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詩|《遊子吟》(唐·孟郊)

2021-01-09 文旅中國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注釋:

【遊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遊子。

【臨】將要。

【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

【誰言】一作「難將」。言:說。

【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子女的心意。

【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賞析:

《遊子吟》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採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之情。

此詩情感真摯自然,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蘊含著濃鬱醇美的詩味,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責編:楊曉君

相關焦點

  • 除了孟郊的《遊子吟》,這三首關於母親的詩詞,你應該了解一下!
    母親節快要到了,許多人一提到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一般都會想到一首傳頌千年的經典詩詞——《遊子吟》。遊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一生孤苦,兩次參加科舉都名落孫山,直到46歲奉母親的命令第三次參加考試才得以中舉。這首《遊子吟》僅僅只有六句,三十個字。但是就是這三十個字,卻把一個既要讓孩子出遠門,又想讓孩子早回家的母親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 孟郊:五十歲依然與母同住,五十六方才娶妻,一首遊子吟催人淚下
    孟郊痛心疾首,作《下第詩》: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再作《落第詩》:曉月難為光,愁人難為腸。誰言春物榮,獨見葉上霜。鵰鶚失勢病,鷦鷯假翼翔。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一個人失敗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了一次又一次。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第三次來到長安,這次命好,終於考上了。多年鬱悶一掃而光,喜作《登科後》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遊子吟》?感恩慈母心,學寫《遊子吟》
    尤其是感恩母親的話題,更是讓每一個人感動不已;讓每一位在外打拼的遊子感動落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仿寫的是孟郊的《遊子吟》。行者在這裡不唯淺陋,先帶頭給大家仿寫四首。他怕孩子把東西放不好,她怕我們把錢放丟,她怕我們遲遲地不能回家,她一拉著我的手,就有說不完的話,她一拉著我的手呀,就遲遲地捨不得放下!誰言寸草心,回到三春家。誰知道那出門流浪的遊子就如同浮萍小草一樣,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那溫暖如同陽春三月的家裡面呢?
  • 孟郊寫給心中「女神」的詩,歌頌了女性的偉大與無私,流傳了千年
    唐代詩人孟郊就對這位永恆的「女神」進行了最崇敬的讚美,這位女神對他意義非常,他將自己對「女神」的愛寫到了詩中,這首歌頌「女神」的詩從此成了膾炙人口的經典。《遊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首詩是孟郊的代表作,通過回憶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來表達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詩人對母親是尊敬與深愛,即將遠行的時候,母親擔憂他的身體,唯恐衣衫單薄連夜縫製。這密密麻麻的針腳,正是母愛的體現。最後一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每日詩詞:「春風得意馬蹄疾」,孟郊一生最風光的就是這一天吧?
    認識孟郊,我們都是從《遊子吟》上知道這個「詩囚"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 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孟郊工詩。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孟郊這一生呢,挺不容易的。
  • 晚年連失3個兒子,那個寫《遊子吟》的人太苦了|百家故事
    孟郊這首《登科後》在後世的知名度,應該僅次於他的《遊子吟》,但歷來的詩評家對他這首毫不掩飾狂喜之情的詩多有批評。《唐才子傳》的作者、元朝人辛文房據此詩說孟郊「氣度窘促,卒淪為薄宦,詩讖信有之矣」,譏諷孟郊不大氣,中個科舉就高興得失態了,後來在仕途上沒出息,在這首詩裡已經註定了。
  • 孟郊:不負責任的苦悶一生,是因為從未找到自己該有的定位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遊子吟》,想必我們大家必不陌生,在這首詩中,我們能夠看到一位慈愛的母親,感受到一份濃濃的母愛。而除了這些,在這首詩的背後,我們更能看到一位深情的遊子。只有深情的遊子才能寫出如此飽含母愛的詩篇。這首詩的作者是孟郊。
