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李嶠《風》:一首可作為謎語的詩,謎底則是詩名

2020-12-12 騰訊網

李嶠雖一生三次拜相,但因先後依附武則天和韋皇后兩個唐朝強勢女人,人品在後世一直被詬病。但結合歷史,細看李嶠的經歷和所作所為,其實是有些冤枉李嶠了。

先簡單看一下李嶠的仕途經歷。

李嶠出生於公元645年,卒於公元714年,享年69歲,河北贊皇人。小時候聰明多才,20歲即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從縣尉開始,一直做到宰相。

李嶠第一次拜相是公元698年,時年53歲。當時是聖曆元年,是武則天做皇帝的第8個年頭。李嶠和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宗昌關係很好,依附於二張門下。兩年後,李嶠的舅舅張錫升為宰相,為避嫌,免去李嶠宰相職位,任國子祭酒。

公元703年,李嶠第二次拜相,時年58歲。第二年,李嶠又主動辭相。

李嶠60歲時,唐中宗誅殺二張復闢,李嶠先是連續被貶為通州刺史,後被提拔為吏部尚書。第二年,61歲的李嶠第三次被授宰相之職。

唐中宗駕崩後,韋皇后意欲臨朝攝政,在與太平公主的鬥爭中站到了韋後一邊。李隆基政變誅殺韋皇后,將李嶠貶為懷州刺史,不久李嶠致仕退休。

通過上述經歷不難看出,李嶠在當時的選擇實際與人品無關,身在官場,各為其主,他也沒有什麼選擇,只是勝王敗寇而已。

另外,能說明李嶠人品的還有一件事。李嶠在擔任給事中的時候,受命審理狄仁傑案,狄仁傑被來俊臣誣陷,李嶠上書為狄仁傑申冤,惹怒了皇帝,被外放為潤州司馬。可見李嶠是一個心中有是非的人,也是一個仗義執言的人。

李嶠雖然曾官居高位,但一直清廉為官。據說,他的臥室帳子用的是粗布,武則天聽說後,賞給他御用羅帳,結果李嶠用的不習慣,連覺都睡不好。他對武則天說,這是源自於小時候的一個相士給他算的命。這個傳說就是袁天罡給李嶠算命的故事。

李嶠有五個兄弟,結果他的哥哥都沒活過30歲便去世,他的母親非常擔心,就請袁天罡給李嶠算命。經過袁天罡觀察李嶠的睡相,說他睡覺用的是龜息,會長壽,而且會做高官,但不能貪財,否則會喪命。因此李嶠一生都謹記母親教誨,無論做多大官,始終清廉,生活也特別簡樸。

李嶠在文學造詣上也很高,是武后、中宗時期的文壇領袖,與蘇味道並稱「蘇李」,又與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為文章宿老。他的一首小詩《風》入選了小學生必背古詩。

《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能吹落秋天樹葉,能吹開春天花朵,刮過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這首20字的小詩,無一「風」字,卻通過「葉」、「花」、「江」、「竹」在風的吹動下發生的變化,把風的特徵描述的清清楚楚,完全可以作為一個謎語來用,而詩名《風》正好是謎底。這首小詩用詞簡練,對仗工整,畫面形象,確實是一首適合小學生來背誦學習的經典佳作。

經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共同書寫這首謎語一般的詩——《風》。

19位老師共書寫了26幅書法作品,精選其中19幅展示如下:

1作者:董平立(河南)

2作者:洞庭老龍(湖南)

3作者:隴上墨言,甘肅省白銀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4作者:王海彬(四川)

5作者:鄒忠誠(四川),華西醫大藥學院藥物分析專業,製藥工程師,喜歡書法,2017年5月開始學習書法,參加過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書法展,獲優秀獎。

6作者:李文(廣東),美國企業管理博士,新加坡蘭亭書畫協會會員,東莞市黃江鎮書法家協會會員,師承新加坡著名書法、國畫大家黃明宗先生,是吳昌碩的再傳弟子。

7作者:陳長水,河南廣播電視臺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

8作者:韋傑(河北),書法愛好者,學習小楷兩年時間。

9作者:姚昱平(湖南)

10作者:昝財川(天津)

11作者:劉嶽生(湖南)

12作者:樊朝陽,河南省鄭州市黃帝故裡新鄭人,八二年畢業於黑龍江工程學院。現就讀於新鄭市老幹部大學書法研究班。師承家傳,習歐楷。作品《轉輪大藏經》收藏於中國嵩山少林寺。

13作者:黨曉山(湖南)

14作者:夢回唐朝(河北)

15作者:萬海濱(湖南)

16作者:譚琦英,女,湖南岳陽人。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老年書法協會、新聞出版書法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會員。聯墨作品多次獲獎。

17作者:時獻忠(河南)

