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人的腦洞大到地球裝不下。
當前,大家需要清晰與深刻,還是要拋棄清晰與深刻?
2020 年,面對雙峰釀酒師 Matt Swihart 提出的這個問題,有的酒廠選擇了後者,比如雙峰自己,通過釀造一款「無理性的啤酒」——「亂搞」渾濁 IPA ,戲謔 「亂世」,提醒大家不要慌,享受當下就好。而更真實的情況是,疫情確實給整個精釀行業帶來不小的危機。
雙峰精釀在 7 月 30 日發布「亂搞」渾濁 IPA(Clusterf#*k Hazy IPA),圖片來源:brewpublic
眾多廠牌產品滯銷、原料廢棄、由於經濟壓力而不得不裁員。今年 3 月份,美國布魯克林一家擁有成熟分銷市場的精釀廠牌 Threes 就發出了這樣的哀嘆:「從財務上講,整個月簡直像一場大屠殺。」
而原本計劃在今年 9 月 24 日至 26 日在科羅拉多州會議中心舉行的全美啤酒節(GABF)也取消了線下活動;回看國內,本來要在今年 8 月 7 日至 16 日舉辦的中國國際啤酒節也取消了。
2019 年的全美啤酒節盛況,圖片來源:craftbeer
有人擔心:疫情會從此改變人們的飲酒習慣。可據美國啤酒釀造商協會(Brewers Association)最近的數據顯示,美國許多釀酒商對自己的生存發展依然保持著樂觀態度,他們的信心來自哪裡?也許看完下面這些五花八門的自救行動你就懂了。
新包裝與新渠道
包裝大換血
在疫情之前,美國的啤酒產品一般來說約有 10% 會裝到酒桶(keg)提供給餐廳、酒吧等地,約有 40% 的精釀啤酒都是走這個新鮮即飲銷售管道,剩下的才是裝玻璃瓶或鋁罐出售。如今,受到疫情影響,精釀啤酒廠們不得不改變包裝套路,並與在線銷售渠道合作來推廣產品。
許多微型酒廠開始購入裝瓶包裝設備,還有些精釀酒廠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開始使用打酒壺或鋁罐,但這些 DIY 包裝尚不能提供最好的保質期。至於那些無力負擔裝瓶、罐裝產能的酒廠,則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釀造的心血付諸東流了。
從外賣服務到網絡營銷
儘管瓶裝、罐裝銷售很難彌補酒吧生啤的營業損失,但啤酒配送業務還是給酒廠帶來了一線生機。美國啤酒釀造商協會(Brewers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30.5% 的啤酒廠開始在本地展開配送服務了,3.8% 的啤酒廠則選擇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還有 4.8% 的啤酒廠直接讓工作人員與消費者接洽,完成點對點的配送服務。
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精釀廠牌開始與線上啤酒零售平臺 Tavour 合作,圖片來源:Tavour
另外,與網購平臺合作也在紅火展開。對於中國人來說,網購啤酒並不是稀罕事,酒廠的網店經營之道也較有經驗,但在美國,線上銷售啤酒這件事並不普及。美國線上啤酒零售商 Tavour 曾僅僅是精釀極客們的小眾樂園,一直以來是每月新增 7 家合作酒廠的水平,可自從 3 月以來,已經突飛猛進為每月新增 47 家了。
預訂「眾籌」一舉兩得
大型零售商的渠道看起來很理想,但機制也很殘酷,一年更新兩次產品合約,在這個期間必須要穩定供貨,酒廠是否能夠規律產出,同時在滿足酒客需求與不浪費之間取得平衡,是個很大的考驗。
kulshan 精釀將季度產品做成「大禮包」快遞到參與「社群支持啤酒計劃」的酒客家中,圖片來源:kulshanbrewing
預定機制應運而生,成了小型酒廠和酒吧自救的一條出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發起了「社群支持啤酒計劃」(Community Supported Beer),運行方式是讓消費者預付款項來支持好喝啤酒的生產,這些現金流不僅用於支持地方酒廠度過危機,收入也會投入到地方的婦女慈善基金中。
大玩跨界合作
單一麥芽威士忌
羅格精釀(Rogue)是位於美國俄勒岡州新港的精釀廠牌,最近他們與美食節目《料理鐵人》(Iron Chef)中的主廚森本正治(Masaharu Morimoto)聯手,推出了一款單一麥芽威士忌。
電視明星主廚森本正治與精釀廠牌 Rogue 合作推出單一麥芽威士忌,圖片來源:thewhiskeywash
其實,他們的合作已經將近 20 年了,只不過之前推出的都是精釀,這一次釀的卻是威士忌,而且用於陳放威士忌的橡木桶曾經釀造過滾雷帝國世濤——因此,這款威士忌嘗起來除了有乾燥煙燻味,還帶著帝國世濤獨有的黑可可、太妃糖、咖啡和香草味。
精釀氣泡水
今年 4 月,國內精釀廠牌熊貓以「無糖、低卡、低酒精度硬蘇打」為 slogan,推出了一款酒精度只有 3.3%,熱量低至 62 大卡的白桃味飲料 Chill;而大廠牌 BrewDog 旗下的低酒精氣泡水品牌 Clean & Press 口味更豐富,包括獼猴桃&西番蓮果味、仙人掌&酸橙味、碎黑櫻桃味、白桃子&芒果味,同樣是不含糖,酒精度只有 5%,卡路裡很低。除此之外,Nirvana Breweries、百威、摩森康盛等品牌都在不斷推出概念相似的精釀氣泡水。
主打「無糖、低卡、低酒精度硬蘇打」的熊貓白桃味精釀汽水 Chill,圖片來源:cbndata
據美國銷售數據顯示,酒精蘇打( Hard Selzer)的銷量在截至 2020 年 7 月 12 日的四周內就同比增長 140%——的確,對於精釀啤酒廠,酒精蘇打的製作成本極低,售賣渠道多元,還能打開廣大女性市場,作為長期商業計劃何樂而不為呢?
