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攜手共擴灣區數字經濟朋友圈

2020-12-26 南方新聞網

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 通訊員 穗商務宣

交通互聯、科創互利、產業互惠……相隔僅100餘公裡,廣州與深圳兩座特大城市的聯動,正擦出越來越多「比翼雙飛」的火花。

12月17日,由廣州市商務局主辦的大灣區數字經濟產業沙龍在深圳舉行。來自政府部門、數字經濟行業企業、創投機構、科研機構等領域近百位精英代表匯聚鵬城,共同探討大灣區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潛力和前景。

這是廣深兩座GDP超兩萬億的「雙子星」城市在數字經濟領域攜手打造城市合作共贏典範的新起點。

當前,廣州正堅定不移推進「雙區」建設、雙城聯動,以改革聯動為牽引,強化與深圳科創、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聯動發展,引領帶動「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參會企業代表認為,在此背景下,集合廣州和深圳的優勢,未來將在數字經濟領域形成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整體合力,產生「1+1>2」的效果。

灣區企業開啟數字經濟新想像

在廣深兩地,基於數位技術的多元化探索,正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新態勢。

「得益於廣州優良的人工智慧創新融合應用土壤,百度將在黃埔區建設百度智能交通ACE引擎。」百度智能交通業務廣東省總經理孫婧分享道,百度智能交通「新基建」的「廣州模式」,正在黃埔區得到實踐,「未來,百度將立足廣州並與大灣區攜手,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的新高地。」

數位技術不僅為交通賦能,還將深度參與醫療產業的升級迭代。廣州國際人工智慧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梅傳博表示,廣州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富有競爭力的醫療資源,研究院在廣州得到了長足發展。「基於這些資源,我們將聯合醫療生態夥伴,打造結合科研創新、智能製造和醫療產業互聯運營為一體的綜合開放基地。」

「我們應該用新思維、新技術成就產業的未來,賦能數字經濟發展。」涉及衛星物聯網領域,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衛星物聯網聯合研發中心總工程師餘少波認為,未來將是在時間、空間和功能這三個方面進行共享的時代,衛星物聯網產業必須拓寬自己的賽道。

復星銳正資本執行總經理杜健提到,復星銳正將加速布局粵港澳大灣區,依靠其全球創新產業業態的打造,激發本土創新創業活力,同時促進機構及其高潛項目的高速發展,助力科創新引擎。

「我們對數字經濟領域的『雙城聯動』充滿期待!」與會嘉賓在接受採訪時紛紛表示,此次數字經濟產業沙龍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領域從業者們搭建了高效的溝通平臺,不僅收穫了豐富的投資發展經驗,面對面組建的聯繫群也更有利於促進企業家、專業學者和投資者的跨界交流與合作,將有助於從業者們充分利用廣深兩地科研資源、市場資源和人才資源,形成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整體合力,推動大灣區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深攜手搶佔產業發展新高地

廣州與深圳的雙城聯動正逐漸走向深水區。兩地之間的合作從頂層設計到企業、科研機構間的合作,均釋放出「同頻共振」的信號。如今,數字經濟站上「風口」,也成為廣深兩地合作焦點。

2019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8萬億美元,佔GDP比重為41.5%。我國加速推進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為36.2%。數位技術和實體經濟的加速融合,正成為各行業加速重構和治理的新型經濟業態。

與此同時,數字產業也是廣州、深圳經濟增長最活躍的因素。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4.1%、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務收入增長18.5%、跨境電商總值增長80.1%,深圳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增長18.0%;今年1—10月,廣州和深圳在網際網路、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7024億元,均實現二位數以上增速。

攜手搶佔數字經濟產業新高地,廣深兩地從開放合作走向共建共享。

在今年10月舉行的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上,廣州和深圳籤署了科技創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智能裝備產業、基礎設施等7項合作協議,推動廣深聯動發展進入新起點、新階段。

其中,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按「兩點布局」模式,由廣深聯合共建;首批建設的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中,有2家由廣深共建。

廣州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李峰介紹,通過試點先行、示範引領,廣州已經遴選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和典型案例,在全省、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在短短兩個月內,廣州已經發布了兩批共36個數字經濟領域優質應用場景,涉及交通、政務服務、醫療、農業、教育、新零售等多個行業領域。

李峰表示,廣州未來還將推出更多世界級應用場景,高水平提升國際數字信息樞紐,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大灣區數字經濟企業搭建「舞臺」,「歡迎大家加入我們,一起共建大灣區數字經濟高地。」

致力打造全球營商環境新標杆

數字經濟時代,離不開「流量」二字。這其中既涵蓋了數據流、資金流,也包含了人才流、信息流。

百度地圖近期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單顯示,廣州在中國(內地)最具人口吸引力城市排名第一;廣州地鐵客運強度常年位列全國第一。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數據:廣州是2020年前三季度奶茶店數量最多的城市。作為年輕人的飲食標配和『續命神器』,奶茶店數量也很大程度反映了當前有大量的年輕人湧入大灣區。」李峰提到。