  • 孟郊與母親:無以華貴,唯有陪伴
    此情此景我們又不禁想起了寫「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唐代詩人,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有「詩囚」之稱的孟郊。他與老母親堪稱「母慈子孝」的千古典範。孟郊童年不幸,自幼喪父,是母親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長大後的孟郊勤奮學習,立志要出人頭地,來擺脫貧窮貧,以讓母親過上幸福生活,並讓母親為自己兒子自豪。
  • 孟郊為什麼被稱「哭吟詩人」?因為他是真的窮啊!
    本期讓我們走進「苦吟詩人」孟郊。中唐詩人孟郊最廣為人知的詩作有兩首,一首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遊子吟》,另一首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登科後》。孟郊的這兩首詩分別書寫了濃厚深沉的母愛和科舉中榜後的意氣風發,在後世流傳甚廣。其實孟郊的一生雖然很長時間有母親陪伴,卻早年失怙晚年喪子;雖然中過進士卻未居高位,更長時間是鬱郁不得志。
  • 孟郊:人世間的苦難,我要吟著詩歌來細品
    他寫了一首詩《遊子吟》,引起萬千遊子共鳴,狂感恩,網上到處轉發。他寫了一首詩《登科後》,引發熱議,網友紛紛在詩下留言。有人說他沒見世面,瞎得瑟。還有人認為他心胸窄,氣度小。也有人覺得風格不同以往,一氣呵成,快樂得要上天。等等。更多的人點了「小紅心」表示喜歡。
  • 母愛:《遊子吟》是一種,孟母一種,你眼中的母愛是什麼樣子?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裡,母親偉大的地方可以用兩個故事來總結:一種是《遊子吟》的感情。讀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現在的我們可能很難體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這幾句詩的意義,但「意恐遲遲歸」這個很好理解。
  • 詩詞分享:孟郊詩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1、遊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很適合母親節讀的一首詩,短短30字,千年來廣為傳誦,人人會背
    而說到關於母親的詩歌,最膾炙人口的便數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雖然它只有短短30字,也沒有藻繪與雕飾,但是在質樸的語言和生動的畫面中,卻蘊含著偉大和無私的母愛。
  • 孟郊的一首五律,語言高古簡潔,表達手段更非常多樣
    下面分享孟郊的一首五律,語言高古簡潔,表達手段更非常多樣。秋夕貧居述懷唐代:孟郊臥冷無遠夢,聽秋酸別情。高枝低枝風,千葉萬葉聲。淺井不供飲,瘦田長廢耕。今交非古交,貧語聞皆輕。孟郊,字東野,早年就開始科舉求仕,直到46歲才進士及第。
  • 浙江德清縣第十一屆遊子文化節開幕,《德清清地流》現場首發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莫幹山麓清麗地,一詩吟誦傳到今。12月4日,2020德清縣第十一屆遊子文化節在在德清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屆遊子文化節的主題是「遊子心·浙(德)商情」,突出「揚文化、促發展、愛家鄉」特點,既有一系列文體專項活動,還有一批重大項目籤約、集中開竣工等活動,充分展示了德清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十三五」建設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加快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在建設「重要窗口」的新徵程上繼續走在前列,全力打響 「重要窗口」中的「精品窗口」品牌。
  • 薔薇花的眼睛:孟郊的3首薔薇詩,以儒、釋、道的思想相望一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這首詩,可以說是寫盡了天下母親對孩子的至深之情,也因此成為了千古名詩。除了這首詩之外,孟郊還有一首《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孟郊的代表作《苦寒吟》,黑暗、孤獨、絕望,開篇4句讀完寒徹骨
    文/顧無【引觴漫談】今天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歷史上「真實」的孟郊。為什麼要特意強調真實呢,因為我猜到絕大多數人都像我一樣,對孟郊其人的了解僅限於一首《遊子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一首詩被當作孝子的典範傳唱不休,孟郊本人在歷史上的地位和知名度也直線拉升。
  • 每日一詩 |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每日一詩 |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2020-12-16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孟郊的人格精神:古心自鞭
    如歐陽修《六一詩話》曰:「孟郊賈島皆以詩窮至死,而平生尤自喜為窮苦之句。」蘇轍曰:「唐人工於為詩而陋於聞道。孟郊嘗有詩云:『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郊耿介之士,雖天地之大無以容其身,起居飲食,有戚戚之憂,是以卒窮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