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剛,是普安縣茶源街道納茶社區一名普通的村幹部,也是一名搬遷戶。
每天,我的工作就是在納茶社區居委會的領導下,處理搬遷群眾的大小事務。每天,我開展人口普查登記、為貧困群眾申請民政低保等工作,將茶源街道的各項惠民政策和文件精神宣傳到搬遷群眾中去。為到搬遷地檢查工作的各級領導當好嚮導,我負責村活動室的各種材料報送、資料整理、數據匯總、搬遷核查等工作。
這些微不足道的工作在近兩年時間裡是我每天的全部。我熱愛這份工作,它不僅僅是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還是我人生的意義所在。但是,在幹這份工作之前,我是一名江西坡鎮高潮村潘家田組的貧困戶。
我家6口人。我與妻子在家種植茶葉。農閒時,我在附近打點零工。我們就這樣養育著四個孩子。他們其中一個就讀高三,一個就讀初中,老大和老二則剛踏出校門。我們一家6口擠在狹窄且破爛的房子裡,加上我哥哥家情況特殊,贍養老人的負擔也在我肩上,我的生活非常艱辛。高潮村委會了解我家的基本情況和居住環境後,將我一家識別為貧困戶,他們幫我孩子申請了教育資助,還動員我入股合作社參與分紅。在這些政策的幫助下,我的經濟壓力逐漸被減輕了。
美麗的安置點
後來,我又碰到易地搬遷的大好時機,村裡面的領導到我家宣傳易地扶貧搬遷的好政策,他們帶領我到茶源街道實地查看新修建的搬遷住房。當看到一棟棟潔白整齊的住房聳立著,周圍車來車往,小區裡面綠植遍地、鮮花盛開時,我立馬答應了村領導搬遷。國家修建了這麼好的房子,我還有什麼不樂意的呢?就這樣,我們一家6口人搬到了茶源街道。
2017年,搬遷入住後,我家變化了很多。房間寬敞明亮了,衛生環境變好了,我就近發展產業種植茶葉方便了,孩子們回來也不用擠在一起睡了。2018年初,高潮村包村領導到我家關心我的搬遷生活時,向納茶社區推薦了我去當人口主任。就這樣,我在納茶居委會學習一段時間後,榮幸地被聘為一名光榮的村幹部。
從需要幫助到幫助別人的轉變,我收穫了太多太多。工作上遇到搬遷後悔的群眾,我就向他們講述我的搬遷故事;遇到不理解政策的貧困戶,我就耐心和他們解釋相關惠民政策。從需要幫助到幫助別人,從被動接受惠民者當場到主動推動政策落地生根,我想,扶貧的意義就在於此。我們每一個貧困戶家庭都應積極向上,在享受國家政策的同時反哺社會。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富強起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義 整理
編輯 黃昕蕊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