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經濟形勢持續向好

2020-12-12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高質量發展邁上新高度

  廣州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精神進行了全面部署,動員全市上下乘勢而上、起而行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中勇當排頭兵。

  「十四五」規劃即將開局,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廣州將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更好地推進「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廣州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12月10日,由廣州市商務局、廣州市國資委、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指導,廣州日報社主辦的「2020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峰會」將在廣報中心舉行。峰會邀請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全國知名經濟學家、銀行保險機構、知名企業家分享研討。在峰會召開之際,廣州日報推出系列報導展示廣州高質量發展成就,並對國內知名經濟學家進行訪談。

  廣州、深圳是兩座GDP超兩萬億的雙子星城市,在2020年前三季度,廣州和深圳兩市的經濟規模總和接近廣東全省的近五成。這兩座直線相距約100公裡的城市,既有相同之處,又各具鮮明的比較優勢和發展特色。在廣深「雙城聯動」的新發展格局中,廣州高質量的經濟發展也將邁上新高度。

  從廣州市統計局最新發布的1-10月廣州經濟數據來看,廣州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累計增速、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累計增速(錯月數據)等多個經濟指標實現了年內首次轉正,高新技術產品保持強勁增勢,經濟新動能不斷增強。

  近日,廣州市統計局局長賴志鴻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廣州經濟形勢將持續向好、穩中有升,爭取為全國、全省的經濟增長多做貢獻。

  1-10月多個經濟指標年內首轉正,經濟發展韌性十足

  一組組數據折射廣州整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面貌。從廣州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1-10月廣州市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主要經濟指標不斷向好,多個指標更實現今年以來的首次轉正。其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和0.4%,累計增速今年以來首次轉正;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8%,今年以來首次轉正;營利性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1-9月數據),增速首次由負轉正。

  賴志鴻表示,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廣州積極發展新產業、推動新基建、打造新業態、積蓄新動能,做強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城市更新「雙引擎」,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等新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穩健。「我們有信心隨著全市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成果不斷鞏固擴大,廣州經濟能夠『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賴志鴻說。

  多點開花,大灣區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脫穎而出

  AGV物流小車將零配件自動運送到工位,全程按照規定線路自動駕駛,無需人員操控。完成運送之後,物流小車還能將使用過的物流箱運送回倉儲中心……這只是折射廣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一角,以廣深聯動為「主角」的大灣區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在脫穎而出。10月22日,在深圳舉行的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上,廣州、深圳相關部門籤署了科技創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智能裝備產業、基礎設施等7項合作協議,廣深聯動發展進入新起點、新階段。記者採訪獲悉,廣州和深圳直線相距約100公裡,兩座城市正跑出「雙子城」聯動「加速度」,探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互動新模式,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已形成相對完整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圖為廣汽生產線。

  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方面,廣州整車生產龍頭企業廣汽集團在洞悉汽車發展趨勢中,率先打開了思路,並在粵港澳大灣區展開前瞻性戰略布局。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大灣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廣深兩地都有著對外開放和吸引人才的良好政策與環境。目前,大灣區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而跨行業間的融合與合作則會給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潛力。」

  實際上,廣州和深圳在創新協同中,不僅共建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等省實驗室,共設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聯合基金,還共同發行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產品等,助推兩地創新協同。而在促進產業共建方面,還成立深圳證券交易所廣州服務基地,與華為、騰訊分別籤訂戰略框架協議,在生物醫藥、文化旅遊、商貿服務、現代物流等方面加強產業鏈配套。

  高端品牌、首店經濟旺,1-10月社零總額7460.37億元

  剛過去的「雙11」,北京路多家購物中心引進的首店、高端品牌、國際一線品牌人頭湧湧,有百貨商場化妝品銷售同比增幅高達120%。改造後的北京路步行街,以全新面貌華麗回歸,在「雙節」長假期間迎來了超400萬人次的總人流量和160%的營業額增長。

  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廣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60.37億元,其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7個百分點。全市限上批發零售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0.1%;全市限上住宿餐飲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餐費收入同比增長29.6%。

  內循環高質量發展的背後,有廣州多年沉澱形成的強大產業集聚和供應鏈體系作支撐。當前,廣州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5個行業,644個專業批發市場引領全國、輻射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網絡聯通全球。「『十四五』時期,廣州將緊抓『雙循環』機遇,不斷增強國際商貿中心功能,進一步加快消費升級,增加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支持發展首店經濟、品牌經濟、時尚經濟、免稅經濟、美食經濟、健康經濟,全力建設引領華南、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廣州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前三季度廣州外貿出口創年度新高,RCEP拓寬廣州「朋友圈」

