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長長的豆角,標準讀音是jiāng豆

2020-12-09 新京報

豇豆是餐桌上經常看到的蔬菜。不過,豇豆中的「豇」字,你讀對了嗎?買菜時,經常會聽到有人念jiāng豆,也有人念gāng豆,到底應該怎麼讀呢?對於這種看似熟悉的蔬菜,你又了解多少呢?

gāng豆?標準讀豇(jiāng)豆

新京報記者查詢資料發現,豇豆俗稱角豆、姜豆、帶豆、掛豆角,是豆科植物。在漢語詞典中,豇豆的「豇」字只有一個標準拼音jiāng,其釋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為圓筒形長莢果,是普通的蔬菜。

那gāng豆是不是純粹的誤讀呢?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中科院植物學博士顧有容在科普文章中表示,北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的《大宋重修廣韻》中收錄了「豇」字,讀音是「江」,特指這種植物的豆子。而明朝的《字彙》說,這個字也可以讀作「崗」。在一些方言,例如上海話中,依然保持了這個讀音,所以,gāng這種讀法也是有歷史傳承的。

「但今天的標準漢語是普通話,現在不考慮方言讀法,標準讀音就是豇(jiāng)豆,也只有這一個讀音。」顧有容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對於豇豆,各地還有不少形象的名字,例如東北地區直接叫線豆,一些南方地區叫長豆角或者豆角。

「漂洋過海」還是「土生土長」?

說完了名字,再聊聊豇豆的起源和歷史。關於豇豆的起源,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來源於非洲,一種認為我國是原產地。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吃豇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以前,不少人便認為豇豆應該是起源於我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植物智」平臺有資料顯示,古代韻書《廣韻》即有「豇」字,此書原在601年成書已佚,歷經重修,現存宋代陸彭年等重修本。在北宋《圖經本草》、明代朱橚撰的《救荒本草》以及《便民圖纂》《本草綱目》等多種書志都有豇豆的記載,可見明代已經廣泛栽培並食用豇豆。而在歷史記載中,黃河流域氣候曾較溫暖,可能我國為豇豆原產地之一。

不過,顧有容表示,豇豆屬Vigna是一個起源於熱帶非洲的類群,分布在中國的物種數量只有全屬的十分之一左右。所以豇豆極有可能是在非洲被馴化,並經由埃及和中東地區傳播到東亞、東南亞和地中海沿岸。

如今,豇豆在不斷選育中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幾種豆類作物之一,栽培遍及全世界。資料顯示,豇豆下有三個栽培亞種,分別是眉豆、豇豆、長豇豆,而我們最常吃的就是長豇豆。

不管起源於哪兒,不得不承認,豇豆在我們這個吃貨大國的創新下,在餐桌上不斷「變換花樣」,吃法可謂蒸炒煎炸拌樣樣行,比如豆角蒸面、幹煸豆角、豆角烙餅、涼拌豇豆。除了作為一般蔬菜,豇豆還適合幹制和醃製。在風乾過程中,豇豆會分解出更多的單糖和游離胺基酸,風味更佳;而經過醃漬的豇豆脆嫩依舊,酸爽美味。