代表未來的新人才、新業態加速聚集成長,更需要一流的營商環境,二者多維關聯、相互促進、動態進化。

當前,廣州正以營商環境改革為牽引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動實現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

今年10月28日《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發布,將市場認可、行之有效的營商環境改革措施和成熟做法上升為法規制度,首次在國內優化營商環境地方立法中提出突發事件扶持、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和融資服務創新等制度。

優質的營商環境帶來了活躍的市場投資。據統計,1—10月廣州新洽談產業招商項目1877個,增長50.5%;籤約項目683個,增長69.5%;註冊(落地)項目807個,增長320.3%;註冊(落地)項目協議投資總額4900.13億元、協議達產年產值/營收11217.84億元。註冊(落地)項目主要分布在商務服務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商貿、生物醫藥等。

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魏敏提到,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下一步,廣州將在「雙城聯動、比翼雙飛」上下功夫,著力打造粵港澳數字要素流通試驗田、全國數字核心技術策源地、全球數字產業變革新標杆,不斷提升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城市數位化治理水平,推動交通、城市治理、醫療、農業、教育、新消費等眾多應用場景與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技術深度融合。

預計到2022年,廣州將建成超過8個數據要素流通治理重大創新成果、15個重大創新實驗平臺、30個重大產業轉型升級工程、100個技術領先的優質應用場景示範項目,並在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社區等領域形成一批數位化治理成果。

「今後,廣深兩地將不斷建立更加密切的溝通銜接機制,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同時,推動廣州都市圈與深圳都市圈的融合發展,推動廣深戰略合作邁向更高層次、更深內涵、更寬領域。」魏敏表示。