  11月29日凌晨,一列滿載50個40尺貨櫃的中歐班列,從廣州大朗鐵路貨運站啟程,標誌著廣州中歐班列自2016年8月運營以來,首次實現年運營列數突破100列。

廣東廣物首列回程中歐班列抵達廣州。

  近年來,珠三角地區企業製造的空調、冰箱、路由器等家用電器廣受歐洲消費者青睞,不斷通過廣州中歐班列發往歐洲各地。廣州中歐班列不僅成為來往中歐兩地的貨運大通道,也成為「廣貨廣出」的最佳選擇和新招牌。

  今年前三季度,廣州市外貿出口4019.1億元,增長9.9%,創年度新高;廣州對東協進出口1129億元,增長25.9%,東協已經穩居廣州市外貿進出口份額第一位。

  今年「雙11」期間,廣州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處理進出口業務總量超1262萬票,金額超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作為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去年廣州市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全國第一,進口額連續5年全國第一。

  近日,中國與東協十國及日、韓、澳、紐西蘭共同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下稱「RCEP」)。業內人士分析稱,廣州在地理位置上與東協各國鄰近,為接下來的貿易往來提供了便利。RCEP的籤署不僅擴大並深化了廣州外貿「朋友圈」,也將為受疫情影響下的各國貿易往來作出更大貢獻。

  記者了解到,當前廣州正圍繞建設外貿強市、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樞紐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國際會展之都,不斷完善開放型經濟建設政策體制。對標國際一流,高水平推進南沙自貿區、中新知識城、臨空經濟區示範區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加大自貿區制度創新力度,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搭建更高層次國際化交流平臺。

  數說: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1

  2020年前三季度,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17475.86億元,同比增長1.0%。

  2

  2020年1-10月,主要經濟指標不斷向好:

  工業延續回升態勢,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和0.4%,累計增速今年以來首次扭負為正。

  消費持續回暖,金銀珠寶、文體娛樂用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1.5%和9.9%。

  投資繼續提速,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1%,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8%,今年以來首次轉正;民間投資由負轉正,同比增長5.6%。

  營利性服務業加快恢復,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1-9月數據),其中網際網路、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13.6%,自4月份以來持續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態勢。