新京報記者 劉歡 圖片來源 電商截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薛京寧

相關焦點

  • 「jiāng」VS「qiāng」,《將進酒》的「將」究竟怎麼讀?
    前段時間,有微信公眾號發表了葉嘉瑩先生談「將」字讀音的視頻,對這一似乎已經達成共識的問題提出了疑問。葉先生認為,《詩經》中「將仲子兮」(《詩經·鄭風·將仲子》)、「將子無怒」(《詩經·衛風·氓》)中的「將」字因是表示柔婉的語氣詞,故讀作「qiāng」,而「將進酒」之「將」不是女子對男子,不表示柔婉之意,故應讀作「jiāng」。
  • 那些我們終於讀對的漢字,又悄悄變回錯誤讀音……
    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大家紛紛表示有些「發懵」,不知道現在我們到底應該讀哪個字音才算正確。
  • 豇豆(豆角、角豆、掛豆角)美味做 法大全~
    豇豆(學名 Vigna unguiculata),俗稱角豆、姜豆、帶豆、掛豆角。豇豆分為長豇豆和飯豇兩種,屬豆科植物。豇豆屬豆科一年生植物。莖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種。南方栽培以蔓性為主,矮性次之。2、鍋燒熱,倒入油,把豆角倒入鍋中快速翻炒至表面變色,可以調成中小火,注意防止濺油。3、然後倒入一大碗清水,以沒過豆角為準,蓋上鍋蓋,保持中小火煮7-8分鐘左右。4、揭開鍋蓋,看到豆角已經變軟,水也收得差不多了,就倒入準備好的豆瓣醬迅速炒勻即可。
  • 醬燜線豆(豆角),做法超級簡單的家常菜,不知道你喜歡嗎
    線豆,夏季中最常見的一種蔬菜,形狀比較細長。線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營養物質,多吃線豆可以促進人體的吸收。線豆的叫法有很多,北方人廣泛稱之為豆角,豆角的做法有很多,除了常見的炒以外,還有用五花肉搭配豆角進行燜至。
  • 讀音最多的漢字是哪一個?「和」字有7個讀音,竟然只能排第二
    漢字的博大精深,不僅體現在象形上,也體現在讀音上,比如多音字。所謂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用以區分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詞性、不同詞意或者不同用法。【jiāng】:詞性為動詞,詞意為「帶領」,比如:將幼弟而歸;詞性為副詞,詞意為「將要」,比如:天將下雨;詞性為介詞,詞意為「把」,比如將功贖罪。【qiāng】;詞性為動詞,詞意為「請、希望」,比如:將進酒。
  • 豆角原來和它才是絕配!吃了30多年,這做法頭回見,不加1滴油翠綠開胃,比吃肉過癮
    例如:冬季賽人參的蘿蔔;7月被稱為「金不換」的莧菜;還有目前正在大量上市的時令蔬菜-豇(jiāng)豆。豇豆是夏天的限定產物,又名長豆角、帶豆。因為口感脆嫩,而得到人們的喜愛。再者,它還是營養價值頗高的蔬菜,不僅富含各種維生素,蛋白質、磷脂和礦物質等含量也不少。
  • 「耄耋」兩個字的讀音弄錯了
    千變萬化的中國漢字,同一個字讀音可能就會有5~6種。據說,在復旦一次課堂上,陳果教授把「耄耋」兩個字的讀音弄錯了,讀成了「mao」「zhi」。其實不只是陳果,許多文學大家也屢屢中招。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之一,北京大學前校長胡適,就曾將漯河的「漯」(tà)錯念成了「luò」。
  • 讀音最多的漢字:人人會讀,天天使用,卻沒發現竟然有10種讀音
    漢字的博大精深,不僅體現在象形上,也體現在讀音上,比如多音字。  所謂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用以區分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詞性、不同詞意或者不同用法。    【jiāng】:詞性為動詞,詞意為「帶領」,比如:將幼弟而歸;詞性為副詞,詞意為「將要」,比如:天將下雨;詞性為介詞,詞意為「把」,比如將功贖罪。  【qiāng】;詞性為動詞,詞意為「請、希望」,比如:將進酒。
  • 吃豆角的季節,豆角最好吃的八種做法都在這裡
    原料:五花肉,豆角,紅辣椒, 鹽,醬油,白糖。做法:1、豆角洗淨斜著切條,五花肉切小條或片,紅辣椒切段。3、先放入辣椒,再放入豆角翻炒,加入適量醬油翻炒,最後加入適量鹽翻炒均勻即可。/ 4.豆 角 燉 土 豆 /
  • 新華字典可以掃碼了 可免費收聽標準讀音