18作者:劉陽明,湖南岳陽市詩詞楹聯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嶽陽市委機關詩聯學會副秘書長。嶽陽市詩詞協會、楹聯學會、書法協會會員。

19作者:郝乙,師承牛逍先生。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註:文中圖片除書法作品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嶠一首描寫風的詩,把風的動態描寫的活靈活現,寫得非常的唯美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李嶠的小詩,只有一個名字,那便是《風》,這首詩中,詩人把風的動態描寫的活靈活現,寫得無比的唯美,很是值得我們一品。《風》唐代: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 中世紀「玫瑰謎語詩」
    「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  中世紀英國文學中有大量迷人的「謎語詩」aenigm ata範本。許多古英語謎語詩由謎底物件採取第一人稱敘事,以人格化「擬聲」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生平,實實在在地用詩藝來講述「萬物有靈」,產生了特殊的移情效果。
  • 宰相李嶠的一首詩,20個字寫風,一個字讚美竹子,可惜人品不咋地
    即使誰都能看到的事物,經過詩人的潤筆,一下子優雅了很多,譬如唐朝李嶠的《風》,短短20個字,把自然界中最普通不過的風寫的威風凜凜又不失溫潤,技能鏗鏘有力地吹起千層浪,也能夠吹開二月花。技能吹落三球落葉,也能吹斜竹林中的竹竿。
  • 樂高搭古詩|一首寫風的古詩,對仗工整易上口,詩中藏謎有趣味,最容易記啦!
    今天我們用樂高搭建法來背誦一首膾炙人口的詠物詩。風唐·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是一首描寫風的小詩,它是從動態上對風的一種詮釋和理解。這首詩能讓人看到風的力量。如果把詩題蓋住,這首詩就是一則謎語,這是此詩的一大妙處。我們先來了解下這首詩的作者吧!
  • 為了測試紀曉嵐,他特意讀了一首沒有神秘詞卻的謎語詩
    古代文人喜歡用詩來表達自己,也喜歡用詩「做遊戲」,關於詩歌的遊戲有很多種,比如畫詞寫詩、高級飛花令、猜詩謎等等。這些遊戲有很多有趣的東西,讓我們給你講一個關於猜詩歌謎語的有趣故事。南宋有一位才女叫朱淑貞,她以李清照而聞名,一生留下了許多作品。朱淑珍結婚後,生活不幸福,寫了一首詩《斷腸謎》,和丈夫「離婚」。
  • 藏在唐詩中的謎語,「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猜猜是什麼花?
    而很多詩人寫詩卻又刻意避開相關字眼,成就一個個謎語,在今天讀來依然饒有趣味。比如李嶠的一首詩:「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就是個謎語,而它的謎底,就是這首唐詩的題目,風。是啊,風能夠吹落樹葉,也能召喚綻放美麗的花朵。
  • 他開啟詩歌繁盛時代,李嶠這十首辭採華美詠物詩,首首都是大手筆
    熟知唐朝歷史的朋友,一定知道李嶠這個名字,他不僅當過宰相,也能寫一手好文章,尤其他的詠物詩堪稱一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唐朝宰相李嶠的詩。李嶠博聞強識,才氣縱橫,少時就一鳴驚人,十五歲的時候就精通《五經》,二十歲中進士,曾三度拜相,在長安做官的時候以文章著稱,與駱賓王齊名。
  • 古代有首詩,題目只有一個字,全詩沒一個風字,卻每一句都在寫風
    李嶠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在年少之時便有才名,十五歲精通《五經》,二十歲考中進士,舉制策甲科,從此進入仕途。在後面的日子裡,李嶠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多有升遷,並最終官至宰相。當然,李嶠的文化水平也是不錯的,以文辭著稱,與蘇味道並稱「蘇李」,又與蘇味道、杜審言、崔融合稱「文章四友」,晚年成為「文章宿老」,明代胡震亨說:「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為蘇」(《唐音癸籤》)。而在詩詞領域,李嶠也有不俗的作品,比如《風》便是其中之一。
  • 這首寫「風」的奇詩,無一「風」字,卻句句寫風,20字,意蘊無窮
    古詩詞中,有很多寫風的句子。風的本事可大了。風(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小詩,每一句都沒有提到「風」字,卻句句在寫「風」。四句詩,就是四幅畫。這首詩好,不僅在於它寫「風」細緻入微,還在於它可以讓人感受到許多言外之境,從而思考現在與未來、自己和他人等等。
  • 描寫「風」的詩,全無一字寫風,卻句句是風,你評一評誰更厲害?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開播,第一場的飛花令,飛來的就是「風」字。可是,以下這幾首題目為《風》的詩,全都用不上,因為它們全都無一字寫風,卻句句是風。風來去自然都沒有任何的痕跡,但它動或者停就好像帶著情感。夕陽西下的時候,山和水都變得很安靜,但風吹過松林,為你帶來一片松濤之聲。《風》唐.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 唐代最有名的一首元宵詩,作者是蘇軾先祖,前兩句包含一個成語