相關焦點

  • 廣州經濟形勢持續向好 高質量發展邁上新高度
    從廣州市統計局最新發布的1-10月廣州經濟數據來看,廣州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累計增速、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累計增速(錯月數據)等多個經濟指標實現了年內首次轉正,高新技術產品保持強勁增勢,經濟新動能不斷增強。近日,廣州市統計局局長賴志鴻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廣州經濟形勢將持續向好、穩中有升,爭取為全國、全省的經濟增長多做貢獻。
  • 超八成市民預計廣州經濟將平穩向好,夜經濟愈來愈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云為了解市民對今明兩年廣州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消費變化情況,廣州市統計局通過萬戶居民調查網對全市11區41條行政街200個社區,5000名年齡在18-65周歲的常住居民進行了入戶追蹤調查。
  • 2020年三季度中經農業經濟景氣指數報告顯示——農業經濟持續向好...
    2020年三季度,在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積極作用下,我國農業經濟持續向好,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種植結構持續優化,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農業投資快速增長,農產品貿易持續改善,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從未來預期看,四季度農業景氣有望延續回升態勢;明年一季度,由於疫情造成同比基數較低的影響,景氣指數會有明顯回升。
  • 2020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保持持續向好、穩中有進態勢
    海外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嚴冰)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透露,2020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糧食豐收已成定局,預計產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生豬生產恢復好於預期,「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同比增長2.3%;農民收入12297元,同比增長1.6%。農業生產形勢較好,成為國民經濟運行的突出亮點,「三農」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是全年糧食再獲豐收,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
  • 疫情形勢向好背後,這幾點需特別警惕!
    疫情形勢向好背後,這幾點需特別警惕!全國日新增確診病例整體維持下降態勢,湖北以外新增病例降到個位數,累計治癒出院病例超過3.6萬……一個多月鏖戰後,疫情向好態勢越來越鼓舞人心,然而這背後還應保持時刻警惕。
  • 「天津市經濟發展形勢分析與預測(2019—2020)」成果發布
    人民網天津1月10日電 今天上午,天津市2020經濟與社會發展報告(藍皮書)發布會在天津社會科學院舉行。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院高級經濟師魏泳博做「天津市經濟發展形勢分析與預測(2019—2020)」成果發布,系統總結了天津市經濟發展的總體狀況,並對2020年經濟發展態勢進行了分析與預測。
  •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或汲汲向好
    就目前受疫情影響程度來看,我國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將比以往更加嚴峻。據統計,今年高校畢業人數將達874萬人,加之往年尚未就業人數,擴展就業渠道刻不容緩。一方面,我國待就業人數持續創歷史新高,另一方面,在我國產業結構並不合理的大背景下,人才結構也令人堪憂,高精尖技術人才缺乏嚴重阻礙我國經濟的發展,制約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出現了人才與需求不對口情況。雖然新冠狀病毒對我國就業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打擊,但中國有句老話說:禍福相倚,危機並存。危險到來之際也就一定伴隨著機遇。
  • 上半年甘肅省經濟運行有哪些新變化 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向好 社會...
    上半年我省經濟運行有哪些新變化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向好 社會民生總體穩定 積極因素不斷增多 生產需求持續改善 新動能加快成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金鑫 實習生李莉7月21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
  • 統計局解讀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主要指標向好 經濟恢復加快
    主要指標向好 經濟恢復加快  ——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下)  投資回升態勢開始顯現,部分消費出現回補,就業形勢出現積極變化,居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今年一季度,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政策舉措,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
  • 黔江區2020年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議召開
    10月27日,黔江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徐江主持召開2020年全區前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議,總結分析前三季度全區經濟運行工作,研究解決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和問題,安排部署四季度經濟工作。區領導劉毅、張力、陳加旭、謝承剛、高蘇秦等參加會議。
  • 四川舉行上半年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7月17日四川舉行2020年上半年四川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  7月17日,四川舉行2020年上半年四川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請四川省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曾俊林介紹2020年上半年四川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四川省委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張禎軍主持。
  • 後疫情時代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如何?
    後疫情時代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如何?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如何?  日前,在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年會上,中國銀行董事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會長劉連舸指出,「雙循環」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應對外部複雜形勢的戰略舉措,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金融業要繼續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調整,更好地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 經濟回歸潛在水平,政策轉向跨周期調節——2021年度宏觀經濟形勢與...
    但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前三個季度累計增速0.7%,實現了累計增速的同比轉正。中國經濟正逐漸走出疫情陰影,回歸潛在水平。一、2021年宏觀經濟形勢展望(一)經濟從「過高」增速逐步回到正常運行軌道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疫情之後「宏圖再展」的新起點。
  • 用電量持續攀升折射經濟新動能
    2020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勾勒出了一條總體上揚的曲線,從側面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疫情期間「宅」在家的日子,百姓生活用電量實現較快增長,一季度增速為3.5%。1月至10月,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持續較快增長,用電量同比增長5.9%,增速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 經濟工作講話發言稿:在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發言共5篇
    四是宏觀形勢逐步向好,趨穩勢頭看好。7月9日,李克強總理在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指出,我國經濟二季度比一季度好,下半年預計比上半年要好。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是會產生實際效果的。比如,今年的股市行情極不穩定,一度面臨著崩盤的危險,但是國家通過宏觀調控還是把股市穩住了,並且在穩住的基礎上逐步回暖、回升。因此,我們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科學應對,力爭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增效。
  • 2020年美國經濟形勢分析及展望
    2019年,美國經濟表現穩定,雖GDP增速較2018年略有放緩,但就業市場持續改善,消費支出勢頭良好,工資水平溫和增長,資本市場屢創新高,整體表現繼續領跑主要發達經濟體。美聯儲預計2019年全年GDP增長率為2.1%-2.2%。
  • 中國2020及2021年經濟房價預測 形勢好不好?
    相比於往年,今年經濟形勢較為嚴峻。不少人好奇,今年和明年,經濟和房價形勢將會怎麼樣?究竟好不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的預測觀點吧。對於未來的經濟走勢,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韓保江預測,今年全年中國經濟能夠實現3%左右的正增長。
  • 中共鐵嶺市委七屆十二次全體會議暨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議召開
    隋顯利分析上半年經濟形勢,安排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8月1日,中共鐵嶺市委七屆十二次全體會議暨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議召開。市委書記李士偉代表市委常委會向全會作工作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隋顯利分析上半年經濟形勢,安排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 2021年經濟形勢如何?聽專家學者深入解讀!
    2020年12月1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在北京舉行。
  • 一文讀懂2019經濟形勢與政策要點
    (來源:北大光華高層管理教育)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中國參與並受益於全球化的進程,同時也持續為之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然而,當前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內部的結構性矛盾和外部的不確定性給中國企業帶來了雙重壓力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