    新華字典可以掃碼了 可免費收聽標準讀音 2020-09-02 10:02:39  來源:央視網
  • 形聲字讀音是否有規律可循?
    又根據「江河」二字讀音:jiāng【ㄐㄧㄤ】hé【ㄏㄜˊ】,表音部件分別取:「工gōng【ㄍㄨㄥ】」和「可kě【ㄎㄜˇ】。江字讀音韻母:ang與工字讀音韻母:ong對應。河字讀音:聲母h與可字讀音的聲母k對應:河字讀音韻母與可字讀音韻母相一致。形聲字結構中的表義部件(也稱為義符)只是表示義的一定範疇。
  • 親歷豆角中毒!
    今天早起去市場買菜,一眼看到了碼放的整整齊齊的新鮮豆角,當時我心裡就咯噔一下。實話說,自從去年我被此物毒過之後,簡直就是談「豆」色變,我們家已經一年多沒吃過這東西了。記得去年就是這個季節,也是持續高溫,熱的人毫無食慾。有天快下班時,跟同事們閒聊晚餐吃什麼,有人提議說可以吃涼麵,並熱心地傳授了豆角肉丁滷子的做法。
  • 「鄉音無改鬢毛衰」shuai終究成了標準讀音,文盲取得最終勝利
    圖片:學習漢字劇照  2、被改革的讀音  其實有時候,漢字的讀音標準往往在於人為的規定,這導致或許十多年前語文考試中的標準答案,可能因為這個字的標準讀音被改革了,而成為了謬誤。  比如紀曉嵐的紀,在平常讀作第四聲,但是,在當作姓氏讀的時候,原本是第三聲,但是最近這些年,由於相關部門考慮到適應人們的閱讀理解習慣,而選擇將這個音的標準音改為第4聲。  而本文最初提到的「衰」,其實也是因為標準音的改革而發生的變化,類似這種情況還有很多,比如「一騎紅塵妃子笑」、「鐵騎突出刀槍鳴」的騎,以前讀作jì,但是,最近這些年的改革將這些字的讀音改成了qí。
  • 大碗長豆角的做法 大碗長豆角的做法大全
    豆角要涼拌才比較好吃,不過涼拌豆角需要一定的技巧,那麼豆角怎樣涼拌才好吃呢?豆角要選擇細長的,嫩的,籽越小豆角越嫩。把兩頭的筋去掉,然後掰成半個中指那麼長的段。在水中放滴油再放一小勺鹽,這樣可以使豆角更加翠綠並且還特別亮。
  • SCAA教程|精品咖啡生豆的標準
    SCAA定義的咖啡生豆顏色根據產區、處理方式及陳年時間分為,brownish淺棕、yellowish偏黃 ,pale yellow淺黃,yellow-green黃綠,greenish偏綠,green綠色,bluish-green帶藍的綠,blue-green 藍綠,(其中較淺的 yellowish偏黃和 brownish偏棕 是不可以作為 specialty grade 精品級別的)
  • 周末小個炒,有肉有豆角~順手教你辨識市場上各種各樣的豆角~
    今天要教的這道豆角絲炒肉,就是桌兒平時自己做最喜歡的小炒之一了,當然,本著「桌兒的菜譜都是差不多就得了」的原則,豆角絲你換成蒜薹、長豆角都可以。但是桌兒心裡,豆角絲就是牛肉絲官配,不服不辯。翠綠爽脆的豆角絲呀,切到手抖都愛你~
  • 家常燒豆角別再燉了,試試這種做法不加1滴水,焦香美味又下飯
    這兩天發現送完孩子直接去買菜,天氣涼快,蔬菜新鮮又便宜,今早到達菜市場才七點鐘,賣菜的已經來了不少了,這個季節裡最多的就是豆角、芸豆和土豆。細細長長的青豆角,鮮嫩的能掐出水,買上一斤才2塊多點,回家和五花肉一炒,想想就流口水了。新鮮的嫩豆角,很多人喜歡涼拌,也有人愛用來燉,燉排骨燉肉,我卻獨獨喜歡用五花肉煸豆角。
  • 豆角最時尚的8種吃法,趕緊收藏!
    / 2.幹 煸 豆 角 /原料:五花肉,豆角,紅辣椒, 鹽,醬油,白糖。做法:1、豆角洗淨斜著切條,五花肉切小條或片,紅辣椒切段。2、熱鍋燒油,放入五花肉翻炒,加入適量白糖翻炒至變色。3、先放入辣椒,再放入豆角翻炒,加入適量醬油翻炒,最後加入適量鹽翻炒均勻即可。/ 4.豆 角 燉 土 豆 /
  • 豆角焯水做成蒜蓉豆角不僅節約炒至時間口感也超級棒全家都喜歡吃
    微信號:suicats難度:初級烹飪時間及準備時間:10分鐘口感:蒜香十足 口感軟糯沒有豆腥味適用人群:一般人群食材:豆角:1把 蒜末:一頭 辣椒油 :適量 蠔油:1匙 醬油:1匙子 鹽:1匙 蔥末:適量做法:1:所有食材都準備好,買回來的豆角放入盆中倒入適量水倒入適量的鹽浸泡十五至二十分鐘後清洗乾淨瀝乾水分備用
  • 豆角茄子食譜
    材料:茄子,豆角,紅幹椒。做法:1.茄子洗淨切成長條狀,用清水浸泡片刻2.幹辣椒切小段3.豆角洗淨摘掉老筋後掰成長段,鍋裡放水加鹽加油後燒開4.豆角放進去焯水。(目的是為了去除豆腥)5.鍋中倒入適量油,油溫7成熱後下茄子炸軟,豆角下油鍋炸至表皮起皺後,各撈出控油6.炒鍋裡倒少許底油,放入幹辣椒爆香,放入茄子和豆角翻炒,加入生抽和少許清水翻炒均勻,蓋上鍋蓋燜一會,待湯汁收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