    作為元宵詩詞,這兩首詞非常經典,可是,在唐代,有一種元宵詩詞,不遜於歐陽修和辛棄疾,被稱為元宵詩中最好的五言律詩,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索開。這首詩描繪的是神龍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洛陽觀燈的景象。據劉肅《大唐新語·文章》載:武則天時,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燈,觀者人山人海,數百名文士賦詩紀事,當時,以蘇味道、郭利貞、崔液三人所作為絕唱。
  • 【關注】交城縣米家莊榆皮寺發現的一首奇詩怪詞
    2014年12月28日,我和《東社村志》編委會副主任張金鐘、司晉平在米家莊榆皮寺遺址調查中,陪同我們進山的原米家莊村書記張秀國(小名二籮頭)提起,原榆皮寺牆上有一首奇詩怪詞,並隨口給我們背了四句,並稱村人任續義熱愛家鄉文化,可找他細問
  • ...位英語老師,給全班46名學生每人手寫創作了一首詩,作為期末評語...
    【英語老師寫46首中文詩送學生】江蘇蘇州立達中學的一位英語老師,給全班46名學生每人手寫創作了一首詩,作為期末評語:「張弛有度愈奪目,樂把心扉紙上書,宜(怡)將勤勉付來路,方能撥雲見日出(送給張樂怡)。」「顏如芙蓉一笑開,秀面盈盈風雅態。」……網友:確定不是語文老師?
  • 讀一首詩,交一個字朋友,金鼎作家林世仁為您解讀「字的小詩」
    《字的小詩》系列三冊《字字小宇宙》、《字字看心情》、《字字不簡單》,嘗試將「字」與「詩」聯結起來,讓漢字暫時脫離「說文解字」的學術分析,轉身變成童心創意的來源。詩集中試圖引領讀者從漢字的字形、部件的拆解中,展開趣味聯想,從一個字中看出一首詩,從一首詩中品味一個字。讓小朋友從字的拆解中,發現創作的樂趣;從字的形體中,感受中國文字獨有的芬芳。
  • 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全詩無一風字卻句句寫風,共20字包含4數字
    而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同樣是一首言簡義豐之作,來自唐代宰相李嶠。說想李嶠也算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一生歷經了五朝,三度拜相,但卻如牆頭草一般依附過武三思和韋氏等人,後世對他這種行為多不恥。但不管怎麼樣,李嶠確實是位有才學的文官,他作詩有個特點就是標題喜歡用一個字,他先後寫過《風》、《雪》、《松》、《橋》、《馬》、《龍》等。
  • 《詩經》中的一首詩,被詩作者顛來倒去反覆用,結果成千古絕唱!
    讀過《詩經》的應該都知道「風雅頌」和「賦比興」,風、雅、頌分別指的是《詩經》的三個組成部分,而「賦比興」則是《詩經》中詩歌的三種常見的表現手法。其實《詩經》中的表現手法還有很多,比如「重章疊句」也是詩人們經常用到的,如果把「賦比興」和「重章疊句」結合在一起用,那樣的藝術效果會更好。
  • 薛寶琴秀了十首七絕詩,引得眾說紛紜,謎底到底是什麼?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裡, 曹雪芹借薛寶琴之手,秀出了十首七絕詩。這十首詩作,分別以十處歷史古蹟為依託,暗喻十件「俗物」,這也就是十個眾說紛紜的詩謎。但書中卻並未揭示謎底是什麼。自從《紅樓夢》誕生之日起,關於這十首詩謎的解讀,那真可謂五花八門,莫衷一是。
  • 一位宋代僧人寫下一首詩,詩中有杏花雨和楊柳風,這首詩妙在哪裡
    杏花雨、楊柳風,是春天特有的,也是春天的象徵,在我國古代詩歌的長河中,有一首是將杏花雨和楊柳風都寫了進去,詩句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那麼這首詩是誰寫的呢?這首詩妙在哪裡呢?眾所周知,在鑑賞詩歌、閱讀文章時,了解作者是很重要的。
  • 李白最好的一首詩,也是唐詩最好的一首,卻像謎語一樣,千年難解
    李白的《蜀道難》堪稱千古絕唱,有人認為它是李白全部詩作中最好的一首,有人認為它是全部唐詩中最好的一首。但是,這首詩跟李白其他作品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點:對於它的含義,歷來有不同的闡釋。李白不同於李商隱,也不同於李賀,他的詩歌藝術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意境,不走朦朧晦澀之偏鋒。
  • 讀詩 《凱風》:中國寫母愛最早的一首詩
    ID:ibookreview『與77000位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編者按:今天是母親節,首先在此祝福全天下的母親。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晛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山海經》裡說來自南山深谷的風叫「凱風」,它有好生之德,長養萬物。而夏天的風從南方吹來,所以也就是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