相關焦點

  • 穗深攜手共建大灣區數字經濟朋友圈
    由廣州市商務局主辦的大灣區數字經濟產業沙龍12月17日在深圳舉行。來自政府部門、數字經濟行業企業、創投機構、科研機構等領域近百位精英代表匯聚鵬城,共同探討大灣區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潛力和前景。未來,百度將立足廣州並與大灣區攜手,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的新高地。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代表企業,佳都科技高級副總裁劉佳在發言中談到,大灣區各地市對於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支持不遺餘力,大灣區人工智慧產業涵蓋底層基礎支撐、核心技術創新、上層行業應用等產業鏈各個環節。
  • 番禺區圓桌會議共話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發展
    今年8月,廣州市提出舉全市之力推動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打造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會上,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德俊介紹番禺區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發展具有的良好基礎。他指出,番禺擁有華南地區科教和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的廣州大學城,廣州大學城是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的核心片區,創新資源豐富,有望形成發展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核心引擎;依託大學城片區,番禺在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方面的布局發展將直接影響到廣州市乃至廣東省在相關領域的發展,番禺區委、區政府將全力建設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州大學城片區,努力搶佔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 培育生態鏈 擴大朋友圈常州高新區:數字經濟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原標題:培育生態鏈 擴大朋友圈常州高新區:數字經濟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王忠良 常 森 本報記者 過國忠數字經濟正助推著常州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12月3日,2020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上,常州高新區在5G、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領域,又集中簽約12個項目,總投資15億元。
  • 騰訊與蘇州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手打造四個數字經濟中心
    新基建浪潮下,數位技術正在推動產業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為我們帶來更豐富的智慧生活。騰訊始終致力於做好數位化助手和連結器,為產業、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圍繞雲端新生態,峰會設立了WeCity未來城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文旅、千帆SAAS、智慧服務與營銷等七大專場論壇,騰訊雲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探討新基建時代下的新機遇,共話數字產業發展之道。
  • 5萬億級的雙城聯動 廣深將合力打造具全球影響力大灣區「雙子城」
    最近一兩個月,廣深雙城聯動是區域經濟中的一大熱門話題,此次的廣東「十四五」規劃《建議》關於雙城聯動較大篇幅的表述,更是將兩地的合作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12月21日,《中共廣州市委關於制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發布,其中也提到,深化與深圳產業規劃和項目布局對接,攜手補齊產業鏈,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樞紐,形成世界級產業集群。同樣作為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的距離僅約100公裡,經濟體量相近,又各有所長。
  • 江西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 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超八千億元
    要始終重視謀劃一批可能改寫工業發展格局的未來產業,以歷史的耐心、長遠的眼光、前瞻的意識,精心儲備招引並適度超前建設一批以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5G、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深入實施「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兩化融合「個十百千萬」工程、智能製造「萬千百十」工程,著力發展虛擬實境、移動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產業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各界大咖共話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
    導語:11月23日上午,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  11月23日上午,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
  • 中信網絡與應通科技攜手生態合作夥伴發力數字經濟建設
    11月20日,中信網絡有限公司與應通科技有限公司攜手華為、亨通等多家合作夥伴參加在海口召開「2020中國信息通信行業創新發展論壇暨5G與雲數據企業家海口峰會」並舉辦籤約儀式。本次峰會由中國通信企業協會聯合海南省通信管理局主辦,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關於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以5G技術引領創新應用,探索國際信息通信開放試驗區建設路徑,全面提升「數字新基建」體系化支撐能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賦能智慧海南,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 廣州經濟形勢持續向好
    廣州、深圳是兩座GDP超兩萬億的雙子星城市,在2020年前三季度,廣州和深圳兩市的經濟規模總和接近廣東全省的近五成。這兩座直線相距約100公裡的城市,既有相同之處,又各具鮮明的比較優勢和發展特色。在廣深「雙城聯動」的新發展格局中,廣州高質量的經濟發展也將邁上新高度。
  • 加快推進長三角數字經濟產業升級 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
    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1月8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2021年首站落地蘇州。峰會上,騰訊與蘇州市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正式揭牌。同時,騰訊與G60科創走廊聯席辦完成了合作籤約儀式。  騰訊副總裁鍾翔平在峰會上表示:「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數字產業是關鍵領域之一。
  • 京東智聯雲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 助力麗水市打造數字生態經濟先行區...
    近年來,麗水市把培育壯大數字經濟作為發展提質增效的新變量、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藍海,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強化數字變革引領,全力打造數字生態經濟先行區、示範區。12月15日,京東智聯雲(麗水)數字經濟產業園(以下簡稱「麗水產業園」)盛大開園。
  • 澎湃體驗廣深港高鐵全線開通首發車:19分鐘抵港十分鐘通關
    清晨的深圳北站,已早早地進入到廣深港高鐵全線通車的時刻。站臺上,乘務人員手持專門製作的廣深港高鐵通車紀念的宣傳板迎接著首發車乘客的到來。抵達站臺的乘客們,並沒有急著上車,而是在雨棚下漫步觀賞這列首發列車,紛紛在朋友圈曬出車票,以及與列車、車站、乘務員們的合影,紀念列車開通的時刻。
  • 2020漢陽數字經濟沙龍圓滿落幕:領航數字經濟 打造漢陽引擎
    數字經濟浪潮席捲全球,正在成為世界發展新引擎。為建設「數字經濟一線城市」,今年以來,武漢已相繼出臺《武漢市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實施方案》《促進線上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等多項重磅政策,瞄準數字經濟,大力發展新經濟、新業態,加快疫後經濟重振。
  • 噠卡樂開啟「數字打卡經濟」,為千萬實體商家賦能
    2020年8月8日,由杭州噠卡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線上線下融合 振興實體經濟」高峰論壇暨噠卡樂APP上線發布盛典在中國杭州國際博覽中心G20峰會主會場盛大舉行,正式開啟噠卡樂「數字打卡經濟」新時代。
  • 廣州經濟形勢持續向好 高質量發展邁上新高度
    大洋網訊 廣州、深圳是兩座GDP超兩萬億的雙子星城市,在2020年前三季度,廣州和深圳兩市的經濟規模總和接近廣東全省的近五成。這兩座直線相距約100公裡的城市,既有相同之處,又各具鮮明的比較優勢和發展特色。在廣深「雙城聯動」的新發展格局中,廣州高質量的經濟發展也將邁上新高度。
  • 中國移動董昕:數字經濟「出圈」運營,5G應用大顯身手
    數字經濟「出圈」運營,5G應用大顯身手「相信大家和我一樣都有一個感受,那就是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推動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徵的信息社會正加速到來。」董昕說:「特別是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中,數字經濟不斷'出圈'跨界運營,5G應用大顯身手。」
  • 廣東三四線城市網購力高於廣深
    1月4日,本地生活平臺餓了麼和大型零售企業大潤發聯合發布最新報告稱:從元旦期間的消費大數據來看,內需市場強勁,2021線下實體經濟活躍;以國產為主的民生剛需和以進口為主的消費升級並行,彰顯了「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新氣象。  1月糧油價格有望保持平穩  2021年第一個小長假,廣東人留本地跨年、陪家人本地遊玩成為主流。
  • 壁仞科技落戶玉溪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前,人工智慧時代的「大船」正快速朝我們駛來,正在全力打造「雲南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玉溪將在這艘「大船」上扮演什麼角色?未來我市數字經濟的發展將走向何方?近日,在玉溪市數字經濟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我市與上海壁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壁仞科技」)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在玉溪建設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積極籌備國際人工智慧高端論壇,推動玉溪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 觀察丨廣深第二高鐵來了,影響有多大?
    據寶安日報消息,5月2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布了《廣深第二高鐵工程預可行性研究》招標公告,公告顯示:建設單位深圳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辦公室開啟《廣深第二高鐵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公告》招標工作,標誌著廣深第二高鐵正式開啟前期招標工作。
  •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政企攜手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戰都...
    2深化數字賦能,加快產業數位化要大力發展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智慧產業,積極培育引進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推動商貿等傳統行業的數位化發展。6推進平臺建設,提升承載能級加快區數字經濟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做好數字經濟、人工智慧、區塊鏈應用等產業招引培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要盤活存量、開發增量,加快引進龍頭型企業,增強產業園對新興產業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