與的直播存在售出商品不讓換、數據注水等問題。辛巴帶貨的燕窩被指是糖水、羅永浩承認帶貨的皮爾卡丹羊毛衫是假貨等話題也引發輿論熱議。

熱點三:「雙11」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

●社會影響力:100.2

2020年的「雙11」近一個月的促銷活動中,各大商家紛紛推出「全年最低價」「定金抵扣」「紅包補貼」「滿減」「限時搶購」等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眼球,但滿減、津貼、紅包、合併購買等複雜的計算方式堪比數學考題,這些複雜的規則不僅降低了消費者體驗,更引發消費者對其合理性的質疑。此外,還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天貓、京東等平臺上的部分商品價格存在先提價後打折、虛假促銷、誘導交易、大數據殺熟等問題。

熱點四: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

●社會影響力:99.6

2020年疫情防控初期,各大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餐飲企業、OTA(在線旅遊)平臺退改需求激增,但由於退改訂單無法及時處理,引發大量消費者投訴。具體來看,餐飲服務方面,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聚餐,消費者退訂時與商家發生糾紛的情況較多;住宿方面,個別酒店趁機漲價、拒退定金或預付款等問題突出;出行服務方面,航空客票退票難、航空訂單處理慢、航空公司和OTA平臺相互推諉、服務態度差、航空客票退改政策不明晰等投訴較多;旅遊服務方面,部分平臺、旅行社退款不及時或以代金券代替退款,引發消費者不滿。

熱點五: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

●社會影響力:97.9

2020年,蛋殼、青客、巢客、嵐越、寓意長租公寓接連發生爆雷、跑路事件。長租公寓爆雷不僅導致大量租客無法得到平臺曾經承諾的服務,甚至還面臨已付房租或身負貸款卻無房可住的情況,而房東也面臨收不到租金、房屋也無法收回等問題。同為受害者的部分租客與房東之間還因為房屋租賃的問題產生爭執,甚至出現過激行為。

熱點六: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

●社會影響力:91.0

疫情期間獲得井噴式發展的在線教育消費維權問題頻現。2020年7月,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嗨學網虛假承諾,讓消費者陷入交錢容易退錢難的困境。同月,學而思網校因存在低俗視頻、教唆早戀等突出問題,被北京網信辦及屬地教育主管部門約談並被責令限期整改。在線英語學習機構「阿卡索外教網」被曝外教教學質量差,且教學資質認證存疑。「噠噠英語」被指擅自修改課程屬性,主修課縮水變身口語課。10月,「優勝教育」被曝總部人去樓空,家長退費困難重重,教師薪資也被拖欠。12月,「學霸君」被指經營不善、學員申請退款、教師被辭退。此外,在線教育行業的「分期貸」也飽受輿論詬病。

熱點七: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打賞退款難

●社會影響力:89.4

疫情期間,在居家防疫等客觀因素影響下,網路遊戲、網絡直播等在線娛樂方式成為不少未成年人的首選。未成年人瞞著家長給網絡主播打賞、給網路遊戲平臺充值等相關事件不時出現,所涉錢款金額巨大,家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失去錢財卻求助無門。媒體調查還發現,「和平精英」「王者榮耀」「貓和老鼠」「開心消消樂」等手機遊戲APP以及「鬥魚」「一直播」等直播平臺APP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漏洞百出。

針對此類問題隱患,最高人民法院於2020年5月發布《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因各種原因,能通過訴訟獲得退費的消費者並不多。

熱點八:外賣平臺「多等5分鐘」被指「甩鍋」給消費者

●社會影響力:88.5

2020年9月,因外賣平臺不斷壓縮外賣配送時間,導致外賣員違反交通規則的話題引發社會關注。外賣平臺餓了麼宣布,將在訂單結算時增加「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新功能。但輿論普遍認為,大規模壓縮外賣配送時間,肇始於外賣平臺為控制成本、提升效率,而對騎手採取的壓榨式績效考核,外賣平臺不反思自身的經營模式,卻反而呼籲消費者讓步,有「踢皮球」之嫌。

