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讓你說出維生素C界的扛把子,你可能會有許許多多的答案,獼猴桃啊,橙子啊。
但要是說到「糧食屆」的扛把子!大多數人就要開始抓耳撓腮了!
來來來,麵粉,玉米啥都讓開!超級食材——藜麥是一種可以滿足人體所有生理需求的事物!
在南美印第安斯山區,有一種古老的傳統作物 — 藜麥其栽培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生活於安第斯山脈中部的秘魯和玻利維亞人就意識到這種不起眼的小草種植容易,生長迅速,可採獲其籽果腹充飢。它養育了印加民族,被古代印加人稱之為「糧食之母」。
一傳十,十傳百,藜麥的栽培地往南延伸到智利、阿根廷,向北則擴展至厄瓜多、哥倫比亞等地。
不知道對藜麥這個品種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藜麥其實長得很迷你,通常直徑2到3毫米,顏色很多樣,主要有白、黃、紅、紫、黑等。作為在食物上,它的苦味會使得食物無法食用,所以藜麥收穫之後要進行「去除皂苷」的處理。
然後,它就可以象其他糧食那樣用來磨成麵粉,或者當作雜糧烹飪食用了。
這裡還有關於藜麥的小傳說哦!在當地,藜麥不僅能解決溫飽問題,而且還是一份重要的「精神糧食」,在南美土著人的文化禮儀、宗教信仰、祭祀活動中舉足輕重。
據說,11世紀印加帝國剛成立時,其軍隊的主要軍糧就是油脂和藜麥裹成的藜麥丸。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服用藜麥丸的信使可連續24小時接力傳遞150英裡,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憑著藜麥賜給古印加戰士的強壯身體,古印加帝國不斷擴大疆域,持續400多年。印加帝國鼎盛時期,每年種植季節,在位印加帝王會用金鏟播下第一粒藜麥種子,預示著豐年到來。由此,藜麥被當地人冠以「五穀之母」的美譽。
其豐富的蛋白含量,使人能更快地產生飽腹感並且維持更久,而它的蛋白質比白米高出2.4倍,平時會被運用於沙拉之中,喜愛歐美料理的人對它必不陌生,都會拌入藜麥當做主食,也提升口感層次。
主食界的網紅,其地位可與牛油果相媲美。不僅如此,它還有個響噹噹的名號,被素食愛好者奉為「素食之王」。
藜麥作為主食,能夠單獨食用,更能磨成粉狀做成餅狀,來補充能量!其豐富的營養成分,且脂肪含量偏低,故被歐美各國視為理想的五穀雜糧,被冠以「黃金營養」的新說法。
如果您是怕胖或者在健身的人士,藜麥也是很好的替代品哦~
更加主流的吃法是做成沙拉哦,藜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各種維生素,膳食纖維素含量高達7.1%,膽固醇為0,不含麩質,低脂,低熱量,低升糖,沙拉能最大程度保留他的美味!
198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選擇神秘的藜麥為太空中飛行的太空人食品,並將其列為未來人類移民外太空的理想「太空食物」。
在太空旅行中的「閉合生態生命支持系統」,所以用單一植物來滿足營養需求就具有了壓倒一切的優勢。在美國宇航局對藜麥的評估中,結論是藜麥「高蛋白,易使用,可製作多種食物,在受控環境中可能大大提高產量」。
今天,人類面臨著提高糧食安全、改善營養、減少貧困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突出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的生物學特性將使其在這一方面成為一種極具潛力的農作物。此外,安第斯土著居民利用藜麥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文化應該受到保護。
藜麥其實早已進入我國種植啦!相信假以時日就能走上我們老百姓的餐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