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七八十歲老人種菜到市場上換錢,這樣的情況很正常,應該要鼓勵。人和機器一樣的,越懶越出病。你的什麼車子的長時間放著就會壞,天天用著反而會好些,有句名言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在農村生活到了七八十歲的人,都是從艱苦年代走過來的,一生的勤勞成了習慣,如果讓他們去所謂的有條件的享福,並沒有成為好事,有些老人在農村出出進進的勞作,身體很旺朗的,進入城裡後反而會出現,這不適應那不適應的,也有的成了遺憾。
我舉兩個例子,我隔壁的一老人,在農村精神特好的,晚輩在外面工作也特別出色有成就,就想把倆老人接去城裡,可老人消不起城裡生活的福,沒兩年多的時間就在城裡去世了,留下了遺憾,活著的老母親打死也不願在城裡了,孩子們只得讓老人回農村種點菜,養點雞,這一晃又快十年的了還特鋼強,硬朗的很。還有就是我本人的一位伯伯,先前每天早上帶點菜去小集市上賣。
然後恍悠著吃點早餐再回家,身子骨八十幾都硬朗的,走路也有精神,堂弟在城裡也是有事業堂妹在辦廠,每次到農村看到我伯伯賣菜覺得辛苦,長期是大把的錢給我伯伯,讓他好好享受生話,每天吃喝打牌,輸錢無所謂,人的精神越過越差了,最後連下床的精力也沒有了,今年疫情的時候過世了,堂弟姊妹就都說,後悔當初還是應該讓我這伯伯去種點菜活動的,總認為不缺錢讓他享福的,反而是好事變成了壞事。其實,生命在於運動,再好的良藥,也沒有適當的活動身體好,老人不管是七八十歲,還是更大年紀,適當的種點菜,養幾隻雞,對老人的生活是有好處的,種的菜餵的雞吃得放心,吃不完的去賣,換點小錢未嘗不可的,這樣的老人反而更健康長壽的。