熱點九:智能快遞櫃超時收費引不滿

●社會影響力:87.4

2020年4月,豐巢公司宣布推出會員服務,非會員快遞櫃保管每超時12小時將徵收0.5元,3元封頂。部分小區選擇停用豐巢快遞櫃,豐巢公開解釋收費緣由但未改收費決定。5月13日,中消協表示,合理保管期內不應單獨收費。5月15日,國家郵政局表示,豐巢此次調整免費保管期限的行為雖未違反規章禁止性規定,但在調整過程中,存在徵詢意見不足、應對處置不妥等問題,要求豐巢公司認真考慮用戶訴求和業態發展需要,儘快提出合理解決方案。隨后豐巢官方公眾號發布《關於用戶服務調整說明》,將免費保管時限從12小時延長至18小時。

熱點十:「不限次飛行產品」限制多

●社會影響力:78.5

2020年,為了進一步提振航空經濟,多家航空公司推出「隨心飛」類產品,吸引旅客出行。產品銷售火爆的同時,也遭到不少消費者投訴。產品使用條件苛刻、使用體驗差、回程購票難、虛假宣傳、機票兌換難等投訴,引發輿論追問「不限次飛行」產品是否真能方便消費者出行。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編輯:輝夜醬

相關焦點

  • 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出爐
    文/羊城派記者 丁玲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持續加碼、居民收入逐步增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將繼續增強。然而,消費維權仍然面臨多重挑戰,售後貓膩、消費套路、侵害隱私、帶貨亂象、霸王條款、炒作價格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況時有發生。
  • 中消協「618」消費維權輿情報告:老羅、得物App被點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9日電 (謝藝觀)29日,中消協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得物App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羅永浩直播帶貨翻車等被點名。中消協介紹,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計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618」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6488460條,日均信息量32萬餘條。
  • 《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發布 機票退票、線上消費、文娛...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12月12日,由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聯合主辦的 「2020中國消費·維權高峰論壇」在京舉辦。會上,結合全國12315平臺和消協組織的投訴數據及網絡輿情,中國消費者報社發布《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今年的消費投訴有哪些新特點?網絡輿情主要關注哪些問題?消費維權方面又有哪些創新舉措?
  • 2020年直播帶貨依然很火!
    覽潮網1月16日訊 (記者 唐剛)中消協網站近日發布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直播帶貨』中的消費問題頻現」成為年度消費維權熱點之一。而2019年又是網紅經濟元年,網紅直播帶貨火爆了整個2019年。2020年其勢頭絲毫不減。
  • 中消協618消費維權報告:羅永浩、國美直播、得物App等被點名
    中國網財經6月29日訊 中消協29日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其中,羅永浩直播翻車、國美直播帶貨不發貨、得物App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案例被中消協點名。
  • 中消協秘書長:部分直播帶貨平臺「恃寵而驕」!亟須步入法治軌道
    在異常火爆的直播帶貨中,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平臺主播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備受詬病;部分店鋪以優惠券為誘餌,引導消費者加入其店鋪會員,收集用戶手機號精準推送節日噱頭廣告簡訊的做法成為過街「老鼠」……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認為,火爆的直播帶貨營銷場景中,平臺責任意識、品質意識缺失的現象值得警惕。
  • 中消協《雙11維權報告》點名這些明星直播帶貨 你買的有沒問題?
    11月20日,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其中,在直播帶貨相關案例特別點名了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等知名主播。
  • 明星直播帶貨注水嚴重,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等人被中消協點名
    許多明星開始轉戰網紅直播帶貨這一個圈子,試途開發新一條圈錢營利的道路。然而,明星直播帶貨如今雖然很火,但是各種注水現象嚴重,各種直播帶貨翻車、帶貨造假等現象層出不窮。雖然如今明星直播帶貨的熱潮依然不減,但是屢現翻車現場的遭遇讓網友們表示擔心帶貨造假。
  • 「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出爐!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成最大槽點
    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一)直播帶貨:明星直播圈粉熱 刷單售假頻「翻車」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083條。每日負面信息量較為平穩,日均在12373條左右,其中11月11日輿情信息量最高。