辣椒醬
精釀酒廠的跨界不僅限於酒飲,還有吃的。疫情期間,黃道精釀廠牌就和 AleFire、The Show Hot Sauce 一起開發了一款辣椒醬「臉上撒點香料(Pour Some Spice In Your Face)」。除了擁有有趣的名字,這款辣椒醬的成分也夠「橫」——醬汁中添加了黃道的招牌精釀無車二波特。這款酒曾屢次在美國各大啤酒賽事中獲獎,充滿著黑麥芽、巧克力、焦糖等香氣,可想而知加入到辣醬裡會是什麼複雜而奇特的滋味。
精釀味的「Pour Some Spice In Your Face」辣椒醬是什麼味道?圖片來源:absolutebeer
酒類和食品都玩過了,一些有蒸餾設備的酒廠,甚至用自己生產的酒精做出了清潔雙手的消毒液,比如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 NY Distilling Company 和臺北的 Ugly Half 酉鬼啤酒,都做出了具有自己酒廠特色的酒精消毒液,也算是響應時事。
挖掘剩餘價值
滯銷的啤酒過期了怎麼辦?白白倒掉實在可惜,如果能換個方式存在豈不更好?日本茨城縣 Naka 市的木內啤酒廠(Kiuchi Brewery)發起了「拯救啤酒之魂計劃」——從當地酒吧收集未出售的過期啤酒,用蒸餾的方法製成杜松子酒。有趣的是,這種杜松子酒因為融合了啤酒花、麥芽和酵母的味道,而香味獨特。
木內啤酒廠(Kiuchi Brewery)用蒸餾法把廢棄精釀變成了金酒,圖片來源:japantimes
在南半球的澳洲,過期精釀則變成新能源。最近幾個月,位於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市以西的格萊內爾格廢水處理廠用當地啤酒廠數以百萬升計的滯銷啤酒生產沼氣,為廢水處理提供電能。南澳大利亞自來水公司生產和廢水處理部門高級經理莉薩·漢南特說,工廠「每周加入大約 15 萬升過期啤酒,5 月沼氣產量達到 35.52 萬立方米,創歷史紀錄;6 月產量達 32 萬立方米,足以向 1200 戶人家供電」。
辦活動求復甦
疫情期間的隔離雖然讓熱鬧的線下狂歡紛紛擱淺,但網際網路上的虛擬活動卻製造著與眾不同的盛況。6 月 18 日,美國麻薩諸塞州精釀社群在臉書上舉辦了一場名為「Mixed Bag」的精釀公益直播,這是大眾啤酒協會(MBG)的首次線上綜藝節目,請到了眾多精釀廠牌代表進行線上品酒、閒聊,討論精釀文化,分享精釀知識。2020 年全美啤酒節(GABF)也將在 10 月 16 日至 17 日以線上形式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虛擬啤酒展。
相比於國外,國內恢復的速度飛快,消費旺季疊加地攤經濟,啤酒股集體大漲。國家統計局發布的 2020 年 4 月啤酒產量數據顯示,4 月我國啤酒產量達到 307.9 萬千升,同比增長 5.4%。根據京東「6·18」數據,6 月 1 日當天哈爾濱醇爽啤酒成交額環比前 7 日日均增長 4 倍。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穩定下來,很多前不久還在歇業的精釀店鋪也接連組織各種有趣的線下活動:
EL NIDO 十周年啤酒節
夢想精釀-酒頭接管活動
北平機器-煎餅節
北平機器-煎餅節活動海報,圖片來源:北平機器
火星精釀計劃
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喝不了酒了,怎麼辦?去火星喝。
在火星釀啤酒的計劃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就有了。1994 年庫爾斯啤酒公司 (Coors Brewing Company)就贊助了一項太空梭計劃,以測試微重力對發酵的影響為研究方向,順便釀造了一點啤酒;2006 年,俄羅斯科學院於日本岡山大學合作進行了關於人類在太空匯總培育食物的實驗,後來這其中一批太空站大麥的後代被日本札幌啤酒廠拿來釀造了「Space Barely」系列,限量發售;澳洲的 4-Pines 釀酒公司也曾推出一款低碳化的 Vostok 太空精釀,專供未來太空旅遊零重力環境下飲用。
專供未來太空旅遊零重力環境飲用的 Vostok 太空精釀,圖片來源:forbes
就在去年年底,百威也把自己的大麥種子送上了飛船 SpaceX,比起之前其他酒廠的嘗試,百威的計劃似乎更加長遠——要從在外星種植專供釀酒用的大麥開始!
不管以上種種實驗最終成功與否,我們都從這些奇思妙想的招數和腦洞大開的計劃中,感受到了釀酒人樂天的精神、非凡的想像力與執行力,他們純真甚至帶有一些幽默感的夢想,也給其他受到疫情打擊的行業帶來了能量。
-end-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僅作信息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活動。參考資料:酒花兒網
點擊圖片,跳轉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