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這兩天,南京又有兩條過江通道有了最新進展。其中,仙新路過江通道的跨江大橋目前已轉入承臺施工階段;和燕路過江隧道作為目前長江上建設難度最大的過江隧道,其右線掘進將進入盾構施工的最底部——江面以下82米的位置。
【離1.5環又近一步!仙新路長江大橋轉入承臺施工 】
仙新路過江通道跨江大橋是主跨1760米的雙塔單跨懸索橋,其跨徑目前在同類橋型中居於國內第一、世界第二。11月11日上午10點半,仙新路跨江大橋南塔的最後一根鑽孔樁澆築完工。至此,其南北塔樁基礎全部完工,轉入承臺施工階段。
仙新路過江通道位於南京長江二橋和四橋之間,它從南京棲霞區科創路交叉處,沿仙新路向北穿烏龍山後,跨越長江接入S501,再跨越滁河接地。這條過江通道2024年通車後,市民開車從棲霞大道到江北大道只需約10分鐘。
仙新路過江通道通車後,南京的1.5環快速路也將成形,屆時從長江五橋一直到仙新路過江通道,全程30多公裡可實現一路無紅綠燈快速通過。開車從河西南到仙新路用時將縮短至半小時左右。
【攻堅克難!和燕路過江隧道右線將掘進至江底最深處】
除了仙新路過江通道,位於長江大橋和二橋之間的和燕路過江隧道也備受關注。和燕路過江隧道是國內第一條一次穿越多種複雜地質條件、且水深最大的超大直徑水下盾構隧道。隧道右線採用我國自主製造的「振興號」超大直徑盾構機進行穿江施工,目前已掘進至江底最複雜地層。
中交天和和燕路項目常務副經理張捷介紹,這段最複雜的地層是160米,現在還剩40米,下面會通過一個深槽段加斷裂帶的複合地層,那段也是比較危險的。每掘進2米,工作人員就要對參數進行分析刀具的使用情況。
南京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副主任章登精介紹,右線盾構掘進已經有1600多米,超過了60%的工程量。按目前這種狀況,在明年整個盾構能夠貫通,直接接到南岸的和燕路,在燕子磯中學附近。
和燕路過江通道起於棲霞區燕恆路與和燕路交叉口,終點止於浦儀公路互通,全長約17公裡。採用城市快速路雙向六車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裡。2022年建成通車後,將與浦儀公路西段、長江五橋共同完成南京「城市一環」的閉合。
江蘇臺記者/田甜 魏玉卿 嚴為 編輯/胡超
【來源:江蘇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