  • 中消協秘書長朱劍橋:直播帶貨最終要回歸商品交易本質
    新京報:為什麼2020年直播帶貨更為火爆?朱劍橋:從2016到2018年直播帶貨的優勢還沒體現出來,商家沒有意識到直播帶貨這種方式會帶來巨大的營銷效果。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當傳統電商和社交電商的紅利到了瓶頸期,資本、平臺、商家就把目光投向新的銷售模式。
  • 中消協公布792萬條消費維權數據!直播帶貨虛假宣傳、預售套路...
    感受過了「剁手」的狂歡後收到貨後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中國消費者協會收集了15天的消費維權數據多達790萬條其中快遞配送問題多退貨規則折磨人促銷預售套路深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等問題均超過10萬條!「雙11」前後,有關售後服務的問題較為分散,主要是客服不理人、「雙11」當日無法退款、假客服、不發貨、發錯貨、不能修改地址等問題。售後服務負面信息日趨勢圖典型案例1:消費者反映2019年11月11日凌晨在某OTA平臺參加「雙11」活動,購買並成功支付四張杭州往返大阪的機票。
  • 電商熱點:電商平臺化妝品監管出新規 直播帶貨問題引關注
    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畢磊) 人民網新電商研究院盤點近期行業熱點資訊:近年來,我國化妝品產業迅猛發展,針對電商平臺內一些化妝品經營者在營銷過程中存在問題,國務院頒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購物節落下帷幕,中國消費者協會於近日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問題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各方關注問題較多。1.
  • 贛州市消協公布2019年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
    贛州市消協公布2019年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免費旅遊被忽悠,消協調解退款  消費者李阿姨反映自己在2018年7月參加贛縣區某生活會館組織的健康知識講座,會館告知購買保健品可免費去北京旅遊,便購買了6000
  • 中消協: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為今年「雙11」兩大主要問題
    來源:一財網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天(20日)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中消協表示,以各種形式隱匿於網絡經濟「灰色地帶」的「大數據殺熟、不公平不合理定價、拒絕交易以及二選一」等將面臨被法律法規清晰界定、有效追責。無論單純靠流量思維主導促銷的老套路,還是依據「社交算法」設計的所謂新玩法,或都將面臨解構性變革,行業領域的消費生態重塑或將開啟。
  • 中消協怒了!汪涵、李佳琦被點名批評!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新聞網、中消協、公開信息等 化身「雙節棍」的2020年「雙11」 11月20日,通過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
  • 「雙11」直播帶貨和促銷規則負面信息最集中
    來源:北京青年報圖集 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雙11」直播帶貨和促銷規則負面信息最集中為全面了解「雙11」期間消費者意見和建議,切實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聚焦「購物節」消費體驗短板,完善「消費季」糾紛解決機制,中國消費者協會利用網際網路輿情監測系統,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
  • 直播帶貨|把「好牌」打好
    廣州白雲區市場監管局對「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已開展調查,截止2020年12月6日辛巴團隊已經向27270名消費者賠付2400萬元。辛巴燕窩造假涉及面廣,數額巨大,是諸多網紅中最典型,危害最嚴重的一個。不僅是辛巴,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萬餘條。
  • 被中消協點名!李佳琦方回應買完商品不讓換 網友:水亦能覆舟
    楚天都市報11月21日訊(記者姚崗)11月20日,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通過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中消協:618「年中大促」結束 這五大苗頭值得警惕
    為進一步了解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消費者「新零售」體驗的真切反饋,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利用網際網路輿情監測系統,對6月1日—6月20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除了消費維權反映的主要問題外,「618」槽點背後的五大苗頭更值得消費者和監管部門警惕。
  • 汪涵、李雪琴、李佳琦被中消協點名,重視消費者「用腳投票」的力量
    近日,中消協發布了「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通過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截自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